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6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于7月7日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未來銀行之路·轉型與突圍。民生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賈鳳軍出席并做主旨發言。他表示,銀行今后要做的就是用移動支付+電子賬戶切入各種場景,把生活圈做大,讓銀行在生態圈里、在場景里找到立足之地。另外,銀行業今后要做的事情,是所有的銀行都要團結起來、聯合起來,一塊把市場做大。
以下為發言實錄:
尊敬的季總、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下面我把民生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探索跟大家匯報一下,不是什么主旨演講。我匯報的題目是“普惠創新”。
大家看到這個題目我就不念了,現在出現的新技術對銀行業,從技術層面給銀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里面其實可以簡單地舉一個例子,比如說H5頁面,我們之前都是基于APP、基于瀏覽器,基于瀏覽器的頁面開發起來流程比較長,它有表現元素不夠豐富。有了H5以后,H5完全可以代替APP,不用再下載APP了,對于安全方面的支持、流媒體,聲音、視頻方面的支持效果已經很好了,H5應用,它給銀行帶來的變化是什么呢?原來的機遇,比如說應用安全是一個框架,在框架里面基于原來的開發技術做出來的東西就是流程長、體驗不好,用H5頁面以后,原來的開發大大縮短,體驗也會大大提高,也不用做APP,也不用考慮那么多版本,用起來很麻煩。用好H5工具對銀行來說是一個,雖然它是技術層面的東西,但是它對銀行,銀行其實是高度依賴IT的一個行業。技術層面帶來的變化可能對銀行是在技術層面反映,更深層次的反映大家也看到了,電子賬戶,電子賬戶是一個什么東東呢?原來的賬戶基于存折、基于銀行卡的,它都有實體的介質來操作電子賬戶,操作后面的賬戶,雖然后面的賬戶只是一個賬號,但是它需要一個實體的介質來操作。現在各家銀行都在做直銷銀行,民生銀行推出中國第一家直銷銀行,核心是什么?如果定義直銷銀行,核心我覺得最主要的元素就是電子賬戶,就是沒有實體介質了,沒有卡了,沒有存折了,就是一個賬號,會告訴你這是一個賬號,它是一個電子賬戶,不用有實體介質來操作它。說起來這個,好像就覺得是一個沒有卡的賬戶,但是它帶來的意義非常大,有多大呢?這是對銀行體系基石的一個變化,雖然銀行有幾個基石,比如說實名制,剛才丁總也講了銀行的風控,這些是銀行的基石。比如從監管角度來講有資本充足率,有各種監管指標,比如流動性指標等等,有很多指標來衡量。像美國銀行是要對市場的反應要敏感,這都是銀行的基石。另外一個就是賬戶體系,普通消費者可能不是很了解,但是賬戶體系是銀行的核心的基石。為什么說它是基石呢?我們之前開銀行帳戶是要有卡、有存折,拿身份證來。貸款可能有些企業客戶就知道,之前我們有貸款卡,要去人民銀行辦一張貸款卡才能貸出款來,這是對公企業,個人也是有貸款賬號,都是有合同來支撐的,也是有實體的。
賬戶虛擬化以后帶來的變化是什么?一個是沒有實體卡了,起碼制卡,有實體卡會有制卡、發卡,卡發你手里之后會有掛失等等,對銀行帶來的都是經營成本,很多不便。沒有實體介質就完全虛擬化了,我覺得虛擬化,如果搞技術的都清楚,虛擬化是云計算的核心,現在都講云計算,實際上云計算的核心就是虛擬化。在IT界云計算帶來的影響很深遠,在各行各業帶來的深遠的影響,云計算才剛剛開始。銀行電子賬戶,賬戶虛擬化以后,對銀行也會帶來深遠的變化,沒有實體介質,可以在網上操作,不用面簽了。之前要去銀行不管干什么業務,多數業務是可以在網上做,但是少數的業務是需要去網點、見到你的人、看到你的身份證,看看是不是這個人,身份證對不對,是不是這個人。