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鄭曉松:東亞地區抱團應對國際游資威脅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2日 02:28 第一財經日報
柏亮 財政部國際司副司長鄭曉松昨日在“亞洲金融危機十周年國際討論會”上指出,在推進“清邁倡議”的基礎之上,經過反復的研究和磋商,在日本京都舉辦的10+3財長會上,參與的中央銀行決定建立區域的儲備基金,并以此來應對國際游資的威脅。 他解釋稱,區域儲備基金的主要含義和內容是指,在非危機的時候,這個基金由參與的各國分別管理,收益歸各成員自有。在危機爆發的時候,集中使用資金,幫助其他的成員應對短期資金的困難。 鄭曉松表示,東亞區域的高增長和高收益率所吸引的大量的國際游資嚴重威脅區域金融和區域安全,因此東亞區域要加強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應對全球經濟的失衡問題。 貨幣互換協議: 東亞金融合作里程碑 “在應對危機的過程當中,亞洲國家深刻認識到,在這樣一個有待完善的國際金融框架內,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區域各國迫切需要加強財經合作,共同防范和抵御大規模外部的金融沖擊。” 在金融危機的催化下,區域的財經合作有了蓬勃的發展。在2005年5月,10+3財長會議通過了以雙邊貨幣互換為主要內容的“清邁倡議”。“我們認為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鄭曉松表示。 他介紹,各方在“清邁倡議”下,已經建立了雙邊貨幣互換網絡,一旦出現危機,成員根據雙邊達成的協議,可以相互提供幫助。截至目前,一共簽署了16份雙邊貨幣的互換協議,總規模達到了800億美元,標志著東亞地區初步形成了應對短期流動性困難的應急資金互助機制。在東亞金融合作史上,應該說具有里程碑意義。 “我們成立了工作組,正在著手研究區域外貨幣儲備庫涉及的關鍵性的問題。”他舉例稱,出資的比例、決策的機制、檢測機制,以及儲備的屬性等,都需要進一步研究。“不久前,我們在大連剛剛召開過第一次工作組會議,可以預見,一旦這個儲備庫實施,區域合作將會呈現一個新的圖景。” 亞洲債券市場: 解決深層次危機之道 鄭曉松同時表示,10+3財長會議另外一項重點工作,就是發展亞洲債券市場,解決金融危機深層次的危機。 他解釋說,亞洲金融體系一個主要的缺陷,是間接融資比例比較高,這個問題不僅降低了本區域內的使用效率,而且容易引發金融危機。為此,10+3財長會議提出發展亞洲債券市場倡議,成立了多個工作組,從資產證券化區域投資與擔保機制、外匯交易清算、評級體系不同領域,推動亞洲債券市場的發展和完善。在各國共同努力下,東亞本地的市場不斷壯大,債券品種日益豐富,市場基礎設施也得到了不斷的完善。 東亞經濟一體化仍是初級階段 “我想值得指出的是,金融貨幣的合作,作為高層次的合作,是對區域、貿易合作一體化進程的支持和補充,所以很難超越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程度,而獨立發展。”鄭曉松指出,亞洲地區要走向更高層次的匯率合作、貨幣合作,更多問題需要細致的研究,需要加以解決。“因此我們認為這個過程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 鄭曉松以歐洲地區為例:“以歐洲的經濟金融一體化的進程為例,起始于不同的市場、經濟同盟、貨幣聯盟,最先誕生了單一的貨幣歐元,歐洲一體化的典型的經驗是貿易經濟一體化先行。貨幣金融合作是跟進的。那么從亞洲自身的情況來看,金融危機以來,東亞經濟一體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目前仍然處于比較初級的一個階段。而與歐洲相比,亞洲各國大家都知道,在歷史、文化、經濟規模、發展階段、經濟體制等各個方面是比較多樣化的,是復雜的。” 他最后指出,東亞區域經濟合作不僅僅是一個區域的問題,也關系到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東亞各經濟體在現有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增進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的挑戰,更好地應對影響全球化經濟增長的外部因素。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