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了達沃斯歷史上首位中國女性導師,格力電器董事長、總裁董明珠。正如江湖盛傳一般,身為南京人的董明珠并沒有過多江南女子的婉約,她講話聲音不大,但其輕聲漫語道出的每一句話卻流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在整個空調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之時,格力業績依舊強勢。2012年,全行業全年銷量以10%的速度下滑,格力卻迎來了逆勢發展,其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9.84%。2013年,格力空調利潤增長50%,營業總收入達到1200.43億元,今年預計將達到1400億元。
“我們不需要政府的補貼政策”
今年7月中旬,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約見了包括董明珠在內的6位企業家。這是李克強總理第5次在中南海約見企業家進行經濟形勢座談。
“總理是想聽大家對上半年經濟的看法和對下半年經濟工作的建議。我覺得經濟高速增長背后有房地產的支撐,現在有所下滑是正常的,我認為經濟沒有問題,房地產泡沫擠掉后的增長速度才是正常的。”董明珠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
談及對政府的建議,董明珠可謂一語驚人。“我們不需要政府的補貼政策,政府最需要做的就是為企業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在董明珠看來,她更傾向于企業在競爭的市場中,以自身的品質和技術去贏得市場。“如果僅僅靠政府支持或政府政策來扶持企業,這個企業是不可持續的,也不可能得到發展。”
事實上,作為3屆全國人大代表,董明珠每次參會提交的議案都和“希望行政少干預企業,轉向為企業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相關。
“對于整個社會發展來講,無政府狀態是不行的,政府一定要參與。不過政府應該做到該伸手時伸手,不該伸手不伸手。對企業來講,政府放手讓企業參與市場競爭,這才是真正的簡政放權。”董明珠解釋道。
對于政府和企業的關系,董明珠不僅在中南海講,在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她也多次提及。董明珠在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傅成玉共同出席的分論壇上就曾調侃稱“空調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跟我們相比,傅總相對屬于壟斷性(行業)。”一句絲毫不轉彎抹角的“董氏點評”,引得臺下觀眾陣陣笑聲,她接著說道,“所以我們其實更具有挑戰性,而時時面對挑戰的企業更希望在市場競爭中來證明自己,而不是依賴政府的支持。”
“企業應追求沒有售后服務的產品”
“我覺得做企業意義不在賺錢,而是要把公司發展好,在國際上有競爭力,受國際同行尊重。”在達沃斯論壇上,傅成玉講到這里時,坐在旁邊一直頗為淡定的董明珠頻頻點頭、表示贊同。在接受采訪時,她反復強調“責任”二字,頻繁流露出強烈的“家國情懷”。
在家電行業紛紛進駐房地產的當下,格力至今沒有介入。董明珠稱,唯一一個沒有搞房地產的家電企業就是格力了。談到原因,董明珠說:“格力走專業化道路,絕不做投機生意。房地產行業賺錢太多、太快,很容易就讓人將奉獻的精神丟掉。”
董明珠不僅堅持做制造業,更對產品質量的把關達到了近乎嚴苛的程度。在格力電器每位員工的電腦屏保上,都會自動播放“總裁禁令”。根據禁令,如果員工在工作當中犯了足以影響產品質量的差錯,將面臨嚴厲的懲罰。
“上次我到中東,一位中東的經銷商告訴我,他賣格力空調賣了8年。‘你們的空調沒有售后服務,也不需要售后服務。’安哥拉有一個經銷商賣了十幾萬臺格力空調,現在沒有一臺報修過。有人說企業要有市場競爭力,那售后服務就一定要好,而我覺得這樣的經營理念是錯的,一個企業應該追求沒有售后服務的產品,不需要售后服務的產品才是最好的產品。”董明珠講到此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曾經有中東的經銷商提議格力到泰國生產空調,然后打上泰國制造,因為中東的老百姓買東西,看到是泰國制造就會很放心地購買。董明珠聽后很是震驚,她當即告訴那位經銷商:“我絕對不會到泰國生產空調,我一定要把‘中國制造’的優質產品賣到中東,要讓所有人了解中國。”
當格力發展進入第二個十年之時,董明珠感受到企業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為了整體環境的改善,她堅持格力走低碳之路。“走低碳之路技術創新會增加成本,一些企業不愿意為此投入。但我覺得格力應該擔起這個社會責任,不僅要為消費者生產舒適的產品,更要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環保的產品,這樣才能創造真正的社會價值。”
當記者問及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時,董明珠說,自從當了領導者后,其實她的生活和工作就分不開了,尤其是思維更是分不開。“一個普通工人8小時之外沒有什么義務,只要在上班時間盡心盡力做好工作就算完成使命了,但一個領導者就不一樣了,要考慮眾多的員工、要考慮上下游等,這樣一個大的機構,不允許你有休息的時間,你要去思考,無時無刻都要思考。”董明珠笑著告訴記者“可能我晚上睡著了,并且沒有做夢,那才算分開了吧。”
“創新是一個過程”
