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30周年院慶活動于3月12日至4月27日舉行。管理學院院長論壇于4月19日展開。圖為論壇二:管理學院未來新焦點。
以下為完整實錄:
錢穎一:謝謝五位院長。首先我們請出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黃麗華教授,然后是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蘇秦教授。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項兵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微博]安泰經濟閾管理學院周林教授。
這場論壇加上我也是六位,我們這一節論壇跟上一節有所不同。我們這一節主題是管理學院未來新焦點,這個里面不同的院長肯定有不同的想法和解讀。我們請院長就這個問題做五分鐘左右一個發言。
黃麗華:清華經管我們一直很欣賞,我講一點,因為是未來新焦點是虛,不像我們上一場是實,我想未來新的焦點,我考慮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其實還是跟人才培養有關。我覺得我們今天來講,尤其像復旦這樣的,我們是五二年開始,七八年恢復教育。到今天是三十多年,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出來。所以我們正好趕上了這個時代,我們一直來也確實培養了一大批的優秀的人才。但是到今天我們中國的經濟不斷在發展,社會在發展。中國所需要的人才也在發展。所以就像剛才宋總所講,我們今天的企業需要的是創新轉型。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覺得第一個焦點就是我們如何培養不只是有競爭力的,更是有智慧有思想的人才。在今天的中國需要能夠培養,他們要有思想,有智慧的領袖型人才,因為我們今天培養的人才不只是讓他們今天找到合適的崗位,更重要的是二十年以后成為領袖。 我們的焦點在于,我們如何去教智慧,教思想這是第一個未來的焦點。
第二個和這個有關的當然是我們的師資,這幾年來我們師資兩種途徑第一海歸一大批進來,補充了我們的師資,第二個是我們本土培養的老師。這兩個老師,某種角度上來講各有優缺點,像我們復旦這樣的學校包括清華,在評價上只有一條路,更多借助了西方追求學術性,尤其是期刊學術論文這樣一個引導,讓我們在成長。所以接下來我們要真正培養我們的優秀得有思想的老師。就像剛才宋總所講的,我們怎樣跟中國西方結合。第二個焦點在于我們如何引導我們的教師,真正是面向國家的發展戰略,面向中國的戰略研究,這個成果不只是論文,讓他們更加全面的成長。
第三個焦點在學院層面,真正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和體系的問題。這幾年我們無論是在師資的規模,學生的規模。我們的收入,我們的機件都已經有了非常好基礎。不僅在十年,或者是更短的時間內,一定穩定下來。
我們的實力在于我們可持續機制在哪里。無論是經濟制成的實力,和我們學生培養的實力,一個包括其他方面我們需要一種新的體系支撐我們學院的發展。
蘇秦:錢院長提到管理學院的未來,我想從一個簡單的回顧來談談我們未來更應該關注什么,西安交大管理學院的發展也是三十年,我們西安交大管理學院的發展,在三十年發展中,如同清華經管一樣,我們發展模式壯大中靠的是什么?實際上我們有三點的想法:
清華經管學院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同中國的經濟改革和我們的這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壯大一同在成長和發展,也共同的我們西安交同大學和在座的各位經管學院管理學院一起共同見證中國管理學院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在貢獻我們的智慧,貢獻我們的思想。包括我們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人才的支撐。這是我們管理學院存在和發展的根基所在。
