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澳央行行長:金融危機可能在富裕國家爆發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6日 05:40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本報記者 于力 悉尼報道 澳大利亞央行行長格蘭·斯蒂文斯(Glenn Stevens)昨日在悉尼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他對當前的熱門話題,如全球流動性過剩、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影響、外匯投資公司應明確的規則、如何應對未來金融危機等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并提供了澳大利亞經濟金融改革中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對于人民幣匯率走勢、貨幣政策是否考慮資產價格等問題,他也談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危機可能在富裕國家爆發 記者:您最近公開談到希望避免出現新的亞洲經濟危機,為什么要這么說? 斯蒂文斯:我覺得現在的情況和當年不一樣了,資本流入東亞,不僅是中國。實際上也流到發達國家。東南亞外匯儲備充實,已超出需要的外匯儲備量。如果再出現1997年那樣的亞洲金融危機的話,大多數亞洲國家準備更充分,應該說已有抵抗能力。 這實際上不是一個再發生金融危機,亞洲國家能否應對得了的問題,而是如果再發生危機,可能是不同性質的,它有可能會在富裕國家爆發。大家要做好準備,有足夠的力量來應對各種各樣的情況。 記者:如果金融危機在富裕國家爆發是因為資本流入的原因嗎? 斯蒂文斯:部分可能與資本流入有關。在美國這樣發達的資本市場,投資者愿意冒險,但有時風險超出他們的預估。這不是來自新興市場的,是來自全球最發達的資金市場危機,這種沖擊會影響到全球的穩定。 為增強抵抗力,在亞洲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應該有穩健的財務系統、金融系統,增強匯率的靈活性,同時要有良好的宏觀經濟調控和管理架構,這對抵抗危機是有幫助的。 記者:您如何看待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對全球的影響? 斯蒂文斯:澳大利亞正在評估有多少資產暴露在風險之下,并做出相應調整。當然這其中還有很多不確定性,目前是比較關鍵的時期,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危機能夠得到解決。 人民幣升值符合邏輯 記者:您怎么看人民幣匯率小幅漸進升值?澳大利亞匯率改革的經驗對中國有何借鑒意義? 斯蒂文斯:我已經注意到,人民幣最近確實一直在升值,我認為這符合邏輯發展,因為中國經濟從基本面非常強勁,而且我個人認為,長期看,中國將成為經濟大國,所以其貨幣走勢也會非常強勁。 有關澳大利亞的經驗,我們幾乎嘗試過每一種匯率體制。首先是與英鎊掛鉤,隨后與美元掛鉤,再與一籃子貨幣掛鉤,然后又實行每天調整的匯率。后來發現,人為調節匯率是不可行的,于是變革到完全自由化,由市場決定匯率。這是25年前、也就是1983年發生的情況。現在我們普遍認為,一個浮動的匯率對經濟是有好處的,因為它能幫助經濟做出調整,使澳大利亞在應對國際上突發事件時,變得更加順利。 記者:您認為利率和匯率哪個先市場化更好? 斯蒂文斯:根據澳大利亞的經驗,匯率由市場決定后,央行才能全面掌控貨幣政策,使其更有效率。因為只有匯率浮動之后,澳聯儲才能準確了解銀行體系資金狀況。而在匯率沒有自由浮動之前,澳聯儲難以掌控貨幣政策,各種努力均受挫折,因為無法準確了解銀行體系中到底有多少錢。 記者:匯率完全浮動和資本賬戶開放的順序應該如何?澳大利亞的資本賬戶是否是完全開放的? 斯蒂文斯:澳大利亞的匯率完全浮動之前,就有部分資本賬戶已經放開,剩余的被控制的部分資本賬戶在匯率自由浮動時也全部放開了。所以,澳大利亞的資本賬戶放開和匯率自由化是同一天實現的。 記者:對中國將要成立的外匯投資公司,您有何建議? 斯蒂文斯:我的唯一的建議是,接受這些投資的機構或項目應了解外匯投資公司的投資方式是什么、風險管理方法是什么、使命是什么、對資產類別有什么要求?是長期、穩定的持有人還是積極的交易者?由于資金量非常大,所以接受中國資本的機構或項目都急于了解。披露這些信息,也符合中國的利益,這么大的投資量,應給基金管理人明確的管理指令。這是中國人民的錢,應該有明確的規則來管理。 貨幣政策應考慮資產價格變動 記者:您認為央行貨幣政策的實施是否應考慮資產價格? 斯蒂文斯:全球央行對此有很多爭論。資產價格非常高,澳洲股市也一直上漲,但近來有所下跌,這主要因為華爾街股市的下跌。房地產的情況就相對復雜,悉尼有的地區房產價格下跌,而有的卻在上漲。央行的貨幣政策肯定會考慮到資產價格變動,盡管并不尋求特別針對某一類資產價格的變動,但貨幣政策的總體目標是針對消費價格指數(CPI),考慮通脹水平。 記者:全球目前是否出現典型的資本流動性過剩?澳大利亞以前是如何對此進行調控的? 斯蒂文斯:澳大利亞曾經對資本流動進行控制,但這是很多年前的事。后來發現這些辦法并不是很有效,人們總是能找到方法來規避這種控制。我認為匯率浮動、資本自由流動對資本是有吸引力的,而靠控制并不能控制住資本流入。 在澳大利亞,國民有自由投資的權利,他們可以把錢投到他們愿意投到的地方。外資也有權利這樣做。這里是自由的資本市場,這是我們多年來一向采取的政策,不太可能再增加對資本流動的控制。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