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來輝武的505人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 10:10 《中國企業家》雜志
他曾經創造了一個行業。他離這個時代好像很遠。他很滿足 文/本刊記者 劉建強 五月初五,端午節。一大早,很多人來到西安近郊周至縣尚村。來輝武住在這里,這一天是他的生日。18年前,他用自己的生日命名“505神功元氣袋”。 穿村而過通往來輝武莊園的柏油路還是他多年前所修,已經坑洼不平。 還有很多人不知道他的生日,包括領我們前去的來輝武的一位小友。他埋怨沒有通知自己,所以沒帶禮物。 天一直陰著,時而落些小雨。占地近300畝的生態園中,藥氣濃郁。石子路上潮濕,能看見小青蛙跳躍,一只尚未生出羽毛的雛鳥不知何時從何處跌落上面。來輝武俯身撿起來,走到草叢邊輕輕放下。 客人們陸續散去。來時未見繁華,去后略顯寥落。來輝武出院未久,身體虛弱,堅持每次把客人送到莊園門外。 “你是一個企業家嗎?” “我是科技實業家。”據他說,這稱號來自國務院,一起榮獲的有十個人。是他認為自己不符合當下“企業家”的標準,還是“企業家”不能概括他的全部? 他曾經創造了一個行業,讓咸陽成為“保健品之城”。這個行業很快地沒落。上個世紀末期的財富夢。當那些后起之秀如三株、太陽神夢醒逝去后,505還在——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二次開發及中醫藥現代化已見成效——仿佛作為見證。 來輝武的居所在莊園深處,三層樓。一樓,客廳兼書房隔壁,是陳列室,擺滿榮譽證書,來輝武與各級領導、演員、作家的合影。這不是全部。在咸陽,505總部,更多。看不出他對這些東西、這些東西代表的歲月留戀,但是顯然,它們帶來了安慰。 “我曾經說過505要存在505年,現在我說,505將與人類共存亡。”與其說他相信505,不如說他相信的是自己賴以成名的中醫藥。他尚未聽說激烈批判中醫的方舟子。“經過18年的檢驗,老百姓認為,強身之寶,饋贈珍品,還是505好。”這本是505的廣告詞。現在的企業家們,不大會當眾說這樣的話了。 他離這個時代好像很遠。“我看電視劇,知道李世民活了52歲,那是一代帝王。我已經活過了這個歲數。”他很滿足。 “咸陽三大害” 還是有一些人對來輝武充滿尊敬。他的那位小友說,來輝武是自己的老師。他聽不得人說“來輝武不行了”之類的話。“我認識很多開奔馳坐寶馬的人,都是靠賣505元氣袋或者仿制品發家的。沒有來輝武,你還知道上哪兒賣藥不?” 他說,現在通行的“健”字批號始自來輝武。以前只有“食”字和“藥”字批號,經陜西省委特批,505神功元氣袋頂著“健”字號出世(2002年,衛生部取消“健”字號,將保健品規范為食品)。 一位前陜西省省委領導來看他,說,現在這些賣藥的,都是老來的徒子徒孫。 來輝武的一個妹夫曾是中央電視臺的副臺長。北京有一家飯店開張,請諸多人物到場,他妹夫是其中之一。吃過飯,飯店老板又請大家去洗桑拿。這時候他發現,同去的10人當中,只有他一個沒戴著505神功元氣袋。“普及率90%。”他對自己的大舅子說。那是1995年,此前兩三年開始的“505熱”正達到高潮。 那時候505還是個小作坊,一天銷售500萬元,當天的產品不夠當天賣。來輝武說,一個人,只要能批出來幾箱元氣袋,走不出幾百米,就能賺成千上萬塊。那情形讓人想起“紅塔山香煙”的盛況。后來的“三八婦樂”董事長當時是505的一個員工,高中畢業,負責產品郵購。他“郵購10個截留5個”,連未收到產品用戶的詢問函也一并截留。他因此離開505。后來,他籌辦企業,又找到來輝武,希望“來老師”能送給自己10箱元氣袋,以作“宣傳”之用。505的一個保安跟著他走出工廠大門,回來告訴來老師,他把10箱元氣袋在路上就賣了。 咸陽505的工廠附近出現了100多家小廠,健肝袋、護胃袋層出不窮,對癥不同,形式都與505元氣袋相仿。來輝武的小友當時在一個藥廠做銷售,“我初中沒畢業,一年能銷售上千萬元。”因為他賣的也是“袋類”保健品。 仿制之后就是假冒。來輝武到全國各地打假,設立打假基金,給公安局購買專用打假車。假冒風得到了遏制,“袋類”保健品的市場也已破壞。“××小偷元氣袋”,后者成為“咸陽三大害”之一(保健行業陷入低谷,“神針”趙步長、“秦龍壯元神袋”趙東科等先后離開咸陽,并向藥業轉型)。 