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陳彥斌:經濟改革只能走漸進式路線

2013年03月16日 10:08  新浪財經 微博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13年第一季度)”于2013年3月16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助理陳彥斌。(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梁斌 攝)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13年第一季度)”于2013年3月16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助理陳彥斌。(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梁斌 攝)

  新浪財經訊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13年第一季度)”于2013年3月16日在北京舉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助理陳彥斌在會上作“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報告(2013年第一季度)”。

  以下為演講實錄:

  陳彥斌:大家上午好,我代表研究組向大家匯報一下我們最新的研究成果。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中國經濟增長困境的形成機理與應對策略。這個報告有四萬字,比較長,分了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增長困境的現象,第二部分是增長困境整個形成的機制,第三部分檢查短期的宏觀經濟調查,從什么根本上解決困境。第四個部分是對策與政策建議,第五部分是困境的視角談對改變的看法。

  首先講第一個部分,我對這個問題有一個大背景,首先我們不能否定過去三十年的高速增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驚人,1978年至2012年年均經濟增長速度接近10%,GDP總量世界排名1978年是第10位,現在穩局第二位,占世界GDP的比重1980年是2%,現在超過了10%。2012年人均GDP超過了6000美元,已經由改革開放之初的低收入國家變為現在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我們預測中國GDP經濟總量2019年左右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而且那時候中國的人均GDP會超過13000美元,成功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我們不看到這些偉大的成就是不客觀的,但是不重視現在面臨的嚴峻問題也是不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是大背景。

  中國過去30多年高速增長的偉大成就舉世矚目,這不是客氣話,是實話。但是代價有些巨大了,形成的高代價不可持續,中國陷入了困境,我對這個問題在四個方面解釋。

  高速增長導致了資源大量消耗和環境嚴重污染,高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太高,我們經濟增長長期以來表現明顯是粗放型特征,隨著資源消耗量的大幅增加,石油主要必需品的供需矛盾提高。比如能源消耗總量2011年占世界比重高達21%,排名世界第一。而GDP總量占世界的比重才10.5%。美國具有極其強大的軍力保證能源安全,我們有沒有這么強大的軍力,如果維持這么強大的軍力我們有沒有這么多錢?這是威脅國家的安全問題。

  第二,2011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分別提高了56.7%,而且預計未來將繼續提高。

  第三,中國變成了煤炭凈進口國,未來煤炭有可能對外依賴度快速提高。我們鐵礦石及其他產品都維持了50%以上,甚至60%以上。這是資源、環境。

  中國的生態環境迅速惡化,環境承載能力減弱,這嚴重影響了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額的環境污染成本。第一,中國廢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地下水、內陸河流琥珀和海水水質均遭受到了嚴重的污染。中國地下水等水質遭受了日益嚴重的污染,有很多數據,以海水為例,中國2011年較清潔的海域比2003年減少了40%,未來還有沒有干凈的海水?

  第二,二氧化硫和粉塵等大氣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使得中國的大氣污染非常嚴重。亞洲開發銀行的報道顯示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有7個在中國,中國500個大型城市只有1%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空氣質量標準。下面這個圖更能顯示出來,我們連做操、鍛煉身體最卑微的權利都沒有了,這是悲哀。我以前每寫完一篇文章都很愉悅,看完這個報告很沉重,菜不敢吃了,肉不敢吃了,鍛煉身體都不敢了。

  第三,中國土壤污染態勢同樣日趨嚴重,這不是國家機密。現在土壤污染面積已經超過2000萬公平,特別是重金屬污染已經超過了供地面積的10%。

  第四,環境污染導致各類疾病頻發,嚴重損害了中國居民的身心健康。2001年到2003年,全國大約有3億人每天在引用受到污染的水,其中約有1.9億人患病,而且每年約有3萬兒童死于腹瀉。全國有2.7億城市居民生活在空氣質量不達標的環境中,大約2.3萬人死于各種呼吸道疾病,1.3萬人死于心臟病。而且預計2020年,大氣污染將導致中國城市地區每年有2000萬人換上呼吸道疾病,550萬人患上慢性支氣管炎。

  第五,中國經濟增長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代價非常巨大,環境成本占GDP比重3%,這是國家統計局2006年發布的2004年報告,后面不允許發布了。據說自己承認這個成本和治理成本是低估了。

