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三棵樹下的修行者

2014年04月09日 21:49  《商界》雜志  收藏本文     

  本刊記者?曹一方 吳嘉雯

  做企業其實是一次漫長的修行。由簡入繁,再去繁就簡,最后只剩一個純粹的目標。

  這很玄乎,卻是必經之路,盡管過程有些分裂——既要追求精神升華,又需謀取經濟效益——這是一種糾結于魚和熊掌的痛苦。

  47歲的洪杰推崇道家思想,又欣賞華為文化,兩者卻極不兼容。他創立三棵樹的12年,某種程度上是一場充滿矛盾的漸悟。這使得他成了一個矛盾綜合體,出世與入世,感性與理性,依靠直覺又篤信數據,天馬行空又尊重規律……

  所幸的是,這些劇烈沖突的矛盾,在他內心深處安頓了下來,不僅左右互搏共存共生,還時不時碰撞出一道靈光。更幸運的是,這場修行到了后來,竟然成了三棵樹整個企業的獨特氣質。

  

  上篇:想出來的靈魂

  參觀是一種生產力

  三棵樹的產業園區,是理解洪杰的一個邏輯起點。

  這片300多畝的土地位于莆田城北新區,原本流淌著一條小河,還生長著300多棵上百年的荔枝樹,而三棵樹將在這里建造一座生產涂料的化工廠。一個似乎不可調和的沖突由此而生。

  究竟要建一座怎樣的工廠?

  規劃前期,洪杰不僅走訪了華為深圳總部園區,甚至還飛赴歐洲參觀了一些世界500強企業,而后得出一個結論:“世界一流企業的總部,都有大片大片的草坪和樹林,看上去很上檔次。”

  一家化工廠要上檔次,這很令人費解。一種慣常思維是,只要不污染環境就已經謝天謝地了。福建一些景觀設計公司發來了很多傳統工廠的設計草案,但都被洪杰逐一槍斃。最終,北京一家國內著名的景觀設計公司,“虛晃一槍”打動了他,說要“天人合一”,正好切中了他崇尚的道家思想。

  這家景觀設計公司的方案是,保留原有的自然生態,增加成片的綠地,建筑沿著河岸分布。但即便在大方案上一拍即合,洪杰仍然在細節上前前后后改了十幾次。

  其中一次,三棵樹的總部大樓原本設計在園區大門正對面,地基都已經動工了,但洪杰發現如果繼續施工,必然要砍掉旁邊的三棵荔枝樹。于是,他立即下令停工并填平了地基,“活了一兩百年的樹,都是有生命的,砍掉干嗎?!”最終,整個大樓被挪至大門左側一角。

  建筑區位的調整、荔枝樹的保留以及天然水系的修浚,諸如此類的“天人合一”,讓洪杰多花了100多萬元,這還是小錢。而原本幾百萬元的環保設備就能達標,他卻硬是砸下1000多萬元引進最好的設備。當地一些老板朋友們搞不懂他:“老洪啊,你究竟是蓋化工廠,還是修公園?”

  周圍人的不解,是因為想法上的偏差。“大家都以為涂料廠又臭又臟,我們就不這樣。前段時間還有一個新聞,三棵樹工廠‘驚現’鳥巢。員工在這種環境里上班不更好嗎?”

  2010年,總投資5億元的三棵樹新園區正式投入使用。荔枝樹、小溪流、大草坪等自然景觀,與三幢俯瞰呈樹葉狀的寫字樓以及車間廠房,融為一體相映成趣。更有趣的是,洪杰還真把工廠做成了公園,比如設置好望角、百草園和田園美等十八個園區景點,又比如每年7月舉辦采摘并品嘗荔枝的“荔枝文化節”。

  從感性上說,這座承載著洪杰個人情懷的工廠,帶著一點“烏托邦”的意思。而從理性的角度看,不管是在莆田當地,還是在涂料行業,當時三棵樹的規模都不算最大,這些真金白銀的投入,真的值得嗎?

  值不值的問題,可以引申出三條商業邏輯——

  其一,早在2002年,三棵樹品牌創立初期,洪杰就打出健康漆的概念,而這并非三棵樹的“專利”,而是業內通行的做法。但放眼業內,只有三棵樹將工廠建得像公園一樣綠色健康。“工廠都不綠色健康,你能生產出綠色健康的產品?”

