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培養一顆對企業和老板的感恩之心
【大師智慧】
如果有人感謝,你也會感謝那個人,因為他接受了你的愛,他接受了你的禮物,他幫助你卸下你的重擔,他允許你將愛的禮物灑落在他身上。
你分享越多,給予越多,你就擁有越多,這樣它才不會使你成為一個吝嗇的人,才不會使你創造出一個新的恐懼說:“我或許會失去它。”
事實上,當你失去越多,就會有更多新鮮的水從那個你以前從來不知道的泉源流出來。
——奧修
感恩是一種利人利己的責任。很多時候我們對自然、社會、公司、股東、老板、同事、下屬、客戶等等,甚至父母妻兒的付出漠然置之,認為那是自己應該得到的,是天經地義的。其實,并非如此。大寫的人,一撇一捺,每一個人要想能夠頂天立地,必須要有眾多他人的鼎力相助,否則,大寫的人就會坍塌,甚至一敗涂地。中外歷史上很多英雄豪杰,成在“振臂一呼,應者云集”,敗在“離心離德,孤家寡人”。所以,感恩其實就是一種利人利己的責任:對自己的責任,對親人的責任,對他人的責任,對公司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因為只有銘恩于心,才會有恒久的責任。
是股東或老板用自己的出資組建了公司,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盡情展現自己才華的良好平臺。但是,一段蜜月之后,不少經理人開始抱怨公司的環境不好,老板的素質太差,員工的水平太低,給的薪酬太少等等。結果,自恃清高,郁郁寡歡,整日做懷才不遇的痛苦狀,要么業績平平,既浪費了老板的金錢,又虛度了自己的光陰;要么憤而出走,頻繁跳槽,終生漂泊;要么經常被老板炒魷魚,一事無成。
為什么我們能夠輕而易舉地原諒一個陌生人的過失,卻對自己的老板和上司耿耿于懷呢?為什么我們可以為一個陌路人的點滴幫助而感激不盡,卻視每天相處的老板的種種恩惠,將一切都視之為理所當然?如果我們在工作中不是動輒就尋找借口來為自己開脫,而是能懷抱著一顆感恩的心,情況就會大不一樣。
成功守則中有條黃金規律:待人如已。也就是凡事為他人著想,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思考。“你是一名雇員時,應該多考慮老板的驗算,給老板一些同情和理解;當自己成為一名老板時,則需考慮員工的利益,對他們多一些支持和鼓勵。”
8、像老板那樣工作
【大師智慧】
如果你是老板,一定會希望員工能和自己一樣,將公司當成自己的事業,更加努力,更加勤奮,更積極主動。因此,當你的老板向你提出這樣的要求時,請不要拒絕他。
以老板的心態對待公司,你就會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老板樂于雇用的人,一個可能成為老板得力助手的人。更重要的是,你能心安理得地沉穩入眠,因為你清楚自己已全力以赴,已完成了自己所設定的目標。
———阿爾伯特·哈伯德《自動自發》
筆者在企業培訓中,經常講關于“錢和事的四大關系”: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既節約又有效率;自己的錢辦別人的事——節約但沒有效率;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不節約但有效率;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不節約也沒有效率。
很多人和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把老板的錢和老板的事當成別人的錢和別人的事來對待,最終結果是:老板也把我們當成了別人。
如果我們轉換以下思維和行動方式,把老板的錢當成自己的錢——凡事講節約,把老板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凡事講效率,最終結果將是:老板會把我們當成自己的人。假如我們確實堅持這樣做了,老板仍無動于衷,最后再跳槽走人也不遲。我們相信,開明的老板和上司畢竟還是占多數。
【案例】“每桶四美元”——就是老板心態
從前在美國標準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職員叫阿基勃特。他在遠行住旅館時,總是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四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沒有人叫了。
公司懂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后說:“竟有職員如此努力宣揚公司的聲譽,我要見見他。”于是邀請阿基勃特共進晚餐。
后來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懂事長。這是一件誰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人去做了,而且堅定不移,樂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華、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懂事長。
可以這么講,有老板心態的人最終不一定都會成為老板,但是,沒有老板心態的人肯定最終成不了老板。
【案例】一碗豆漿所體現的老板心態
王永慶,臺灣首富,現年88歲,資產總額1.5萬億新臺幣,被譽為“經營之神”。王永慶最大的特點就是節儉,他的節儉程度這對于我這樣大手大腳的人來說簡直是噩夢一般。王永慶喝豆漿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
一般人喝豆漿:老板,一碗豆漿,打個蛋。王永慶:老板,一碗豆漿,然后先喝一口,再說“老板,打個蛋”——他賺了一口!他曾經告訴工人說:“你們所戴的工作手套,如果一個掌心磨穿了,不妨翻過來,換戴在另一只手上再用,這便是節約能源。”王家所用的肥皂在剩一小片時,不會將之拋棄掉,而是把這塊小肥皂黏附在大塊的新肥皂上再使用,王永慶每天做毛巾操所用的毛巾,一用就是37年,到今天還在用……真是夠恐怖的。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