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于3月22日-24日在釣魚臺舉行。上圖為論壇:2014年世界經濟形勢展望。
以下是論壇實錄:
主題:2014年世界經濟形勢展望
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謝謝大家前來會議,我們有很多熱點的問題,無論是關于中國改革或者是世界形勢,所以今天有很緊張的日程需要討論,要盡快開始,請各位盡快找到自己座位坐下!
我想先說幾句,然后讓隆主任來主持,首先歡迎大家到這兒來參加今天的峰會,到這樣一個新的會場,我也想向大家表示抱歉,因為這是一個新的場地,管理和安排可能有點混亂。但是因為這對我們來說是新的會場,一些分組會場不在這個樓里面,還在別的樓里。所以結束之后大家還要走到那邊去,所以大家看一下具體的日程。
由于新大樓的房間不夠,所以有三個分會場需要在外面去開,大家根據情況找到會議日程的安排。一二會議室在三樓,其他的是在17號樓、10號樓和俱樂部這些地方。現在我們開始今天的日程,希望一切都進行得順利,下面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主任隆國強先生來主持。
隆國強: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今天我們這是第一場分會,這場分會的主題是討論2014年世界經濟形勢。咱們看到外面是陽光明媚,但是世界經濟好像還有一點霧霾。
從去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發達經濟體經濟有所復蘇,但與此同時我們看到發展中經濟體,特別是一些在前期表現還不錯的新興經濟體出現了資金的外流、通貨膨脹、經濟速度回落等等。大家一直在思考很多問題,像這樣的“翹翹板”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們知道世界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是越來越深了,但是現在是在前些年發達經濟體不太好,新興經濟體相對比較好。從去年開始發達經濟體好了,新興經濟體又差了一點。發達經濟體的復蘇是可持續的嗎?發展中經濟體的回落到底是周期性的,還是結構性的?在世界經濟的背后到底發生了一些什么樣的深刻變化?這都是需要我們去思考和回答的問題。
這一節我們有六位杰出的演講人,分別是: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先生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先生,美國芝加哥大學奧斯坦·古斯比教授,德國德意志銀行首席執行官于爾根·費琛先生,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先生,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杰弗里·薩克斯先生。現在有請朱部長
朱光耀:謝謝主席先生,尊敬的各位來賓,非常高興有機會向大家報告中方對2014年世界經濟金融形勢的看法。主持人給我十分鐘。
中方對2014年世界經濟和金融形勢的看法,我想總體概括最權威的表示,就是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主席指出的,2014年中國發展的外部經濟環境十分復雜,充滿了不確定性。
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經濟形勢變化的態勢,充分證明了習近平主席的判斷,2014年全球經濟和金融確實充滿了不確定性,我想以下六個方面會證明這種不確定性。
第一,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的貨幣政策走向。3月20號美聯儲宣布最關鍵的調整,就是對預期的調整。實際上美聯儲做了三點政策生命,第一點要繼續實施量化寬松的退出政策,現在還有550億美元的規模沒有退出,其中300億是美國國債,250億是有抵押的企業債券。按照目前的進程,我們相信在今年10月份的美聯儲的會議上,他們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退出就會完成。