  在品牌傳播上,這座工廠為三棵樹的健康概念,平添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亮點。每年有兩萬多人走進這座工廠參觀,一次參觀就是一次根深蒂固的品牌記憶,參觀也就成了一種生產力。

  其二,在綠色環保的社會趨勢下,這座擁有300多棵老樹、2萬多平方米水系和3萬多平方米草坪的工廠,自然成了當地工業的一張環保名片,引來了公眾的關注,而關注即是一種珍稀資源。

  國內一些知名的歌舞團、詩歌會等文化團體,常常走進三棵樹的園區,舉辦文藝晚會或新年詩會,吸引了不少民眾的眼球和媒體的報道,一些影視劇組和明星演員也不時進駐園區取景,拍攝而成的電視劇在各個衛視播映,無形中提高了三棵樹的品牌知名度。

  其三,在爭奪客戶的市場競爭中,這座工廠成了三棵樹獨一無二的軟實力。

  2010年,三棵樹進軍建筑涂料領域,經過激烈的招投標,最終成為恒大地產的三家涂料供應商之一。隨后,恒大負責采購的副總裁分別到三家企業參觀,三棵樹的園區給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三棵樹不像一家涂料企業,甚至比很多住宅樓盤的景觀都美。”在后來恒大地產的采購合同中,三棵樹的份額提高至60%~70%,四度蟬聯恒大集團優秀供應商。

  

  落在地上的文化

  理想主義的情懷,也是實用主義的商道。實際上,規劃產業園區之初,洪杰并沒有考慮后來“值不值”的問題。一次個人情懷的感性實踐,卻帶來了看得見的理性收益,這讓他自己都覺得有些偶然。

  但其實,這種充滿矛盾的復合邏輯,卻正是來源于他自己。而反觀這一由內及外的踐行過程,難處并不是在硬件上投資多大一筆錢修建怎樣的景觀,而是在軟件上究竟該為園區里三棵樹1000多人的團隊,注入怎樣的靈魂。

  這是一個很虛的命題,但對于三棵樹這種制造型企業,實則非常具體——不能像互聯網企業那樣,強調自由、創意、沖破規則,畢竟嚴格的工業化流程,需要的是服從、精準、一板一眼;但又不能把員工當成機器,車間、食堂和宿舍三點一線死板地工作——這又是一大矛盾。

  怎么辦?從三棵樹創立至今,這個問題讓洪杰苦苦追問了12年,獲得的答案也從一個薄薄的小畫冊,變成了一本幾十頁的綠皮書,再變成了一本名為《道法自然》的企業文化書。

  “道家講究‘無為’,但‘無為’不是說什么都不做,而是什么不能做。”一個企業家試圖在追求出世的道家思想里,為需要入世的企業經營尋找答案,這并不常見。更不常見的是,說一尺不如做一寸,這些答案并非只是被寫在書上。

  那么,具體什么不能做?譬如不誠信的事。

  創立三棵樹之初,洪杰就定下了一條鐵規:貪污20元以上予以開除。12年至今這個標準從未改動。曾經一位在他身邊工作了8年的秘書,在一次采購辦公用品時,私自占了公司500元的便宜,東窗事發后,洪杰毫不猶豫將其開除。“與錢的多少無關,這是底線,不能碰。”

  一個更為員工們熟知的故事是,洪杰上中學時曾經在表妹家借住了四年,表妹一家人對他精心照顧,可謂有恩于他。后來這個表妹在公司當了一個倉庫管理員。一次,表妹也是出于一片好心,將庫存價值僅20元的促銷服裝,私自送給了其他員工,結果被洪杰得知后立即開除。

  當時一些在場的員工苦苦相勸,而洪杰卻鐵面無情:“制度執行,哪能講情面?”不過終歸是親情,事后一次高管會議上,洪杰提及表妹一家的恩情,一度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

  類似鐵打的規矩,在三棵樹內部形成了3000多條管理制度,洪杰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檢查小組,從各個部門輪番抽調十幾個人,每天對企業進行全面檢查,對違規者進行糾正與處罰。他們可以出入任何場所,甚至包括洪杰的董事長辦公室。

  有一回,洪杰在生產車間跟員工們討論工作,突然手機響了,他習慣性地隨手接聽,一時忘了自己正身處嚴禁使用手機的生產區。結果,這一違規行為被檢查小組逮了個正著,小組成員不僅立即令他掛斷手機,還現場開具100元的處罰通知書。第二天,對于洪杰的通報批評就出現在企業內部辦公平臺上。

