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七問新晉商(4)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6:21 《中國商人》雜志

  山西票號的最后一口氣為什么上不來?

  山西票號把曾經誠信、厚道和感恩的精神推行到神人共賞的極端,有兩個小故事為證。

  山西省外經貿廳研究員渠紹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從上海圖書館舊報庫,看到過一個小資料,很感動,但是沒時間,沒地點,沒人物姓名。它就說有一個山西商人,他爺爺的時候,和英國通過香港做了一大筆生意。后來他爺爺破產了,一直欠著英國商人的錢。到他孫子這輩,經商發跡起來,他就給這個英國商人寫信。當時接信的人是英國這個商人的孫子,說我們家還欠你多少多少萬英鎊,寫了一個道歉的信。說這個錢我爺爺還不了你,我父親也沒辦法還你,但是他們死的時候都傳下來了,說一旦發跡之后,我要把這筆錢還給你,才能稱得上良心。”

  在盛世顯赫的喬氏家族也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喬氏家族的先祖喬貴發早年父母雙亡,生活非常貧困,在村中常常遭到別人的白眼,甚至同族兄弟也瞧不起他。就在他孤獨無助的時候,村里一位姓程的女孩子,常常在生活上對他有所接濟。

  二十年后,喬貴發事業有成,衣錦還鄉。而那位程姓的姑娘由于丈夫早逝,娘家又不肯收留,只好帶著兒子,孤苦伶仃地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喬貴發知道這種情況之后,馬上央人做媒,迎娶這位女子為妻,對她帶來的兒子也視如己出,還為這對母子鄭重其事地蓋起了四合院。

  不僅如此,喬貴發在去世前立下家規,喬氏家族的子孫不準納妾。后人們嚴格地遵循了這條家規,哪怕是喬家的媳婦不能為家族生養子嗣時,也沒有人以此為借口休妻納妾。

  今天的人們看到這兩個小故事,不知心里什么滋味。這里卻不能不有另一問,山西票號普遍的“仁德和信用”為什么不能使它們安然超越最后的大限呢?

  因為,在山西票號敗亡前,曾經有過幾次絕好機會。

  1904年,經過八國聯軍洗劫之后的清政府決定仿效西方制度進行改革。是年秋,戶部尚書鹿傳麟奉慈禧太后旨意,創辦大清戶部銀行。鹿傳麟召集山西票號北京分號經理們會商,一方面邀請各票號入股參與,另一方面請票號派人主持將要成立的這家國家銀行。

  對于晉商集團來說,參與國家銀行,毫無疑問是個很好的機會,但是各家票號的掌柜們這一次不愿“官商結合”了,他們作出了完全一致的答復:拒絕參與。

  第二次變革的機遇來自山西票號同業內部,也有外界呼吁的聲音。

  鑒于外國銀行的壓迫,國人的呼吁和對山西票號種種弊端的痛切感受,北京任蔚豐厚分號掌柜的李宏齡多次組織了山西票號同業會議,議題是聯合山西票號在全國的四百多家總號和分號,改組成立三晉匯業銀行。

  山西票號在全國各地分號掌柜們接到的絕密北京來信中有這樣的內容:“敬啟者,我晉向以善賈馳名中外,匯業一項尤為晉商特色。近十年來各業凋零,而晉人生計未盡絕者,獨賴匯業撐柱其間。晚輩焦灼萬分,彷徨無措,連日會商,自非結成團體,自辦銀行。不足資抵制,不足以保利權。”

  不僅如此,在1908年六月以后,山西票號遍布全國二十多個城市的重要分號,紛紛給山西省內的總號寫信,說明票號改組銀行不僅是大勢所趨,而且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其中有一封漢口分號的來信寫道,“現在風氣大開,銀行林立,各處設立甚多,首推漢口為最,我幫等隱受其害。洵有不堪枚舉者矣。若不改弦易轍,將有不堪立足之勢。處此時局,非設立銀行不可。”

  此時,駐北京山西票號的有識之士在力求挽回頹勢,國內的媒體也在呼吁山西票商的整體覺醒,1904年8月,《南洋官報》上連續兩天用大量的篇幅登載了一篇《勸設山西銀行說帖》。在這篇說帖中,作者首先肯定了改組銀行的主張,“銀行為各國財政之命脈。晉省富商從速變計,早立一日之新基,則早辟數年之大業。如果真能將票號組成銀行,則晉民幸甚,天下幸甚。”