第二,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政策調整,就是6.5的就業目標。美聯儲以一個更全面的,包括勞動力參與度、勞動力成本等來替代了6.5的絕對目標。直截了當的說就是6.5的就業目標不再作為美國調整聯邦基準利率的前瞻性的指引目標,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美聯儲探索在新的經濟形勢下美聯邦基準利率提高利息的可能性,我們非常贊賞美聯儲主席在新聞會上和記者坦率的溝通,這也是各個參與方的溝通。這種溝通使世界了解美聯儲的政策走向。一個基準的判斷,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在美聯儲完全退出非常規的貨幣政策之后的6個月內,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將啟動升息的過程,這對美國是有重大的影響,對世界經濟也有著重大的影響。一個基本的判斷,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回歸常規,并擺脫極低的利率水平,對美國經濟而言是一個基本的信心判斷,就是復蘇進程在鞏固,這是利好的消息。
同時我們確實有關注下一步的貨幣政策的變化,對全球金融市場、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這是一個不確定性。第二個不確定性,就是歐洲的形勢仍然是非常具有挑戰性,我們看到了歐洲復蘇明顯的跡象,也看到了歐洲在一個統一的金融監管體系方面取得的重大進步。特別是昨天已經做了政策的宣誓,這些都是歐洲自身努力的結果,但是我們同時也高度的警惕歐洲的結構改革仍然沒有到位。失業率水平,特別是一些國家的社會承受能力面臨著新的挑戰,歐洲在全面復蘇的進程中仍然是任重道遠。
第三個不確定性,就是日本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大家都知道今年4月1號日本要把消費稅的稅率從5%提高到8%,這是必須做的。因為日本國債對GDP的比例現在在250%的水平,經濟學家們預測,如果日本財政要實現可持續性,消費稅稅率的水平應該提高到25%至30%,但是對任何國家而言提高稅賦都是一個艱巨的挑戰。日本為了保證在提高消費稅的同時經濟不受大的影響,同時實施五萬億日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但是我們察看過去歷次經濟計劃,在日本基本上沒有一個完整的實施結果,所以日本的財政刺激計劃面臨著新的挑戰。安倍政府的第三支箭結構調整,坦率而言取決于日方與美國關于TPP談判的進程,特別是日本的農業問題,對日本的政治體制是有很大的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美國行政當局不能得到美國國會關于TPP談判的快速授權,那么我想日方是很難拿最后的底牌做談判的結論,這是第三個不確定性。第四個不確定性,就是新興市場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從去年5月份美聯儲宣布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進程進行研究的開始,確實新興市場當時出現了巨大的振動。但是我們也看到這幾個月來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加大了結構調整的力度,比如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亞情況有明顯的改善,當然這也付出了結構改革的重大代價。同時另一些國家土耳其、南非和俄羅斯,確實在經濟結構問題上顯示出了比較大的困難,新興市場國家現在是出現了一種分化的走勢。
第五個不確定性,新的地緣政治的挑戰,特別是目前烏克蘭的局勢對烏克蘭經濟、俄羅斯經濟、歐洲經濟、全球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MS正在研究對烏克蘭的救援,看來至少需要300到350億美元的援助,烏克蘭的金融和經濟才能有一個穩定,但是形成決議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而烏克蘭在接受救援附加的政策條件方面,也面臨著新的重大的考驗。現在的地緣政治情況形成了對全球經濟的挑戰。
以上五個方面是我從主要國別的基礎上,在探索這種不確定性。從整個政策層面從三個不確定性。第一個不確定性,就是整體的國際增長的不確定性,不久前G20財長會提出要在現有經濟預測的情況下實現全球經濟在未來五年增長兩個百分點,這是一個好的態勢。但是如何實現,這是不確定性。第二個不確定性,就是全球各國的宏觀經濟政策怎么樣布局,在非常規的貨幣政策退出之后,應該是財政政策發揮重要的刺激作用,但是如何實施?第三個不確定性,就是IMF[微博]的權威和有效性,幫助IMF如何實施對烏克蘭的救援。因為現在IMF對歐洲的貸款量已經占到全部貸款量的85%以上,在這種情況下IMF如何應付未來全球其他地方可能發生的危機?最后,IMF如何實現治理結構的調整,特別是美國能否按照今年G20財長會議要求的,在4月份IMF春季會議之前批準IMF的改革方案,我們期待著美國的國會能夠做出理性的決定,期待著IMF的改革能夠真正的實施,但是這只是2010年的方案,未來的方案靠我們全球各國的共同努力。