  制度很死,但卻是價值觀由內而外傳遞的一種保障。“搞清楚了‘無為’是‘不能做什么’,才能無為而治。”至于怎么治,則需要站在一個對立面上來看,如何既約束了員工,又讓他們擁有尊嚴,甚至感到幸福?尤其對于一個制造型企業,這似乎更難。

  在三棵樹,公司向員工提供的福利多達37項:全體員工可以享受免費食宿,食堂用的是自己菜園栽種的無公害蔬菜;員工公寓按照三星級酒店標準建設,如果在外租房還有補貼;成立籃球、攝影和瑜伽等各種員工俱樂部,豐富員工業余生活;鼓勵經理級以上員工買車,公司報銷購車款,5年內報銷完畢,每月還補貼油錢;成立“無憂基金”,只要員工家里遇到過不去的坎,全部由公司幫他們渡過難關……

  這其中一項有趣的福利是,如果員工戒煙成功,將會獲得500元的精神補償費,但如果又被發現抽煙,那對不起一次扣200元。這項福利一出臺,200多個煙民員工紛紛戒煙,至今幾乎沒有員工在園區里吸煙。雖然洪杰為了這項福利,前后花了10多萬元,但巧妙的是,這不僅迎合了三棵樹主打的健康概念,還更有效地杜絕了涂料工廠的安全風險。

  其實,這些看似細微的員工福利,往實處說,是一種物質保障,而往虛處看,則更是一種價值觀的影響。

  比如2008年成立的“無憂基金”,后來又將救助范圍擴大到經銷商群體,短短幾年內,資助了員工及經銷商30多人次,金額達到幾百萬元。又比如,洪杰規定,部長級以上的外地員工每月必須休一次探親假,家人來企業探親,往返機票給予報銷。“一個連家人都不愛的人,你能指望他愛工作,愛企業?”

  

  為了什么做企業

  灌輸價值觀并非易事。三棵樹在企業文化制度上的開銷,每年足足500多萬元。

  這又產生了一個矛盾:無論是投入規模還是所獲成效,都不像是如今年銷售十幾億元、行業排名前列的三棵樹必須要做到的事情。從機會成本的角度考慮,倘若洪杰將相應的資源投入到經濟效益見效快的地方,三棵樹的業績絕不止于此。

  事實上,在傳統制造業內,比三棵樹做得大的企業數不勝數,像三棵樹這樣不惜代價打造靈魂的企業卻鳳毛麟角。“中國的老板們往往信奉松下幸之助的一句話,做企業不賺錢,就等于犯罪。但卻忽略了他另一句話,松下是培養圣賢的地方。那么,我們辛辛苦苦地做企業,究竟是為了什么?”

  目的不同,走的路自然不同。同樣是500萬元,有人更愿意為廣告招商再加一把火,有人卻用來實現聽上去很縹緲的“道法自然”。只是,洪杰的這種偏執究竟從何而來?

  時間倒回20年前。1994年,從廈門化工學校分配到莆田物資公司的洪杰,在工作五年后辭職下海,創立了一個化工貿易公司,將化工原料從廣東、寧波和泉州等地倒騰到莆田各個工廠。經過五年時間,他不但從這門生意中獲利頗豐,還一口氣開辦了果園、印刷材料和煤炭經營,美其名曰“集團化運作”。

  “那時候我年輕啊,狂得不得了,名片上印著一大串公司名字,什么都想做大,真不知道天高地厚。”當時福建沿海石油走私猖獗,洪杰跟生意上的朋友一起投資2000多萬元,建了一個碼頭,打算進點石油來賣。然而,不久后廈門遠華案發,國家重拳打擊石油走私,洪杰剛建好的碼頭門可羅雀,他的公司也很快破產。

  千萬富翁轉瞬間成了負債累累的窮光蛋,洪杰的人生跌入低谷。“落差太大,太痛苦了,經常晚上睡不著,想著第二天怎么還錢,我頭發就是當時掉的。”這次刻骨銘心的失敗,讓他得出了一個信條:做企業要專一,做透一個領域就好。這讓他后來在把三棵樹做大的同時,放棄了大把投資房地產的絕佳機會。

  “前幾年,房地產來錢又多又快啊,當初如果我們投5個億下去,拿到地皮即使不開發,現在起碼都50個億了,但這創造了什么價值嗎?”暴利擺在面前誰不動心,洪杰也曾猶豫過,但他又轉念一想:“如果賺了房地產這種容易錢,哪還會有心思賺辦工廠的辛苦錢啊!”

