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賣沃爾沃的人(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4日 14:38 財富時報
“出賣”沃爾沃的人 “要么就做到最強,要么就別干。”這就是約翰森的經營理念 巧合的是,約翰森的父親曾擔任全球最大滾珠軸承廠SKF的總裁。家族的熏陶使這位28歲起就步入管理層的企業家樹立了雷厲風行的作風。“要么就做到最強,要么就別干。”這是約翰森反復強調的經營理念。 無論是SKF還是在1927年成立的沃爾沃汽車廠,都是瑞典人在英國、歐洲大陸和美國這些工業化國家影響下做出的反應。這樣的反應顯然是瑞典人向那些國家學習的結果。在1895年設立旨在鼓勵發明創造的諾貝爾獎金就是這種學習心態的結晶。 但很快,向海外學習的瑞典人就發現,這樣的一家公司不可能再依靠斯堪的納維亞這個半島了。 斯堪的納維亞基因 沃爾沃是如何滾動起來的? 長期以來,這是個被忽視的問題,答案也許要從瑞典如何從窮變富說起。 1799年的夏天,一群英國旅行者來到瑞典,他們當中有一位名叫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的人,他既是牧師也是經濟學家,他到北歐考察是為他提出的新學說尋找更多的證據。一年前,他的那本影響深遠的《人口學原理》出版。 在馬爾薩斯和同行者的眼中,瑞典的貧窮讓人觸目驚心。從西邊的鄰國挪威到首都斯德哥爾摩行進的路上,他們看到,許多人不得不吃樹皮和草充饑。 兩百多年后的今天,早已很難將貧窮跟瑞典聯系在一起。馬爾薩斯擔心的人口增長將超過土地產出增長的情形逐漸被瑞典這樣的農業社會走上工業化的道路所消解。 與馬爾薩斯的時代相反,即使在富裕的西方世界,今日的瑞典也已是佼佼者,在幾乎所有關于個人收入、平等、醫療保險、民主、環保以及競爭力的國際排名中,瑞典差不多都是前幾名。 瑞典的變化至少說明了西方世界本身的成長歷程也是參差不齊的。在一定程度上,它像亞洲的日本,自從1870到1970這一百年間,這兩個后起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是全球最快的,人均收入的增長達到了年均2.4%,高于美國的1.8%和瑞典之外歐洲的1.7%。 這一百年增長的原因在哪里?日本向西方學習的歷史一般為世人所知曉,沒有1868年正式開始的明治維新,沒有二戰之后日本社會的再次革新,日本的變化是不可想象的。 在地理上作為處于西方世界的國家,瑞典的富裕常常被視為當然。就像跟眼前的這位瑞典商人交談,人們也許很少會從這個角度提問題:原來貧窮的北歐之國瑞典如何能夠造就沃爾沃汽車這樣受人尊敬的世界品牌? 在1850年到1910年之間,超過一百萬的瑞典人移居到已經先走上工業化道路的美國,在20世紀初,住在芝加哥的瑞典人超過了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的人口,而以芝加哥為中心的美國中西部正是美國制造業最發達的地區。 文化和信仰上的相近使得瑞典學習美國并不產生根本上的沖突。從整個西方的現代化進程看,處于寒帶的瑞典大體都要比西歐以及由西歐人組成主體的美國晚一個節拍,無論是基督信仰的傳入,還是大學的建立、自由憲政的實現,還是之后的工業化。 阿薩·加布里爾森在回顧沃爾沃最初30年歷史的時候特別指出美國精神在其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 “當我們從學習的角度開始跟美國汽車工業界聯系的時候,我們驚訝于他們樂于傳授技藝的開放心態。我們被允許看我們想看到的一切。我們提出各種問題,得到的回答都很具體。這種開放的態度不僅是對我們這樣的外國人,而且在美國人之間大體也都是這樣。我感到這樣的坦率和誠懇極具吸引力。”加布里爾森在他撰寫的《沃爾沃30年史》中感嘆。 這位沃爾沃的奠基者深受美國人的感染。他迫不及待地把這個開放的心態注入沃爾沃的文化血液中。他把所有人都召集到一個大房間辦公,鼓勵大家就任何跟公司發展有關的事情暢所欲言。他也要求每次的公司年報盡可能把各方面的活動都記錄在內。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