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 / 沈偉民
2009年的1月,全球異常寒冷。和往年一樣,1月是總結去年成績與失敗的時候。然而在今年,光景和理想又是如何?
1月27日,在瑞士滑雪勝地達沃斯,落下了為期5天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帷幕。今年的達沃斯論壇給世界的信號是:全球經濟增速將在2008年的沉重步伐上繼續放緩,并且陷入持續的擔憂中。
和2008年1月的達沃斯論壇相比,那些全球大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們顯得憂心忡忡,去年此時,他們正在互相慶賀盈利和分紅的喜悅,并暢享全球經濟在過去30年來的最好年景。然而僅僅只是一年,卻恍如隔世。
中國的經濟,在過去一年中又是如何?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相關數據顯示,2008年10月份開始,我國一些主要經濟活動指標加速下滑。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增幅比9月份回落3.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9.7個百分點,創下7年來新低。10月份PMI指數(采購經理指數)也大幅下降6.6個百分點,至44.6%,新出口訂單指數大幅下降7.4個百分點至41.7%,均為自各指標2005年編制以來最低。此外,10月份財政收入出現0.3%的負增長,為1996年以來首次。
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在2009年必然要勒緊腰帶,并且開源節流。而高管的巨額高薪問題,也首次被提到企業管理的戰略高度。那么,高管薪酬究竟是什么狀態?
我們對國內熱點行業中的企業CEO及準CEO等高管層進行了綜合調查。這也是《經理人》連續第11年做這樣的調研,并由太和顧問提供數據支持。
-3.5%!薪酬增幅首現下挫
究竟有多少企業在2008年沒有達到預期業績?
本次調研顯示:僅有38.8%的企業表示能完成整體業績,而23.9%的企業則無法完成目標,另有37.4%的企業不能確定完成;而對于2009年,大量企業呈現悲觀預期,其中86.6%的企業認為會受到經濟危機的進一步影響,而只有3.4%的企業樂觀。
從行業角度來看,受經濟危機沖擊最強烈的房地產、能源化工、金融和汽車行業中,超過20%的企業對于2009年業績不樂觀。
而受業績所累,與企業業績休戚相關的薪酬管理,是否相應被調整?
調研顯示:截止2008年11月21日,28.1%的企業完成了對薪酬的調整計劃,而雖然有71.9%的企業尚未完成薪酬調整計劃,但是其中75.6%卻表示自己正在計劃調整。
調研結果是,2008年的薪酬增長幅度,比2007年度下降了3.5%以上,實際增長率回落至9.60%。其中,金融、地產、汽車和能源化工的薪酬增幅首次出現負數,分別是-4.1%、-3.3%、-2.7%和-2.5%。
大多數企業的薪酬已經從2007年的急速增長,到2008年底出現大幅回落。那么,針對那些倍受詬病的高薪層,企業具體如何調整?
削減高管層
裁員被企業視為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針對部分高薪的高管層人員,更被企業視為節約現金流的主要措施。
就企業削減高管的范圍,調研顯示:7.9%的企業削減決策層高管人員、14.9%的企業削減高級管理層人員。
而在削減高管人數比率上,調研顯示:在削減決策層高管人員的企業中,其計劃削減的平均比率是13.6%;而在削減高級管理層人員的企業中,其計劃削減的平均比率是11.3%;
因此,削減決策層、高級管理層人員,是2008年企業裁員的行動之一。
凍結變動薪酬
薪酬結構中的變動薪酬,是高管提薪的重要來源,它包括了銷售提成、績效獎金、長期激勵的當期兌現部分等。大部分企業自2007年迅速增加變動薪酬后,在2008年則出現暫時凍結和局部調低現象。
調研的結果顯示,58.4%的企業變動薪酬總額基本與2007年持平,而15.9%的企業調低了變動薪酬總額。這就意味著,在經濟危機影響下,大部分企業不再加大變動薪酬,而部分企業對市場表現出悲觀情緒。
隨著企業風險意識加大,高管獲取高額獎金的風險與企業更加緊密關聯。數據顯示,21.8%的企業將對業績制度重新修訂。
大幅縮減福利
在2008年,企業對于福利方面明顯加大了調整力度。
調研數據顯示,截止2008年底,在已經設立公費旅游項目的企業中,26.7%的企業停止或取消該項福利;在休假方面,12.6%的企業修改政策;在團建活動方面,14%的企業停止或取消。
