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營管理 > 《中外管理》2005 > 正文
 

中國企業該向誰學習(4)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2日 17:09 《中外管理》
解放軍才是好榜樣

  - 張建華

  “解放軍是個具有崇高使命的組織。

  在極端困苦的條件下,它沒有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而是孜孜以求自己的組織建設。”

  為什么要學解放軍?

  一名國民黨老兵的畢生疑惑

  1999年我在美國碰到一位原國民黨軍官的后代。他聽說我在解放軍中當過二十幾年兵,非要和我談談。他說,父親直到臨終,有件事情也沒有搞明白:剛剛和日本人打完仗的國民黨800萬軍隊,為什么幾乎一夜之間就崩潰了?

  答案很簡單,因為解放軍是個具有崇高使命的組織。在極端困苦的條件下,它沒有像其它軍隊那樣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孜孜以求自己的組織建設。

  “向解放軍學習”在中國曾是句非常流行的口號,但當中國從政治時代步入經濟時代后,這句口號漸漸被淡忘了。現在重提這句口號,主要緣于這樣的思考——解放軍是中國近代160余年來最有效率的組織。與汗牛充棟的國外管理理論相比,也許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對中國企業的實踐意義、啟迪意義更大。

  最有效率的組織也曾弱小

  解放軍創立之初,只有幾個人、一個信念、一面旗幟。但近80年來,解放軍和世界上任何一支堪稱強大的軍隊作戰,從無畏懼。半個多世紀以來,頂級裝備的美國軍隊在和解放軍的幾次直接、間接交手中,從未占過上風。也是這個組織,他們同中國幾乎所有的舊軍隊作戰,并最終消滅、改造了他們。

  但解放軍在建立的頭20年,卻一直處于劣勢,而且也并不是一開始就受到人民的擁護。抗日戰爭勝利后,1946年解放軍從各個解放區陸續抽調10萬人到東北。當時,這些來自各解放區的人,不僅服裝不統一,而且可以說經過8年艱苦抗戰,衣衫襤褸。與此同時,國民黨動用美國的飛機和軍艦,緊急調運了40萬大軍到東北搶奪日本人投降后的地盤。

  當時的東北,由于被日本人統治30年,在殖民地統治下熱盼自己軍隊的東北人民,在國共兩黨軍隊中自然先選擇了國民黨。所以,最初一年多時間,東北的解放軍處于極端艱難的境地。但是,僅僅過了兩年,國民黨軍隊的武器就到了解放軍手中,他們中絕大數多也成為解放軍隊伍中的一員。

  在經濟全球化下,和跨國公司相比,我們中國的企業前20年大部分也是處于劣勢的地位,中國企業應該好好向解放軍學習如何以弱勝強。

  “管理”的同樣都是農民

  由于我們是個沒有經過徹底的工業革命的國度,今天的產業工人中有80%以上來自農民。當許多企業老板在感嘆員工素質不高時,他們更應該學習解放軍:解放軍成立至今,成員基本是中國的普通農民,但解放軍并沒有成為一支義和團式的烏合之眾,相反在那里,普通農民卻被鍛煉成為了組織中的優秀人才。

  “管理層”同樣中西合璧

  解放軍從初創時起,就是一個開放的、與時俱進的組織。她不僅積極汲取世界上最先進的軍事思想和軍事理念,而且,她的創建者和指揮者中的許多人就是中國近代第一批走出國門、接受西方科學思想的英才。為保證部隊的戰斗力,解放軍從建軍初始就十分注重借鑒世界上最先進的軍事組織、訓練思想和方法。可以這樣說,解放軍的效率和作戰能力,來源于他把世界上最先進的軍事思想和管理理念與中國實際有機結合起來。

  今天的中國人力資源市場上有許多“海歸”,這些人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經營管理階層中一個特殊群體。其實,中國海歸的“老祖宗”應該在軍隊。1894年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基本就是一個“海歸群體”,丁汝昌、劉步蟾等將領均是英國海軍軍官學校畢業。非常有意思的是,他們與作戰對手很多是同學。而北洋海軍的全軍覆滅提示我們:在中國近代組織建設上,沒有“海歸”是不行的,但僅有“海歸”更是萬萬不行的。

  向解放軍學習什么?

