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標本深發展(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31日 11:12 《董事會》 | |||||||||
兩支神秘力量 管委會接管后,幾乎對每筆信貸業務都要過問,幾乎架空了原有董事會和經營層,并在經營管理上與管理層發生沖突,以致后者不斷向深圳市政府告狀。而且,隨著管委會盡職調查的深入,新橋對最早開出的每股5元進行壓價。這使深圳官方發生了動搖。
2003年5月,深發展公告稱撤銷管委會,不再行使董事會授予的任何職權,雙方矛盾公開化。 管委會從2002年9月29日設立,到2003年5月12日撤銷,運作了8個月。懷胎8個月,最后以流產告終。 市場總結失敗的原因是,新橋的收購價過低,盡職調查以及管委會推行的管理理念引起管理層不滿,以及新橋作為投資機構而非專業銀行機構的身份遭到質疑。 “新橋出價低是原因之一,但新橋并非唯一買家,深圳市政府還有其他選擇。”一位知情人士說。據稱,還有匯豐銀行、摩根大通等外資銀行有意以更高價收購深發展。 其中,來自臺灣辜氏家族控制的中華信托商業銀行一直沒有中斷與深圳的談判,且出價不低。此外,有報道稱德隆也欲介入。 但新橋并不甘心退出。2003年5月14日,管委會撤銷的第三天,新橋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對臺灣中華信托銀行提出訴訟,指控其干擾與深圳方面訂立的框架協議的履行并構成侵權。這種打壓行為激怒了深圳官方。 2003年9月,深發展選舉周林為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周原為副董事長(主持董事會工作)兼行長。知情人士向《董事會》透露,深圳官方原有新橋入主后周林另有任用的考慮。聘任何如為行長,政府以此表示強硬態度。同月15日,新橋以雙方重組談判的“排他性”為由,向國際商會仲裁院提出仲裁請求。 此舉更加激化了新橋與深圳方面的矛盾。10月31日,深發展稱“積極準備應訴及其他準備措施”。11月28日,深發展向國際商會仲裁院提交了答辯和反請求,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等深發展股東隨即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認定新橋與其及深發展訂立的框架協議中的仲裁條款無效。 知情人士透露,表面上雙方火藥味十足,私下里各支力量也在博弈,既有攪局者,也有斡旋人,“臺資的中華信托銀行攪局,港資的李嘉誠斡旋”。 坊間猜測,是新橋請李嘉誠出山,因為李氏家族與深圳官方關系密切。 據稱,在第二次談判中,曾經有方案讓李嘉誠在深發展股權轉讓中持一定股份。此方案后來流產,原因不詳。但在外界看來,新橋控制深發展后,未來李嘉誠仍有可能進入深發展。 此外,新橋還替換原談判代表單偉建,以緩和與政府方面的矛盾。單偉建在6年前新橋收購韓國第一銀行時作為新橋方談判代表而一戰成名。 銀監會的推動,以及李嘉誠的從中斡旋,使深圳官方順水推舟,加之新橋愿在價格上讓步,使雙方又重回談判桌。2004年2月,雙方最終選擇了“其他準備措施”再開談判,而沒有直接對簿公堂,并于3月19日撤銷了前述的仲裁請求和仲裁反請求。 新橋開出了一個適中的價格:每股3.546元,較深發展的每股凈資產,溢價75%。以此為基礎,2004年5月29日,雙方訂立《股份轉讓協議》,新橋將支付12.35億元,購買深圳市投資、深圳國信、深圳城建和深圳社會保險局四家深發展股東持有17.89%的全部國有股和法人股,成為深發展的第一大股東。2004年前三季度,深發展盈利增長幅度超過70%,前景可期。 根據《股份轉讓協議》,新橋承諾在5年內把深發展建成國際一流銀行,并承諾5年內不出售或轉讓目標股份,除非屆時銀監會另有決定。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