第二點在我們中國的管理教育的發展的進程中,國際化始終是我們的這一個主旋律,在這個中國管理教育主旋律當中,包括我們西安交通管理學院一樣,在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來培養我們的高層人才中,不斷的提供支持,所以就剛才前面很多院長都談過,本土化與中國化的融合,也是我們中國管理教育三十年發展的經營所在。
從發展的歷程中,未來的三十年未來得管理學院的焦點應該集中在哪里?我想談三個方面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第一個是在今天特別是在中國管理教育三十年的今天,我們中國的經濟改革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階段。我們的管理教育首先應該是未來關注的焦點,為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和我們的管理教育的改革,教育的改革來提供我們的智慧的支持,思想的支持。以及提供人才的支持,也就是說改革應該是管理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是我們未來的主旋律之一。
第二個觀點在整個的改革和中國的改革的進程中,我們現在面對著全球化的經濟,我們教育的全球化,人才的全球化等等。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互聯網,互聯的這個思維的進步,必然在改變著我們的經濟的格局,也在改變著我們管理教育的格局。因此我們的管理學院,第二個關注的焦點應該更加的關注像木刻、翻轉課堂給我們帶來管理教育一些挑戰。我們必須重視和正視管理教育,因為互聯的教育的這一個進步和發展,使得我們不僅僅是大學,培訓機構、企業包括社會等各方面的資源,它都可以來辦,或者來傳授管理知識。在各方面資源都可以傳授管理知識的競爭中,我們大學的管理學院,我們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哪里?我們是不是能夠在這個互聯的思維時代,我們能夠貢獻我們的智慧,能夠通過我們的這一個木刻也罷,或者說翻轉課堂也罷,把我們的及時發現和創造的這個管理理論和實踐很好的結合起來,能及時的推向這個社會,這可能是我們應該更加注重的第二個未來關注的焦點。
在這個進程中,我想國際化一定是我們所要堅持的。但是在這個不僅僅需要我們和國際商學院的合作,在這個互聯的經濟時代,我想很贊同剛才李仲飛院長一句話,就是我們中國的管理學院之間更需要合作,我們更需要直面與企業的合作。這是第二個觀點。
第三個就是我們因為面臨著全球化、國際化包括互聯思維的挑戰,對于我們的管理學院存在的價值,我們首先應該以人為本,這個以人為本應該不僅僅是我們教師,還包括我們的學生以及我們的社會的進步等等各個方面。可是現在目前我們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面臨的一個挑戰和中國其他的管理學院也一樣存在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師資隊伍的建設中我們有叫學術創造,或者說我們發現知識師資是我們的主流,但是現在直面中國的時機問題也很需要具有實踐力很深入了解企業,這兩點在學院以后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如何管理我們的學院,整合和協調好我們的這個叫師資,實踐的師資和管理的師資,包括復合型人員如何激勵和培養,應該是我們未來所面臨的第三個最重要的問題。
項兵:謝謝各位院長的分享,也感謝清華給我們提供這個機會。必須是生日快樂。學院論壇是最年輕我們是十一年多一點,能有今天不創新是沒有可能的。只有包括創新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希望看未來十年、二十年在哪些方面希望做一個探索。第一個創新是2004年把人文課程引入管理教育。為什么引入很重要?沒有人文是領導不了全球團隊,科技興國這句話把我們給害苦了。不能忽視人文,希望我們學員過著富足的生活,否則全世界都是土豪了。這是第一個創新。
第二個創新當時創辦學校的時候,就在想全世界的商學院都是MBA,在科技創新不斷,在社會變革不斷,在世界大格局不斷改變的今天,再偉大的董事長總經理必須回到學校學習,這時代已經到來。所以我們第二個創新一系列的課程和探索來針董事長總經理這個層次,這方面沉淀不僅是韓國的CEO、美國的CEO,全球最大律師事務所的一撥人,加上上院下院都是我們學院培訓的。這是第二個突破。
