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勞倫斯-芬克:擎起巨大的黑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9日 11:29 《經濟導刊》
將一個名不經傳的小型投資公司打造成了名揚天下的金融巨頭,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債券銷售員成長為華爾街津津樂道的“債券教父”,全球最大的上市資產管理公司——美國黑石公司(Black Rock)總裁兼首席執行長勞倫斯·芬克以其超人的投資天賦建造了龐大的金融帝國。 高飛中折翅 在黑石公司,幾乎每一個員工都能口誦芬克的非凡成長經歷。 與同齡孩子相比,幼小的芬克似乎有點天資愚笨,父母對他未來所寄予的希望也并不高。十三歲時,芬克就到父親開的鞋廠做幫工。在這里,芬克不僅在工休間與工友們嬉鬧交談,而且也經常跟在父親的身邊與客人溝通,這也許是芬克最早的商業啟蒙吧。 出乎父母意料之外,長大后的芬克不僅以優異成績完成了大學本科學業,而且順利進入了加利福尼亞大學并提前取得了MBA學位。在研究生階段,芬克一直師從老師進行房地產方面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因此,當時芬克的最大夢想就是畢業后從事房地產金融工作。在走出大學校門后他卻進入了當時華爾街老牌的第一波士頓銀行,干起了當時許多人并不愿意干的房地產抵押債券交易員行當。 當年房地產抵押債券剛剛誕生,經營市場非常狹小,但許多保險公司和銀行出于規避風險的需要都試圖減少手中持有的抵押債權。看準了機會的芬克大膽向公司請纓,要求組織一支特別團隊定向研究和開發市場。一個星期之后,由芬克團隊發明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債權憑證(CMO)業務面世,這種將債券的本金與利息拆解后重組,可以形成更多樣化、流動性更佳的債券商品,剛好契合了當時退休基金經理人的投資需要,并在3年不到的時間發展成為美國房貸債券市場的主流商品。芬克所服務的第一波士頓銀行因為此項業務的開拓有了近百萬美元的進帳,在當時這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嶄露頭角的芬克得到了上司的極大賞識,進入第一波士頓的第二年,芬克就被調到了固定收益證券部門,負責分期貸款抵押債券(MBS)。而就在短短的五年時間里,芬克就把這個產品變成了第一波士頓的拳頭產品,并為公司創造了460萬美元的贏收,其中有一個季度競創造了130萬美元的贏利記錄,一時間,芬克成了第一波士頓的超級賺錢機器,并被破例提升成為第一波士頓歷史上最年輕的合伙人,當時他只有28歲。 正是有了CMO的發明和MBS的推動,今日美國房地產抵押債券市場的規模膨脹到了六萬億美元,是美國公債市場的一倍半,如今不但為全美最大宗的債券商品,交易標的更從美國、歐洲的抵押債券,一路向亞洲延伸。這種繁榮的市場結果中無疑凝結著芬克的創造性貢獻。當然,更令芬克自豪的是,他所掛帥的黑石公司更是在房地產抵押債券市場中一路高歌,創下年平均獲利增長21.5%的大好收成。 作為一種特殊獎勵,第一波士頓銀行為芬克留出合伙人的位置,1986年,芬克領導的債券部門在一樁高風險交易中壓上大注,結果慘賠100萬美元。一夜間,資本市場上的小金童失去了頭上的耀眼光環,第一波士頓也很快對芬克作出了解職的決定。在離開第一波士頓時,自己已經在債券銷售行業摸爬滾打了整整10年。 靠“黑石”再起 芬克開始了自己商業人生的又一次選擇,而且還是讓他專注一生的正確選擇。 芬克敲開了華爾街著名的風險投資商黑石集團(Back stone)的大門。當時的黑石集團成立不到兩年,是一家注冊資本僅20萬美元的小型并購公司,其創始人彼得森和施瓦茨曼也急需在華爾街搜羅到一些頂尖金融人才,而芬克的不請自至自然讓他們喜出望外。