主持人:接下來有請劉世錦先生。
劉世錦:世界經濟影響著中國經濟,同時中國經濟在更大程度上影響著世界的經濟,所以這里我想給大家探討一下對于中國經濟增長的態勢。
現在討論中國經濟的走勢,首先需要了解中國經濟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三年以前在分析國際經驗的基礎之上,我們提出了一個基本的判斷。就是中國經濟在經歷了三十多年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長以后,將會出現增長的放緩,進入一個中高速的增長階段。從過去兩年的實際情況來看,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這樣增長階段的轉換期,所以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2013年中國經濟能夠取得7.7%的增長速度,應該說是很不容易的。
請大家關注這個數字的背后,中國經濟結構已經和正在發生著具有中長期意義的轉折性變化。中國經濟通常認為投資為主、工業為主,較多依靠外需的結構。但是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2012年消費占GDP的比重已經開始超過投資,雖然2013年有所反復,但是大的變動趨勢已經確定。2013年第三產業的比重首次超過了第二產業,過去一些年中國的外貿出口增幅經常是保持在20%以上,但是最近兩三年已經是相當困難了,目前已經回落到了5%到10%的增長區間。而且這樣一個調整,主要不能規因與外需的變化,而是出口競爭力的變化,中國的出口競爭力在下降。勞動力土地等要素的投入增長速度也在減緩。2012年中國16周歲至60周歲以下的勞動年齡人口已經開始下降,這樣我們已經看到與過去30多年大不相同的經濟增長的結構,就逐步轉向以消費、服務業為主,更多的依靠內需,更多的從要素效率提升獲取動力,就是這樣一種中國經濟增長的結構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目前這種增長的走勢能夠持續多長時間,從大的背景來看中國經濟目前仍處在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轉換期,這個中高速的底在何處,現在還沒有探明,或者說中高速增長的均衡點還沒有找到,所以我們認為還可能有一個探底的過程。
從已經公布的今年前兩個月的統計數據來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也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這一點請大家也不要有過多的憂慮,因為中國經濟仍然具備穩定增長的基礎和條件,我們仍然要努力實現已經確定的7.5%的增長目標。與此同時,我們的眼光應該放的更遠一點,力爭在今后一兩年內能夠完成增長階段的轉換,進入一個新的穩定增長的軌道或者狀態。對于穩定的軌道或者狀態,我是給出一個概念叫做中高速穩定增長期。當然我們可以稱之為經濟增長的新常態,含義是中高速增長的底已經探明,比如說7%左右,而且這個速度能夠穩得住,能夠持續比較長的時間。比如五年或者更長的時間。
在這樣一個增長的新常態下應該力爭實現“六可”的目標,就是六個可以。具體來講是企業可盈利、財政可增收、就業可處分、風險可控制、民生可改善、資源環境可持續,這樣一個新常態應該能夠達到這樣的狀態。如果我們可以進入這樣一個狀態的話,就能夠比較容易實現2020年中國政府已經確定的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預定目標。
無論從短期的穩增長還是通過加快轉型進入中高速穩定增長期,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認為會遇到三個方面的重要挑戰。第一個挑戰就是如何有效的把控和化解轉換過程中的財政金融風險,當前的風險其中在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產、產能過剩行業和影子銀行等領域。他們之間相互交織、相互傳導形成了一個風險傳遞的循環。第二個挑戰,如何有效提升非貿易部門的效率,與發達經濟體相比,更多的表現在以服務業為主的非貿易部門,我們有一項研究顯示與美國、日本、歐美等15國相比,中國的非貿易部門的效率要更低,特別是在那些行政性壟斷的非貿易部門,特別是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資源配置扭曲狀況尤為突出。如果這些扭曲得不到糾正,中國非貿易部門乃至整個部門的效率提升,如果得到糾正的話這些部門的效率提升還會有很大的空間。