  這的確是一條艱辛的路。1999年,一心想著咸魚翻身的洪杰,重拾大學時的化工專業,他花了3000元向一個朋友買下了一個反應釜,在一個200平方米的廢舊化工廠里,創立莆田三江化工,打算生產乳白膠和萬能膠。為了研制出自己獨特的配方,他把樣品搬到自家廚房,自己用高壓鍋做實驗,結果一不小心高壓鍋爆炸——轟的一聲,炸得他一條手臂鮮血直流,差點落下殘疾。

  功夫不負有心人。洪杰最終鼓搗出了配方,他生產的洪洋牌白膠和萬能膠,很快打開了市場,當時一年銷售達到了幾百萬元。而這場人生翻身仗的背后,更有一種影響了洪杰價值觀的經歷。

  辦廠之初,債務纏身的洪杰在資金上已經見底了,他招來十幾個工人,但很快便發不出工資。他本以為工人們會作鳥獸散,工廠就此垮臺,不料大家卻一致支持他,讓他緩過氣后再發工資。甚至最困難時,他一度拿不出錢購買原材料,員工竟然主動借錢給他,幫他渡過難關。

  當初這十幾個員工中,至今還有一半的人跟隨著洪杰,這一銘刻在他早期創業史上的細小片段,構成了他后來不惜真金白銀投入員工福利的因果邏輯。而由此觸及心靈的感動,也形成了他“漸悟”的修行起點。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真是可以拋開利益的。”他開始真正思考一些終極問題,比如,做企業究竟為了什么——為自己積累財富?為了員工過得好?為社會創造價值?他越想越不明白,反而陷入一種痛苦,于是就買來一大堆書徹夜徹夜地讀,最后在老子的道家思想里找到一些感覺。

  “道法自然其實是說,要遵循規律,不能亂來。比如我做涂料,就不能去搞房地產。做企業就是為了尋找一種自然運行的規律,對自己、對員工、對社會都有益處。”后來,這些很縹緲的想法,逐漸落地變成了公園一般的產業園區和待遇優厚的員工福利;再后來,又抽象地聚集成了一個企業的靈魂。

  

  下篇:悟出來的目標

  產業孤島

  企業的靈魂是想出來的,但企業卻是做出來的。

  2002年,洪洋牌膠粘劑已經做到了福建省第一,年銷售上千萬元。但是,膠粘劑領域技術壁壘不高,市場日趨飽和,利潤也越來越薄。于是,洪杰瞄準了與其關聯的涂料領域,在公司內部喊出了“五年進入涂料行業前十強”的目標。一些三棵樹的老員工回憶,這個目標在當時看來,就是老板在吹牛。“八字沒一撇,怎么可能啊?!”

  彼時的涂料行業,雖然市場潛力很大,但國內已有大小涂料廠8000多家,品牌1.5萬個,在低端是眾多區域小品牌的無序混戰,在高端是立邦和多樂士兩大外資品牌占據的絕對優勢。更嚴峻的現實是,地處莆田、想做涂料的洪杰,就像置身于一座四面無援的產業孤島。

  事實上,中國最大的涂料產業集群位于廣東珠三角。該區域不但集中了立邦、多樂士等外資品牌,以及華潤、嘉寶莉等本土品牌,還擁有完善的產業上下游配套,其中廣東順德還被譽為“中國涂料之鄉”。而洪杰所在的福建莆田,則在涂料行業沒有任何地緣優勢。

  沒有優勢就自己創造優勢,擺在洪杰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出奇制勝。

  首先是品牌名稱。他花了半個多月時間,征集了近百個名字,其中“洪洋”在員工中的呼聲最高:“一看就他老洪家的品牌,而且憑著膠粘劑業務,也成了福建省的名牌。”但他卻覺得“洪洋”太土,最終選擇了一個大家都覺得很奇怪的名字——三棵樹。一些員工提出異議,他反問道:“你們說七匹狼怪不怪?三棵樹,就是要讓大家看一下就記得住。”