由于彼得森和施瓦茨曼的姓氏中分別嵌著德文中“黑色”和希臘文中“石頭”的詞義,為了表示對兩人祖籍的一種紀念,他們便將自己的公司命名為“黑石”。但令始創者所沒有想到的是,不僅今天的黑石集團發展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公司,而且后來被芬克拉出去獨立經營的黑石公司如今也是不可一世。 來到黑石集團的第二年,芬克憑借著自己在債券行業浸淫多年的獨到眼光,向公司提出了成立金融管理公司的建議,并在得到同意后迅速策劃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營銷方案,芬克也被任命為新公司的董事長。五年之后,金融管理公司正式從黑石集團分離,芬克帶著八位合伙人開始單干。關于黑石公司從黑石集團最終脫離的原因,華爾街流傳著這樣一種版本,即芬克和黑石公司其他合伙人不喜歡黑石集團對他們的業務說三道四,黑石公司一再強調它的董事會完全獨立運作。 不過,無論外界如何評價,事實證明了芬克當時抉擇的正確性。自獨立運營至今,黑石公司已經連續18年保持驚人的增長。黑石從最初的8位創始人發展到一家擁有1500多名員工、管理資產1萬億美元的超級資產管理公司。而在35歲時,芬克就被《華爾街日報》選為“商界明日之星。” 無論是在華爾街還是在黑石公司內部,芬克的睿智和勤勉被傳為美談。華爾街的同行認為他擁有最敏銳的頭腦。美林公司首席執行官奧尼爾如此描述他:“他的眼睛中閃現著靈光,思維敏捷,富有天賦。” 除了每天早晨6點準時來到辦公室提前開始工作外,從不缺席周一的例會也是芬克為自己確定的雷打不動的規矩,即便是在遙遠的法國公寓中度假,抑或在倫敦、東京出差公干,他都會通過視頻鏡頭參加會議。會議通常從上午8 點半開始,一直持續到將近下午下班,整個會議都是由芬克親自主持。芬克為會議制定的規則是,與會者講話都必須會單刀直入,切中問題的要害,而決不能兜圈子。 樣板行為和領袖魅力使芬克成為了金融精英追求的對象。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彼得·費希爾離職后自動投到黑石公司門下并出任黑石在亞洲市場的負責人,所有黑石公司初創期的合伙人至今無一人要求撤資脫離,黑石公司的人員流動率遠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其實,讓芬克最感到自豪的是自己在華爾街非常順暢與和諧的人脈關系。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格拉索遭遇彈劾后,芬克被華爾街所有的金融公司推舉為替交易所挑選繼任者的負責人,并最終不負眾望,將優秀的職業經理人約翰·里德扶上馬背。當全球頂級獵頭公司——史賓沙管理顧問公司總裁托馬斯·內夫為摩根士丹利四處尋找新的CEO并親自致電芬克讓他考慮出任時,芬克不僅委婉謝絕,而且還為前大摩首席執行官麥晉桁能夠返回原職頻繁地穿針引線,并最終促成了麥氏的光復。周旋于紐交所、大摩、美林這樣的超重量級選手之中的芬克,猶如前拳王泰森等的經紀人唐金那樣游刃有余,買進拋出,不斷地為黑石帶回巨大的收益。 投資零風險 從職場生涯的第一跌倒到縱身爬起,芬克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然而,在芬克看來,自身親身經歷過的那場大起大落恍如隔世一般。因為,如果沒有失敗帶來的揪心之痛,芬克還會在各種光環和贊美之聲的包圍中陶醉甚至迷失自我,自然談不上去深刻的反省,也不可能有日后的再度輝煌。“貝萊德集團(Black Rock的譯音)之所以創立,就是因為那次失敗,刺激我去徹底了解、研究和認真對待投資風險。”幾乎所有采訪過芬克的財經記者都聽到過他的這句語錄。 周一的例會成為芬克全面、及時了解和掌握公司投資風險的最集中場合。從債券的買賣到房地產投資再到私募基金,芬克要求所有匯報者首先進行業務單元的風險分析,只要某一個業務負責人大談自己的經營業績但缺少風險分析材料,坐在主席位置的芬克就會重重的后靠到沙發椅上,然后閉目養神。