  第三我們先講兩個代價,中國的經濟增長之所以造成了高資源環境代價,是因為在增長主義發展模式下,政府為了降低企業成本、刺激經濟增長,忽視了對自然資源的節約使用和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我們前面講的第一個代價是資源環境代價,我們現在講第二個代價,一個很隱蔽的,就是高增長導致了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和社會沖突,政府為維持社會穩定投入了巨大開支,這是高增長的另一個巨大代價。

  中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收入基尼系數早已突破國際警戒線,并且持續維持在高位,財富差距則更為驚人。1981年中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僅為0.29%,但是2000年以來該指標已迅速突破國際警戒線0.4,并長期維持在0.47以上。2008年達到了0.49的歷史峰值,遠遠高于OECD國家。一些機構的調查數據呈現出更加嚴峻的結果:北京大學的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和人民大學的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中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已超過0.5;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更是指出,2010年中國家庭的收入基尼系數已達到0.61。

  如果講“隱性收入”,主要是指灰色收入考慮在內,中國收入差距將會進一步加大。據調查,2008年中國城鎮10%最高收入家庭的“隱性收入”占城鎮居民“隱性收入”總量的比重高大63%,這個數目觸目驚心。

  這里還有一個表,像這些發達國家幾乎是0.2到0.3左右,都很低,即使像墨西哥這樣的國家也就是0.47,OECD平均是0.31。中國官方發布的一定是低估了,“隱性收入”不可能考慮在內,我們調查怎么可能知道貪污了多少錢,賺了多少外快。我們看富豪榜的數據更維京人,世行報告指出,中國最富有的1%的家庭掌握了全國財富總額的41.4%。2013胡潤富豪排行榜顯示,以10億美元作為上榜門檻,中國大陸上榜富豪數量多達262人,占全部榜單人數1453人的比重高達18%。不僅如此,胡潤研究院指出,中國未上榜的“隱性富豪”還多達750人,這個數據是非常驚人的。

  稍提一句,收入不平等和財富不平等的擴大是表象問題,背后是實質是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和權利分配不公,不說了,太敏感了。

  各種形式的社會矛盾和沖突日益凸現,社會穩定面臨嚴峻的挑戰。

  現在零指標和一票否決的巨大壓力使得各級地方政府不得不把維持社會穩定當作重要任務。

  第三點我們先講代價,像2012年增速逐漸放緩,第四季度略有放緩。中國經濟放緩有長期化趨勢,過去三十多年都是年均10%的增長,未來有人說8%,這是不可能的,地球也受不了。我們的數據表明,中國“十二五”和“十三五”的潛在經濟增長率分別在7.4%和5.4%,這個比較合理。

  當前,中國經濟與社會具有明顯的“高增長依賴癥”,因此“保增長”或“穩增長”事實上成了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我們講幾大理由第一理由,就業問題,中國的經濟增長我們需要保就業,就業彈性持續走低,當前就業形式更加嚴峻,這要創建更多的就業崗位來應納更多就業崗位。1991年到200年就業彈性下降到0.1%,所以現在要增加就業。

  盡管近年來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區頻頻發生民工荒現象,但是以高校畢業生為主體的大量高端勞動力依然面臨著就業困難,因此中國前和未來的就業形勢依然面臨著非常嚴峻的現象。不能說為了維持高就業把你變成文盲,這是沒有意義的。而且數據表明大學生就業問題隱含著大量的社會沖突和風險的,這個也不說了。

  第二,居民部門,尤其是中低收入群體,在收入分配格局中處于弱勢地方,這必然需要高速經濟增長以提高其收入水平。人們的收入通過各種稅費之后可以消費的又很少,所以為了提高他們最基本的福利必須要高增長,必須把蛋糕做大,這是目前我們共同面臨的困難。但是收入分配不是限高、擴充、提低,限高怎么看?高收益者賬面的財富很少的,比你高不了幾塊錢。沒有落到富人頭上,還是落到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很脆弱的,要買房子、讀書、看病,就是弱小的肩膀抗起巨大的中國,所以現在還是要做大蛋糕,這是一個基本的現實情況。

  第三我們在社保、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的支出明顯不足,嚴峻的民生壓力需要財政支出快速增長,進而要求經濟總量的保持快速增長以獲取相應的財政收入。第一,我們社保支出明顯不足,2011年則提高到6.17%,而2011年OECD國家社會保障指出占GDP的21.7%,法國和丹麥則超過30%。