銀行的基石叫QIC,就是了解你的客戶,實際上就是識別客戶是真實意愿,有真實行為能力來開賬戶的。但是挪到網上以后,了解你的客戶就很關鍵了,他對銀行帶來很多好處,也帶來很多挑戰。所以對銀行帶來的是是一個深遠的變化,就是賬戶虛擬化,包括我們用的手機,包括現在的SIM卡,其實也可以不要SIM卡,虛擬化以后,軟的SIM卡可以做到。這也對運營商帶來很深遠的變化,這個不牽扯到銀行業務,我們就不講了。虛擬世界,互聯網的影響帶來了很多東西都虛擬化,銀行電子賬戶的虛擬化也是銀行一個深遠變化的基礎設施。有了電子賬戶,現在所有的互聯網都是基于電子賬戶,后面的相關支付、P2P,各類互聯網,包括保險,它之所以能在網上做,基礎設施就是賬戶虛擬化,不用見面、拿證件、見到你的人,就可以開賬戶。所以這是互聯網金融發展起來的一個基礎。
剛才講了點虛的,再講點實的。我們是民生銀行,現在叫網絡金融部,網絡金融是民生銀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一個重要的板塊,是我們民生銀行傳統銀行轉型的試驗田,網絡金融分直銷銀行、微信和自媒體支付支付、個人網銀、手機銀行、移動支付。我簡單介紹一下直銷銀行,剛才介紹了直銷銀行是電子賬戶,直銷銀行是銀行嗎?首先直銷銀行是銀行,它是一個簡單的銀行,這是我們為直銷銀行的定義,之前大家到銀行開戶,其實銀行的產品線非常豐富,存款、貸款到支付結算,這三個基本業務,基本業務衍生出來很多的業務,對公的、對私的、同業的都有不同的產品,應該說產品線非常豐富。我們直銷銀行依托電子賬戶把銀行的業務能在網上體驗好,面向城市白領,甚至于廣大的三、四線城市的勞動人民,面向這個階層,簡單,把銀行業務最核心的業務搬到網上去,是全新打造的,不是傳統金融業務的線上化,我們是從一個全新的線商銀行角度來考慮銀行,而不是把傳統銀行的產品簡單地搬到網上去。這是直銷銀行,一會兒會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另外,強調一下移動支付。移動支付帶來的變化其實跟電子賬戶是一脈相承的,我原來純的虛擬的電子賬戶可能在身份識別、支付安全上會帶來一些挑戰,有了移動支付,移動支付簡單可以理解為手機支付,基于NFC的支付,掃碼支付也可以說是移動支付,另外可穿戴設備的支付,比如說民生銀行跟出門問問做手表支付,它把NFC的模塊放到手表里,一碰就行了。移動支付就是把銀行卡虛擬化以后放在可穿戴設備上,放在你的手機上,這個帶來的變化也非常大。其實這個就是說你的實體卡可以放在手機里了。NFC里面存的主要的信息就是卡片上的信息,比那個信息應該說還可以更豐富,安全性也更高了。移動支付帶來的便利就是減少現金了,移動支付現在競爭還剛剛開始,雖然支付寶、微信已經占據了一些先機,但是對于銀行業來說,機會還是很多,比如說現在手機支付,手機支付肯定會是一個趨勢,我覺得將來,比如說像銀聯聯合民生銀行也參與了,推300塊以下免卡,一碰即付的體驗,一個是優于現在線下的POS環境,另外是優于NFC手機使用率的問題。可能還有一個過程,但是我覺得這個進程下去,它跟可穿戴設備結合起來以后,這個就是減少現金,提高安全性,提高便捷性,一碰就走了,300塊錢以下,風險問題是可控的。移動支付的趨勢應該是才剛剛開始,后面的趨勢會是什么樣還很難說。這次叫銀行業發展論壇,對銀行業來說,移動支付也是銀行業,我們都講場景,實際上銀行在場景面前是弱的,只能站在場景外面試圖找一個縫鉆進去,這個縫還很難找到,找到這個縫也很難鉆進去。不光中小銀行很難鉆進去,大行都很難鉆進去。所以有了移動支付,我覺得對銀行來說,將來會是一個機會。