  這一次機遇,遠在山西的高層決策者無視內外要求變革的聲音,他們否決了改組銀行的主張。全國各地票號的掌柜們等來蔚豐厚大掌柜毛鴻翰的信使,他就是極力倡導改組銀行的李宏齡的兒子,毛鴻翰讓自己的信使帶來口信說:“關于合組銀行的事,大家都說是你的主意,這件事你不必再張羅了。”

  毛同時還動用了自己的獨裁權威,指令各地票號:“銀行之議,系李某自謀發財也,如各埠再來函勸,毋庸審議,徑束高閣可也。”李宏齡因此氣得狂嘔鮮血,終致臥病在床。

  毛鴻翰輕描淡寫的答復,就這樣讓李宏齡等人的數月努力化為泡影。

  山西票號的最后一口氣上不來,是因為毛這樣沉淪在山西老家的獨裁者們,這是顯而易見的——他們只知道“家天下”,不直到“天下一家”,再多的“誠信和仁德”豈非形同虛設?這里再問一句:今天的山西商人,是否從這樣的歷史教訓中學會了最基本的合作應變的精神呢?

  同樣的主張,何以你提出來就是無比正確,別人提出便是包藏禍心呢?

  只有自己能作出與己有益的事情,別人未免有妨害我之嫌,以“萬兩銀錢一句話”的信用著稱于世的晉商集團骨子里難以擺脫這樣的怪圈。

  1914年,代表了晉商最高歷史輝煌的日升昌票號倒閉,天津《大公報》在描述日升昌倒閉的情形時如此寫道,“彼巍巍燦爛之華屋,無不鐵扉雙鎖,黯淡無色,門前雙眼怒突之小獅,一似淚下,欲作河南之吼,代主人喝其不平。前日北京所傳,倒閉之日升昌,其本店聳立其間,門前當懸日升昌金字招牌,聞其主人已宣告破產,由法院捕其來京矣。”

  日升昌的轟然倒坍,預示了其他山西票號前赴后繼的崩盤。

  耐人尋味的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各地山西票號遭受重創,生計更加困難。此時,山西票號商們進行了最后的垂死掙扎,先后又進行了兩次合組銀行的嘗試。這兩次合組銀行最積極的倡導者,就是毛鴻翰本人。

  可悲的是,毛鴻翰這“遲來的愛”也許可以給山西票號挽回一線生機,然而山西票商內部爭權奪利的神經病又爆發了,還沒等北洋政府對山西商人的請求做出最后的答復,票商們為了各自利益已經吵得一塌糊涂,再難形成統一陣營。

  同樣的主張,由你提出來,便是自求發財,有混水摸魚的嫌疑,由我提出來便是光明正大。毛鴻翰也許非常后悔自己當初否決了李宏齡的努力,也許醒悟到自己的保守和閉塞,但是當年李宏齡數次來信建議他到全國各地去走一走,巡視一下,他為什么死守在老家不愿意出去透透風,長點見識呢?

  我們想起來把頭藏在沙子里躲避災禍的鴕鳥,當年的山西票商如此不愿面對現實,當外國銀行以其制度優勢,節節壓迫到山西票號的生存空間,這些呆在老家的大掌柜門唯一的措施就是:當作沒有發生。

  辛亥革命后,李宏齡回到老家以開雜貨鋪為生。1917年,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他將自己幾十年的商業往來信件,編成了《山西票商成敗記》和《同舟忠告》兩本小書,并自費出版。

  “今者機會已失,商運已衰,縱有救時良策,亦往托諸空言,惟耿耿之懷,終難自己。緩將籌設銀行前后信件,次第排列,俾閱者始知原委,知我票商之敗,果天數乎,抑人事乎。”

  在《山西票商成敗記》的序言中,李宏齡向自己的商業領袖們發出如此質問。

  可惜,這樣的問題,領袖們已經沒有機會回答,也沒有必要回答了。

  但是,這個問題對今天新晉商們依然是有效的:你有包容異己的胸懷嗎?你有和衷共濟的理性精神嗎?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