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華老字號開網店自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 10:50 江南時報
6月12日,30家中華老字號悄然開始自己的網絡自救行動。這些老字號在淘寶網上開起了網店,通過現代的互聯網,讓這些傳統得以延續、發展,甚至壯大。 老字號:沒落的貴族? “2002年時,北京市的注冊老字號有300余家,2006年我們調查時,仍有經營活動的老字號只剩了160余家。”這是老字號保護最好的北京的情況。 全國的情況呢?中國品牌研究院調查數據表明,建國初期,全國“中華老字號”企業約有16000家;但由于經營不善,到上世紀90年代,這一群體已銳減,原國家貿易部找尋出的1600家,相當于建國初期老字號總數的10%。令人憂心的是,即使這僅存的1600多家“中華老字號”企業,其經營如今也是危機頻現——70%名存實亡,經營“十分困難”,20%經營“勉強維持”,只有10%“蓬勃發展”。 “頭戴盛錫福,腳踩老美華,身穿謙祥益,手戴亨得利”。當年的時髦,現在似乎只能停留在大家的口口相傳中,停留在電影里。 如何讓這些老字號延續下去?保護,政府補貼?事實已經證明只靠保護只會讓老字號像熊貓一樣越來越沒有生存能力。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閆小彥就曾明確表示,“只靠‘保護’救不了‘老字號’”。 關鍵是讓這些老字號自己內部活起來,而搭上互聯網快車,通過網絡來營銷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老字號:開網店自救 華碩、三星這樣的電子產品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宣傳、銷售,龍泉刀劍、西泠印社、北京同仁堂也一樣可以。 比如有“天下第一印社”名號的“西泠印社”就開始通過淘寶網來進行推廣,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這個金石篆刻百年品牌。 和“西泠印社”不約而同采取網絡營銷的,目前大概有30家,既有龍泉刀劍這樣的手工藝品,也有胡慶余堂、北京同仁堂等中藥店,更有讓人垂涎的各地名小吃。 一位有多年網絡銷售經驗的賣家告訴記者,像淘寶網這樣的新興網絡銷售渠道,商家運營成本非常低,一臺電腦、一條網線就可以通過網絡推廣自己,不需要租店面也不用新雇人;但覆蓋面卻相當廣——全國的買家24小時都可以買到自己的產品。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些老字號被聯系后卻消極應對,滿足于現狀,“我們一個店已經活得挺好的了,為什么要開分店?”“我們自己的店都快關門了,誰有心思去開網店?” “沒有品牌意識,缺乏主動營銷觀念。”這或許會成為部分中華老字號被歷史掩蓋的主要原因。 名小吃:別樣紅火 記者發現,在第一批上網開店的老字號當中,最多的是各地的名小吃,而最受消費者歡迎、成交量最大的也是這些名小吃。 這些地方小吃有瑞安李大同茶食、嘉興三珍齋、紹興老酒、湖北趙李橋茶廠等。從溫州的鴨舌到重慶的泡椒鳳爪,從杭州三家村藕粉到內蒙古的風干肉。 一家銷售四川特產“燈影牛肉”的店鋪上周因為生意紅火,不得不高掛“休戰牌”:“上周團購太多,所有要燈影牛肉的到周五才能發貨,請大家諒解!” 店主告訴記者,他們剛開網店,本來只是想開拓一下新渠道,根本沒有考慮到網絡銷售會有這么大的量,備貨不足,不得不把原本供超市的貨調了很多過來。 哪些人“粉”這些東西?店主王先生稱,“很多團購的訂單多是發到大城市的寫字樓,應該買家都是白領,而且每次都買很多,最多的一單發了300多份大包裝的燈影牛肉。”實在是太夸張了!但這是真的。 據了解,為了幫助這些中華老字號重新站起來,同時給更多在困境中的老字號啟發,淘寶網將在未來啟動一個幫助中華老字號的專項活動。 本報記者 宗禾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