第三個我不希望我們提出最有競爭力叫領導者,你們學校最優秀的校友是誰?他們心目之中肯定是馬云[微博]。我弘揚的是一個和而不同的理念,這是老祖宗留下的理念,不能頂住一撥人,我們的王瓊出錢請了張一靜導演,這個我看了非常感動。精采是多種多樣的,一定要和而不同,絕對不能同一個夢想,不能夠追求一撥人,老祖宗把這個話說的非常非常透。所以我希望是培養多種多樣,各有精采的人才。這是我們商學院不可或缺的一個責任。從月球看地球全世界都是你的,沒有民族品牌這個說法,民族品牌就是本位主義,看著你的我的,全世界都是你的。中國的通用電器,中國的豐田,中國的三星[微博],人家都是倒著念的,我們都是逆著念,如果有自己的IBM[微博]電器,只有我們自己封鎖了自己。所以在我們學校不允許說國際化,全世界都是你的,哪有國際化可談,做任競爭都是全世界的品牌。為了聯想和華為的成功,必須忘掉自己是中國企業,有可能被全世界接受。這是全球的視野,美國人開口閉口都是全球問題,我們中國人開口閉口都是中國的問題。我們很歐美有非常大的差距,印度人可以修理全球市場,我們中國的企業家目前只能修理中國市場,這是我們商學院必須面對的歷史性的問題。
我們中國培養全球視野整合全球資源的一批征戰全球的企業家,我們中國經濟才有更好的未來。這是第四個突破。
第五個突破是社會責任。因為在美國商學院關注如何掙錢,企業如何有競爭力。我們為什么三百年一個朝代更替,越走越快朝代更替,我們國家第一批分配就出了問題,拿了80%分享,我們稅轉移帳的比例是很低很低,我們財政占GDP0.18%,美國到了2%,所以這個問題會愈演愈烈,如果在我們中國商學院這強調你更有競爭力,賺更多的錢,這話不是聳人聽聞,商界領袖必須關注為什么做生意如何把錢管好,掙了錢怎么辦。我希望更多的學校能加入義工這個行列,我們是個社會進步,我們社會進步的力量。和諧的力量,不能富人越富,窮人越窮,體制性的問題我們培養的企業家沒有擔當的精神,僅僅靠民主、法制永遠是解決不了,不能全部靠政府,這是第五點。
第六點,我們希望能推動雙向交流,過去都是西方教我們,我們教西方的時代已經到來了,不能讓他們老是焦距我們,我們研究了國企、民企、跨國,如何不一樣的競爭合作。第二個問題中國對全球的影響,我們可以教西方了。我們的和而不同的我們的天人合一都比西方領先了一代,地球都修理壞了,這是西方以人為本,我們不僅有以人為本有天人合一。我們對未來的價值作出貢獻。我們中國商學院不能太謙虛了,是時候了,是我們教西方的時候已經到了。把那個貿易赤字一定要改變。
第七個就是后EMBA的課程,就是2006年推出的,一定要終身學習。面向未來幾點需要關注的第一點小波也點到了,我們傳統商學院IBM、麥肯錫等等,產生的就業機會越來越少。VIP商品會四五十個同學沈指導了一百億美元。所以我們客戶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我們商學院盯著傳統的客戶,我覺得系統風險是非常非常之高,到底哪一類企業是我們商學院要好好服務的,不僅是IBM通用電器,同樣重要的是這種新生代,無論是科技創新的或者是一般創業性的公司都值得我們高度的關注。包括富二代他們怎么辦?顛覆是科技的創新,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我認為全球化和信息民主化時代的到來,兩者結合人口決定一切,感謝毛主席給我們留下了這么多的人口。有了人口會致勝未來。你知道的,我們知道的。技術上沒有代溝,我們必定會一統天下。我是充滿信心的。
如何保證我們在科技上不會落后一代,剛才幾位院長都強調了,不僅僅是互聯網,不僅僅是移動互聯網。同樣重要的像第三次工業革命制造業的顛覆,包括新的能源,液燃氣這一塊,所以六大也好,八大也好,顛覆是科技,對中國的影響,對全球的影響絕對不能落后他們一代,只要沒有代X,六百萬的人口沒有和13億人口國家競爭的。這是第二點要關注。
第三點西方講的比較多,就是技術帶來的沖擊,重視不足就是社會變革帶來的沖擊。社會變革帶來的沖擊會影響世界二十年、三十年。我是最到提出這十二人在全球,目前在西方反饋不錯,我希望我們商學院高度關注這個問題。社會大變革的社會已經到來,這個重視不足準備不足。
第四點強調我們的心態,我看了一下我們經濟學院,管理學院很少關注心態。心態是我們最大的問題我們憋不住。舉例來講一個有錢的老板坐在這里吃飯,我說你坐著兩百億的財富政府對你不公平,政府對我公平?如果你這撥人沒有感恩之心,中國還有和諧的可能嗎?我們心態成了和諧進步最大一個障礙之一。這話一定都不過分。怎么關注這些問題,把我們心態調整下來,我們有一個感恩之心,我們社會有可能和諧,否則任何政治制度都是沒法和諧的。