時隔多年,來輝武對假冒505仍然耿耿于懷。他還沒有學會念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產品創新這些當代企業家們的口頭禪。 忠孝仁義 比起當年,來輝武身邊顯得冷清。他認為這很正常。早在十七八歲的時候,他去上海,一個上海人在他的本子上寫下三句話:世上有兩難,登天難,求人更比登天難;世上有兩險,山虎險,人心更比山虎險;世上有兩薄,春冰薄,人情更比春冰薄。他記得古人也寫過:富在深山有人知,拿起榔頭棍棒,打不盡的山豬野狗;窮在街頭無人問,拿起鉤子彎子,拉不住的親朋好友。“我深受其害。”他說。 一個親戚,先后從他這里借走5000萬元,說好三年后還,“加倍還”,十年過去,依然是“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老套路。陜西國際投資公司為他理財,拿走3000萬元購買國債,結果資金被私人挪用,至今沒有下落。有人見他煩悶,介紹一個老和尚來。聽完來輝武講述,老和尚說“不要要了”。“不是幾十萬,也不是幾百萬,是幾千萬。”來輝武說。“那也不要要了。” 來輝武知道和尚的意思是前世相欠。信與不信之間,他得些寬慰,漸漸悟出“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的意思(后半句系他的小友搶著說出)。堆在庫房里有兩百多萬封求助信,他不能兼濟,挑些確實困難的施以援手。他捐希望小學,建獎勵基金,有的是應景,有的是自愿。505最熱鬧的時候,他曾出100多萬元為當地政府訂閱《人民日報》。許多名人、作家慕名而來,有的小住,有的長歇,他供給食宿,臨走免不了帶些錢物。其中多數人把錢財看得重,他心知肚明,并不揭穿。有時候在園中走,見了在這里打工的小廝,忽從腰中摸出一褪色的紅包,給小廝些許驚喜。 來輝武的小友稱贊他孝順。父母的墳正對著他園中居所,為綠色掩映。父母在世,他出國從不超過半個月。父母有病,則不出一周。父親肝病嚴重,他聽說用烏龜捂在肚子上可治,跪在床上一個月捧著小龜,直至父親去世。 孝子做善事,順理成章。這些年,來輝武贊助公益有兩億多元。前不久中國教育電視臺來拍了他的專題片,他請我們去看。受他幫助的人在電視里痛哭流涕、贊嘆不已,他在電視前默默坐著,偶爾糾正一下片中人所說的數字錯誤。 他說這個世界上仗義的少,給過自己大幫助的人還沒有。那些高官、名人,他從未主動去攀,現在門庭冷落,他就不會難過。 他知道《圣經》上寫著,右手做的事不要叫左手知道。或許不是我們問得緊,他不會說這么多,更不會拉我們去看專題片。 知足常樂 園子里種滿水杉、女貞、竹子、白芷、杜仲,多已成年,能為505的中成藥生產提供部分原料。端午節正午前的艾葉最好,全國二十多個省市的505藥材收購站同時在這一天展開收購。 園中有一座教堂,由當年園林基建時的民工食堂改造而成,現在也堆滿艾葉。看著這些藥草,來輝武眼神溫柔。 不知怎么談到了汽車。來輝武說自己剛買了一輛好車。問是什么牌子,他搖搖頭,轉過去問身邊的人。沃爾沃吉普。“沒有他的好。”他拍了拍他的小友。小友開的是保時捷。 雨落落停停,已是黃昏。來輝武請客人們到家中用餐。“先去洗手。”他提醒客人們。居所所在的院子里有自來水管,是地下300米的深井水,可直接飲用。 小餐廳也必不可少毛主席像。每位客人面前都放著一張紙,《保健養生須知》,寫著“餐前洗手”、“分餐”、“按量取食”、“食勿言”、“禁止吸煙”等注意事項。閱讀完畢,飯菜上來,多是園中種植的野菜。園中有衛星電視接收器,可以收到鳳凰衛視等境外節目。“聽說在南方,中央一套都沒人看了。”好像在問,又好像在講。 用餐后,來輝武面前的盤碗干干凈凈。“我母親生前吃完飯都要把菜盤舔干凈。”就是這時候,他回憶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曾經為父親捧了一個月的烏龜。他起身走到臉盆架前,拿起毛巾,擦拭眼睛。 莊園有100多個工作人員,但不能輕易見到,濃密的綠蔭讓他們變得神秘。來輝武希望我們留宿一夜,但并不堅持。這時候,會生出些不舍,在這陰暗的西安郊外的傍晚。 來輝武送我們到莊園門口。外面是一大片剛剛收割完的麥地。“你看,心情多舒暢。”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