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雕”藝術
對于不良資產處置,有一個“冰棍”理論,處置越慢,融化越快,損失越大;反之,損失越小。但是這種盲目地一味采取以速度來換取效益的做法,并不適合所有的債權項目。對于如何達到債權回收最大化和令人滿意的處置效益,田國立有一個“根雕”理論。
他說,不良資產就像一棵被狂風折斷了的樹,資產管理公司接手時,也許只剩下樹根了,如何處理?若是農民,可能會將樹根當柴燒;若是工匠,可能會將樹根做成煙斗;而藝術家則會將樹根做成根雕,把它變成價值連城的藝術品。至于具體選擇哪一種處置方式,要根據自己的能力以及樹根的質地。
1999年,信達接收國家開發銀行剝離的不良信貸資產--已連續5年虧損的連云港港務局2.95億元的債權。接收這份不良資產后,信達沒有急于將它打折變賣出手,而是在經過調研考察后,根據連云港的“質地”,選擇了把它制作成一個“根雕藝術品”。
此后,信達積極推動連云港港口重組、改制上市,既是連云港的債權人和第二大股東,又是其資產重組的財務顧問和戰略合作伙伴,同時也是它發行上市的保薦人和主承銷商。2007年,隨著連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1.5億A股在上交所上市,信達的努力得到了回報,連云港累計償還了現金1.7億元,加上信達因債轉股持有的連云港港口股權,不僅當初的債權全部收回而且還獲得了高額收益。而且,信達借機還與連云港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港口建設、投資銀行與咨詢服務等方面與連云港市進行戰略合作。
承銷連云港項目,是資產管理公司第一家商業化債轉股企業成功上市的項目。田國立表示,一個有潛質的不良資產,只要通過一定資產重組,將資金鏈盤活,實際上就是優良資產。這也是根雕藝術的手法之一。
但是田國立認為談論成功的經驗,遠不如分析教訓來得深刻。對于他們這些處置不良金融資產的專業化的公司來說,討論不良資產的成因及其處置不良資產過程中的教訓,尤其顯得重要。
他說這么多年來,他一直難以忘懷的是,當年他們從建行的不同崗位匯聚到信達公司開始從事這樣一個全新業務時,面對巨額的不良資產,最初那種觸目驚心的感覺。
如此巨額不良資產已經成為我國金融體系的不堪承受之重。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經兩次剝離和處置之后,會不會“前赴后繼”?如此高額“學費”能不能換來一些教訓和經驗?
“作為處置不良資產的職業工作者,我們必須在這方面要有所作為。”田國立說,他們深感自己還有一份重要的職責--在最大化回收不良資產、努力減少損失的同時,加強對不良資產成因的分析和研究,注重挖掘和整理典型案例,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幫助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發現減少風險的途徑和方法。
為此他專門組建了信達金融風險研究中心,篩選了1000多個處置項目,組織編輯撰寫了《中國不良資產市場發展報告》、《中國銀行業不良資產成因及對策研究》、《中行、建行不良資產商業化剝離紀實》、《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處置案例精選》等書籍,希望這些探索性的研究成果能給商業銀行提供一些借鑒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