  這的確是一個很有趣味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它讓這個新品牌與諸多一貫主打色彩的品牌名稱區別開來,進而足以更好地在健康、綠色和環保等品牌定位上大做文章。

  其次是品牌規劃。當時,很多涂料企業,為了招商獲利更多,均采用多品牌運作。道理很簡單,一個品牌在某省市只能招一個代理商,多個品牌在該省市就能招多個代理商。這背后其實產品都是一樣,只是換了一個名字和包裝。但洪杰不這么做,而是集中有限的資源,只做“三棵樹”一個品牌,而且高舉高打單點突破。

  2002年下半年,為了給三棵樹招商造勢,洪杰將當時公司僅有的130萬元現金,投入央視廣告,而且還是在熱門欄目《新聞30分》間隙集中投放。“同樣的錢,也可以在央視其他頻道投一個長期,但不轟動啊。”洪杰放手一搏的高端集中轟炸,確實收到了奇效。業界一時都以為,這個新品牌背后的企業實力不凡。

  再次是人才招攬。如何讓珠三角的產業人才,甘愿千里迢迢地來到莆田為三棵樹效力?洪杰奔赴廣州,在當地極有影響力的《羊城晚報》上,連續三天打了半版招聘廣告,其高出行業平均水平1.5倍的工資,更是吸引了很多產業人才來到莆田三棵樹工廠應聘。

  事實上,當時的涂料行業魚龍混雜,一個企業能給員工按時發工資不克扣,就算不錯了,如果還能夠給員工提供住宿就已經很好了。而三棵樹不但開出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工資,還提供了一大堆諸如包吃包住、一年發兩三套高檔工作服等優厚的員工福利。

  一位從廣東的涂料企業來到三棵樹的老員工回憶:“我們那時候在老廠,住的是小套房三房一廳,客廳有電視,每個房間有空調,電費都由公司出。”優厚的條件使得一大批產業人才留在了莆田。而拋開個人情懷,從理性的角度來解釋,洪杰為何要花大力氣打造三棵樹的產業園區和員工福利,其實也就是為了讓身處莆田的三棵樹,在人才競爭上形成優勢。

  最后是產品策劃。初出茅廬的三棵樹,不可能跟立邦、多樂士等外資巨頭搶奪高端市場,也絕不能陷入低端市場的混亂爭斗。于是,洪杰將三棵樹定位于中端偏上,對標盤踞在中端市場上的知名本土品牌。

  為此,他精心策劃了“金葉”系列產品,大部分采用進口原材料,包裝外觀上學習歐美簡潔大氣的風格,定價比一些知名本土品牌的平均價格還稍高一點,以品質取勝。這個系列的產品在市場測試時,一度被很多油漆工抱怨說:“樹脂含量很高,質量過于好了,太硬導致施工難度增大。”

  火箭上的黑馬

  初出茅廬的三棵樹雖然奇招頻出,但并未立竿見影,畢竟三棵樹比對手們起步晚了整整一個年代,又不占產業地緣優勢。

  盡管洪杰彌補上了不少短板,但在初創品牌的2002年上半年,三棵樹的招商幾乎無人問津。涂料業內的代理商們,都信賴廣東的品牌,實在不敢相信一家福建莆田的企業,能夠生產出品質過硬的涂料。

  市場上的一盆冷水,令洪杰迅速清醒過來,他隨即調整了三棵樹的招商策略:一方面在香港注冊了一個公司,暫時以香港公司的名義和“324國道101公里處”的地址,代替原有的“莆田標簽”推進招商;另一方面將招商區域重點集中于當時競爭還不激烈的三四線市場,以求“農村包圍城市”。

  2002年下半年,僵局被漸漸打開。其中,洪杰孤注一擲地上央視打廣告,起到了關鍵作用。在廣告高空轟炸的造勢下,20多名市場人員從最熟悉的福建、浙江市場入手,重點開拓兩地的地市級市場,隨后洪杰在莆田舉辦了第一場招商大會,最終敲定了幾十家代理商,使得三棵樹在莆田、泉州、龍巖、余姚和臺州等地的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這一看似一氣呵成的營銷戰,實則暗藏兇險。“當時幾乎所有的錢,都拿給央視打廣告了,要是那次招商會沒有效果,也就沒有今天的三棵樹了。”但正是這種帶著一些賭性的直覺判斷,讓三棵樹在短短五年內,實現了當初看來根本不可能的“行業十強”。比如“搭載上神舟六號”一役,讓三棵樹從區域品牌一躍成為全國品牌。