最后一點雙向交流,最近在西方鼓吹了一段時間。也不是聳人聽聞,西方的民主政治和我們商學院聯手有可能把人類推向滅絕,為什么?沒有長線的考慮。金融老師都知道,西方的政治制度四年一個周期,再這么下去不僅氣侯變化,什么都會變,已經走到崩潰的邊緣,從西方到東方,從政治到經濟沒有長線的考慮,誰考慮一百年之后,誰考慮兩百年之后。我覺得我們中國商學院有這個責任,我們有悠久的歷史,我們提出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不能所有問題交給西方人來解決,我們中國人解決的時代已經到來,西方人跟我們跑。所以從這一點我們長江商學院從第一天起,沒有加入排名。沒有加入認證,不反對認證,不反對排名。我希望我們用更多的空間去差異化和創新。認證和排名是學習的工具,絕對不能限制度我們的視野。更不能限制我們引領的機會,謝謝大家。
周林:我想祝賀一下清華。十二年以前。我是清華之前引聘的教授。他海外很多的教授引回到中國,論壇的教書都是管理學院的院長。我就是到了交大經管學院,還有武漢大學[微博]的經管學院院長。清華三十年當中,對于人才培養當中作出很多貢獻,對于中國商學院教育一些很多的措施也應該說是引領了中國。
項兵:當時做過兼職。
周林:從中國管理學院三十年走來包括清華、長江,很多商學院對中國商學院國際化推進還是發揮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這個我想講一下。談到下一步焦點,中國的管理學教育實際上還有很大的空間。從規模商來說,我們還分析了,236個MBA的教育學院,每年有四萬多的MBA,EMBA的學員。總體來說和美國發達管理教育的國家,和歐洲包括和印度相比,其實規模不夠大。我們顯然還有一個,從全國的范圍來說還有更多的機會。但是這個機會我們怎么抓住?到底該怎么辦?不可能人人都像長江商學院,都能夠把土豪變成紳士,中國沒有那么多土豪。用不到我們都做這件事兒。我們要變成國際頂尖的商學院,我們有一些學院,包括清華,包括中歐都是參加國際的認證和排名,不可能中國大多數商學院都能夠進入全球的百強。我們230個,可能發展到500,甚至一千所學校進行管理教育。對于這些大量的學院來說,我想我們面對更加實際的問題。我們如果說要能夠培養好我們的MBA的項目,我們應該怎么做,我們應該面對怎么樣一個人群我想這個焦點是一個大多數商學院所面對的焦點,你到底做什么?在我看來的話,其實中國大多數商學院未來方向,更多MBA這個可能是我們各個商學院所要關注的項目的重點。
和一些頂級商學院可能不一樣,歐美的商學院,全是做的MBA的品牌產品。中國的做到世界特色是EMBA的項目特別強。但是我想在中國眾多的商學院可能要關注的話,更多還是什么?總的態勢是不會改變,原因我不說大家也了解。怎么樣能夠辦好我們的MBA的項目,而且對我們大多數中國商學院來說,都是附屬在高校里,我想我們還是要抓住什么。我們自己的機會,作為一個中國商學院的特征,再要強調一下跨學科的合作,特別是商和工。我不是否認人文的重要性,人文沒有意義的。要培養人得基本的素質。要成為有德的管理學家。對于我們基本的技能或者對于我們商業的創新來說。 技術的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這個緊密結合,這個趨勢我們大家都看見了,而作為一個綜合性大學的商學院,如果有這方面的優勢,千萬不要放棄。
所以上海交大我們從2008年開始就辦一個項目,是管理和工學碩士的結合。這一點其實我覺得非常的重要,當然現在國內很多學校都在做,當然會有很多困難,一開始我們做,如果僅僅是學院和學院作為一個純粹的教學項目來培養,實際上理論上是很好。但實際你做起來會很困難。有機制上的限制,體制上不行,機制上其實工學院為什么要和你合作?他現在沒興趣,你要辦一個雙學位項目,別人還給你貢獻名額,有什么好處?我們商學院如果和工學院進行合作,到底怎么樣實行一個雙贏的,不僅僅說是一個好的意愿,一個好的愿景,真正能夠做成。這件事情我覺得我們體制上的設計,另外的話也跟我們國家的發展實際上也緊密的結合。包括高等教育的發展,現在這個學校大學的話,你們抓住機會,大家都在強調這個產學園結合。產學園結合和產業和市場的結合,實際上中國所有的學科里面,商學院是做的最好。我們多年下來,我發現我們工學院越來越有積極性,他們的項目,他們要產業化,其實他們碰到的困難遠遠比我們的大。他們和實踐的結合,其實是相對管理來說是落后一大截,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們商學院一方面我們是強調研究各方面,在綜合性大學也必不可少,但是我們另外一方面和市場的結合這一點是其他的學科目前還沒有達到這樣一種程度。