  第二,公共教育指出雖然逐年增加,但是占GDP的比重仍相對較低,并且教育指出不均衡現象很嚴重。

  第三,中國醫療衛生支出占GDP的比重大幅度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醫療衛生支出不足全世界平均水平的1/4。

  第四,城鎮保障性住房覆蓋率偏低,中低收入群體的基本住房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人口老齡化的快速推進將進一步加大財政支出壓力,提高社會對高速經濟增長的依賴程度。2012年65歲占比超過9.4%,60歲是13%多一點。2032年突破20%,2049年破30%,這個速度在全世界是非常快的,所以對經濟的影響沒有那么嚴峻,但是對財政壓力是很大的。

  第五點是經常強調的,為了避免精英人才移民海外所導致的物質資本和人才資本雙重流失現象,需要高速經濟增長來保持中國對精英人才的吸引力。我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愛中國的,我相信受到不公平待遇和小孩讀書困難后肯定跑了,現在就業報告顯示富人里面27%已經完成移民,47%正在進行相關考慮或準備工作。58%的高凈值人群進行投資移民的原因是改善子女受教育情況,43%是保障財富安全,32%是為了養老,16%是為了做生意。

  第二部分談一下困境的基本邏輯,第一我們看到增長崇拜與增長主義發展模式的歷史必要性,我們中國人追求偏激,這是不對的。中國從近代以來長期落后于西方國家,飽受列強侵略,更拉大了中國在國家經濟實力、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經濟總量方面,1978年中國經濟總量僅相當于美國的6.3%,日本的14.9%,不足美國、德國的1/3和英國、意大利的一半。1978年5月2日至6月6日,由谷牧率領的中國高級代表團訪問了歐洲五國,這些國家普通工人的生活水平之高、科技水平之發達和生產效率之高出乎他們的意料,當時中國與這些國家之間的巨大差距令他們感到十分震驚。所以在這個背景下面實現經濟的騰飛和民族的崛起成為一種強烈的民族愿望,中國社會也因此而呈現出明顯的“增長崇拜”。在“增長崇拜”崇拜的推動下,再加上國際大環境逐漸由“戰爭與革命”轉向“和平與發展”。

  第二把機理講一下,發展模式下官員考核機制和財稅體制極大地推動了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熱情,地方政府將發展經濟作為首要任務,并且運用其強大的能力推動投資來刺激經濟增長,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有時使得中國形成了高投資驅動型高增長。這個問題展開講一點,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們認可的,但是展開講一事,辦奧運、抗非典確實有優勢,但是像文革、大躍進也是大壞事,也辦了。我們是需要航空母艦,但是我們也需要鐵皮盒子,我們是需要神九上天,但是我們也需要一個藍天。我們也需要蛟龍下海,但是也需要清潔的深海魚油。大事固然重要,小事也很中,特別是包括我們在內的小民所看到的都是小事。

  1,地方政府官員所面臨的以經濟增長為核心的具有強大競爭性的績效考核機制使其高度重視經濟增長。

  2,事權財權倒掛的財稅體制也為地方政府推動經濟增長推動了強大的激勵。

  3,地方政府愿意用強大的力量推動高投資刺激經濟增長。而全世界的投資增速才3%,OECD才2%多,像中國高投資的國家確實罕見。我們做經濟增長核算,這個增長分為四大板塊,資本、勞動、人力資本和人力資本,發現60%是由資本貢獻的,而且這些年逐步加大。所以我們變成了對投資的依賴。

  具體的機制有幾小點,第一是低利率,1980年實際貸款利率才1.97%,其他國家都是3%多。一個國家均衡的利率應該大于等于實際的GDP增長率,如果說中國現在是7.5%的GDP增速、3.5的CPI增速,就是11%,如果我們是利率是11%,我相信大部分的國企、大部分投資平臺都會崩潰。所以我們靠的是金融壓抑,抑制低利率維持高速增長,這個代價最終還是我們在承擔。

  第二,房價很貴,但是工業用地很便宜。

  第三,環境資源的處罰非常低,比如說紫金礦業污染罰款3000萬元。

  第四,中國特色的宏觀經濟體系可以方便地為穩增長和保增長服務,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雙松。第二在央行缺乏獨立性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往往只是積極配合于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我們產業政策更不用說了,地方政府爭先恐后地維持地方的戰略性產業,像光伏就不展開說了。