而僅僅在此前的9月,高管層還享受著極高的福利,如上海地區的證券行業、地產行業高管用于培訓、汽車福利、商業保險的費用開支分別比2007年還上浮了54.3%、76.5%、94.7%。因此,大幅度縮減福利,將為企業帶來巨大節流。
薪酬差距沒有松動
雖然2008年大量企業業績下滑,企業對高管薪酬臨時加緊了調整,但是從行業、職位角度來看,薪酬水平仍保持了過去的差距。
即使是在所謂的地產寒冬中,地產業高管依然享受著一如既往的高薪,彰顯了地產暴利的嚴重程度。從行業對比角度(行業前10名企業平均水平):北京地區房地產行業CEO年度薪酬,是互聯網行業CEO的1.7倍,前者在2008年達到了236.9萬,2007年同比則是1.4倍;而上海地區房地產行業CEO與互聯網行業CEO的年度薪酬對比,也基本維持了與2007年幾乎相近的1.5倍,前者在2008年達到了228.8萬。因此,即使在調整薪酬中,各行業差別仍然存在,并沒有因此縮小差距。
而從職位角度(75分位值計):如上海地區的汽車制造行業中,CEO職位的年度薪酬是總監職位(市場總監)的3.3倍,前者達到了133.7萬;而在深圳的銀行業,副總裁/副總經理職位年度薪酬是總監職位(市場總監)的2.3倍。因此,即使在調整薪酬中,CEO層與準CEO層之間的差距并沒有縮小。
企業對高管層薪酬的調整,只是因經濟危機影響臨時降低了增長幅度,但是行業、職位之間的薪酬差距,仍然與2007年基本一致,尤其是近幾年泡沫比較明顯的地產、證券、銀行、保險等行業,薪酬增幅即使回落,企業高管依然拿著超出其他行業許多倍的薪酬。比如,在證券行業,國泰君安“天價薪酬”事件只折射了冰山一角,調查顯示,在上海和北京證券業薪酬居行業前10名的企業中,副總級平均年度總薪酬均超過520萬。
需要公開和公平
對于2008年出現在企業的薪酬變化,太和顧問合伙人季征認為:第一,企業業績在2008年嚴重下滑,必然要問責于企業高管,而高管的高薪必然被調整,只是各企業標準不一;第二,過去在經濟上升階段,高管薪酬加速上漲,即使進入調整期,仍然與普通管理層有很大差距;第三,中國企業高管薪酬在結構合理性和透明度上存在嚴重問題,突發性地成為企業管理戰略調整的核心。
而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組織與人力資源研究所所長劉昕教授則認為:針對高管降薪不是惟一讓企業擺脫危機的方式,但是在今天危機來臨,企業可以借此機會,依據公平、公開的原則對高管的薪酬予以約束,從而將中國企業從來沒有完善的高管薪酬機制建立起來。
附文:
2008年度中國CEO薪酬調查說明
“2008年度中國企業CEO薪酬調查”是由《經理人》策劃運作,并由北京太和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提供獨家調查數據支持。這是《經理人》雜志連續第11年推出的薪酬調研項目。
區域:
薪酬調查涉及華北、華東和華南及部分中西部城市,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城市和杭州、重慶、武漢、大連、廈門、蘇州、長沙、青島等八個二級城市。
行業:
薪酬調查涉及電信、互聯網、網絡產品與制造、家電制造、電子元器件、汽車制造、銀行、保險、證券、房地產、快速消費品等百余個行業。
職位:
薪酬調查涉及CEO及準CEO級別高管。其中包括CEO/總經理、副總裁/副總經理、集團事業部總經理/分公司總經理/工廠廠長、研發總監、銷售總監、財務總監、市場總監、行政/人事總監。
企業性質:
包括外商獨資和合資/合作類型的企業,同時包括民營/私營和國有企業。
報告采樣:
數據收集涉及全國356家企業。
薪酬結構:
本文提及的薪酬是指年度總薪酬。其定義及構成部分如下:
1. 年度基本現金:每月的月工資×月薪數量(如每月收入5000,一年的基本現金為5000×12個月或13個月)。
2. 年度固定現金:在基本現金基礎上,加上各項補貼收入(包括車輛補貼、通訊補貼、住房補貼等;補貼是指以現金形式、非定向性的、按月發放的現金補貼)。
3. 年度總現金:在年度固定現金基礎上,加上變動收入(包括銷售提成、績效獎金、加班費、長期激勵的當期兌現部分等)。
年度總薪酬:在年度總現金的基礎上,加上各項福利(包括法定福利的公司繳納部分、特殊福利、補充福利、年金、人事代理費等)。
數據截取說明:
提及的行業前10名平均水平,指在一些企業數量較多的競爭性行業,取該城市該行業薪酬靠前的10家企業相應職位薪酬的平均值;75分位值,指有25%的被調查者薪酬等于或大于此數據,其他75%的被調查者的薪酬小于此數據;75分位值代表薪酬市場的高端水平,代表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薪酬水平。
相關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