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于3月22日-24日在釣魚臺舉行。上圖為邦吉公司首席執行官索恩-施羅德。
以下為演講實錄:
索恩·施羅德:謝謝。
大家下午好,我們感到很榮幸能夠來到這里參加這個有關于糧食安全和農業現代化的討論。我想現在和將來,我們的確有潛力去持續的滿足世界對于糧食的需求,但是我們需要正確的政策、技術和市場化。與此同時,38%的世界土地和同樣比例的人口產出的農業產值只相當于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6%,而在發展中國家的生產環節和發達國家的消費環節當中,40%的食品都被浪費了。中國雖然已經消除了貧困,但是在今天的世界上,仍然有8.5億的貧困人口,所以顯然我們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使得全球的農業體系更加地高效。而且也能夠更加的公平。
糧食安全是任何國家都最關心的問題,很多國家都推崇自給自足。自給自足的目標是可以理解的,但并不總是最經濟的,中國就是采取了一個現實的做法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過去的20年當中,中國的農業產出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能夠不斷滿足這個國家人民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和飲食結構的改變。
那么在中國玉米的產量已經翻了一番,小麥的產量已經增加了23%,使用的土地減少了5%,糧食的進口現在只占中國總消費的1%-3%,所以在糧食方面中國已經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但是另外一個方面,我們看到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將近有60%的全球大豆貿易都是和中國進行的。這使得中國國內的肉雞的產量能夠翻兩番,對于中國來說也因此能夠為全球帶來超過50%的豬肉供應。中國積極參與了世界農業的貿易,并且向其他地方介紹更好的農作物種植選擇,這樣的話大家就能夠更好的選擇種植什么品種的大豆和玉米。
高效和以市場為導向的貿易,還有切合實際的政策,對于世界來說是有益的。特別是到2050年之前,大家都知道全球氣候的變化,會對于農業生產產生影響,那么中國和現在世界上的一些農業貿易政策將能夠去抵消這些氣候變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全球貿易對于中國也本身也是有益的,我們相信特別是與農產品的原產地建立聯系和合作,對糧食安全是有益的,能夠為中國提供充足的供應,中國支持國內的糧食生產,并且注重大豆的進口,保證糧食的自給自足,在國內利用土地和其他資源,在巴西、阿根廷、美國,大豆可以高效的進行種植,將以市場和農民的選擇為導向,隨著土地使用權的明晰,經濟規模將更快的發展。就世界糧食生產和供應的重要區域,提供這樣的信息,中國在這個信息系統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了良好的信息和透明度,市場參與者就能夠有效的去預測,在供求方面的這些變化,并且確保能有有效的商品流動和更小的波動性。中國在絕大多數糧食方面都保持自給自足,與全球大豆市場保持著良好的聯系,我想這個措施會繼續的。特別是面臨國內生產方面的挑戰的時候,具備這樣的能力,對于中國和全球農業都是非常有益的,有效的糧食作物和有效的市場支持,中國的農業前景光明。
謝謝。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