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琳達 只手翻覆政壇
本報記者 李梓
現在,沒有人再說貝琳達·斯特羅納克是一位“花瓶議員”了,也沒有人再認為她進入政壇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在加拿大政壇風云詭異的5月,貝琳達關鍵時刻的倒戈,化解了現
任政府下臺的危機,更充分展示了她的政治手腕。這位曾經是世界500強企業中的一名女CEO,在加拿大政壇上前程遠大。
關鍵時刻“跳槽”
從去年春天大選后,加拿大政壇就陷入了一種動蕩不安的局面之中。保守黨雖未贏得大選,卻最終控制了眾議院,并利用聯邦贊助丑聞和政府加稅的預算方案對馬丁政府施加壓力。4月19日,加拿大保守黨領袖史蒂芬·哈珀公開聲稱他不再信任自由黨領導的少數派政府,并精心策劃了一個月后議會對政府的信心投票,保守黨甚至計劃在現任政府垮臺后,于6月舉行大選,因為5月份的民調顯示,他們的支持率比自由黨高出十多個百分點。
但在投票前夜,保守黨國會議員貝琳達關鍵時刻“跳槽”,投奔自由黨,并出任聯邦政府人力資源和技術開發部部長一職。貝琳達的倒戈,使支持政府一方與反對方打成了152票對152票的平局,在隨后眾議院議長米利肯投下一票后,自由黨少數政府險勝,避免了出現政府下臺、解散議會和提前大選的政治危機。
不僅如此,受此打擊的保守黨還失掉了民心。6月2日至5日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保守黨的支持率已經跌了十幾個百分點,自由黨支持率回升至37%,保守黨跌至23%,在一個月之內,加拿大的民意發生了逆轉。
年僅39歲的貝琳達此舉大出人們意料,不過她的這一舉措,也正體現了她和某些老政客的區別。在宣布投奔自由黨的新聞發布會上,貝琳達表示,出于對國家利益的考慮,她做出了這一困難的決定,她本人并不贊同保守黨與有分裂傾向的魁北克集團聯手推翻自由黨少數政府。
沒有政治傾向的政客
貝琳達·斯特羅納克1966年5月2日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她是世界最大的汽車配件生產商馬格納國際公司的繼承人,22歲時就進入這家公司的董事會。1999年,她在這個年營業額超過120億美元的公司出任執行副總裁,2001年又被任命為公司首席執行官,翌年成為首席執行官兼總裁。2002年至2003年,貝琳達被《財富》雜志評為名列世界第二的商界女強人。
據說,貝琳達從政是受了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影響。2003年,克林頓鼓勵貝琳達從政,這位富有魅力的美國前總統當時為自己的基金會尋求女富豪的支持,后來他們成了朋友,克林頓自告奮勇要擔任貝琳達的政治顧問。
貝琳達決定從政的消息傳開后,曾經受到嘲弄,觀察家仔細分析后認為,即將從政的貝琳達有一個明顯區別于其他政客的顯著特點,就是沒有明顯的政治立場。她交游廣闊,與加拿大各大黨派都有著良好的關系,此外,她的家族既沒有明顯地傾向于支持某一政黨,也沒有正式涉入過政壇。
經過深思熟慮后,貝琳達加入了保守黨聯盟,并宣布要競選黨主席,一時先聲奪人。但在保守黨內并無根基的貝琳達很快在黨主席競選中敗下陣來,失敗后她競選國會議員成功,并成為保守黨國際貿易政策發言人,此外,她還促成了保守黨的統一陣線,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樹立了溫和的保守黨人的形象。
個人和國家利益雙贏
對于貝琳達的臨時倒戈,最難過的恐怕是她的緋聞男友、保守黨副領袖麥凱。貝琳達在決定前甚至沒有對他透露一丁點信息,他們的關系是在貝琳達加入保守黨后才發展起來的,那時候,貝琳達剛剛與她的第二任老公離婚。
加拿大政壇近兩年來一直處在一種不穩定的狀態,根由是前總理克雷蒂安遺留下來的聯邦贊助丑聞。在1996年至2002年間,為對抗魁北克分離運動,克雷蒂安批準設立了聯邦贊助撥款項目,宣傳聯邦主義,反對國家分裂。但是,這個項目后來被揭發說,有一半資金被以各種名目劃撥給了支持自由黨的公司及個人,今年5月,甚至傳說中國人熟悉的明星大山也涉入其中。保守黨趁民意沸騰之際,想一舉拿下本屆政府,以奪回自1993年以來就失去的執政黨位置。
在加拿大歷史上,由少數黨組閣的政府,平均壽命只有18個月。貝琳達既可以稱為順應國家利益,但同時也與她的個人利益統一起來。據說,在貝琳達告別保守黨之前,她和保守黨主席哈伯發生了嚴重的爭執,哈伯對她公開發表反對保守黨推翻現行政權的言論大為光火,并威脅要讓她在黨內永無出頭之日。
對于這樣一位野心勃勃的女強人,在一個政黨內處于二三流位置,或是政府內無關緊要的部長位置,大概都不能滿足她的野心。此番名聲大振的貝琳達,或許已經在展望2008年的大選了。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