  第三部分談一下我認為短期的宏觀經濟對短期穩增長是很有用的,也是中國的主要工具。但是對于前面的增長困境是不能根治的。第一,宏觀經濟政策只能在短期實現穩增長的目標,而無法改變中國未來潛在經濟增長增速放緩的大趨勢。科技革命是推動長期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如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和以汽車和電力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都推動了世界范圍內的幾十年高速增長。但是當前以IT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技術創新浪潮已經逐漸結束,而新的技術創新浪潮尚未出現,不管是低碳技術還是3D打印機技術目前還沒有形成新一輪科技革命,現在3D打印機沒有完成4D打印機就出來了。所以大的科技背景沒有怎么可能形成全世界范圍內高速增長呢,所以這是我們增長放緩大趨勢的根本原因。

  第二,我們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空間趨于縮小,穩增長也在減弱。有三小點。

  1,財政政策方面,當前中國政府債務水平已居于歷史高位,預計未來還將繼續上升,這將嚴重影響政府的財政能力,未來政府運用積極財政政策的自由度大不如前。

  2,貨幣政策,我們的M2居于歷史高高和國際高位,我們常規的數量型貨幣政策調控工具的使用空間大幅縮小。1986年中國M2占GDP比重僅0.65%,今年已經很接近2%了,是美國的將近3倍。

  3,財政的效率降低,財政有兩個作用,一是防止腐敗,其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不愿意說的,我們始終認為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將重點放在人工智能技術上面錯失IT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等主流領域的發展機遇和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某著名科學家鼓吹特異功能是新一輪科學革命等大量例子表明,要準確預言未來的科技走向可能只是個天真的童話。

  第三,宏觀經濟政策增長困境有這兩個邏輯,一方面保增長,這肯定要做,但是更本質、更關鍵是減少依賴,宏觀經濟對降低依賴作用很小。

  第四,中國的四萬億等經濟實踐已經證明宏觀經濟政策無法破解當前的增長困境。2009年在全球性金融危機的沖擊和我國經濟下滑的情況下,國家出臺了四萬億刺激政策,當時維持了很好的效果。然而也付出了很多代價,突出表現三點,第一通脹回升,第二環境的壓力,第三當時大量的資金被中飽私囊,這是感覺。當然客觀說為了防止經濟硬著陸和出現V型反彈,為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穩定做出了貢獻。其存在一定的代價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沒有四萬億計劃而出現經濟急速下跌和社會不穩定因素急劇增增加,那么代價將會更大。打個形象的比喻,是藥三分毒。

  第四部分談到我的政策建議,我覺得要通過深化改革完成三大轉變來降低增長以來才是破解困境的根本之道。我們認為破解困境的根本之道,中國在目前還是比較脆弱的。

  中短期應該通過加快推進城鎮化,總量減稅以及使用宏觀經濟措施來進行穩增長,防止出現硬著陸。

  1,加快推進城鎮化,并重點實現農民市民化,充分發覺內需潛力。

  2,實施總量減稅,即可拉動總需求也可拉動總供給,促進中國形成以減稅為引擎的總需求,總供給新雙度驅動型經濟增長,替代以往的以出口為引擎的總需求。總供給雙輪驅動型經濟增長,為經濟增長提供內省動力。

  第三,合理使用宏觀經濟政策,防止經濟出現大幅波動。這是短期的政策。

  長期政策,現在也要開始,不是說未來開始,現在要開始。1加快行政體制改革并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將政府的職能從做大蛋糕轉變為分好蛋糕和做綠色蛋糕。你給我吃兩個臟蛋糕,為什么不給我吃一個干凈的蛋糕,這是一個很好的道理。

  2,積極推進社會改革,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轉變為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并重的路線。過去人均GDP是五六百美元,現在是五六千美元了,所以要并重。

  3,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強法治建設,人民將人治變為法治。

  第五部分談談對增長困境的簡單思考。第一個困境很迫切,但是客觀上說也希望馬上解決,但是我認為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高增長、高增長依賴癥、高代價的態勢未來會形成常態。