作為商學院我們和工學院的結合,有一個很好的平臺,一個賣點。就是我們和市場的緊密結合,包括我們的校友的資源,包括我們企業的資源。在這一方面對真正在工學里面,他們的教師他們的科研隊伍,希望要把他們的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其實我們是有很大的賣點。最近我們也發現了很多工學院的老師,他們主動要來和我們進行合作,不僅僅是單向的問題,是雙向的合作。這個合作做好了以后,對于我們人才的培養,對于我們社會的貢獻各方面,又可以有很好的提高。
錢穎一:我們每一論有五個院長發言,我們有十個學院的院長發言,我的未來焦點有一個,剛才的九位院長都提到的一個詞創新,但是我覺得是非常值得把它作為焦點。在我看來,不是把它說出來,把它做出來。未來的焦點而且從現在開始的焦點。在過去這幾年,清華經管學院圍繞這個做了三件事兒。第一件觀念上的擴展。我覺得我們中國人特別是企業家也好,我們太注重創業,但是在它之前首先要創意。所以我們把這個觀念延拓到創新、創意、創業。第一件事兒理念上應該是創意創新創業。第二件事兒我們去年年初做了一件事情,組建了創意創新戰略性,跟創業創新戰略相關教師組合成一個新的系,他們的使命非常重要在創新創業方面,這是作為教師資源非常重要。
第三件事兒是我們在去年的4月,一年之前我們創建了清華X-lab,中華叫X空間。把它定義為清華大學創意創新創業的教育平臺。這是一個由清華經管學院發起牽頭聯合了清華十四所院系,一起打造的一個教育平臺。從創意到創新到創業。上星期舉辦了清華X-lab一周年的紀念活動,已經有200多個項目進入清華X-lab。有50幾家公司在過去幾年注冊,并且已經融資超過三千萬。這個發展勢頭非常猛烈,而這個平臺也不光是MBA也不光是EMBA,包括清華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面向所有清華的學生校友、教師。是這樣一個事情。
因為我們覺得,我們共同的理念就是管理學院也好,商學院也好。要超越過去只是為大公司,或者某些行業輸送人才。我們非常缺乏的是創業人才,大家有共識,創業的后面是創新,創新的后面要從根本做起,還要從創意做起。根本是創新創業的思維。所以我覺得未來管理學院一個新焦點,我會說這是一個,而且在我現在看來這是唯一的一個特別重要的。
這個里面實際上就會對我們管理學院的思維要有很大的沖擊和變化,為什么?這個學院在世界用上德名稱是在過去一百年有很大變化。最開始叫商學院,后來很多學院成立的時候叫管理學院。也有人說將來叫領導力學校。但是我們如果用創意創新創業的思維來看。這里面就復雜了,我們當時叫X-lab,X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探索未知,X是未知數,還有一個交叉學科,剛才很多人都說了像綜合性大學、理工科大學里面,交叉學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X起了這個名。我們注意到斯坦福大學有一個名字叫設計學院,但是用了一個縮寫。我相信里面的意味深長。
將來這個學校以創意創新創業為使命化叫什么?我也不知道,也許是X學院,里面有非常豐富的含義,讓我用非常簡短的話來講,未來的焦點我會放在創意創新創業,清華X-lab是一個嘗試,剛剛開始的嘗試,我也想象周林院長也講了,各個學校都有嘗試。我仔細聽了有不同的觀點,有人強調國內、國際、本土,現在關鍵是怎么做?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跟國際上領先商學院幾乎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以我是覺得這是一個讓我們展望未來新焦點的話,我們既有潛力,也有能力去在這方面不僅在這方面開創新的管理教育,也是在全球有可能超越的一個具體的補正。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新焦點,回到管理學院未來新焦點,剛才大家講了很多方面,黃教授講話了三個方面。我們項兵講了從月球看地球,就N個方面。我們下面還是想對這個新的焦點,大家講了很多過去的經驗和一些理念,在具體的行動上我們能做點什么?
