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5中國經濟媒體領袖春季峰會”于5月24日在南京舉辦。上圖為新媒體排行榜創始人徐達內。
以下為演講實錄:
徐達內:現在有很多話題,比如“主編死了”、“門戶已死”、“媒體融合”、“去中介化”。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新媒體。當代新媒體,我的理解是面向移動互聯網的渠道與容器,而不僅是說做了一個移動端。面向移動互聯網,在于大規模業余化生產趨勢不可逆,在于生產方式的去中心化,組織形式的扁平化,商業模式的下沉化,基于這三點才可能是網絡新媒體。
首先談一下融合媒體,包括人民日報和CCTV,有效利用傳統路徑,全面出擊、自建平臺,打造輿論場上的國家隊。廣義上的自媒體,代表有果殼網、知乎。
它們選擇細分領域,構建興趣部落,匯聚各自社群中的意見領袖。狹義的自媒體的代表有凱叔講故事、信海光微天下等,它們的個人品牌是經典自媒體的關鍵要素,從個人走向團隊化、機構化。
超級入口第一位是微信,還有微博、今日頭條等,它們對新媒體有誘惑也有裹挾。我們為什么在過去2年中致力于自媒體,商業變現是一切自媒體發展的核心動力,到微信時代,因為連接一切,因為單向傳播,因為圈層效應,因為閉環可能, 微信比微博承載著更大的商業變現可能性。
過去二次售賣注意力的傳統廣告模式不再唯一,電商模式、流量模式、原生廣告模式、眾籌打賞模式和線下活動模式開始舉足輕重。
去年12月的時候,我們在北京開一個會,我說過這個數字,現在每130人中必有一個人有微信公眾號。我們在這里有一個判斷,活躍用戶不超過5萬的微信公眾號基本沒有商業價值。今年可能是中國自媒體去泡沫化元年,微信早期紅利已經結束了。2%的微信公眾號享受著絕大多數商業變現機會,98%的微信公眾號憑借興趣或其它動力維持。我們有一個預測,在2015年會有一半的自媒體陷入僵尸狀態。怎么辦?瞄準垂直行業還有機會,從單純渠道變成一個容器,通過交互達到交易的目的。最近大家都在說“互聯網+”,其實還有一個“媒體+”,中國內容聚合市場正在發生格局的變化。傳統內容生產者通過內容產品化來適配新渠道、新工具;新流量平臺通過設計新產品,來適配脫胎于傳統媒體的新內容產品,從而建立起孤島和新大陸之間的新航線。2014年度中國微信100強中,有81個為生活類賬號,集中在百科、情感與文化三類;資訊類僅有19個,主要在民生、時事與汽車三類當中。在這里媒體+或者被+,何去何從,這都是擺在所有傳統媒體人面前的挑戰。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