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于2014年5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中歐基金[微博]董事長竇玉明表示,從前二級市場就像個菜市場,所有人都必須去這個菜市場買菜,但是只有三四個攤販,供給極端不足。因為馬上有很多人賣白菜,我再也不用排隊買白菜了。
以下是文字實錄:
竇玉明:謝謝大家。感謝廖院長邀請我來參加這個會議,謝謝各位老師同學,我是1994年從清華研究生畢業之后開始進入證券行業,在1995年正式加入證券公司,開始自營的時候第一份工作就是投資中國的二級的市場,那時候點位也在一千點附近,現在基本上做了20年了,回頭一看,去掉一些虛增的大概就是原地踏步, 20年還是從一千點干到一千點。剛剛聽了講PE/VC,王總過去也是做二級市場的,和我是同行,做二級市場的,后來及時的棄暗投明,上一場論壇大家意氣風發的討論馬上注冊制就開始了,PE/VC的另一個春天就要到來了,我們做二級市場的怎么這么悲催?20年熬過去了,馬上又要接受重重的一擊,是不是這么一個答案呢?討論這個之前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有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專門有一個菜市場賣白菜的,這個白菜市場是專營的,國家經營的,別人不允許去經營,而這個菜市場里的攤販國家精挑細選,只選三個或四個,全國所有人都必須去這個菜市場買菜,只有三四個攤販,供給極端不足,明明兩塊錢一斤的白菜到這個市場就得賣五十塊錢,一百塊錢,大家還排隊去買,因為如果想吃白菜就得到這里,時間長了白菜價格始終下不來,都是五十到一百塊錢,慢慢攤販也不講服務了,把一些爛白菜也拿進來,因為沒有什么競爭。
突然有一天國家放開了,攤販可以隨便來買白菜了,原來買白菜的消費者都痛哭流涕了,怎么這么慘了?原來五十塊錢的白菜現在要兩塊錢一斤了,是不是我們日子更痛苦了呢?我們二級市場過去二十年經歷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VC、PE、投行都是拿質次價高的東西賣給我們,白菜明明兩塊錢我們非得認為一百塊錢?我們沒有那么傻,只是我們知道除了這之外沒地方買白菜,當時我們買了五十塊錢的白菜可以六十塊錢賣給其他比我們更傻的人,事實過去二十年我們還做到了,確實有很多人比我們更慘。
現在整個放開,我想回到剛才的問題,真正二級市場的春天就要來了,因為馬上有很多人賣白菜,我再也不用排隊買白菜了,我相信下次拿著錢進去買白菜的時候會有很多攤販大聲叫賣,給我服務,我可以以合適的價格買到合適的白菜。但是對原來在這兒買白菜的消費者來講那是沒辦法,尤其原來存了一批白菜的日子更難過一點兒,大家現在都知道馬上白菜就要放開了,價格已經跌到三塊錢了,再跌不到哪兒去了,就算你買了五十塊錢的白菜,現在已經到三塊錢了,下跌的空間也不是太大。所以,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春天來了,而且是一個比較長久的春天。
回到今天談的財富管理市場,我談的話題從基金管窺財富管理的未來,我從行業簡單給大家談談未來財富市場會怎么發展。首先,從公募基金來看,過去2007年到現在沒有什么發展。1998年開始有公募基金,現在已經發展大概15年的歷史,1998—2007年是公募基金的黃金時代,從一文不名到三萬多億,我把這叫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從2007年到現在沒有發展。從這兩個階段發展來講,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公司的發展情況是不同的。
第一階段,誰早進誰是王,牌照為王,我們基金銷售都是好幾百倍的認購率,王總當時在南方基金,他也經歷過這個黃金時代,我們賣基金是不愁的。那個階段只要證監會[微博]領導拿個批文給我們,我們直接就可以發了,不需要做什么銷售。所以,第一階段誰能拿到批文,誰進去早誰就贏了。2007年做的最大的公司基本是最早成立的公司,因為市場剛剛起步。2008年到現在誰贏了?渠道系的公司贏了,就是銀行系和像阿里巴巴[微博]這樣的。
第二階段渠道為王,誰掌握渠道誰就贏了。展望未來,我認為整個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勢頭我比較看好。未來誰會贏?第一階段誰進入早誰贏,第二階段誰抱大腿誰贏。第三階段我們看到一個很好的現象,既是殘酷的又是好的,行業馬上競爭開始了,我們發展了15年發展了90多家基金公司,按照證監會領導的想法很快發展了三五百家,競爭激烈,對消費者是好事兒,對現在的競爭者來講也比較殘酷一點兒,但是我認為經過這樣的競爭,留下好的公司對我們整個行業是良性的,對個別公司來講才是殘酷的。
未來誰能贏?剛才潘總講的差異化。國外三種模式,第一種最大的公司,規模足夠大,成本足夠低,品牌足夠大。第二精品店,第三類單類產品。基本資產管理行業兩個路,第一規模化,流程化,像制造業一樣,制造的產品是標準化的,什么東西最關鍵的?就是制造成本,煉鋼、煉鐵,做其他行業都是,最關鍵就是成本控制。大公司由于規模足夠大,成本下來了。第二類不比成本比品質,那就是走精品店,就兩條路可以走。對于中歐這樣的公司,包括未來新的公司,我認為如果沒有大腿可抱的話,也就沒有其他的路可走,只能走精品店。
做精品店最關鍵的是什么?剛才說了做大公司最關鍵的要么進的早、品牌大,要么有大腿抱,如果做精品的公司什么東西最重要?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整個公司的治理結構,為什么剛才曹老師講的一些私募基金看起來做的比公募好一點兒,它有什么好的呢?我認為核心的它的治理結構已經理順了,它的這些人是真正的企業的主人了,現在中國的基金行業面臨的治理結構的問題,股東絕大部分都是國有企業,這些國有企業總體任期制,三年五年,大家看的比較短,看得比較短之后,總經理,下面的員工所有人都比較短視,比較短視就會出現什么問題呢?
大家都追求短期目標,基金經理追求短期,所以,搞老鼠倉,抓了不少人,很多人開始頻繁的離職,現在的離職率一年已經達到20%以上,業績波動也很大,今年第一,明年最后,這些東西我認為都歸因為治理結構由于股東追求的是短期的,所以,我們總經理追求短期的,基金經理也追求短期,所有人追求短期以后形成一種代理人的結構,全都是代理人,但是做精品最關鍵的是什么?那你要考慮長期的,你想做一個百年老店,做的東西特別好,做愛馬仕,沒有幾十年的積累是做不了的。
對于做基金來講也是,如果真的想做好的基金,做好的團隊,整個培養過程是很長的,我們培養一個典型的基金經理,好一點兒的需要十年以上,培養一個團隊,我估計花的時間會更長,天圖的王總他們做了11年,對一個資產管理行業來講可能才開始,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國外好的基金公司都發展了百年的歷史。
所以,只有有長線眼光的股東才真正會有精品店的基礎。因此,中歐基金我們是國內第一家進行員工持股,員工現在持有20%的股份,馬上還有更高的比例,未來會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這樣的話真正解決了代理人機制,所有人想的事情,核心員工想的事情能和公司的長期利益,能和客戶綁定,才能談到精品。所以,未來中國整個資產管理行業的分化會走向兩條路,有一些現在就有規模,有渠道的,甚至包括很多大的國有企業有它的優勢,中銀、瑞信有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的支持,他們一定會做的非常大,留給我們的另一條路對我們來講把治理結構調整好,選好人,還是有很多空間可以去發展。
今天簡單的跟大家談一下個人對基金管理行業的一個比較微觀的看法,謝謝大家。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