這種以坐姿和沉默表示不滿的做法讓每一次例會開得卓有成效,而且構成了對黑石高管團隊風險意識的持續刺激和警示。 在債券投資市場中,賺錢的途徑有兩種,一是靠揣測利率的走向,但這種與不確定性博弈的做法將使公司成為最終的失敗者。另一種就是深挖市場相關聯的每個細節并進行嚴密的邏輯推理。黑石要做的就是避免做第一種投資者,且要超越第二種投資行為,這就不得不借助計算機的偉大力量。而今天,黑石的投資分析軟件已經遠遠勝于市場幾乎所有其他的競爭對手,而籍此對客戶提供的解決方案更令同行們望塵莫及。 利率、通貨膨脹率等因素是投資固定收益產品獲利的關鍵所在,而黑石在債券分析方面的軟件能將風險評估、交易以及結算整合到一個平臺上,如此嚴密的方案系統自然可以將相關風險消彌于無形。來自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克里斯·梅耶爾曾在《商業周刊》上發文說:“黑石的分析工具如此優秀,它甚至能在利率持續上升的時候從債市里獲得可觀的利潤。”不僅如此,通過黑石解決方案,客戶可以在任何時候直接登陸到黑石公司的交易平臺,查看自己的資產狀況。據悉,黑石依托軟件工具提出的解決方案使得該公司在成功控制風險的同時還創造出了1億美元的收入,而按照華爾街的分析家們估算,黑石解決方案的價值占到黑石公司全部股價的12%。 當然,芬克十分清楚,控制公司的投資風險核心是幫助客戶如何規避市場風險,因此,在芬克的黑石公司里,每一位客戶都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風險的承受程度的服務,黑石對客戶這筆資金所做的任何投資都不會超過這個風險度,并讓顧客獲得與風險相對應的收益額度。芬克同時設立了一個小組,專門負責認真地檢查每位客戶的資產組合,即便是一個百萬美元的小錯,也絕不會放過。他對風險嚴格控制的謹慎姿態,使黑石在投資中罕有大的失誤,所有承擔著不同風險偏好的客戶都對此贊口不絕。 芬克對于市場產生出任何投資項目或者公司的每一筆投資業務都能時刻保持著超常的冷靜和精準的分析,即使一筆投資再有大錢可賺但卻存在未來風險,芬克也會毫不吝嗇地從公司的資清單中剔除掉。黑石公司旗下的組合基金,曾經投資于操作天然氣與能源的亞瑪倫對沖基金,因為這家公司自稱是年賺12%的多重策略基金,同時兼顧利潤與風險的平衡。并且平均年度績效高達50%以上,一般投資人對此無不喜出望外,甚至加碼;但芬克卻在一年半前將這家基金從投資組合中剔除。因為芬克經過分析后發現,雖然亞瑪倫自我標榜是多重策略基金,實際上卻是月賺8%的高杠桿能源基金。五個月前,亞瑪倫基金突然宣布基金凈值重挫65%,慘賠近60億美元,因而宣告清算解散,華爾街知名券商,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均遭波及,而黑石公司因為芬克對投資風險的明辯卻毫發無傷。 其實,在芬克將嚴格的風險管理推到投資中至高無上地位的同時,這種理念已經深深植根于黑石的每一位員工之中。芬克直言,他教導員工注重風險管理沒有什么秘訣,就是踏踏實實,透過失敗累積的教訓,轉化為管理流程,再透過流程的建立,建立投資紀律。芬克說,“黑石的最大秘訣在于我們的開放的企業文化、細膩的工作程序和嚴格的風險管理機制。我們有一套完整的、嚴格的做事準則。我們最重要的事就是決不偏離這套準則。” 根據彭博的統計數據,自1999年10月黑石lP0以來,其股價如今已經上漲10倍,年收益率高達45.3%。《財富》雜志據此給出了十分罕見的高度評價:“它恐怕是華爾街過去10年中最大的成功”。 尋找新大陸 通過并購實現與出色的股票基金管理公司合作以擴大黑石的規模是剛剛過去的一年中芬克重點思考的問題。聞到腥味的大摩CEO麥晉桁提前向芬克拋出了繡球。當時摩根士丹利提出了兩套方案:收購或者將基金部與黑石公司合并;成立的新公司由摩根士丹利控制。而且論麥晉桁與芬克之間不錯的私交關系,大摩相信這樁買賣定成無疑。