周林:我繼續呼應錢院長的那個。國家大的方向其實也有很多資源我們都可以利用。我們現在從前年開始把我們學費收的部分,拿來設立一個創業的基金,我們每年給了兩百萬。但是有的好的,上海市有一個上海市大學生創業基金學會,就可以配。所以這樣就放大了,我們投兩百萬,他們投兩百萬,我們準備做五年那就要兩千萬,兩千萬的項目拿來做天使基金給我們MBA的學員,你只要有好的項目你就可以來,但是要求是你要放棄你的工作,你必須全身心投入,第二個你自己基金至少要配足。兩年下來以后,現在項目很多了,上海市基金會在其他的本科推這件事情,成功的機會就少,很多做學費就玩掉了,在MBA這個項目上就很多真正有志于創業的年輕人,這個項目希望很大。各個商學院都可以做。復旦為什么沒有做?大學就在隔壁。社會上有很多這樣的機會,只要我們做一些政府的機構可以配合,后面我們基金很多我們的校友,就愿意做。天使基金做的好的項目以后,他們就可以繼續分享,所以這就造成非常好創業這樣一個生態的鏈。
我們商學院作為教育單位,跟最后不斷通過政府和企業的樣子把它越放越大。
項兵:我補充一下,從我們觀察來講中國創業的激情是無須關注的,和日本人相比我們沒有人專注他,日本人三十年想一件事兒,出了很多精采的企業。為了保證我們的科技上不至于落后,我們必定是一個獨立的商學院,沒有研究專門的學院,我們就是整合全世界的資源,全世界最精采,歐洲最優秀的是誰?每一個學科最優秀的是誰。前幾天新加坡那位女士和主題演講人。我不了解互聯網,我發現老外這些頂級的專家對這個東西的駕馭是一個結構性,不是說阿里巴巴[微博]很厲害,都學馬云,小米厲害都到小米那去了,這是一個前瞻。我們需要一批的專家,和我們中國企業家分享,未來的五年十年中國會帶來什么?聽了以后是創意的。我們做創意的,不是我們自己去研究。
蘇秦:我從西安交大管理學院,響應錢院長的創新創意創業,我們做法是一個,我們從2007年開始我們本科研究生教育實施了2+4+X的模式,同時我們管理學院的學生是放在四個工學院,我們能動學院、機械學院、電氣學院和電信學院,四個學院進行培養,培養我們工程的背景。在四階段也就是我們的管理的基礎的教育和研究生的教育貫通。因此我們這幾年是培養的學生,我們在強調的是工程與管理緊密的融合培養復合型的人才。
所以這是我們做的一件事兒,就是在管理教育上的創新和融合。那么其次我們在研究生的,碩士研究生和我們貫通教育中,我們打通了本碩博的所有的體系。研究生也可以選修部分的博士生禾本科生的課,非專業里面我們的貫通,同時我們在所有的本碩博課程中,都設有社會實踐的課程和實踐課。本科生設置兩本實踐課強調,我們實際的解決。所以這是一種我們的2+4+X的模式。我們MBA的教育,特別是MBA教育的品牌中,我們有四學分的實踐課,包括整合實踐和我們實踐中創業項目的實施和學院的完成也作為實踐課的內容,這個內容落到實地上。
第三個方面就是在我們博士生的培養中,我們更強調這一個國際創新性的學術的研究,國際的規范和標準培養我們的管理人才。我想從這里三點來響應一下,錢院長說的我們管理教育的創新。但是我僅僅是從管理教育的創新上,和錢院長講的創新創業更大范圍的還是有所。
錢穎一:西安交大是非常強,你們有什么合作和聯通嗎?