我們直銷銀行的產品大概分這么幾類,一個是理財類,理財類簡單地說就是如意寶,就是對焦余額寶的,其實就是貨幣基金,但是我們這個有我們的優勢,我們是T+0,500萬贖回,應該說客戶還是比較接受的,歡迎程度也比較高。還有存款,在線上對城市白領(在座的各位)吸引力不夠大,但是在廣大的農村,在三、四線城市,這個潛力還是很大的,另外是信貸類的好房貸,好房貸就是線上按揭,我們用全新的理念線上的,來考慮開發商和購房人,以及我們的政府做權證抵押的,房管局等等,各類的參與者的體驗,這個推出來以后是非常受歡迎,應該說是我們推出來時間不長,但是現在在開發商,在各地銀行業的反響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是現在推出來的城市很少,杭州、西安推出來了。今后還會擴大到更多的城市去,大家要買房子的時候可以體驗一下,還是相當不錯的。另外還有生活類的,銀行業也在試圖構建自己的生活圈,其實我們就是面向我們的手機銀行客戶、網上銀行客戶,打造他們喜聞樂見的,能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支付、購買產品等等這些體驗。另外一塊是外匯類的,因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外匯開放,像資本市場開放,可能這個將來需求還是非常旺盛的。這是如意寶,就不細說了,簡單說就是貨幣基金的收益大概現在是不到3,2.6、2.8左右的收益,是活期。我們是實時500萬的贖回,這個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定活寶就是定期理財,最大的特點是可以線上質押,大概幾秒鐘就可以放款,質押率根據產品,從70%到90%不等,貸款利率隨借隨還,這個對又喜歡定期的收益,中間可能有突發的資金需求的話,這個還是很有吸引力的。質押貸款大概15%左右的人會用這個做質押,所以我們覺得這一類的需求將來應該還是很多的。銀行專屬理財是對應理財的,這個也是面向直銷銀行客戶的,他行卡都可以購買。我們的基金通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做質押貸款、T+0贖回。
打造便民生活圈,剛才我也講了,銀行今后要做的就是用移動支付+電子賬戶切入各種場景,就是找到那個縫鉆進去,然后把這個生活圈做大,讓銀行在生態圈里、在場景里找到銀行的立足之地。我覺得從銀行的實力來說,我覺得銀行現在缺的就是所有的銀行都要團結起來、聯合起來,一塊把市場做大,把我們的消費者服務好,這個可能是銀行業今后要做的事情。另就是風險,剛才丁總也講了很多了,應該說純線上的風險是會更復雜,對銀行的要求也很高,我們現在的做法是構建一個線上的風險矩陣,賦予各種監控模型來對各種風險進行實時監控。談到風險,《巴塞爾協議》概括得很好,對風險協議就是充分識別、準確計量、持續監測、適度控制。我覺得這是對風險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我們現在構建線上的風控體系也是按照這個原則來進行的,其實仔細想想這四句話的核心,一個是識別,你要識別出來,要計量,你要能算出來風險發生的概率,發生以后產生的損失怎么樣,這個要計量,這個計量會有很多模型。當然,也不是說模型算出來風險就控制住了,金融危機的發生就是給我們提一個醒,華爾街和迷信模型,什么都是模型,模型能解決一部分風險管理的問題,但是它解決不了風險管理的所有問題,所以我覺得下面是持續監測和適度管制,風險控制不是零風險,是控制住,10%、20%,只要能控制住風險,不讓它擴大,不給消費者帶來更大的風險,不讓他上街,這個風險管理就算到位了,要是做出來的產品讓客戶上街了,找銀監會游行了,那就是我們的風險控制沒做到。所以我覺得風險是一個底線,可能這個也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銀行要做的功課。
我就說這么多,謝謝各位!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李彥麗
金融業創新層出不窮,行業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銀行頻道官方公眾號“金融e觀察”(微信號:sinaeguancha),將為您提供客觀及時的新聞精粹,分享獨家、深度、專業的評論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