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安鐘汝
這是關于一個小產業、一個小城鎮、一群小人物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懷著開創歷史的夢想踏上某一條路,但在人性、市場等不測風云中,卻不小心被歷史改變了。
學習丁其山
“西柳是海城的,海城是鞍山的,鞍山是遼寧的”。出了東三省,西柳人必須這樣繞口地介紹自己的故鄉。他們總是在困惑,響當當的關東第一鎮,為什么人們都不知道呢?
的確,西柳鎮的名聲曾經響徹半個中國。甚至對中國鄉村有著深刻研究的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都曾一度將其作為研究樣本,并感嘆“小城鎮不小,大市場真大。”在這個沒有政策、交通、資源等現代商業發展優勢的東北一隅,偏偏生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大市場。熟悉其發展歷史的人都會說,這簡直是一個意外。
1978年6月的一天,西柳公社東柳村出事了。
村長丁其山帶領幾個村民打井的時候,井架子倒塌,砸死人了。這個意外事故,改變了丁其山的人生。為了賠償死傷人員家屬,他變賣了家里的所有財產,從一個風風光光的村長,變成了窮光蛋。為了還債,丁其山鋌而走險,做起了“資本主義的勾當”——把自己女兒縫制的褲子賣給鄰村的村民。靠著偷偷摸摸做褲子賣褲子,丁其山不但還完了債,還最早蓋起了大瓦房。
小人物無法創造歷史,卻可以啟蒙歷史。
1979年,政策松動,西柳公社十里八村的村民們紛紛仿效丁其山,丟掉鋤頭做褲子。“西柳的褲子便宜,耐穿,送貨上門,比國營廠的褲子都好。”一時間,西柳褲子,成為了當地響當當的品牌。“西柳自古無集市,農民世代守田廬”的狀況一下子改變了,西柳成為服裝產業重鎮,圍繞著西柳的褲子產業,西柳又形成了一個專門的服裝市場。褲裝產業與西柳市場如西柳兩個翅膀,促使西柳經濟騰飛,并相互反哺。
2008年,西柳鎮地區生產總值27.2億元,財政收入1.53億元。西柳服裝產業和大市場,直接和間接地安置了本地及市外近30萬人的就業大軍。
正當人們為西柳大市場的卓越成績歡呼時,卻聞到了可怕的氣息——曾經本地品牌占絕對優勢的大市場內,廣州、福建、鄭州等地的褲子品牌越來越多。
追隨這些品牌走出去一看,一直以為自己的褲子稱霸天下的西柳人緊張了。在廣州、鄭州等地,竟然有著巨大的產業集群,他們產品優良,政策優惠,產業鏈齊全,甚至已經開始了品牌化道路,他們的產品從南方起步,開始蠶食西柳褲裝的大本營一西柳大市場。
假如西柳褲子產業衰落,西柳大市場勢必空心化。大市場褲子檔口占到一半,褲子產業衰落,西柳服裝市場便沒了支撐,這直接危及到西柳幾十萬人的生計。
重振西柳褲業,是當務之急。
開創歷史,需要英雄,誰來當第二個丁其山?這個時候,西柳褲裝行業的大佬張虹和吳寶琦登場了。他們要洗刷丁其山的歷史,創造新的傳奇。
張虹性格沉穩莊重,氣質憂郁,屬于典型的學院派。入行20年,走南闖北,見多識廣,接觸了很多圈里的大佬,積累了很多新的企業運作理念,開口便是戰略、品牌。吳寶琦個子不高,皮膚黝黑,但卻是西柳褲裝行業里的大哥,為人仗義,大方爽快。他做企業和做人一樣,沒有章法,喜歡對著市場實打實地干,企業倒也做得風生水起。
兩位大佬的影響力在西柳褲裝行業都是舉足輕重的。而西柳褲業這個隊伍該由誰來帶?
