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他只身一人從中國前往澳大利亞淘金,如今的他不僅躋身澳洲主流社會,更讓其一手創辦的寶澤金融集團成長為一家集房地產基金管理、地產投資、證券交易所等為一體的綜合性金融集團,其旗下管理的地產基金規模達百億,遍布新加坡、日本、澳洲等地,他就是寶澤金融集團的主席王人 慶。
2014年新年到來之際,王人慶再次來到北京,身著淺綠色休閑夾克,光頭、戴著金邊眼鏡。2009年7月,記者第一次見到王人慶。當時,他收購了澳洲麥克阿瑟庫克地產基金管理公司(MacarthurCook,股票代碼:MCK),而MCK控股了四個上市的REITs(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簡稱)及近十家非上市的基金,彼時,MacarthurCook從總公司到每個子公司都或多或少存在著財務方面的問題。寶澤的強制收購,是金融風暴后澳洲唯一在金融領域強制性收購成功的案例,也引發了一系列訴訟。“從2009年4月份收購開始,我一直在打官司,打到當年11月份達到高潮,我在全世界各地飛,前后打了十個官司,最終迎來了如今的穩定局面。”王人慶表示。
伴隨著澳洲地產的持續升溫,王人慶的事業更是達到新的巔峰。如今,2009年收購的新加坡工業地產基金市值翻了十多倍。“當時這個基金5億資產,因為頻臨破產,公司市值才6千萬,但如今該基金市值達8億新幣,高的時候曾上升至9.7億新幣,資產規模也達到14億新幣。”王人慶表示。
但出乎意料的是,這位現年51歲的澳洲籍華人金融家,并沒有選擇快速擴張,而是依然選擇謹慎投資,并潛心佛學。了解王的人告訴記者,最近幾年每次回國,王人慶有空都會去峨眉山等名山拜佛。
王人慶是個很有自制能力的人,他有一個習慣—打坐,每晚九點半開始,自1982年來已經堅持22年。這種具有一定神秘色彩的活動對王人慶而言已超出運動的意義。“打坐能讓人心靜下來”,而“金融行業誘惑大,做金融要能經得住誘惑,我常常在糾正自己。我學氣功,不僅為健身,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內在的力量來改進自己。”
抄底
華人似乎對房地產市場蘊含的機會格外敏感,王人慶也是。
2013年年底,寶澤金融集團耗資1.84億澳幣,在悉尼西北區購買了六棟澳洲最大花園式辦公樓,王人慶出手闊綽的邏輯是,“澳洲房地產在今年和明年還會火,現在是投資的好時候。”
而在此之前的2011年11月,寶澤還花了近2億澳幣,在悉尼市中心買下了地標性建筑澳洲電訊大樓,如今這幢大樓整租給澳洲電訊公司,租約為十年。
當然,王人慶并非現在才去追趕澳洲房地產升值風潮。2009年,寶澤就已收購澳大利亞五家上市地產基金,如今均獲得豐厚回報,五家基金管理規模相加已超過16億澳幣(約100億人民幣)。2012年,曾經讓王人慶官司纏身的新加坡上市公司AIMS AMP工業地產集團的股票價格上漲了60%,分紅約7%,普通股民投資回報加上分紅甚至高達65%到70%。
房地產讓王人慶的寶澤賺得盆滿缽滿。
澳洲房地產市場為何火爆?其背后與澳洲移民熱潮息息相關,來自中國的中產階級移民更是為此貢獻良多。據華商移民提供的數據表示,2012年澳洲流入房地產業的投資金額,約一半以上是來自亞洲。大量華人涌入讓王人慶看到新的商業機會,而且這輪機會并未結束。
2012年,澳洲政府推出500萬澳元重要投資者商業移民簽證,允許申請人通過投資地產基金投資澳大利亞房產以獲得投資簽證。“我們不做移民,只做地產基金,但寶澤地產基金已經獲得澳大利亞政府官方認證,投資者可以投資寶澤基金管理的澳大利亞房產物業項目獲得移民簽證。”王人慶表示。這也是促使他進一步大量購買澳洲房產物業項目的背后動力。
王人慶為何能精準把握房地產的投資機會?原來,地產信貸一直是王人慶的老本行,當年寶澤就是靠著多年持續經營房產信貸業務得以起家,并最后在被西方人壟斷的澳洲金融市場,憑借其敢想敢做創出屬于自己的金融王國。
早在1988年11月,26歲的王人慶辭掉自己在廣東省的公務員工作,懷揣幾千澳幣來到澳洲。彼時,正值出國大潮,“我出來的那陣正值一波東南沿海的出國高潮,廣東、福建及海南每年有上萬人出國。”王人慶表 示。
然而,人生地不熟,英語又結結巴巴,找工作成為難題。這時,澳洲最大保險公司AMP招聘保險業務員,王人慶跑去應聘,結果非常幸運地成為AMP的一名保險推銷員。在幾番努力后王人慶成為公司的明星推銷員,并決定自己創業。1991年,他成立澳洲信貸(AIMS HOME LOANS)公司,之后又陸續成立進出口、法律、貸款中介等公司。與很多故事不同,王人慶并沒有因此一夜暴富,相反,因為擴張太快,他不僅賠光所有本錢,還負債在身。
痛定思痛的他決定卷土重來。隨后他積極參加各種金融培訓班,和澳洲金融圈人士聚會,澳洲信貸公司又逐漸恢復活力。1996年,王人慶抓住澳大利亞房地產金融業大發展的時機,積極開展按揭債券借貸業務,終于在澳大利亞金融業搏出一片天。
2006年,王人慶預感到信貸市場和金融體系會出現問題,因此從這一年開始收緊公司信貸和資產證券化業務。2007年8月,王人慶把集團部分資產打包變現4億澳元現金。兩年后的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手握現金的王人慶開始抓住機會火速抄底,收購大量優質金融資產。