蘇秦:有,我們在本科和碩士階段的培養上,我們的前期的兩年半的學習放在四個工程學院,實際放在完全和他們四個學院的學生,他們的課程學習都是放在一起融合的。能源學院、機械學院、電氣學院和電信學院。實際上也是我們西安交大最有優勢的四個學科。
另外我們和能源學院開辦有留學生能源管理雙學位的項目。
黃麗華:我我覺得作為一個學院的院長,不只是討論學生培養問題。所以我覺得教學的改革,永遠是我們每次討論的問題,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包括我們講創新創業,社會責任感,包括人文都是我們一直思考如何融合,我為什么要提培養有智慧的學生?因為最終最終我們真正能夠去讓我們一批學生發揮能力和知識,還是要靠智慧去行動。所以一直在這方面在探索,這幾年引入由企業家專門設立了復旦創業課程。主要就是鼓勵我們學生校區社區和企業能夠建立起真正的聯系。所以在這一方面的改革,應該說這幾年做得非常非常多。本碩博這個專業學位都在進行改革,所以我們是圍繞著這個。這個問題回到如何教的問題,將來只會傳送知識性東西的課堂,將來可能逐漸逐漸會減少,甚至有一天會消失。我們教什么?怎么教,這始終是我們需要現在開始需要討論的話題,所以我們在這個方面積極的嘗試,包括我們開發了好多APP移動的應用,都在摸索當中。
第二個方面那就是如何來教一定要有老師,我們現在的老師我相信清華也好、北大也好、交大。我們一大批師資來自海歸,這十年多來的引導,我們一批老師包括本土的老師已經放到國際最頂級的學術雜志。但是這些老師能不能放到最頂級的雜志,能不能成為最頂級真正的老師,這恐怕之間還有那么一點差距。我們現在真正的海歸老師要走進應變課堂,需要對中國的企業有更多更多的了解。要在企業里摸爬滾打一陣子,才能跟EMBA學生有一個對話,否則會很難。這是我們碰到現實的問題。
所以這幾年在教師評價,分類管理這一方面進行了探索。包括接下來引導如何讓我們每一個老師真正是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包括像宋總我們最近引進了兩位六十歲高管做我們的管理者,他們非常非常優秀,是我們復旦的老師。
周林:本來就是復旦的老師。
黃麗華:這條路走通,突破很多學校的限制,學校里人才引進,你沒賠本能引進嗎?不可能。
錢穎一:突破了哪些限制。
黃麗華:突破了,沒有。在企業界四十多年了,
項兵:其實你將學術和實踐的平衡,全球和中國的平衡,中國商學院必須面臨的挑戰,我們也是最頭疼的事兒之一。我們40幾位教授,從講習教授。不是所有人回來都可以把課講好,學術非常優秀。發表很多很多文章,到教MBA都是一個挑戰。我們做了哪些努力?你招教授的時候,我招十個人,一定要保證兩三個人能教課。這兩三個人不能差,必須培養兩三個非常優秀的老師,也不是每個人從美國回來。到了中國照樣第一節課就炸掉了,我有問題對接不了,同學就煩了,老師講美國的和我們有什么關系。這是一個過程,你要有耐心。他教課的潛力非常巨大你給他一年的時間,寫幾個案例,會成為非常優秀的教師。因為理論功底還是很深的。所以這是第一個讓他寫幾個案例,也不容易。院長說話沒用。
錢穎一:你們強制性的嗎?
