不支持Flash
|
|
|
新世界與新青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9日 00:39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姜洪橋 北京報道 今后,我們將與什么樣的香港企業家打交道? 自上個世紀60年代香港開始繁榮以來,香港人歷經三代發展。現在,正是第二代與第三代交接之際。在內地人的心目中,香港第一代企業家都具備英雄般的傳奇財富經歷、決斷的魄力以及對于內地強烈的向心力。這一特點在第二代被默默接受并繼承。當交接棒將遞交給第三代時,很多人會好奇,出生于繁榮經濟背景下,并深受西方影響的第三代是否會繼續繼承前輩的精神,又將以什么樣的思維方式考慮在內地的投資和發展?他們將是“垮掉的一代”還是負責任的一代? 對于這樣的疑問,鄭志剛似乎是個非常恰當的采訪人選。如今,鄭志剛正在參與管理由其爺爺香港第一代富豪代表性人物之一鄭裕彤一手打造資產高達數千億的“新世界”江山,擔任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及新世界百貨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畢業于哈佛大學,主修東亞文學及文化的鄭志剛,行事低調,在挑剔的香港傳媒眼中,他是一個鮮見“另類”新聞的新青年。除去與父輩學習生意之道,鄭志剛目前的另一個關鍵性職務是在內地市場扎根,而最近的一次任務,則是他擔綱完成了新世界百貨公司的掛牌上市。 在北京,鄭志剛每從崇文門外大街走過一次,對于鄭裕彤斥資百億改造這個南城片區,也就更多了一層了解,當記者問道,投資至今尚未收回是否是商業策略上的失誤?鄭志剛說:“到現在14年了,我們很有信心。如果當時的百億港幣投到香港,也許有更多回報,但如果從長期回報的角度看,現在可以說是到了中期了,股東們是充分理解的,其實是個視角問題。” 盡管生于富豪世家,經受過磨礪的鄭志剛,看起來平和、簡樸。從13歲起,他便被家人放至美國求學,或許是家人刻意的安排,他求學過程是獨立完成的,那個經歷讓他終身難忘。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他需要與那些金發碧眼的同學打成一片,他需要主動介紹自己來找到朋友。 對于香港新一代青年,鄭志剛頗有信心,“香港青年的國民意識越來越強”。這大概不僅是因為鄭志剛本人恰好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親身參與香港與內地青年交流,也與其自我的經歷和認識有很大關系。 經濟觀察報:這次來北京目的是什么? 鄭志剛:這次來參加“童創美好新世界——新世界中國地產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的企業合作伙伴簽約儀式”,主旨是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籌款,活動所籌款項將捐贈于UNICEF內地 “愛生學校”的項目。自2003年起,新世界集團在內地、香港兩地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籌到的善款,已經超過了700萬人民幣,8月10日,我們又續簽了三年的企業伙伴計劃。 經濟觀察報:鄭裕彤先生那樣的第一代香港企業家,仍然有著 “立身為家國”的傳統思想,而你自小在西方的教育中成長,又如何去理解這種傳統? 鄭志剛:就我個人來說,受家庭的影響,一直希望參與公益事務協助弱少社群。作為無止橋慈善基金會籌委會主席,我一直希望通過無止橋慈善基金會這個慈善團體為內地偏遠、貧困山區的孩子搭建橋梁,改善他們的上學環境。能幫到別人,心情總是愉快的。 經濟觀察報:你到北京生活,大家是不是都很關心你的家世? 鄭志剛:很多朋友都經常說,“你是貴公子啊!”那我怎么說呢?我沒有辦法,不可能見到每個人都用一個小時的時間來解釋,我不是貴公子。實際上,我13歲就去美國念書。家人把我送到美國后說了聲“你多保重啊”,就走了。在美國,一切都得靠自己。別人不知道我是誰,我要自己去介紹自己,這樣才能有朋友。放假回家,我自己去訂機票,因為太小,到機場要由航空小姐送上飛機,回到香港再由航空小姐接,就是這樣飛機“專遞”。我在美國是個“貧窮貴公子”,但是過的卻是非常開心的日子。我一直認為,在美國的鍛煉是我一生的財富。 經濟觀察報:在美國求學,為什么要選擇東亞文學? 鄭志剛:在美國讀書的時候,每次回到香港,人家都要說,一定要學會計、金融,學你爺爺和爸爸。