  2005年9月,三棵樹在北京參評中國名牌,洪杰偶然得知一個月之后即將發射的神舟六號,開放了一些領域的商業合作。他的第一反應是,這是一個三棵樹品牌營銷的絕佳機會:舉國上下對于神舟六號的關注度不言自明,而大家看到代表尖端科技的航天飛船時,最直觀的印象就是白色的外觀涂料。換句話說,如果三棵樹能搭載上神舟六號,就會在消費者心中留下高科技、高品質的印象。

  然而,以當時三棵樹在業界的當量而論,去跟這么一件國家大事搭上線,幾乎想都不敢想。一大幫規模比三棵樹大的同行,甚至連這樣的念頭都沒有動過。

  但洪杰敢想敢做,他幾經周折找到相關部門,借著剛剛獲得中國名牌的東風,讓三棵樹漆參加了一系列嚴格的品質審查,結果各項指標遠高于國家標準,三棵樹一舉成為神舟六號在涂料行業的唯一合作品牌。

  隨后,洪杰又砸下300萬元,在2005年10月央視直播神舟六號發射時,讓三棵樹新版廣告《飛天篇》闖進全國億萬觀眾的視野。發射成功后,他又立即組織營銷部門,在上千家終端網點,掀起了一場以“三棵樹攜手神六飛天”為主題的抽獎促銷活動,使得當月銷量同比增長50%多,創下當時的歷史新高。

  事實上,當年三棵樹的年銷售不過兩個億。這場營銷閃電戰前后花費上千萬元,幾乎耗去了大部分年利潤。然而,由此吸引而來的上百家代理商,讓三棵樹的渠道不但在福建、江蘇、浙江、江西等根據地得以鞏固,更是鋪向了山東、河北、河南、湖北、湖南以及四川和新疆等新增市場。

  代理商隊伍的擴張,很快提升了三棵樹的渠道規模。但問題隨之而來,如何讓迅速擴大的渠道更有效率?

  三棵樹的渠道從地級市做起,比起從省級總代理做起的同行們更加精細。不過,其原本“市、縣、鎮”的三級設置,仍然給渠道深耕造成了障礙。因此,洪杰制定了更加扁平化的渠道政策——分銷到鎮,即地市級代理商對其下屬分銷商不能以縣級為單位,必須直接下沉到鄉鎮,而且全部采用開專賣店的零售模式。

  “分銷到鎮”的渠道下沉,很快擴大了市場覆蓋面,提高了區域市場的占有率,而且通過扁平化管理,還騰出了利潤空間,使終端價格更具彈性。以樣板市場莆田為例,當地一共四區一縣,2006年其分銷網點達到68個,年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銷量等同于當地第2名至第5名四個品牌的總和。

  2006年,三棵樹分銷網點超過2000多個,銷售額超過3個億,同時躋身業界十大品牌,洪杰兌現了五年前在員工面前夸下的海口。

  最遙遠的一棵樹

  業界十大品牌、年銷售十個億、當地納稅第一……12年來,洪杰漸漸覺得這條路遙遠得沒有盡頭。“進了前十名,就想得第一,有了十個億,就要一百億。”

  增量從何而來?洪杰并不相信報告單上的數據,他經常帶上幾個高管,一連好幾天開上千公里的車,到各個市場一線去考察。比如報告上說某個鄉鎮市場的銷量一直上不去,他走到當地一看,并非市場本身的問題,而在于代理商自己冒出諸如陳列無章法、導購不專業等問題。

  “涂料本是半成品。你說它可以除甲醛,能不能現場做實驗檢測?你說它可以耐黃變,能不能拿紫外光來照一下?要不然顧客憑什么覺得別人的值五百,你這就要值八百。這不就是用戶體驗啊?”

  實際上,2009年以后,三棵樹的各類終端渠道網點就已經超過了5000個,很長一段時間,洪杰都希望在單店盈利上有所提高。但后來他發現,這還遠遠不夠。

  比如一個小鎮市場上,三棵樹以50萬元的年銷售排名第一。這個小鎮的某個片區,正新建著一片小洋房,三棵樹的業務還未打得進去。洪杰實地一看,按工程量估算,起碼有300萬元的業務量,而整個鎮上的在建工程,起碼又有1000萬元的業務量。“以前覺得莆田做到一兩千萬元,就已經很不錯了,現在發現做到4000萬元,都還不知道底在哪里。”

  那么,問題就在于三棵樹怎么爭取市場增量?

