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是垃圾污水 還是明天的大生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9日 16:23 21世紀經濟報道
北京報道 本報記者 林辰 陳勇稱自己是一個"超級業務員"。前些日子,就在去為他的侄女慶祝生日的路上,他又和兩家物品回收站談妥合作,收購后者回收來的部分垃圾——主要是一些來自建筑工地的廢棄磚瓦和破損鋼筋。后者如今在中國許多地方四處可見,人口流動所致的城市化運動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房地產生意的興旺發達。在立場不同的人們為房地產行業泡沫問題爭論不休的時候,陳勇和他的合作伙伴看上了"地產垃圾",并認定這其中大有可為。 拆樓的門道 陳勇大約是在兩年前開始琢磨這門垃圾生意。 2003年,這位家在貴州的年輕人,離開工作了8年的廣州飛機維修有限公司,和兩位合作伙伴,相繼成立了兩家公司,分別是提供建筑設備租賃的租賃公司和為社區提供清潔服務的公司。 建筑機電設備租賃是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小買賣,要經營好業務,就必須提供更周到的服務,送貨上門和親自回收,是免不了的。時常往建筑工地跑,陳勇了解到,對施工方而言,工程完畢后,還得處理"地產垃圾",即拆樓或建樓完后殘留的建筑垃圾,這其中主要包括混凝土廢塊、廢棄磚瓦,以及一些鋼筋和木材。 傳統的做法是,出些錢,在城郊找塊地,填埋這些垃圾。不過,由于城市里的空地越來越少,與此同時,各地日益嚴格執行環保法規,垃圾處理開始成了一項費錢費腦的任務。 陳勇所辦的清潔服務公司,有時也做些物品回收的買賣。因此每看到一些"廢物",他免不了都會研究一下,確認是否能夠變廢為寶。"那會,我從工地上帶了些'垃圾'回公司,把分離出來的鋼筋之類的金屬物做了物資再回收。"問題是,建筑垃圾里的主要成分還是混凝土和破碎磚瓦,陳勇于是設想把這些材料加工成再生建材。 從來沒有接觸過材料學的陳勇,通過互聯網收集這方面的技術信息,并了解到固體廢物處理和資源化的技術,一直都有,即粉煤灰處理技術,只是沒有人想過要當"建筑垃圾大王"。此后,陳勇又咨詢了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里研究物質材料的老師,用這種方式生產再生磚的可行性,便開始找些磚廠做實驗。回爐再處理,生產出來的再生磚不啻于建筑商用得最多的灰沙磚,產品的成本則要比新磚低上許多。 這讓陳勇很興奮,他的判斷是資源性行業有著看得見的可喜的前景,而再生建材無疑可以歸屬這個行業。況且,這門垃圾生意的商業模式清晰可見:免費幫建筑商處理工地現場垃圾,而后將這些垃圾分類,金屬部分進行物資再回收,木材等可燃部分送垃圾發電廠,混凝土和磚瓦等用來生產再生建材,而這些再生建材可以出售。 考慮到政府出臺的節能減排的政策,陳勇很有信心,認為只要質量過硬,地產開發商會考慮用再生建材,"這能讓它們享有'環保'之名,且價格也更低些。" 5月22日,陳勇和他的伙伴拿到這門再生技術的專利權,并到工商局將原有的廣州博安策租賃服務公司更名為"廣州宜佳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再生建材。雖然到目前為止,才剛剛賣出一些再生磚,但陳勇說,"這條路,這個方向,我已經定了。" 污水不流外人田 葉維佳很是贊賞陳勇的想法,因此即便陳勇的新公司還在籌建中,他依然將"廣州宜佳環保技術有限公司"作為推薦公司,在富平學校主辦的新風險論壇中展出,并推薦給與會的VC們。葉維佳在富平學校的社會投資發展中心工作,負責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在全球推行的新風險投資項目在中國的執行。他認為:在刻下的能源消耗問題和環境危機里,孕育的不單是威脅,還有商業機會,比如說"水"的問題。 "治水"問題在中國歷來有傳統,在過去主要治理的是洪災,而如今水源被污染問題日益嚴峻。"這些項目往往是政府工程,政府在招標的過程中,為了激發商業公司的積極性,政府會考慮到承包者的合理利潤。而事實上,目前這些領域的競爭者很少。現在,中國水務方面的大單子,都是法國威立雅公司攬去。"葉維佳說道,他認為VC們應該更多關注在這個領域內的新公司。而李志偉的公司,則是他看好的另一家公司。 李志偉創建的泰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稱泰哲),主要解決的也是水污染問題。 泰哲目前服務的主要對象是中小型造紙廠和皮革處理廠。 在沿海的經濟發達地區,中小型造紙廠和皮革處理廠這類企業,往往是污染大戶,但另一方面,它們又是地方經濟的支柱,關系到地方居民的生計。在它們身上,環保和經濟發展的矛盾尤為突出。 不過,從這兩類企業里排出的污水的COD(化學需氧量)很高,COD是用來測量水中含有的有機物含量多少的指標,COD越高表明水受有機物污染的程度越高。事實上,COD值高的水,并非毫無用處。 通過污水厭氧處理技術,往往能從污水中提煉出沼氣,并分離出中水和沼液、沼渣。若在地方建立沼氣發電站,運用沼氣發電技術和設備,則可以實現將污水變成再生能源發電上網。李志偉所構想的就是這樣一條發展模式。另一方面,再生能源發電,又使得泰哲具有利用CDM(清潔發展機制),通過碳排放指標交易,獲得收益的資格。 不過和陳勇一樣,李志偉和泰哲面臨的挑戰是同樣的:如何搜集原料?如何整合這些小企業,讓它們加入污水處理的聯盟? 目前,泰哲正在石家莊聯合10家企業,著手建立污水處理和沼氣發電合作基地。李志偉想到的辦法是:通過利益共享,與上游企業結成聯盟——這些污水排放公司將污水供給泰哲,同時聯盟內的成員出資一起建立污水處理和沼氣發電合作基地,出資者根據出資比例,擁有沼氣電站一定比例的股權。 "污染是這些中小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否則它們很可能被取締。"葉維佳認為,這樣一來,污染企業不僅治了污,更可以獲得經濟效益,何樂不為。同時,沼氣發電站也解決了當地環保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問題,"這樣的項目常常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 可持續 不做秀 顯而易見的是,與許多公司比起來,不論是資金實力,還是業務規模,陳勇和李志偉的公司都還是微乎其微,似乎隨時都有被淹沒的危險。 不過,與眾多嚴肅、深沉,甚至看起來很沉重的企業家比起,這兩位年輕人顯得更快樂和有激情。陳勇認為,或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在做"對的事"和"好的事",所以覺得可以就這么做一輩子。由于參加過中央電視臺舉辦的"贏在中國"的活動,不時會有些投資者或者創業者打電話給陳勇。他并不介意把他的想法甚至改良后的粉煤灰處理技術,與他人共享。"做的人多了,會有更多人知道再生建材,而這也等于更多的人在一起解決建筑垃圾占用地問題。" 雖然一切才剛剛開始,陳勇卻也有自己的"戰略規劃",他看中的建筑垃圾,如今還散落在"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帶,京廣線以東的地區"。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