不過,幾乎在麥晉桁向芬克開出并購要約的同時,美林的CEO斯坦尼·奧尼爾也主動提出了與芬克合并業務的要求。如果從黑石公司未來股票投資業務和國際業務的發展來看,美林證券在和摩根士丹利的競爭中并不具有壓倒性優勢。但芬克的最終決定就是出人意外,選擇了與奧尼爾的合作和拒絕了麥晉桁的要求。 可能到現在麥晉桁并不明白自己在與奧尼爾的競爭中失利的真正原因。與大摩提出的并購方案不同,美林向黑石提出的并購條件是,以占新黑石60%資產的美林資產管理部,換取新黑石49.8%的股份并且簽訂3年后降低股權的條款。這就意味著美林只是新黑石的參股股東之一,并沒有摩根士丹利一再強調要掌握新公司控股權的霸氣,而這恰恰是芬克最為反感的地方。“與美林合并的黑石并不是美林的子公司”,這句后來芬克向媒體不斷強調的觀點無疑是要外界知道:黑石是黑石自己的公司,是芬克和合伙人的公司,不由其他利益集團控制。 作出決定的芬克在2006年9月快速實現了與美林的合作。黑石在這場交易中實施了一個近乎完美的“一石三鳥”計劃:一方面削減了PNC公司對黑石公司的控制權,使其股份由原來的70%下降到35%(1995年PNC以62%股權入股黑石公司),而且一旦董事會判決PNC對新黑石不利,它就必須全部出賣所持有的黑石股份;同時,美林證券雖向新公司投入了60%的資產,但卻只得到了49.8%的股份。此外,新公司將在黑石的名下運行,芬克出任新公司的執行長兼董事長。擺脫了強權股東的威肋,他的投資理念將在新黑石得到最完美的展現。合并后黑石公司也從美國第三大債券管理公司躍升為全球最大的公開上市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規模接近1萬億美元。 之所以芬克急切與美林這樣的華爾街金融巨頭牽手合作,完全出于他對黑石在金融市場中競爭狀況分析的直接結果。黑石的兩位老對手——西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已經分別與花旗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展開資產管理業務的深度合作,但黑石卻被《商業周刊》嘲弄為“沉默的巨人”,這讓芬克聽上去十分的不快。黑石在投資組合上一向偏重于固定收益產品,甚至過度偏向債券。相對于固定收益產品3210億美元的規模,黑石只有440億股票投資規模。過去兩年中,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7次加息,國際市場上能源和貴金屬價格飛漲,原材料短缺現象也將長期持續下去。這種局面極有可能引致美國國內的中長期利率上漲,而與此緊密相關的中長期國債的價格優勢就會被無情擠掉。對于十分注重風險的芬克而言,如此潛藏的危機不能不是一塊心病。與股票基金管理公司的合作,就可以在快速提升黑石股票投資比例的過程中達到分散債券投資風險的直接目的。 黑石公司原本擅長的債券投資市場在遠東尤其是中國的發展緩慢,成熟的資本市場又很難找到極大的利潤空間。所以芬克一直都在考慮,借助并購國際知名企業,以得到更大的國際市場平臺以及國際營銷網絡。而一個外界可能并不注意的細節是,與美林合并后的新黑石在美國本土提供服務時以黑石的名稱出現,但在海外市場則使用美林品牌。對此芬克的解釋是,“我期待擴展我們在股票領域的版圖,完美應該變得更加國際化。就像玩跳背游戲一樣,我們現在確實花了很大的代價,但是過了六七年之后,我們的收益就將成倍猛漲。”目前,新黑石4500名員工中,1/3以上調整到在美國以外的地區工作,分別設立于美國、英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的投資中心,為來自50多個國家的客戶提供服務。新的陣容凸現了芬克進入國際金融零售市場的勃勃野心。 (作者為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經濟學教授)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