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于3月22日-24日在釣魚臺舉行。上圖為外交部黨委書記、副部長張業遂在《建設陸海絲綢之路》主題論壇發言。
以下是張業遂發言實錄:
張業遂: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上好,我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能和這么多杰出的同事一道就建設陸海絲綢之路這個議題來發言。
去年9月和10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和印尼時,先后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
為什么要提出這“一帶一路”的倡議,我理解有三個層面的考慮。
第一、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需要。近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總量躍居世界第二。貨幣貿易量去年世界第一,但是中國的發展還面臨諸多困難。尤其是東部和中西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比較突出。中西部地區占中國國土面積的80%,人口近60%,但只占全國進出口的14%,吸引外資的17%,對外投資的22%,GDP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中西部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需要加快東部產能向中西部的轉移,發揮中西部地區與鄰國交流合作的潛力。
中國經濟增長以往更多得益于東部沿海的率先開放,更多強調引進來,相對更重視發達市場。而今是全方位開放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加強經濟合作,中國不僅要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也希望通過“一帶一路”的途徑打造中國對外開放的升級版,將助力新一輪對外開放,實現對外開放和改革發展的良性互動。
第二是推進亞洲區域合作的需要。亞洲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是經濟全球化的中堅力量,但也面臨不少新老問題,比如亞洲的區域一體化水平與歐洲、北美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特別是亞洲各自區域間發展不平衡,聯系不緊密,交通基礎設施或者不聯不通,或者聯而不通,或者通而不暢,這樣的問題都相對比較突出。對深化區域合作構成了不少的障礙。又比如全球貿易投資和能源格局發生深刻變化,亞洲國家處于經濟轉型升級關鍵階段,要適應經濟變化和保持經濟強勁和可持續的增長,避免踏入中等收入陷井壓力前所未有。
“一帶一路”將可能持續亞洲整體振興的兩大翅膀,有助于連接中亞、南亞、東南亞、西亞乃至歐洲的部分區域。“一帶一路”包含基礎設施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有利于改善區域內和有關國家的融商環境。
第三、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需要,古代歐亞大陸歷經血與火的洗禮,絲綢之路是和平之路,合作之路和友好之路,經過絲綢之路各國實現了商品人員技術和思想的交流,推動了經濟文化和社會的進步,促進了不同文明的對話與交融,在人類歷史上寫下了燦爛的篇章。古代絲綢之路展現的和平友好、開放包容、互利共盈的精神是中國人民的精神財富,也是全世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進入21世紀面對紛繁的國際和地區形勢,繼承和弘揚古代絲綢之路精神,為其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將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獨特的貢獻。
“一帶一路”的主要內容是探討和研究基礎,一個廣泛基礎的共識是“一帶一路”應優先發展互聯互通,具體來說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逐步實現“五通”。
一、政策溝通,通過領導人、部門、地方的各層次進行政策對話。
二、道路連通,即有傳統的公路、鐵路、航空、航運、管道等等連通,也有電力、電訊、郵政、邊防、海關和質監規劃等新領域的連通。
三、貿易暢通,重點促進貿易合投資的便利化。
四、貨幣流通,包括推廣本地結算和貨幣互換。
五、民心相通,促進不同文明和宗教家的交流對話,推進教育、文化交流發展旅游。
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動是“一帶一路”的優先和重點,這方面并不是白手起家而是有好的基礎,包括中國和俄羅斯中亞國家和緬甸的油氣管道,歐亞鐵路貨運單列、中國西部、歐洲西部公路,湄公河航運等等。
陸海兩個絲綢之路的建設各具特色,應該齊頭并進相互支持,陸上的口岸和海上的港口,陸上的道路和海上的航道都是新時期絲綢之路建設的支點和重點。
最近發生的馬航航班失聯事件震驚世界另人揪心,凸顯了亞太各國加強海空安全合作,信息共享和應急積極建設的必要性。“一帶一路”源于不限于古絲綢之路,古代陸海絲綢之路上的國家,中國的友好鄰國都可以參與進來,未來“一帶一路”進程中的很多項目涉及的國家和實體可能更多,開放性也更強。
“一帶一路”是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由易到難,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更大范圍的區域合作。“一帶一路”上的國家無論大小強弱都是“一帶一路”平等的參與者和建設者。正確的理念應該是共同商量、共同建設、共同受益。中國將周邊外交作為外交的優先方向,堅持與鄰為善,與鄰為伴,通過希望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在尋求共同發展的基礎上為周邊國家和區域合作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一帶一路”是合作倡議,中國沒有特別的地緣戰略意圖,無意謀求地區事務的主導權,不經營勢力范圍,不會干涉別國的內政。
這就是我的發言,謝謝大家!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