但我說,其實我學的是文學。我認為,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計劃。金融我可以往后再跟著長輩學,但是文化和對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一定要從小開始,30歲后,你的思維已經定型了,你怎么去理解不同文化?很多時候,一個人擁有的資源越多,越不可能獨立思考,包容和獨立是培養出來的。 經濟觀察報:你印象最深刻的書是哪本? 鄭志剛:這個我要想想……我印象最深刻的書是16歲時候讀的美國著作《寵兒》(Beloved)。它的寫法很獨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寫的黑人后背上累累鞭痕構成一幅樹根狀的圖。黑人的根在土地上。這不光是對黑人,也是所有人的基礎文化。 經濟觀察報:學習文學,對于你現在所做的事情有何幫助? 鄭志剛:我曾留學美國斯坦福大學修讀日本文化。因為我知道未來可能沒有時間去這樣系統地去研究一個國家的文化。企業管理實際上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人,二是專業化管理,關鍵是人怎么結合起來得到共識和協作。我希望自己是個有親和力的人,沒有親和力怎么溝通呢?如果說既有專業知識,又了解文化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就會比較全面。 經濟觀察報:能否以你在北京的工作經驗來解釋一下? 鄭志剛:在內地新世界有很多項目,員工既有香港的也有內地的,他們之間經常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發生“沖突”。對于我來講,最重要的第一就是溝通順暢,因為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問題和考慮方式。其次就是團隊凝聚力。我是“帶兵”的嘛,這是“軍隊”,我不能只看一個人,而要考慮整個團隊。大公司是艘大船,關鍵是平衡。 經濟觀察報:你作為新世界百貨的執行董事,親自去“路演”,香港媒體評價你很專業,你對新世界百貨在內地的發展有什么計劃? 鄭志剛:對公司的擴展策略,我們采取三方并行的擴展計劃。公司將繼續在主要城市物色合適地點開設新自營店及管理百貨店。我們也將伺機收購其他具增值能力的百貨店,包括現時擁有選擇權或優先購買權的管理店。此外,我們還計劃繼續擴充現有百貨店,以迎合市場增長的需求。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成為中國連鎖百貨店的龍頭經營商。 經濟觀察報:很多人認為,香港第一、第二代企業家發展很好,但是國際化做得不好。你從美國工作回來,對這個是否有新想法? 鄭志剛:我不認為國際化就是到各個地方去開分公司,開分店。我在“攜手邁向國際經濟舞臺——內地與香港企業家發展論壇”曾經作過“國際化、全球化視野和思維方式下的本地化經營”演講。中國市場很大,各國投資都進入,你需要一個清晰的戰略,同樣要根據亞洲和全球經濟的變化來確定自己的戰略。要吸引更多的具有國際化視野以及熟悉本地業務的人才加入我們的團隊,下一步在經營策略等方面持續推進本地化進程。新世界在全國重點城市北京、上海、廣州等設立了幾個項目管理中心,選拔了大量國內的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目的是為了了解各地區不同的文化、操作模式,順應各地區間的市場化差異和文化差異。 經濟觀察報:內地人,實際上包括很多外國人普遍認為香港是文化沙漠,就這一情況,香港新一代青年有沒有變化? 鄭志剛:大家說香港是文化沙漠,指的是香港人只知道炒股票、炒房產。這幾年香港的情況好了很多。香港有越來越多的文藝團體開始活躍起來。未來我們也希望提供更多的藝術贊助。事實上,你說的顧慮應該還不止這一點。人們擔心香港青年喪失國民意識和價值觀。但根據我們新世界全力支持的圓桌研究及教育協會 (RoundtableCommunity)于2007年4月至5月期間進行的《回歸十年后兩地青年的優勢及合作前景問卷調查》,香港新一代青年人的國民意識和觀念很強烈。在無止橋慈善基金會的慈善活動中,我看到香港青年人非常積極響應。2005年在甘肅建了一座橋,全部由香港專家與香港的大學生一起參與建造。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