第三個挑戰就是如何挑戰新的增長領域,并促進多種形式的創新,這些領域既可能是由于潛在需求被發覺而催生的,像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的新增長點。也可能是由于新技術出現而出現的,比如網上購物、光伏發電等等。還可能是應對既有突出問題尋求新的增長模式而引發的,比如說像節能、節水、清潔能源、減排等綠色產業。加快創新是拓展新增長領域更重要的途徑,近年來中國已經出現了創新區域資源集中的趨向,促進了部分創新區域和創新城市的發展。隨著與全球技術距離的縮短,以往中國作為技術的模仿者、追趕者的角色將逐步改變。而部分領域與先行者并駕齊驅甚至領先的可能性在增加。
要應對上述挑戰的關鍵是深化改革,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做出了部署,當前的重點是要加以落實,應該以穩增長、促轉型來倒逼改革,加快推出針對性強、時效性強的改革措施,或者說是一些快變量改革的措施,對增長和轉型起到切實的推動作用。這里我想因為時間的關系,就簡單點這么幾點。
第一點要分類清理地方融資平臺,建立明確的懲戒機制,在條件具備的城市實行地方發債,規范和重建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和融資能力。最近中國已經出現了若干起金融違約的事件,當務之急是建立起有關當事者切實承擔風險和責任,推動改革和重組,又有利于防控全局性風險的違約處理機制。要加快全國不動產信息的聯網,明確全面開征房地產水的時間表,增加住房的有效供給,穩定房價預期,并逐步改變地方政府的收入模式。
第二點以破除行政性壟斷促進競爭為重點,加快基礎產業領域的改革。在這個領域,放寬準入上面我認為應該有一些標志性的大動作,既要放小,又要放大。具體來說在行政性壟斷比較突出的基礎產業領域應該放進去一兩個大的競爭者,能夠產生有效的競爭。比如在鐵路改革中間,要拿出幾個區域或者幾個比較大的項目,讓外部投資者包括地方政府和民營投資者去組建新的鐵路公司。在電信領域,允許以民營資本為主發起形成大的電訊運營商。在石油領域,在上海自貿區建立國際性的石油交易中心,放寬放開原油和成品油的進口,允許地方煉廠做大做強,同時開放上游勘探市場,包括頁巖氣的勘探市場。
第三點,以服務業為重點加快對外和對內開放。應該按照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的模式,著力推進金融、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對外開放。與此同時,更要加快服務業的對內開放,凡是允許外資進入的首先應該允許國內資本進入,尤其對民營資本要打破各種隱性壁壘,形成平等的進入、競爭、使用生產要素的條件。必須吸取一些國家制造業空心化的教訓,毫不動搖的發展制造業,重點是加快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關鍵使企業成為創新主體,通過競爭形成一批創新型行業的龍頭大企業和大量的創新型的中小企業。要加強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化應用之間的相互融合,更好的通過市場競爭和需求導向的辦法來配置政府研發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使之更好的在創新發展中起到引導和支撐作用。
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劉主任的演講,接下來請奧斯坦·古斯比教授
奧斯坦·古斯比:感謝邀請我參加發展論壇,很高興回來。我想就美國經濟談三點,以及世界其他地區也談三點。第一點,從美聯儲這塊來講,在過去的三年半里面大部分的一些私人預測家都認為美聯儲對于美國經濟的預測是錯誤的,所以他們每一年預測下一年可能會恢復、會達到正常的水平,會達到3%的增長。但是每一年看到現實是不到2%,或者是2%左右。美國的就業市場也是在經歷非常痛苦的調整,現在2014年年初美聯儲又在預測說今年將會是成為經濟復蘇的一年,我們現在已經對于美聯儲的評測表示了懷疑,但是今年可能會預測正確。
我覺得這樣一個樂觀還是稍微有一點點的過,第一是我們認為美國的經濟復蘇比較慢,并不是說去杠桿還在繼續進行,以后去杠桿已經結束。而且杠桿率已經在下降,更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很慢而且很痛苦的改變經濟做法的一些工作,所以我們需要看美國經濟能夠在什么時候恢復在危機前做的一些事情,如果不把這樣的一些泡沫清除干凈的話是沒辦法的。
