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該向誰學習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2日 17:09 《中外管理》 | ||||||||
企業界自信十足 關于“中國企業到底應該向誰學習”的爭論,隨著近年來產、學界日益涌起的“管理中國造”思潮而越加激烈,至今莫衷一是。 半年來,本刊為此命題也做了大量的調研。結果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相
咨詢界各有所持 而與中國企業家們一致“自力更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被稱為企業“外腦”的咨詢界,對此命題卻由于“出身”不同,而觀點殊異,甚至針鋒相對。 “海龜”們贊成百年前洋務運動時的口號:“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跨國外腦”們,則很瞧不起中國企業家常說的一句話:“這是中國特色”,認為這不過是為不規范的管理行為遮羞。區區20年,中國企業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管理體系。 而“本土外腦”們則認為:眼下流行的管理理論,只適用于西方跨國公司。如果說它們是駱駝,中國企業充其量是一只兔子。駱駝骨架大,前進需要穩健。而兔子比較小,速度與靈活則是生存之本。駱駝和兔子的另一個本質不同在于:駱駝有駝峰,有足夠的儲存,可以不喝不吃穿越沙漠;而兔子不行,必須一邊跑一邊吃喝,否則很快就會完蛋。 三種答案都有道理,但也都有失偏頗。 比如“海龜”們雖然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從來沒有說清楚:哪些是體?哪些是用?體與用究竟如何對接才不會出現排異? 比如“土鱉”們雖然以駱駝和兔子做了形象的比喻,并得出結論:兔子學不了駱駝,但兔子永遠就是兔子嗎?會不會很快進化成駱駝?如果是必然,那么學習駱駝的生存方式是不是越早越好? 比如跨國咨詢公司們不知是否注意到這樣一些史實:中國管理思想雖然在近代中國沒能催生產業革命,但卻在日本工業化過程中煥發出了異彩。日本著名管理學家伊藤肇認為:“日本實業家能夠使戰敗后的日本經濟迅速復興,中國經典思想的影響力,應居首功。” 不可偏廢的三個標桿 那么,到底中國企業向誰學習呢? 本刊綜合資料分析,中國企業學習的目標不外有三:向中國傳統思想學習;向我黨軍隊學習;向跨國公司學習。三種學習都不可偏廢。 新加坡人馬凱碩在近著《亞洲人會思考嗎?》中認為: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強國占有的文化、傳播、經濟、軍事資源在增多,文明的交融與交流將很難平衡。弱勢文化面臨著被強勢文化同化的危險,這個同化與反同化的過程中必將矛盾迭起,也增加了后發國家尋找自身發展模式的難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亞洲學者紛紛認識到: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亞洲國家都無法完全復制西方模式,亞洲人必須找到一條不同于西方的道路。在交融與學習、借鑒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不迷失自我。 為此,在分享不同風味“榜樣大餐”之后,我們各界都共同有責任回答:中國企業會思考嗎?該如何思考? 責任編輯:孔 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