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8日,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舉辦主題為“小微金融:亞洲的創新與實踐”的分論壇,中國民生銀行行長洪崎在論壇上發布了由民生銀行和《博鰲觀察》聯合出品的《小微金融發展報告2014》,報告由董文標擔任組長、巴曙松[微博]和民生銀行董事會秘書萬青元[微博]擔任副組長。
報告指出,2013年以來,在小微企業面臨經濟放緩、經營壓力較大、風險提升的形勢下,中國小微金融服務機構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基本出發點,不斷探索可持續、專業化的發展道路,小微企業的融資狀況得到持續改進。其中小貸公司健康發展,對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法律及監管的嚴格限制,小貸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一直面臨資金不足的難題。2013年,監管機構、地方政府、小貸公司對此做出諸多嘗試與努力,形成了一些可以推廣的模式。探索融資模式創新、拓展資金來源渠道成為小貸公司進一步發展的現實選擇。
小貸公司的法律性質并未明確為金融機構,往往不能享受金融機構可享有的稅收優惠,從而增大了其運作成本,加大了其貸款風險,進而影響其對外融資的可得性。監管限制嚴格使得小貸公司資金來源單一,銀行成為小貸公司獲取外援融資的主要渠道,但是從銀行融資的許多局限性影響著小貸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從內部融資看,由于較長的流程影響了資金到位的時間,資金短缺時能否找到適合的新股東難以確定,通過增資擴股實現融資的方式難以滿足小貸公司短期資金需求。從配套制度看,統一的小貸評級體系尚未建立,相關小額信貸機構評級制度也仍存在缺失。配套制度的不健全不僅加劇了小貸公司的潛在經營風險,影響小貸公司對外融資的可得性,同時也限制了小貸公司拓展融資渠道,增加資金來源。
由于資金流入與流出環節的嚴格受限,各地區小貸公司均開始探索創新型融資方式:根據小微貸款的需求特點,阿里小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在基礎資產、交易結構、發行模式等方面均進行了創新,有效契合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在“只貸不存”的制度限制之下,鱸鄉小貸另辟蹊徑通過境外上市的方式打通合規的直接融資通道,為我國小貸公司拓展融資渠道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應”;重慶金交所小貸資產收益權轉讓以現金流為基礎,盤活了小貸資產,即小貸公司將其部分優質信貸資產打包,通過交易所平臺向投資者轉讓部分收益權,并以資產包未來現金流向投資者到期給付本金和利息;中安信業“助貸”模式幫助銀行資金流向小微企業;小額再貸款公司作為小貸公司的“最后貸款人”,能直接有效地緩解小貸公司的資金需求,降低小貸公司的運營風險。
但是這些融資創新渠道也存在著相應的風險和推廣的難度。這需要地方監管部門的創新思路與中央監管部門的“審慎統一”進一步溝通與協調。
作為非吸存類放貸機構,小貸公司不能面向公眾吸收存款,如何積極拓寬后續資金來源是其持續穩健發展的核心問題。如何改進現有制度,打開小貸公司資金困局,是促進小貸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與關鍵。報告指出,應盡快制定適應小貸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法律法規,明確其金融法律地位,完善有關政策規定,為小貸的發展方向、資金來源提供依據。另一方面,應不斷完善小貸機構可持續發展的制度環境,包括探索建立統一的小貸公司分類評級制度,完善小貸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全面推進征信體系建設,將小貸公司納入征信體系中。從政策層面看,政府和監管部門應在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方面出臺相關鼓勵政策,支持小貸公司向農戶和小微企業加大投資,引導民間資本流向真正需要資金的實體經濟中。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