美聯儲為什么老是預測錯呢?因為他們對于房地產的復蘇總是有一些偏頗的說法,有一些人在預測美國經濟的時候,是根據房地產的復蘇認為經濟會恢復正常,正常就是說2010年房地產的水平會進行重演。但是在新聞報道里面看到有很多憤怒的美國人民希望能夠重塑經濟的繁榮,在新聞里面也講到就業沒有改善的太好,所以對于房地產的復蘇也會造成一定的拖延。更多的還是資本投資以及出口拉動的經濟復蘇,我認為在美國資本市場會繼續復蘇,因為世界經濟對于美國經濟的恐懼減少了。
其次,公司已經恢復了盈利水平,所以資產負債表上也是有很多的資金可以來部署。很多的政府官員也是跟公司高管說這些錢要派發給投資人,不要留在資產負債表上。另外還有一些的在降低成本和尋找新機會的做法,也能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
現在有一個緊迫的問題,就是美國的就業市場。基本上我們還沒有從結構上,或者說就業的結構不完善,但是現在這個結構在進一步完善。我們看到每一個空缺職位所應對的失業,大概是1.2,在一個正常的衰退里面這個數字增加到了2。在最近的一個危機里面一個空缺職位有7個失業工人,現在降了一點,但是還在3左右。而且很多的失業是周期性的,現在走出來的過程中看到有一些行業、有一些部門還是有一些空缺,但是找不到合適技能的人去填補這些空缺。最后我們終于到了一個時期,就是政策變得不是那么重要,更多是私營部門來拉動經濟的復蘇。因為現在在華盛頓什么事情都達不成,首先在政治層面上要把不確定性解決掉之后才會有一些大的實質性的動作。比如剛才講到的貿易授權,還有在稅法、稅收方面的改革。
最后,再往美國之外的地方看。我們認為一個很自然的程序已經在中國開始,隨著人口老齡化進一步的發展,需求會發生改變。就像其他富裕國家一樣,居民不會買一些制造成品,而是買一些跟健康、教育、退休有關的產品,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自然的轉變。如果這能夠實現的話,我覺得能夠進一步緩解中美之間經濟方面的緊張局勢。當然也意味著對于新興市場來說有很多的還是取決于大宗商品的繁榮,而且很多的經濟還是以制造業作為很重要的引擎,所以對于中國以及對于其他新興經濟體來說也是一個非常痛苦而關鍵的時期。
主持人:謝謝奧斯坦·古斯比教授,接下來有請于爾根·費琛先生。
于爾根:費琛:早上好!感謝邀請我參加分會。我想就所有的嘉賓來講,我們這個工作是最難的,正像朱部長講到的這樣,我們現在正在經歷一個很漫長的復蘇歷程。但是我覺得有復蘇就是好消息。我也想跟大家講一些數字,從2011年到現在我們看到歐元區最大的國家,今年會有一些增長的抬頭。從危機爆發到現在經常項目的赤字從2008年負7%,終于到今年扭虧為盈。當然這不是一個比較可以輕描淡寫的成就,需要歐元區非常堅定、非常長期的努力才實現的,我認為歐洲現在有更好的能力來處理一些危機后的事務。
剛才講到一些金磚四國的外圍國家受到的影響比較大,他們遇到了很多社會方面的問題。但是現在這些國家也是看到了曙光,現在融資成本應該說是歷史最低,所以有很多又重新了資本市場尋求融資,比如西班牙、葡萄牙,在出口方面已經出現了比較強勁的復蘇,所以都是努力的結果。對于歐洲來說這是一個好事,當然歐洲還是剛才講到的,之前有人說這是一個增長的危機,我們認為歐元區可能會有1.5%的增長,當然還是低于美國的水平,我們看到歐洲以及美國之間還是有一個比較大的增長速度的差距。最重要的一個弱勢,有一些是在短期沒有辦法改變的。第一點就是在人口結構方面的,短期之內沒有辦法做調整。第二點是過去五年的遺留問題的解決,也意味著所有在復蘇方面的積極消息必須要審慎的來看,就是說有一些還是屬于投資不足。另外歐洲的很多國家,除了歐洲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國際市場的融資。
第三,我們看到很多歐洲公司熱衷于向美國市場去投資,還有一個是金融部門,對于我們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是受到了重創。所以歐央行[微博]也是做了非常出色的工作,他們的工作雖然得到了很多的批評,但是他們做的好的地方沒有得到太多的承認。因為很難在這個過程中做到取舍、做到平衡。歐元區的歐央行在系統里面幫助穩定系統這一塊的工作,是做的非常值得稱道的。最重要的歐洲項目,在我看來歐洲人民以及其他國家的人民都沒有看到,也就是所謂銀行聯盟的成立。我覺得這是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面,在歐元區發生最重要的一個事情。