  中國改革開放20余年來的事實證明:很多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都曾是解放軍組織中的一員;當今中國最有效率的企業,許多都是由他們打造的。比如:張瑞敏與海爾、柳傳志與聯想、任正非與華為……

  向解放軍學習——大道至簡。

  “為人民服務”

  在解放軍近80年的歷史中,從締造者到今天的新統帥,從士兵到高級將領,從幾乎赤手空拳到“小米加步槍”,從單一兵種到現代化種類齊全的合成軍,解放軍時時刻刻在發生著變化,但唯有一點不變,這就是締造者們賦予它的“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企業也一樣。現代企業經過100余年發展,企業理念已發生了根本變化——企業不僅是經濟組織,而且是“社會公民”。企業通過創造財富,一方面為員工服務,另一方面又通過產品和稅收,更大化地為社會服務。1985年,靠20萬元錢(還被人騙去14萬元)帶著11個人創業的柳傳志,如果僅僅追求賺錢這個目標,聯想能有今天這個規模、這種影響、這種局面嗎?

  關心士兵“物質利益”

  人類任何形式的組織,其基本目的都是為了使組織成員能夠生存、生活得更美好。鄧小平曾說:不重視物質利益,對少數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奉獻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解放軍是個非常重視成員物質利益的組織。這也是在動蕩的社會中,為什么解放軍能夠吸引聚攏成千上萬成員的主要原因。

  沒有使命的組織走不遠,忽視組織成員物質利益的組織無法生存。在人類組織中,一個具有理想主義色彩又有現實主義精神的組織,是不可戰勝的。解放軍正是這樣的組織。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現代企業發展的100年間,有一個現象非常有意思:一方面,外部環境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市場化發展成為企業家追求和努力的目標;另一方面,主導世界經濟主要力量的大企業,由于競爭和壟斷需要,其內部資源的配置、計劃性卻越來越強。在企業外部,是市場配置資源;在企業內部,則主要是計劃配置資源。由于這個特性,在企業內部,強調了一致和統一,強調了服從。在企業中,不是你愿意做什么,更多的是企業需要你做什么。而正是高度的紀律性,使解放軍具有了極高的戰斗力。企業的效率,同樣必須有紀律與執行做保證。

  天下是“談”出來的

  解放軍在內部建設上,很重要的一條是以“談心談話”為主要方式的溝通。用談心談話的制度和方式,簡單便捷地實現了任何組織都希望達到的建立組織溝通,從而提高組織效率的目的。人類組織的出現就是溝通的結果。其實,財富也是談出來的。在小企業,領導的責任很大程度是身體力行地“干”。待企業有了一定規模,領導的主要職責便是溝通,與投資者、與員工、與客戶、與供應商等溝通。

  一個“有文化”的組織

  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解放軍是中國近代最早認識到文化建設重大作用的組織。對文化建設的專注與傾心,使這個組織具有比同時期其它組織更高的效率。解放軍的文化建設包含了三個層次的含義:第一,建立一個具有忠誠信仰的組織,使這個組織的成員從一個單純的戰士,變成自覺執行組織使命的戰士。這主要通過對組織成員的政治思想灌輸來實現。第二,文化知識的學習。第三,通過文化體育活動,把解放軍建成一個快樂的組織,并以此感染了群眾。解放軍從文化建設上取得了巨大的收益:要知道,解放軍是“扭著秧歌”進城的,這在世界軍事史上是個奇觀。