“我從沒買過股票,買交易所是一個偶然機會,2008年寶澤在贊助完北京奧運會回去后,有人告訴我有個交易所想賣,于是兩個星期后我就把它買下來了。”王人慶表示,這個交易所就是澳大利亞太平洋證券交易所(簡稱APX),它是澳大利亞三家持有由澳大利亞證券及投資委員會(ASIC)頒發的市場交易牌照的證券交易所之一。
隨后,他又收購了處于危機之中的澳大利亞“明星”公司—麥克阿瑟庫克地產基金管理公司,該公司是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簡稱ASX)掛牌上市的一家國際性地產投資及管理公司,其地產基金業務遍布澳大利亞、亞洲及美國,而通過并購該基金王人慶還順勢將多家上市的地產基金收入囊中。
至此,寶澤金融集團在澳洲的金融版圖變得豐富起來,除傳統的地產信貸,地產基金和證券交易所等業務得以一一展開。
中國夢
在澳洲闖出一片天的王人慶,將眼光又投向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并在2000年成立寶澤金融集團上海辦事處,2006年9月又成立北京辦事處。搜索新聞,也可以看到王人慶以成功海外企業家的身份與各地政府高官的握手會面,并不斷投資。
在2008年,寶澤先后與新疆生產與建設兵團投資公司、廣東建工集團和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簽訂相關的合作協議。同時,將其在澳洲收購的證券交易所更名為亞太證券交易所,定位為面向中國及其它亞洲國家企業上市融資的交易平臺。然而,事情進展并沒有預想順利。在談到國內投資進展時,王人慶向《環球企業家》坦言,“在國內感覺有點水土不服,地方政策變化大,做金融需要穩定的政策環境。所以雖然寶澤在國內也有一些投資,但重點還是在澳洲。”
2009年,寶澤金融集團及其控股的澳洲亞太證券交易所宣布與天津市濱海新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就中國企業走向海外投融資等方面與之展開合作。三年之后的2012年,寶澤金融集團又入駐深圳前海。
但五年后,天津濱海新區還處在深化改革階段,而前海的金改細則一直未能落地,而王也表示,寶澤在此兩地的投資,仍在等待真正的政策實惠出臺。
這位八十年代出國,早已習慣澳洲完善的法律法制體系,喜歡按法律規則辦事的金融家向《環球企業家》表示:“國內有些人為了暴利,去做一些高風險的事,不惜違規,但在澳洲,哪怕因此獲利幾千元,你都會受到嚴懲”,“你看我們的徽標,內方外圓,外面可以靈活,但原則性的問題不能變”,這些原則性的問題包括不行賄,不能違規等。
他向記者講述一件最近在澳洲發生的事:“有幾個年輕中國小伙子,30來歲,有國際大投行背景,幫助中國企業上市,但參與了內幕交易,很快就被抓,判得很重。中國很多人都想走捷徑,這是個大問題。”
對于如今擁有上百億規模的寶澤金融集團,如何才能防范這種內幕交易和道德風險?王表示:“目前寶澤金融高層管理人中西方人多,中低層亞洲人多,將來可能還會再增加一些西方人。”
正是由于這種堅定的原則,才讓王放慢在國內的投資腳步,但這并不意味著他不重視中國市場。
《環球企業家》了解到,目前寶澤金融的中國辦事處,主要負責兩個方向的業務:一是引導中國企業去亞太證券交易所上市,同時在國內發行人民幣基金投資去APX上市的中國企業;二是針對澳洲重大投資者移民的寶澤地產投資基金的推廣。
相較國內A股和美國納斯達克[微博]市場,遠在澳洲的APX還不為中國投資者所知。“APX還處于投入期,從2008年買下到現在,為適應中國和亞太市場,寶澤花費五年時間,跟澳洲監管層溝通協調,從交易模式、規則、制度、后臺系統等各方面改造這個證券交易所”,王表示,“經過五年大規模投入后,爭取在三年后APX能實現收支平衡。”
用八年時間和巨額資金投入到一個交易所的改造,此舉也引起一些市場人士的不解。但王似乎頗為淡定,“只有前期鋪好框架,后期才能順利運營,我并不著急馬上賺錢。”
“A股IPO排隊時間長,納斯達克上市成本高,且每年維持上市的各項成本也高。而改造后的APX不僅上市成本低,而且時間成本短,流動性也將不差,未來對中國企業會很有吸引力。”寶澤資本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符曉表示。據悉,就在2014年農歷新年臨近時節,APX亞太證券交易所即將迎來兩家深圳的上市公司,其中一家已經獲得了澳洲監管部門—澳洲證監委ASIC的批準,還有一家正在審批過程中。APX亞太證券交易所審批通過后,將進行路演融資,預測今年二月份掛牌上市。
“為保證上市公司質量,APX上市采取保薦人制度,要求在其上市的企業保薦人必須是其指定的澳洲國際性律師事務所的保薦人,唯有獲得指定事務所的保薦人簽字,才能去監管層申請上市。”知情人士表 示。
王人慶表示,中國企業在APX上市,融資額沒有限制。而企業的上市顧問費、會計師費用、承銷商等費用,加在一起只需800萬到1300萬元。
這遠遠低于納斯達克的上市費用,《環球企業家》從業內人士了解到,目前納斯達克的上市費用約占企業融資總額的10%左右。
知情人士認為澳美兩國的監管要求不一樣,“美國要求企業上市需配備境內境外兩個律師,另外承銷商也需配備境內境外兩個律師,這樣總共就需要四個律師。但澳洲通常只要求境內一個律師出具法律證書,境外一個律師出招股說明書,因此兩個律師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