當然它是能夠推動金融市場強勁可持續增長的前提,而且對于歐元區也會非常重要,能夠來提供融資,我們知道長期的增長跟融資的可獲性是緊密相關的,所以在歐元區原來跟美國是有比較大的反差,因為我們的資本市場沒有美國那么深、那么廣。我們可以說今年的11月央行將經過一個銀行資產的審核之后,對于整個歐元區最大的28個銀行有實質的監管和控制。這樣的一種做法也會對于可持續的增長提供非常健康的支持,這樣的一個銀行業的聯盟成立之后,對于歐洲可以解決很大一部分的企業融資的問題,而在過去的多年當中一直是困擾歐洲的一個問題。
此外歐洲的機構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和完善,對我來說這是比其他任何舉措都是重要的一項工作。對于歐洲的機構來說,要建立一個在能源、勞動力,甚至每一個經濟方面的統一的歐洲市場或機構,對于歐盟或歐元區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
最后我想說的僅僅有一個非常健康、強勁的銀行業,還不是對我們有歐元區有信心的重要原因。同時還需要進行社會改革,當然還需要經歷非常飽受爭議政治改革的歷程和政治辯論的過程。但是最近有一個國家做的是最多的,也就是法國。在這方面法國的輿論至少已經發生了轉向,也就是說沒有這種政治和社會的改革,我們歐元區就很難和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體進行競爭。對于歐元區未來的發展來說沒有其他選擇,如果想要和其他地區來進行競爭的話,必須要提升我們的競爭力,只有通過所有面臨的問題才能夠提高競爭力,要解決我們的失業問題。對于我們來說,尤其是對于年輕的歐洲人來說是巨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的高失業率。如果不解決高失業率問題的話,我想整個歐元區的社會穩定都會面臨危險和風險。
之前大家也提到了歐盟和烏克蘭的關系,以及烏克蘭現在的局勢對于歐盟的問題。我想在我個人看來這并不是一個問題,烏克蘭對于歐盟或者歐元區經濟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但是我所擔心的是這樣一個局勢會有溢出效應。對于俄羅斯和世界其他地區產生影響,可能會對歐洲的金融帶來擾動。如果有螺旋上升升級態勢的話,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一個經濟體可以獨善其身。歐元區大家可能也忘掉了。事實上今年是世界一戰爆發一百周年的紀念,所以大家一定要牢記一百年前發生的歷史,只有這樣才能夠避免現在的局勢進一步惡化。
盡管現在的局勢是這樣的,我并不認為會對歐元區的復蘇造成太多的影響。
主持人:接下來有請馬丁·沃爾夫先生。
馬丁·沃爾夫:我也想像前面其他的發言人一樣,不再用我的幻燈片了。我這個幻燈片在大家手上的書里面都印了。我有6分鐘時間,我來自北大西洋,這也是我的家鄉所在的地區。
我跟大家談談對2014年經濟的展望,對于我來說也不會這么盲目自信或愚蠢,想聲稱自己就是一個能預測經濟發展走勢的人。我只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展望。
在中國來說,是唯一經常證明經濟預測錯誤的國家,今天我跟大家主要談三個事,一個是世界經濟的展望,主要是關注于北大西洋地區。第二個有可能我們的現實會比大家想象的要好。第三個如果現實比想象的差又會怎么樣。大家看一看總的對北大西洋地區的看法,你會發現這個地區的經濟是在復蘇。
危機七年之后我們發現經濟的確在復蘇,這樣的復蘇會持續多久?這是我們要問的問題。世界經濟去年是增長了3%,可能我們還會有預期,我們當中一些人預期美國經濟在2014年實現3%的增長,有些人預期歐元區至少在今年會出現一些生機,在連續幾年GDP收縮的情況下,今年可能會實現1%或1.5%的增長率。德國可能有差不多1.5%的增長,日本可能也會有1.5%,英國可能是這些國家中預期增長最快的。
對于我們來說,我們在整個重新泡沫經濟的過程當中,因此對于英國政府來說這也是要面臨的一個問題,這也是我們經濟預期速度會比其他國家高一些的原因。對于亞洲地區,以及包括撒哈拉以南的經濟也在增長,但是總體來說對于未來經濟的預期還是向好的。這就是為什么對短期來說有樂觀的情緒。
為什么說經濟的現實比我們預測更好呢?尤其是看看北大西洋地區的話,我們會發現有三個是需要關注的,有了這三個因素可能會讓我們對短期的前景有樂觀的看法。首先整個地區金融的條件或者狀況不斷的改善,同時包括長期債券的發行,整個北大西洋地區長期債務發行的收益率在下降。我們可以看到差不多有6個百分點的差距,也就是說德國、英國這樣的國家和意大利、西班牙這樣的國家十年期債券收益率的利差是6個百分點,現在大家可以看到這樣的利差慢慢減少,差不多少到了只有一個百分點,所以這是一個發展的趨勢,大家可以看到德國的收益率還是非常低的,差不多只有2%,可以看到英國是有點上升,大家可以看到英國的經濟也在復蘇。
