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15年 融合旅程剛開始(4)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5日 14:02 《全球財經觀察》雜志 | |||||||||
挑戰不斷的德國經濟 除了由統一帶來的所謂“統一后遺癥”給德國經濟造成的問題,勞動力市場的僵化和產業結構老化也是其面臨的最大挑戰。 自1991年以來,德國的就業人數基本處于下降狀態,只有到1998年以后,就業人數才略有上升,2000年的就業總人數和1991年基本持平,德國的就業人數不隨經濟增長而增長,說明勞動力市場缺乏彈性。相反,近幾年來,其他歐盟國家如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的就業彈性(就業彈性定義為就業增長率和經濟增長率之比)顯著提高,失業率明顯下降。 德國的勞動力市場僵化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社會福利過大,大量的失業補助金和社會福利,減少了工作的熱情。二是德國實行部門內集中型工資談判模式。經濟合作組織的研究認為,就業立法和失業之間沒有密切的關系,全國性的或者企業內集體談判也不一定不利于就業,但產業中的工會組織集體談判機制會嚴重影響就業,導致非熟練工人工資相對過高。歐盟估計,如果德國的就業增長彈性達到歐盟的平均水平,德國的經濟增長潛力每年可增長0.6個百分點。 就經濟規模而言,德國居世界第三經濟大國,但就其經濟結構、新產業比重和綜合競爭水平與美歐其他新興國家相比已出現不小差距。多年來產業結構變動不大,存在結構老化現象,傳統產業(汽車、機械、化工和冶金及建筑)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高達30%以上,且多年未變。多年來,德國一直對煤炭、造船等夕陽工業實行大量補貼。1990年代興起的IT產業和網絡技術浪潮,德國雖然適時參與,但力度不突出,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動作不明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德國政府努力推動改革,而社會福利制度則成為政府經濟改革的排頭兵。如果這屆政府能夠在2006年大選前順利推行改革并且取得明顯成果的話,德國經濟將會獲得巨大的新一輪發展空間,執政黨社民黨也能為大選掙得充足的資本;如果改革推進緩慢效果甚微,社民黨大選時將會更加吃力。就目前來看,雖然問題重重,但德國經濟已漸現復蘇的跡象,尤其重要的是,作為東德傳統貿易伙伴的東歐國家加入歐盟,成為歐盟新成員,給依賴出口的德國帶來了良好的契機。而東德和西德這樣兩個如此不同的經濟體在一起行走了15年之后,其融合的旅程可能還真只是剛剛開始。 《全球財經觀察》雜志系列報道: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