  將“黨性”建立在基層

  當今人才流動已屬于正常。但在中國企業界,核心人才及其團隊的“編制式”流失甚至叛變,卻對企業構成了極大傷害,而且很多企業對此無可奈何。

  在解放軍近80年的歷史上,也出現過高層脫黨、將領叛變的事情,但卻幾乎沒有出現過“叛軍”。張國燾變節后,竟連自己的貼身警衛也沒帶走;林彪是解放軍中的著名戰將、元帥,叛逃時他同樣也沒有能夠帶走自己的警衛員。可見,解放軍在制度建設上做到了能夠防止壞人做壞事、做大的壞事。其中,政治委員制度在制度建設上是個創造,而它的本質,正是“將黨支部建立在連隊上”,使軍隊是全黨的軍隊,而不是某一個人的軍隊。

  保持“準戰爭”狀態

  解放軍的效率在于這個武裝集團始終處于“準戰爭”狀態。這種時刻做好戰爭準備的氛圍,使這個組織對環境具有高度靈敏的反應,因而使軍隊具有了強大的活力。這讓我們想到了所有軍人都經歷過的“緊急集合”。“緊急集合”是軍隊作為戰斗組織的標志之一,軍隊是要時刻準備打仗的。很難想象,如果部隊沒有了“緊急集合”,還能夠打好仗嗎?

  企業從創立到奠定在行業內具有話語權力的地位,大約需要15年到20年左右的時間,而15年到20年這個時間段常常成為企業生命周期中從上升變為下降(衰敗)的轉折期。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不能時刻處于備戰狀態,勢必難逃企業自然周期的法則,而自然衰敗下去。也因此,張瑞敏提出:海爾的每年都是一個馬拉松長跑,每天都是一個百米沖刺。

  成績是“總結”出來的

  一位現任解放軍高級將領20年前對我說:當一件事情反復出現的時候,我們就要問個為什么了。

  商場如同戰場。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企業競爭中,中國企業管理的規律是任何從事中國企業管理實踐和管理研究的人不能不解決的問題。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宣告了照搬國外革命成功經驗的失敗。這時,毛澤東提出:在中國搞革命,不能不研究中國革命的規律。中國企業建設同樣應該研究中國的規律。

  “成功的企業善于總結”——這是被譽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在成立松下電器研究院時講的話。他說:企業做到這個規模一定要總結。我們要看看,我們究竟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對的,我們堅持;錯的,我們改正。

  中國企業發展20多年來,成功者都是善于總結的!

  總之,重視“組織”而非“戰術”!

  解放軍從南昌起義到對越反擊戰,留給外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諸如:四渡赤水、平型關大捷、三大戰役、上甘嶺這樣的戰役及其戰術。殊不知,中國人民解放軍最大的法寶,絕不僅僅是會打仗,否則就解釋不了我們為什么能對抗強大的美國軍隊,要知道西點軍校的畢業生絕對也都會打仗。我們的法寶,其實在于并不顯山露水的組織內部建設!“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所謂“養”,就是滲透到平時每一刻每一處的管理功夫。

  我們很多民營企業早在上世紀80年代,也熱衷于“軍事化管理”,但卻依然難逃慘敗厄運,為什么?問題就出在:他們學習的都只是戰術!而戰術,誠如兵書所云“兵無常形”,拷貝本就無形的戰術,就注定難逃刻舟求劍的狼狽。華麗的戰術,永遠不如樸實的規律對我們更有啟發。所以,我們要向解放軍學習的,不應是“農村包圍城市”之類的外在戰術,而應是“將黨支部建在連隊”這樣的內部組織建設!

  學誰固然重要,但學什么,同樣重要!管理

  (本文作者系中遠集團研究發展中心高級研究員、教授)

  責任編輯:羊 格 楊 光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賺錢
熱 點 專 題
百事音樂風云榜投票
嚴查蘇丹紅食品
房貸利率上調
F1新賽季 圍棋春蘭杯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安徒生誕辰200周年
購房貸款提前還貸指南
北京在售樓盤分布圖
《新浪之道》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