大家可以看到西班牙和意大利長期債的收益率在下降,下降到4%左右,所以這也是讓我們感覺到對于危機的恐慌已經結束了。當然我們沒有人會說認為未來一定會朝這樣的方向來發展。第二點是我們在發達經濟體當中是絕對沒有任何通脹的風險,至少從現在來看我們的央行的確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即使通脹上升的話也有很多手段來控制通脹。現在我們所有的發達經濟體的情況,所有的GDP增長或者產出都是低于危機之前的趨勢產出的。尤其是美國,大家看到英國和歐洲也是,我們實際產出是遠遠低于趨勢產出的,這就意味著我們金融情況在改善,通脹又是可控的,同時在產出方面有巨大的潛能,所以我們就有經濟繼續增長樂觀的預期。
我們也會問為什么這樣的預期會比現實更糟糕?那就是更加悲觀的想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那有三個原因。我們一直以來都是采取著超級積極的貨幣政策,在過去采取了這樣的措施已經延續了六年,這樣超級積極的貨幣政策在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所以我們現在的確需要在結構上對于這樣的情況進行改善。所有的這些必須得到很好糾正。同時還會出現長期停滯的威脅,隨著貨幣政策實現正常化,當然我并不是說這樣的貨幣政策至少在未來可預見的時間內會回到危機前的水平或狀態,但是這種貨幣政策的正常化會對資本市場和資金流造成沖擊,在歐洲是這樣的情況。
盡管我們有超級、積極的的貨幣政策,但是歐元區卻沒有實現實際國內內需的增長。我想說的是零,也就是說在過去的五年當中歐元區沒有任何實際內需的增長,德國在過去的三年當中也沒有實現任何的內需的增長。在這種方面,在內需的增長方面整個歐元區增長是非常乏力的,整個歐元區很大情況是依賴于出口或外需,這也是我說歐盟還面臨非常巨大通縮的風險。除了這些我想其他的預測都是對的。
主持人:下面邀請杰弗里·薩克斯先生。
杰弗里·薩克斯:謝謝大家,就幾分鐘的時間對世界經濟的前景做一個交流。總的對世界經濟的預期差不多是3%到4%的增長率,發達經濟體差不多是0.5%左右的增長,而新興經濟體差不多是5%的增長率。這樣的起點應該說并不糟糕,對于這樣的一個起點我們可以做出一個很好的判斷,所謂的判斷就是我們的世界經濟是在增長,新興經濟體增長的更快一些,可以預期這樣是一個常態或正常的情況。
什么是不正常的呢?不正常就是說我們出現了所謂的大的沖擊,對于基本的增長機制造成了影響或者干擾。在過去的幾年當中有五個這樣的沖擊,在過去幾年當中有1993年到1995年、1979年到1982年、1997年到1998年以及包括2008年到2010年,這些時期出現了這樣的沖擊。這種全球性的重大性的經濟沖擊,使得全球增長率偏離了基本正常增長的拋物線或軌道。現在所面臨的情況是怎么樣呢?或者說前景怎么樣呢?我想說這樣的前景并不是特別好,但是也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在過去五個全球性的沖擊當中,我想至少有四個根本性的因素導致了五個全球性經濟沖擊或危機。
首先,是由于石油價格攀升或波動造成的沖擊。第二,有一些沖擊是由于信貸的沖擊或銀行業的恐慌所導致的。第三,絕大多數的危機都是由于一些周期性的原因,比如說在供應側的沖擊,包括原材料、初級產品的價格導致一些國家市場的波動。第四個原因是一些地緣政治的原因,也對于經濟的危機帶來了影響。在這兒我也不會太詳細的跟大家講一講,到底四個因素對于現在經濟的發展有什么樣的影響。首先講一講在能源市場,一方面我們有一些穩定的要素或因素,比如美國有一些大的油氣資源正在開發,但是并不是說這不會帶來全球供應的波動。事實上我們在歐洲現在有非常嚴重的危機,我們在整個中東地區也有不穩定的局勢。這樣目前看來不會對能源市場帶來巨大的風險。但是我們如果閉著眼睛說這些風險不存在的話,那也是開玩笑。
在信貸方面我同意馬丁·沃爾夫先生的判斷,就是整個信貸的形勢已經向好或者在改善。對于絕大多數的主要經濟體來說有風險,比如歐元區的風險還沒有結束,克里米亞的局勢可能也是未來金融市場波動的一個潛在觸發點。此外中國所謂影子銀行的危機也是實實在在的,這樣的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所以我覺得還存在潛在的信貸風險,我覺得主要風險方面的判斷或預測是我們必須要對這些風險提高警惕。第三是關于氣候的一些沖擊,當然這種沖擊通常會忽略它,但是必須要重視。比如厄爾尼諾的影響,比如1989年到1992年等等過去幾個危機,在糧食供應方面都會出現所謂的不穩定,尤其在新興經濟體當中出現了糧食供應的不穩定。我們在過去的14年當中,在1998年到1999年是非常大的一次厄爾尼諾的情況。從未來某一個試點開始又會進入新的周期,進入這樣周期之后會面臨一些非常重要的不穩定的因素,尤其是在熱帶和亞熱帶的地區。我在巴西之前,在圣保羅,現在看到農業只是實現了差不多15%的產能,這并不是一個孤立的案例,事實上這樣的情況會不會最后變成實質性的對于供應的影響呢?我們沒有人能知道。并沒有在這方面明確的可預知能力。