  2012年,洪杰率領團隊對成都市場進行了調查:一是摸清成都到底有多少個建材市場;二是查明每個建材市場里有多少個主要競爭對手的門店;三是獲取主要競爭對手在成都市場的年銷量,然后除以門店數量,得到單店銷量。

  將這些數據一對比,洪杰發現,比起年銷售100多億元的立邦,三棵樹的單店銷量其實并不落下風,但輸就輸在門店數量太少。隨后,他很快調整了市場策略,推出“萬店計劃”,再次加大市場覆蓋面,并提出了“2017年銷售超百億元”的新目標。

  一百個億,是一個實打實的目標。然而,洪杰時常在想:“不管是過去還是將來,在企業的歷史進程上,銷售過百億元乃至千億元的企業一定很多,那么三棵樹這個企業,存在的價值又是什么?”

  這又回到了“為了什么做企業”的命題。或者進一步說,三棵樹應該擁有一種怎樣的運行規律?洪杰給出的答案是:最美的企業。這又如何解釋?

  比如讓企業運行得更加順暢。2007年至今,三棵樹已經投入了5000萬元用于智能化與信息化辦公,覆蓋了經銷商、員工和供應商,任何一個環節即使出差在外,也可以通過移動端進行流程交接。由此,訂單交貨周期從原來的兩三周,縮短至現在的一周。

  又如讓企業踩得準未來趨勢。三棵樹每年會拿出銷售額的3%~5%投入研發,被授為“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研發部門,不僅跟中科院、廈門大學和上海交大等科研院校進行長期交流,還在跟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杰馬里·萊恩教授進行跨國研發合作。

  最重要的環節,還是在人的思想。

  三棵樹明文規定,每年投入培訓費用在300萬元以上,如果到年底300萬元沒有用完,人力資源總監就會被評為不合格,甚至被免職。而洪杰更是要求員工每天讀三張報紙,每周三份雜志,每個月三本書,部長級以上的員工,每個月還必須推薦一本書給老板。

  一個更有意思的細節是,自從企業內部信息平臺上線后,洪杰規定,每個員工都要把當天工作中的感悟記錄在信息平臺上與大家共享,而且必須是質樸真實的感悟,絕不能在網上抄襲或者引用一段名人名言。這被他稱之為“悟道”,如果哪個員工哪天沒有悟道,將被扣罰績效分數。“時間久了,我們摘錄一些精華,出一本《悟道集》。”

  2013年末,一場名為“海與海相遇”的新年詩會,在三棵樹園區內舉辦。一位詩人看到三棵樹“做最美的企業”的標語后,對洪杰開玩笑地說:“洪總,你這是不務正業啊。”

  其實,所謂“最美”本就是一種無限抽象的概念,而做企業則是一項有限的具象體驗,將有限投入到無限之中,雖然微小,但只要獨特,就有它的坐標意義。這成了洪杰經營三棵樹最純粹的目標。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關閉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歡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聞郭永祥收受巨額賄賂道德敗壞被雙開
  • 體育切爾西87分鐘絕殺翻盤 皇馬0-2驚險晉級
  • 娛樂劉強東:沒否認戀情 章澤天:非完美奶茶
  • 財經廣東電網無視禁令21億元建豪華辦公樓
  • 科技火狐CEO辭職:彩虹共和國的罪與罰
  • 博客中南海上游被污染 抓拍中美談判誤入女廁
  • 讀書優劣懸殊:抗美援朝敵我裝備差距有多大
  • 教育2014中國734所大學各學科排行榜
  • 黃家茶社:牛市氛圍在不斷強化
  • 葉弘:市場缺增量資金 藍籌股沒戲
  • 股市風云:良性輪動整理后上攻會加速
  • 李飛:縮量十字星暴露兩大因素
  • 老倪先生:尋找下一階段主流熱點
  • 魯政委:銀行防御壞賬的護城河較寬
  • 陶冬:人民幣貶值只是階段性
  • 黃元山:高頻交易變種掀爭議
  • 趙偉:網上自貿區提法很滑稽
  • 沈建光:中國可以避免明斯基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