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品牌管理 > 正文
 

中國制造的新絲綢之路(2)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8日 13:20 新浪財經

  反思

  鑒于以上種種尷尬,不少有識之士發出了這樣的“警世危言”,“中國制造”還能走多遠?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制造業的生產規模迅速擴大,中國已經成為一個令世
界矚目的工業生產大國。從產量上看,“中國制造”似乎是個恐龍級的龐然大物,但技術和品牌兩根軟肋,卻讓它很難在全球競爭中有更大的作為。不客氣一點說,中國目前甚至連“世界工廠”都稱不上,其級別頂多算是全球產業鏈的一個重要“車間”。前中國加入WOT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就曾表示,在全球制造業的生產鏈上,中國企業處在中低端,從中國的綜合國力、制造業的素質和競爭能力,特別是擁有的自主核心技術看,與世界經濟史上被稱為“世界工廠”的英國、美國和日本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關于技術的問題,不妨繼續用數字來說事。中國2003年

半導體產業的銷售超過200億元,但利潤只有3%,而跨國巨頭英特爾一家的銷售就超過2300億元,其利潤高達18%。為什么?因為他們掌握著核心技術。目前的中國制造很多還處在加工層面上的制造,由于無核心技術以及專利,使制造業只能以低廉的人力資源和低成本方式生產,這種勞動密集性的生產特點,以低價傾銷的方式,永遠難以使中國制造業站在高處,多年來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表現,使西方消費者形成了中國貨=低質、低價商品這樣的固定概念。

  日本制造或者是美國制造稱雄全球的核心是技術、產品的創新,而不是單純意義上的低成本制造。它們的大型企業研發費用通常占銷售收入的5%~10%,大部分中國企業1%還不到,很多中小企業甚至沒有研發。有資料顯示,中國企業的發明專利只有日本和美國的1/30,許多企業的核心技術和裝備基本依賴國外進口。中國彩電企業的生產量約占世界彩電總產量的一半,但當該產業從普通彩電向高清平板化升級時,因為

液晶技術和窗體頂端窗體底端
等離子
顯示技術的核心部分分別掌握在夏普和富士通手上,國內彩電企業卻因無能為力而不得不掀起新一輪的引進浪潮。但“引進”并不等于“白拿”。從先前3C、6C聯盟向中國DVD制造商的漫天要價,到英特爾、飛利浦、SigmaTel向中國MP3企業張開專利血盆大口,再到日前索尼向長虹等國內6家家電企業開出22項專利收費清單,中國企業一直在承受著巨大的被人宰割之痛。

  整體而言,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國企業與歐美企業的差距仍在不斷拉大。

  缺乏在國際市場叫得響的自主品牌,是“中國制造”的另一根軟肋。由于沒有自己獨家生產技術,很多關鍵部件都要用人家的品牌,“中國制造”根本無法與洋品牌相匹敵,只好替人家做“洋打工”,創造了1%-2%的微薄利潤。

  據國際權威組織統計,世界名牌占全球品牌不到3%,產品卻占了全球市場的40%以上,銷售額更占全球的50%左右。在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中60%的部分來自品牌產業創造的價值。美國經濟如此強大,與其擁有的麥當勞、IBM、迪斯尼、波音、通用、寶潔等著名品牌創造的巨大價值是密不可分。而中國國民生產總值中只有不到20%的價值是由品牌制造業所貢獻的。而且,國內一些傳統老品牌在逐漸萎縮和消亡,而新民族品牌誕生艱難緩慢,長此以往,中國企業將會失去對國際市場流行趨勢的把握能力,更加受制于人。

  前有強敵,后有追兵。“中國制造”曾經依靠低勞動力、低原材料成本贏得了世界市場份額,現在這個所謂比較優勢正日益被進入中國的國外企業以及周邊國家、拉美國家所模仿、拉近,單純依靠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資源成本比較優勢已經無法為中國企業贏得未來。“中國制造”低成本優勢將要面對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國的競爭,且已經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如果“中國制造”依然停留在貼牌等簡單的加工層面,滿足于給自己創造1%-2%的利潤,中國終將淪為全球產業價值鏈的最低端,只能獲得微薄利潤,失去持續快速發展的能力。

  還有一個更加嚴峻的挑戰是,“中國制造”過去20年的發展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為代價的,隨著制造業的快速擴張,資源、能源緊缺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其給經濟與社會帶來的負面效應正日益顯現出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