但是氣候的沖擊是實實在在的,他們很嚴重。而絕大多數的經濟預測家都沒有考慮它們。事實上它們確實有非常強大的力量對于全球的經濟實現巨大的沖擊。最后是地緣政治的沖擊,也是具體的,也是重要的。克里米亞的危機并不是一個小危機,除非人們想要刻意把它描述成很小的危機,而事實上它并不是。烏克蘭放棄了核武器,在2004年的時候。當時他們被保證有所謂的核保護傘,是美國、英國和俄羅斯提供或者是承諾這樣的保護。因此整個全球的核武器的管制體系現在卻面臨著這樣的風險,因為當時提供了這樣的擔保之后,在2004年放棄了核武器。而現在這個局勢發生了變化,并不是說這樣的事情都會變成事實,我只是有這樣的擔憂。而這個危機是的的確確事實是存在的,可能會對全球的經濟產生影響。
在全球范圍內的地緣政治的緊張態勢正在不斷的上升,我們想說在中東地區有很多的熱點,有很多地區還是很不穩定。而且這些可能會對我們主流的經濟預測帶來巨大的干擾,或者是影響。我想所有的這四個主要全球的不穩定或者沖擊的來源,可能都會對我們的經濟產生影響。無論是能源市場還是氣候、地緣政治,所有的這四個因素都是存在的。
我們主流的經濟預測在某些時候或者很多時候都被證明是錯誤的,有的時候看著像真的或者是真的,但是事實上被證明是錯誤的。我們必須以可信的全球管理的體制來管控這些風險。最后我想再一次強調,明天我也會再一次重申我想說的這個觀點。也就是說我們面臨的一部分問題,事實上是由于所謂的經濟發展的模式,仍然是充滿問題的,或者是弊端的,這是全球的經濟發展模式。
我們一直是希望推動由消費驅動的經濟,那是在美國的一個框架下在推進的。但事實上這種消費驅動的模式并不是可持續的,我們事實上需要由投資驅動的增長、創新驅動的增長,還需要綠色的增長,也就是說環保有益的增長。現在我們在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地區有這樣管理的架構或體制,來幫助我們實現更加可持續的增長模式。在美國和歐洲投資的瓶頸是非常嚴重的這也是我們為什么沒有看到很好的投資的復蘇。的確我們在這個地區有很多資金,但是政策卻完全屬于癱瘓的狀態,他們所有的這些國家都在改革方面舉步不前,并沒有實現所謂投資驅動的增長。
我們在做的一些工作是不斷的重新制造泡沫,還不停的要中國跟我們一塊做,就是讓我們更快出現內需促進增長。我認為是更多的投資,大家不要浪費我們的儲蓄,要把儲蓄用到該用的地方。怎么用呢?比如投資到低碳的領域,投資到可持續城市的發展,同時投入到為全世界建立可持續生活方式當中來,而這一切現在并沒有發生。最后,我們是需要一個金融的模式,這樣的金融模式和我們的經濟是一致的。美國的金融模式是適用于投資型的增長,把長期的一些持續放在對沖基金里面,然后把它變為短期的融資,把它變為信用卡的按揭。我們需要有長期的一些資金變為長期投資的永續的渠道,才能夠對于一個長期的項目有比較結構化的融資。這樣的一種融資渠道、這樣的通道才能使經濟增長更加可持續。
主持人:關于世界經濟每一個人都帶著很多的問題,我相信剛才六位嘉賓精彩的演講已經回答了大家心中很多的問題,同時他們的演講也會激發大家的思考,大家也會形成新的問題。所以我們現在還有一點點時間,我想還可以提一個問題。
問:非常感謝,我是摩根大通的杰克。我有問題想問奧斯坦·古斯比教授,您剛才提出有一些比較有利的證據,顯示美國的高失業率是周期的,你的事實依據是失業人數與就業空缺的比率發生的變化。我的問題是你怎么把它與美聯儲提出的失業利率相匹配,為什么失業的時長還是這么長?
目前我們看到有很多的失業人數里面40%以上都是超過6個月、半年以上的失業時長,很多都是結構性的問題導致的失業。奧斯坦·古斯比:我覺得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失業的時長是越來越長,一方面的原因是高失業率、高起不下有很長時間了,一直沒有降下來。到現在為止談到失業的時候,這個出發點、切入點都是有些錯誤的。現在要把失業率是否降到6%以下,我覺得你講的很對,在美國有這樣的危險,把失業孤立還來放到孤島上就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在歐洲、美國其他歷史時期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美國最近經濟顧問委員會也是提出了,可能只有10%的幾率長期失業的人再回到工作崗位上。就是說失業長過12個月的話,再回來就很難了。到目前為止,看到大部分的失業更多是周期性的。
主持人:我們不得不承認時間的速度要比世界經濟的速度快得多,現在這一節的時間就已經到了。在結束之前請大家用熱烈的掌聲對六位演講人的精彩演講和他們的回答問題表示感謝!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