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金融生態環境建設
隨著中央銀行制度的建立以及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發展,貨幣政策逐漸形成了“中央銀行-金融市場-金融機構-企業(居民)”的傳導體系,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操作目標-中介目標-最終目標”的間接傳導機制。不過,跟成熟的資本市場相比,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有效性可能與發達國家的情形還存有一定的差異。
但是要充分發揮貨幣政策的傳導性,就跟推進中國金融體制整體改革一樣,不僅僅只是央行一家的事情,還離不開成熟的資本市場、健全的金融體系以及信用、法律環境等各方面的因素。
為什么我國不同地區之間金融行業的健康程度存在很大差別,與有些國土面積不大,小型開放性經濟、內部流動性好的國家相比存在明顯的不同?周小川認為這里面有與金融生態明顯相關的因素。
2004年,周小川提出了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概念。他表示,要推進中國金融體制整體改革,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他還表示,金融生態這個概念并不是他首先提出來的。他在幾年前看到白欽先教授提出金融生態環境的概念,受到了啟發,也因此率先對金融生態的若干問題進行系統分析。在他系統地提出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以后,引起我國學術界對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廣泛重視。
2006年,周小川在參加中國金融論壇時,把他自己在金融生態方面研究的一點心得與大家交流了一下。他說,金融生態確實是我們在推進金融改革與發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金融體制改革實際上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具體來說,第一是金融機構自身的改革。第二是金融生態環境的改善,其中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全局與宏觀層面的生態環境,包括政府、立法、司法環境等,尤其是《破產法》值得寄予厚望;二是地方層面上的生態環境。第三是監管要到位。第四是宏觀的金融政策環境,比如利率政策、匯率政策和市場定價的靈活性等方面。
他舉了一個例子,如果把動物園的水族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其中最重要的是魚,就像我們金融生態系統中的金融機構。金融機構自身必須健康,才能生存和自如地“游動”,所以其自身的改革是最重要的。而金融生態環境就像水族館里的水草、浮游生物和氧氣等一樣,是海洋生物生存和茁壯成長的必備條件。另外,如同水族館中各種生物構成的這個生態系統需要有適當的規則來維系,金融監管對于金融體系的健康運行也是不可缺少的。最后,宏觀調控就好像是水的溫度,不能太冷,冷了有些魚會凍死;也不能太熱,否則氧氣會跑掉,生物就不能生存;還不能忽冷忽熱。這些因素有機結合、共同作用,缺一不可。
由于喜歡研究思考問題,習慣使然,他常常把思考及一些想法付諸筆端。在工作之余,他擠出時間學習,寫文章,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上百篇、著作十余部。其中,《走向開放型經濟》一書獲1994年度“安子介國際貿易著作獎” 《;企業與銀行關系的重建》和《社會保障:體制改革與政策建議》分獲1994年度、1997年度“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
2008年,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了《周小川改革論集》(中國經濟學家改革論叢之一),收集了周小川不同時期撰寫的幾十篇論文,這些文章記錄了他對當時改革方向的思考和闡述,對中央政策的解讀,以及在政策探索中的理論交鋒,從中可以看出他的改革思想發展的軌跡。他幾十年來對研究的熱情以及對研究領域的選擇也透出他對信念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