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如瑜:“屬于腎水不足、肝火上延、肝陽上亢,引起的眩暈。”
施如瑜到底在說什么?相信,即使是中國人,不少人也都弄不明白,而這些深奧的中醫理論要外國人弄懂,更難!正是這種巨大的文化差異,也使得1993年同仁堂剛一走到倫敦,就笑話連連。
總經理梅群:“有的外國人拿著蠟丸不知道怎么吃,把外包紙剝開以后,一口就連蠟塑料殼全部吃下去了。”
不同文化的沖突,使得同仁堂剛到倫敦,就形成了一種怪現象,熙熙攘攘的華人顧客雖然顯示了生意的紅火,然而,人口占多數的英國人卻很少踏足,這也說明,中醫并沒有被當地主流社會認可。施如瑜告訴記者,當時,中醫在當地人眼中,還是非常“另類”。
施如瑜:“當地人把中醫跟印度的神醫、藏醫、蒙醫劃上等號,覺得你是土著的醫學,不科學。”
記者看到,“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兩句名言雖然高高懸掛于倫敦分店,然而,這對于英國人來說,卻并沒有什么作用。“土著”、不信任,已經成了阻礙同仁堂海外發展的瓶頸。
施如瑜:“當地病人確實是走到哪都治不好的時候,才來找中醫。”
同仁堂走出國門,如果僅僅服務海外華人,那么,無論如何它也不能被稱為國際品牌。更為嚴峻的是,全球草藥銷量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06年,這一市場將會突破350億美元,而目前,韓國、泰國等草藥企業正對這一市場快速蠶食。因此,同仁堂的品牌如果不能獲得當地主流社會的承認,也就意味著,這塊誘人的蛋糕只能啃個邊角。
總經理梅群:“首先你要為他服務,他得認識你,了解你。”
裝滿各種草藥的上百個藥柜,各種丸、散、沖劑靜靜地擺放在倫敦的藥店里,如果沒有了解和認同,這些藥很難賣給英國人。為此,同仁堂決定從無到有,在英國人心里樹立金字招牌,他們在國內千挑萬選各科名醫,派送海外,保證分店每天至少有2位名醫坐堂。而這些名醫之中的施如瑜,就碰到了一個患了脈管炎,而又屢治不愈的當地人。
施如瑜:“她來找“另類”來了,表情特別悲傷、流著眼淚,從表情上看她特別痛苦。”經過診療,最終,施如瑜給病人開了7付湯藥。
施如瑜:“第二次來的時候,為了表達她見好,她就跟我笑,還給我做鬼臉。”
看到病人笑了,施如瑜也笑了,因為她為同仁堂在海外又贏得了一份聲譽。
前同仁堂海外坐堂醫生陳凱:“海外不相信廣告,因為廣告太發達了,他們相信口碑,靠口碑和療效。”
一個病人,就是一個最具說服力的活廣告,這樣的故事,在同仁堂海外分店比比皆是,施如瑜告訴記者,當名醫坐堂加拿大分店后,分店的銷售由以往每月3萬加幣,很快就增加到9萬加幣,同時同仁堂的品牌也在一聲聲叫好中,悄然樹立。而在倫敦我們就體會了同人堂品牌對老外的影響力。
英國姐妹:“我妹妹精神壓力過大,我建議她找一家中國藥店,北京同仁堂在路邊很顯眼的位置,我們就進來了,在這里進行咨詢后購買了一些中藥。”
采訪中,同仁堂的總經理梅群坦言,中醫要想完全被海外的主流社會了解接受,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目前,僅倫敦同仁堂就診的外國人就已經從以前的聊聊無幾,攀升到總就診人數的25%。而為了繼續擴大這一市場,同仁堂也即將開始培養大批的海外醫生。
坐堂名醫的到來,為同仁堂藥店在海外贏得了口碑,就連大家以為比較保守的英國社會,也開始慢慢接受了它。看到了在英國的成功,北京同仁堂總經理梅群更加有信心,他只要消費者能接受同仁堂,同仁堂就能在異國他鄉扎下根。
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梅群:“下一步我們想,在世界上要開辦100家分店。歐盟地區作為西方的主流社會,做為我們下一步的一個主攻方向。同時,目前我們在北美地區的分店相對比較少,進一步加大整個北美地區的開發力度。我們也考慮把歐美連成一氣,還有俄羅斯,然后再繼續擴大到中東和阿拉伯地區,最終讓我們同仁堂的中成藥占領整個世界,為人類健康服務。”
在同仁堂,我們還聽說了一個消息,他們今年會在香港科技園建7條生產線,今后,同仁堂以香港為中心,擴展全球海外市場。同仁堂的未來不僅是中國的,也將是世界的。
明天,我們的將到法國、美國等國家繼續尋找海外的中國品牌,看看中國的品牌如何在那里生根發芽的。
主編:張雪梅 記者:高楊 李萍 李杰 攝像:李慧 白羽 景延 韓戈 編輯:向華
CCTV-2《經濟半小時》首播:21:30 重播:(次日)00:30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