今年3月,一條電視廣告賺足了大眾眼球。萬達[微博]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攜手格力董明珠為“不用電費的中央空調”代言。這則廣告推廣的是格力中央空調新品———光伏直驅變頻離心機,該技術首次讓“電老虎”中央空調實現了能源自給自足,開創了中央空調零能耗時代。
業內評價這種不用電費的光伏空調是一種顛覆性的技術突破。董明珠之所以親自做廣告就是要給消費者以承諾,而王健林參演格力廣告則被業界解讀為他對格力這一技術的認可。
董明珠告訴記者,光伏空調最大的特點就是直接利用太陽能這種清潔能源驅動中央空調。“空調耗電很大,占全部中國耗電量的30%,如果我們中國的中央空調都采用光伏空調,就意味著我們將節約可觀的電量消耗。”
光伏空調顯然是董明珠的得意之作,采訪中談起這個話題,她隨即顯得滔滔不絕。“大家覺得空調是傳統產業,無非是聲音小一點、能效高一點,沒有根本性突破。但是我們恰恰是在這個傳統產業里找到了突破。當我們最初問自己能不能創造一個不用電費的空調時,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我覺得只要敢想就有可能。”董明珠說,“光伏產業是過剩產業,因為它沒有出路,沒有人想利用它。我們把光伏和空調有機結合起來,不消耗資源,不用電費,不破壞環境。”
董明珠談起技術創新興致頗高,她向記者介紹道,“離心機是中央空調的核心部件,過去這些技術都掌握在美國四大家族手中,現在,我們不但研發成功,還對產品進行了改進和升級。同時,我們還在研發沒有風的空調、沒有聲音的空調,這些都是行業內史無前例的。我覺得這樣的技術突破,才能算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光伏空調只是格力諸多創新中的一個典型例子,支撐格力發展的是23年來累計申請的12000多項技術專利和5個研究院。一家企業擁有5個研究院,這在制造業中可謂獨一無二。
得益于自主創新,自1995年起,格力已連續19年居中國空調行業銷量首位,自2005年起連續9年位居全球銷量第一。“正是依靠自主創新,格力從只有一條簡陋的、年產量不過2萬臺窗式空調生產線的小廠,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空調企業之一。”董明珠說。
在以創新為主題的夏季達沃斯年會上,董明珠反復被問及其對創新的理解。“創新并不僅僅是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只是最終的一個結果。創新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包含了企業的文化、企業的制度、企業的管理、企業的人才……當這些東西都能夠實現很好的創新時,你最終才會有一個很好的收獲,你的技術才會有突破。”董明珠如此詮釋。
格力的創新精神引領其走上了專業化與多元化并舉的發展之路。“格力電器走專業化道路,是因為我們掌握了上游的核心技術,比如電機、壓縮機等。我們把這些技術應用到除空調之外的其他產品上,不知不覺走向了多元化,這就是格力電器的競爭力。”董明珠告訴記者“而不是因為某個行業有利可圖,就進入那個行業,那不是真正的多元化。”
“我不擔心人才被挖走”
2013年12月12日,央視“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年度人物大獎獲得者雷軍[微博]表示,5年內如果小米模式營業額擊敗格力,愿董明珠賠自己1元,董明珠則表示,如果被擊敗愿意賭10億元。
董明珠在達沃斯論壇上面對記者的提問再提這一話題。她說,自己一定會贏的原因是格力是空調行業的老大,掌握核心技術,不是贏在用一個簡單供應鏈、一個概念而贏得短暫的市場。如果雷軍想贏,必須成為手機行業的老大。
“格力電器不是一個簡單的組合工廠,它是一個能創造上端核心技術的企業。消費者的空調出了問題,我們在珠海的總部通過數據分析會提前知道。”董明珠表示,互聯網時代對每個人來講都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對企業來說是一個效率提高的時代,并不是屬于個別人而是屬于所有人。
在記者與董明珠的對話中,她雖身處被提問者的位置,卻在某種程度上主導著對話的方向,“80后、90后”的話題就是她主動提及的。
“社會上給‘80后’的孩子貼了一個標簽,都說‘80后’不能吃苦,‘90后’就更不用說了,但是我恰恰發現‘80后’的孩子比我們這一代要智慧得多、厲害得多,我們的光伏空調就是格力‘80后’的孩子發明的,所以我覺得‘80后’、‘90后’的孩子很可愛。”董明珠說起格力“80后”、“90后”的工人,神情溫柔、語氣舒緩了許多,不像是一個企業的老板在談員工,更像是一位母親在談自己的孩子們。
董明珠告訴記者,格力的技術研發人員中沒有多少是高薪聘請的專家,多是格力自己招的大學生,然后自主培養起來的,他們中的不少人現在已經成為格力的技術研發骨干。
“前些年有國內同行挖我們的人,去年,有國際同行也來格力挖人,一些人很著急,我卻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董明珠告訴記者,“我和駱家輝(美國前駐華大使)說過,過去有人評價格力是空調行業的‘黃埔軍校’,而今天我可以告訴你,格力已經成為‘西點軍校’了。我覺得向全世界同行業輸送人才,這就是格力的競爭力,我們不用擔心人才被挖走,因為我們在不斷培養人才。”
面臨成本增長的問題時,格力并沒有匆忙選擇到低勞動力成本的地方去投資,而更傾向于把一線的普通工人轉化成為技術工人,提高人均效率。“我們2011年人均產值才90多萬元,到了去年人均產值達到166萬元,今年還會更高。”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