項兵:工資每年漲2%3%沒用。我給研究經費,我是專題這個很重要,我給X塊錢,你就做。做了之后案例時政研究都出來了,這是唯一的辦法。教授都是大牌,院長不放在眼里。這是我們解決的一個辦法,但是你選擇教授的時候一定要三四個人,你認為在X教出來的教授非常優秀。到了中國炸了第一次,第三次不會炸。這就解決了,這是我們解決之道。第二個我想提一個小的建議,哪個院長提到了,我用另外一個打法,以全球應對全球,在全球化的一天,再偉大的學校都有局限性,不可能每個課題都是最優秀的,這是不可能的事兒。所以全球聯盟的時代已經到來,九段聯盟的時代已經到來。所以我倒是希望,開會以前賴斯,像這種有思想政治影響這么大,觀察這么深刻的人,到了我們中國是不是可以通過技術分享的問題。我們請科技專家,整合很多資源花了很多錢,把全國的平臺打起來。
錢穎一:賴斯就要到我們清華大學來。
項兵:這是小范圍的,長江范圍的。我覺得這些大師級的演講,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可以演講。你錢院長可以領導一下,我們配合一下。把這個事兒解決了。
錢穎一:我問最后一個問題。我們都講了創新,剛才項院長也說了顛覆性創新,反過來我們這個行業也面臨著顛覆性的創新,就是現在的在線教育O2O。發明顛覆性這個詞作出最大貢獻的是哈佛大學院大牌教授。去年在硅谷說了一句話,這個技術影響大學的教育。十五年內,美國將有一半大學將不復存在,破產。甚至我擔心哈佛商學院就像我擔心蘋果公司一樣。我們不要老教別人,我們說我們自己這個行業,關系到我們姓名的事情。你們覺得十年后,二十年后,我們這些商學院管理學院,會遇到什么樣的變化?是否還存在或者說以什么樣的形式存在,你們每一個人回答這樣簡短的問題。
周林:我覺得大學存在七百年,技術革命不斷在發展,大學還是存在。我們利用現在科技的變化,不斷增加我們核心競爭力。我不覺得在線條教育,是對大學教育一個替代。而在線教育技術應該作為我們非常好的補充,幫助我們提升我們的核心競爭。
錢穎一:大學的反應像你剛才說,這是幾百年來的第一次。
周林:十五年以后再看。
項兵:我覺得在線同質化,我堅信內容輝煌,你再有渠道,再有內容產生內容的東西還是非常重要。第二體驗式的東西非常重要,從我們EMBA群體來看,他們畢業以后,國家全球形式發生聚變的時候,三四十人聚到一起,分析對未來五年十年的看法,幾個月的看法。他信任你,可以分享。網上絕對做不了的。我不能說不應對,第一內容一定要加強。第二我不太贊同,我們長江奉行的叫為什么不可以給世界帶來更多的空間。我們永遠進入美國和歐洲完全是(英文)。你還沒有想到我們就做出來了。
蘇秦:這個問題是不是可以從我們大學或者說從大學管理學院存在的價值是什么?來看待。我認為這一個管理學院包括我們的管理學界教育,應該是會得到更大的發展,在全球化這個大背景下。全球范圍內持續不斷進行的企業創新,包括技術創新。那么我需要我們的管理學院的老師學生們一起共同去探討背后管理的真知,我們去發現和創造管理這一個知識,然后進而去傳播,使得我們的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去解決這些問題。我想這可能是我們管理學院長期存在和基礎所在。
黃麗華:我的看法是這樣,我記得有人說過,我忘了誰,就是教育革命是工業革命最后一個堡壘,現在已經開始,我們必須迎接教育革命。也許從實體上來講,商學院、管理學院還會存在,至少大學還會存在,學院一定按照科學要分類的肯定是存在,但是我相信變化在于內涵形式。從形式上來講,將來的教師的功能會發生改變。教師不再是簡單的講PPT和概念的地方。這些學生比你懂更多,學生比你搜尋的更快,教師是什么?是思想碰撞的地方。是解惑的地方,是交流的地方,是形成創意的地方。所以這個教師一定還會存在。但是教師的功能發生改變。
第二學生的學習方式一定是自主式的連續性的。不是說一門課結束了,還要考試,交創意作品,你學了這門課你學到了什么,你做出來。不管是一個想法還是什么,要一個作品出來。不再是問答題知識概念。這些東西我們手機隨時可以查,不需要背和記。所以我覺得這個會發生改變,由此改變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只會傳統教學的老師,恐怕這種工作不存在了。所以我們的老師也需要更加會有思想,更加面對的挑戰更大。學生的對你的挑戰越來越大,不只是說學了幾本書,成了先生就上講臺不行,這個是我的看法。
錢穎一:我非常簡短的這么一句話,我覺得面對這樣的技術重大變化,我自己的判斷是我們還會活著,第二句我們會活的更好,第三句我們會活的不同。為什么?因為我們從事商業管理教育的這些老師們同仁們,我們會不斷創新。
非常感謝各位的參與,感謝各位院長,感謝這次論壇。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