西柳鎮政府組織西柳一千多家服裝企業組建服裝協會,要選出會長的時候,大家搖擺不定。
吳寶琦人緣好,號召力強,產品做得不錯,是實干家,但企業沒有張虹做得大。再說現在西柳褲裝行業面臨的是走品牌化道路,吳寶琦企業經營路數雜亂,根本沒多少品牌運作概念。張虹企業做得大,品牌意識強,深謀遠慮,但苦于其經營的是女褲,女褲在西柳是少數派,不能代表西柳男褲陣營,更何況其人緣和號召力也不如吳寶琦。
正在大家左右為難時,吳寶琦卻主動推選張虹為會長,自己甘愿做張虹的助手,做副會長,這也正中了政府心意,順勢點張虹為會長。
吳張暗戰
隊伍建起來了,領導選出來了。但吳張二人個性、理念的差別,也作為隱患埋了下來。
張虹當上會長以后,很快點燃了第一把火,祭出“北派褲業”的大旗。一直以來,西柳被人們定位為生產低端產品、“大路貨”的地方。不少西柳本地服裝企業生產的產品被南方的廠家低價收購,撕掉了西柳的服裝商標,換上了廣州服裝的商標,就能賣到高價。要擺脫這種為別人做嫁衣的窘境,必須先喊響西柳褲裝集群這個大品牌,讓西柳成為褲裝產業中的一支正規軍。
為了增強西柳褲裝企業的品牌意識,張虹帶領西柳的企業前往廣州、福建、鄭州等各大褲裝集群地學習考察。在政府的支持下,還舉辦了西柳北派服飾萬里行活動,走遍大江南北,推銷西柳的褲子,高調參加國內紡織服裝行業規格最高的展會——北京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
西柳褲業人不惜代價地往品牌上砸錢,一時間,北派褲業似乎真的活了起來。
而作為副會長的吳寶琦看到大家熱熱鬧鬧地來來去去,內心卻有些擔憂。他一直對褲裝產品的品牌化提不起興趣,他認為,品牌化的路子,是系列化服裝的路數,褲裝屬于紡織服裝里的單品,行業門檻低,工藝簡單,承載不起太高的附加值。學著系列裝走高大上的品牌化道路,可能會走入歧路。
但是,出于副會長的身份,怕掃了大家的興,就只好將這些意見壓在心里。對于張虹的意見,他也是無條件支持,以免協會分裂。比如他服從協會意見,在某媒體上花了十幾萬元打了半年招商廣告,沒有接到一個客戶電話,但為了維護這種和諧的狀態,還是硬著頭皮繼續簽了半年。
但是,裂痕終究還是無可避免。或者說,這個隊伍本來就是分裂的。
吳寶琦的企業以生產男褲為主,張虹的企業以女褲為主,于是,女褲企業便天然地站在了張虹一邊,男褲企業則不約而同地站在了吳寶琦的一邊。外出學習,男褲企業自然希望多去男褲企業參觀,女褲企業希望去女褲企業參觀。而這些矛盾,又有意無意地被兩位大哥代言。
陣營的矛盾被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張吳二人的矛盾,逐漸加深了二人對彼此的不滿,并在一些瑣碎事務當中逐漸顯現。
有一次,某褲業專業媒體前往西柳采訪,正好張虹外出,作為副會長的吳寶琦就接待了媒體,記者引用吳寶琦的陳述,寫了一篇關于西柳褲裝振興的文章。文章發表以后被張虹看到,通篇全是吳寶琦的名字,自己為西柳做了很多貢獻,卻一筆帶過,張虹認為,吳寶琦是在“爭功”。這些言語傳到吳寶琦耳朵里,又引起了吳寶琦的反感。
此后,對于張虹的品牌化戰略,吳寶琦干脆擺出不合作的姿態。比如,他從協會戰略合作媒體上撤下了廣告,接下來,一些男褲企業也跟著退出。他們的理由是,張虹做事私心太重,這家媒體以女褲為主,在這家媒體做廣告,對做女褲的張虹有好處,自己就是花錢給他抬轎。
人心渙散,協會大佬唱對臺戲。盡管如此,協會依然艱難地維持著表面上的和諧,一些活動仍斷斷續續開展,北派褲業的大旗還時不時地拿出去秀一下。真正讓協會崩裂的,是西柳大市場的升級。
內訌商貿城
西柳大市場發展到2009年,已經形成12個經營區,商戶5000多家。然而,隨著南方各大專業市場的強勢崛起,西柳市場運輸壟斷、管理混亂、設施老化、業態落后、產品質量低劣等制約集中凸顯,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西柳市場業戶和采購商大量流失,經營效益不斷下滑,即將被中國專業市場淘汰出局。
西柳鎮政府在對褲裝產業升級的同時,也開始對市場升級換代。2008年7月,面對南方市場已經達到國際化、商場化的第四代、第五代市場格局,而西柳服裝市場主經營區仍處二、三代市場的二層棚蓋式建筑格局的現狀,鎮政府決定招商進行提檔,投入十億元建立西柳中國商貿城。
西柳服裝大市場與西柳褲裝產業一直是共生體。從丁其山擺下第一個攤位,到西柳大坑集市,再到現在最為成熟的擁有三千多家商戶的大市場,歷經了多次升級。每一次,都會牽動整個西柳的神經。
2010年1月8日商貿城裝修試運營。市場管理者希望老市場的商戶能夠遷入新的商貿城,實現西柳大市場的更新換代,但因為商貿城人氣不足,很多人并不愿意入駐,加上一些人在老市場高價買了門面,一旦搬走,之前的投入就等于打了水漂,他們更是抵制新市場商貿城。
