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秦梟 北京報道
人工智能浪潮下,英偉達無疑成為了最引人注目的“弄潮兒”。日前,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在2023年ITF世界大會上發表演講并提出:“人工智能和加速計算正在共同改變技術行業。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將是一種被稱為具身AI的新型人工智能,即能夠理解、推理并與物理世界互動的智能系統,也就是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
而值得注意的是,此說法也引起了部分業內人士的猜想,認為具身智能是AI的終極形態。
其中,有業內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終極形態的說法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具身智能將人工智能引向了與物理世界更緊密的互動和應用。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從科幻角度來看,具身智能是AI的終極形態之一,但當下需要更多的探討和實踐。
具身智能從何談起?
實際上,黃仁勛并不是第一個提出“具身智能”概念的人。早在20世紀中葉便有相關學者提出類似的概念,但眾說紛紜且沒有足夠的技術支撐,例如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學等,在此后幾十年里并沒有取得有成效的進展。
如今,具身智能被定義為,在機器智能領域中,通過將智能算法與物理實體的感知、行動和環境交互相結合,使機器能夠以更自然、更智能的方式與環境進行交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些人認為,具身智能是實現真正智能的關鍵,因為它能夠通過感知和行動來更好地理解和適應現實世界。但是,這并不是普遍認可的觀點,因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涵蓋了很多不同的方向和應用領域,而且還存在其他形式的智能表現。”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向記者表示。
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認為,具身智能擁有良好的環境交互感知能力、推理和判斷能力,并可以模擬人類做出決策和行動,將會成為人工智能技術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具身智能更是被英偉達創始人CEO黃仁勛視為“能夠推動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新型人工智能。國金證券研報也認為,具身智能機器人有望成為AI的最終載體。
但郭濤表示,對于人工智能這類創新技術來說,發展路徑往往是跳躍式的,不是積累式的線性的,一經突破將迅速展開,同時另辟蹊徑又是新的世界,并不存在什么終極形態。
在深度研究院院長張孝榮看來,具身智能是英偉達正在推動的一種新的營銷概念,相關技術已經研究多年,但一直沒有落地。從科幻角度來看,具身智能是AI的終極形態之一,但當下需要更多的探討和實踐。
對于具身智能是AI的終極形態這種說法,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認為,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身智能在某些領域中可能會帶來更高的性能表現和更好的用戶體驗,但對于其他領域可能并不適用。因此,仍需根據特定的應用場景和需求來選擇適合的AI技術。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執行主任于佳寧說道:“是否可以將具身智能看作是人工智能的終極形態還存在一些討論。人工智能領域仍然在不斷發展和進化,未來可能還會出現更多的技術和應用形式。具身智能在某種程度上強調了智能系統與物理世界的互動,但仍然有其他方面可以繼續改進和拓展,如更高級的認知能力、更強大的自主學習能力等。因此我更傾向于將具身智能視為人工智能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和階段。”
具身智能不是智能機器人
黃仁勛稱:“目前,具身智能已在機器人技術、自動駕駛汽車和智能制造領域開辟了數萬億美元的市場機遇。”這席話也讓人形機器人等技術重新走進大眾視野,但也讓部分人將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畫上了等號。
張孝榮表示,具身智能相當于把GPT等NLP大模型技術引入人形機器人,使機器人具備更強的感知和交互能力。
郭濤認為,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物理形態之一,具身智能會根據使用用途和場景的不同,呈現不同的物理形態,例如動物形、汽車形、飛行器形等。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預測,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15億美元提升至2027年的173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63.5%。另外,Stratistics Market Research Consulting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在2021年已達15.1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達264.3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為50.5%。
人形機器人也成為科技企業們瞄準的新方向。海外特斯拉、戴森、三星、亞馬遜等科技巨頭正以各種形式切入人形機器人賽道。2022年,特斯拉推出人形機器人“擎天柱”,亞馬遜注資機器人“Digit”,日前三星也投資了兩足步行機器人“HUBO”。 國內來看,優必選、小米、達闥等廠商均有人形機器人產出。
不過,洪勇解釋道,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人形機器人通常是指外形和動作與人類相似的機器人,而具身智能則強調的是AI系統具備感知、思考、學習、決策等能力,并且能夠與環境進行交互。因此,具身智能可以應用于多種形態的硬件設備,包括人形機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
中國民協元宇宙工委副會長兼創會秘書長吳高斌認為,我們需要明確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的區別。人形機器人只是一種機器人形態,而具身智能則是指在機器人中加入人類的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使其更加逼真和自然。因此,具身智能是人形機器人的更高級形態。
在于佳寧看來,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之間沒有明確的高低級別關系,而是涉及不同方面的人工智能發展和應用。前者可以可以利用AIGC等技術來增強其智能和交互能力,但它們之間的關系更像是相互支持和補充。
落地仍是“空中樓閣”
雖然谷歌、微軟、特斯拉等科技公司相繼公布了自家的具身智能產品,但具身智能要實現真正的商業化落地還需要直面眾多的困難。
“具身智能技術還處于早期的孵化階段,存在關鍵核心技術不成熟、產業鏈生態尚未形成、安全與倫理挑戰突出、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不健全等問題,距離大規模商業化落地還有很長一段距離。”郭濤對記者表示。
于佳寧指出,最先需要解決復雜的感知與認知問題,包括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挑戰。其次,真實世界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也增加了落地的難度,具身智能系統需要具備魯棒性和適應性,能夠在不確定的環境中進行感知、決策和行動,以應對各種情況和變化。這需要研究和開發穩健的算法和方法,使智能系統能夠適應和應對各種復雜的現實場景。此外,為了實現與物理世界的實時交互,機器還需要具備精確、穩定和高效的動作控制能力,以及有效的運動規劃能力。這涉及機器人學、運動控制、路徑規劃等領域的研究和技術,需要解決復雜的運動控制問題和實時決策問題。
另外,具身智能的落地還需要解決數據和資源的挑戰。于佳寧認為,為了讓具身智能系統能夠理解和互動于物理世界,需要大量的訓練數據和資源支持。獲取和標注這些數據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尤其是在復雜的現實場景下。同時,構建具身智能系統所需的硬件設備和基礎設施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和技術支持。
除了技術上的困難,具身智能還會涉及法律合規問題。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孫宇昊律師對記者表示,具身智能設備可能具有收集、儲存和處理個人信息(如面部識別、語音識別等)的能力,這可能導致個人隱私數據等被泄露,給用戶帶來法律風險。此外,具身智能設備在操作過程中可能發生意外事故,例如對人造成傷害和對財物造成損失等。應當明確具身智能的責任歸屬,可能涉及制造商、開發者、用戶等多方的法律責任。同時,具身智能設備可能會自動創作作品,則涉及著作權歸屬的問題。當然,設備在執行任務時可能會侵犯他人的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
責任編輯:李桐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