甚至當時有的人為了保護老檔口,與市場管理者對抗,還發生了引火自焚的惡性事件。一度市場管理者和企業商戶的關系劍拔弩張,這個時候,凡是與市場管理者走得太近的人自然也會受到敵視。
政府招商建設商貿城,是為了振興西柳褲業,建立褲業協會,也是為了振興西柳褲業。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領導自然要帶頭解決。政府發動協會領導以身作則,并發動會員入駐商貿城。作為協會領導,張虹就以八折的價格拿下了三個檔口,入駐了冷清的商貿城。但此時的張虹號召力已經很弱,大隊伍帶不動,只好發動自己女褲陣營內的成員入駐商貿城。幸好女褲是西柳褲業里的“次生”產業,他們體量較小,入行較晚,進入老市場的時候,檔口已經被搶光,自己都是出錢租的檔口,一個檔口一年租金就十幾萬元,極大地推高了經營成本。新的商貿城開業,順勢買幾個檔口,也不是壞事。就這樣,張虹一伙就搬入了商貿城,因為進駐較早,沒有競爭,選的檔口位置相對較好。
隨著商貿城招商力度的加大,商貿城越來越紅火,檔口越來越顯得稀缺,價格也開始越炒越高。
拿不到檔口的人得知張虹和他的“黨羽”以八折價格就拿到了檔口,心理更是不平衡,都認為是張虹以權謀私,以會長的名義拿到好檔口。這個傳聞甚至傳到了沈陽服裝批發市場,張虹的名聲掃地,給他的生意也帶來損失。面對外界沸沸揚揚的傳言和生意上的壓力,張虹再也無心去管協會的事情。
還有一件事,徹底摧毀了張虹的威信。
張虹的新檔口開業的時候,在商貿城不遠的地方放了鞭炮。派出所以危害市場安全罪名把他抓了起來。張虹以為,自己并沒有在商貿城消防范圍內放鞭炮,抓自己就不應該,另外,自己為西柳服裝做了那么多事,不看功勞也該看苦勞啊,但最后,竟沒有一個人出來為自己說情。堂堂一個褲業領頭人,就這樣淪落成了囚徒。
經歷一連串的誤解和打擊,張虹的事業重心開始從西柳轉向廣州。西柳服裝協會,處于群龍無首的狀態。曾經風風火火的西柳服裝協會,也近乎分崩離析。
勝利者
此時,西柳面臨一個尷尬的局面,市場做起來了,協會又散伙了。
西柳鎮政府再次整合服裝行業資源,重新梳理了服裝協會。將原有的服裝協會一分為八,男褲分會、女褲分會等,吳寶琦被推選為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成為西柳褲業“權重最大的官”。而張虹只是掛名一個男褲分會會長的虛職。
吳寶琦走到前臺以后,依然堅持著無為而治的路數。比起張虹,他很少帶會員出去參觀學習,這也開始被一些人非議為“沒有盡到一個會長的責任”。
2012年,褲裝行業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成了吳寶琦的東風,再次造就了他在西柳的好名聲。
一直以來,褲裝面料以牛仔休閑為主,而牛仔休閑面料對洗水工藝要求很高,以化纖起家的西柳褲業洗水工藝一直是弱項。造成了西柳褲裝產品很長一個低迷期,即便是張虹主導的品牌化道路,也沒有能將西柳的褲裝產業拉動起來。
2012年,人們發現,市場上男褲面料發生了改變,開始放棄牛仔,往不需要洗水的記憶絲面料轉型,西柳有機會跳過了自己的弱項,有了大展手腳的余地。2012到2013年,西柳褲業沒有怎么宣傳,單單依靠產品更新,就大賣特賣。2013年,在褲裝行業整體低迷的一年,西柳卻逆勢崛起。
這正好驗證一心做產品的吳寶奇的經營思路,產品是第一位,品牌化對于褲裝不合適。吳寶琦的名聲大振。
有時候就是這樣,明明是歷史造就了人,我們卻認為是人造就了歷史。
生意好了,心情好了,似乎所有的恩怨也都不重要了。
這個時候,廣州的張虹又回來了。他也開始做起了男褲,乘著西柳的“東風”發財。吳寶琦又和張虹走到了一起,吳寶琦甚至會給張虹業務上做一些指導。
勝利者談起往事,總是輕盈隨意。吳寶琦點上一支煙,輕描淡寫地訴說著往日的林林總總,商貿城自焚的怒火、與前會長的糾葛、企業發展的陣痛,都如指間的煙灰一般,被他輕輕彈去。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作為一個洗腳上岸的農民企業家,在躊躇滿志的同時,卻顯示了一種驚人的明智,他的勝出,不是因為他左右了風吹的方向,只是他飄向了風吹的風向。只是,他不知道,風停了,他該何去何從。
今天的西柳服裝圈,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一切按部就班,人們忘記了吳張的是是非非,也忘記了張虹轟轟烈烈的品牌運動。西柳的英雄,仍然是丁其山。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