  1、中國經濟基本面還可以,經濟只是面臨困境,但還沒有陷入絕境,因此倒逼改革的壓力尚未積蓄到最大。一是銀行系統整體運行良好。中國銀行不良貸款率近年來大幅降低,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為3.8%,美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等發達國家銀行不良貸款率則均在4%。

  2、雖然政府債務規模在不斷擴大,但是仍然在安全線以內,而且與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相比依舊居于低水平。2011年底,中國政府全部債務占GDP的比重為38%左右。

  3、企業在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增長能力還有空間。

  第二,與1978年和1992年改革所面臨的境況有很大的不同,此次改革涉及到利益格局的深度調整,然而改革的“受損者”很難尋找。1978年中國經濟和社會處于崩潰的邊緣,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條,改革可謂人心所向。而且改革幾乎給所有人都帶來收益,受損者極少,因此所面臨的阻力很少。

  按照我的邏輯,目前改革已經是深水區,由政府、央企做改革釋放空間,但是自己改自己,即使決心很大,也是困難的事情,也需要一個過程。

  第二,盡管改革難度很大,但是深化改革大基調、大方向不能動搖。有三個內容,一是政府改革,第二是國企改革,第三是市場改革。

  第三點,在未來改革過程中,只能漸進改革,而不能走激進路線。過去三十年的改革開放,這也是我們最重要的基因之一。所以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強調穩定改革是發展前提,必須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社會還是比較脆弱的,所以需要穩增長的過程。

  2,談兩點,以均貧富為口號的極左的激進式改革雖然很誘人,但是并不現實。此次改革與商鞅變法改革最大的區別是當前的經濟體不再是封閉而是開放的,激進式改革可能會導致潛在利益受損者移民海外,由于潛在利益受損者相對而言擁有更多的財富和更強的流動能力,他們的流失將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不利于國家進一步發展。

  3,希望一夜之間建成法制社會的極右的的激進式改革也是不現實的,其一,秦朝李斯首創設計的法制體系在兩千年封建社會中,都是為權利服務的,而不是限制權利的,民眾的法制傳統和法制意識比較薄弱。第二,建成法制社會需要大量的道德楷模,然而目前中國社會上的道德楷模依舊較少。

  最后講一點,社會也有問題,很復雜。要選擇主動改革而不是全面危機推動的被動改革。在陷入絕境之后由全面危機推動的被動改革不是最佳選擇,因為那時更難駕馭曲面,政府應該充分把握國內外經濟形勢,順應民意,做出前瞻性、戰略性的判斷,積極進行主動改革。因此在實施漸進改革的過程中,一定要謹慎只空談、不實干。

  最后總結一下,因為說太多了,容易說亂了。第一,增長表象我認為是高增長不可持續和高增長依賴癥強烈沖突,我認為宏觀經濟最突出的矛盾。

  第二,形成機理。

  第三,增長困境的應對策略,中短期內需要穩增長以防止經濟硬著陸。長期內破解困境的根本之道是通過深化改革轉變來降低增長依賴。

  改革的內容有三個內容,政府改革、國企改革、市場改革。我認為要選擇主動改革,而不是被動改革。要選擇漸進改革,而不是激進路線。中國經濟太復雜了,個人能力有限,講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諒解。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猜你喜歡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

  • 新聞李克強任國務院總理 周強任最高法院長
  • 體育歐冠抽簽巴薩-巴黎 尤文-拜仁 皇馬上簽
  • 娛樂董潔海口陪王母 潘粵明談子落淚
  • 財經發改委曾想第三方公布調油價:挨罵壓力大
  • 科技馬云的第三次創業:悄然布局三大帝國
  • 博客馬未都:建議養鱷魚消化死豬 兩會博客
  • 讀書成敗得失:辛亥革命功臣精英們的局限
  • 教育微博熱傳大學殯葬專業“最恐怖課程表”
  • 育兒我國手足口疫苗試驗成功保護率達95%
  • 黃祖斌:現金是人生斗爭的武器
  • 王海濱:美國地產和中國未來
  • 吳玉慈:全球化讓東西方人民交換飲食習慣
  • 張化橋:中國股民讓賣方覺得不好意思
  • 成思危:擠掉經濟增長的水分
  • 楊濤:金融改革不僅是頂層設計
  • 陳永昌:我國奢侈品消費為何增長迅猛
  • 陳思進:胡大姐下崗記
  • 徐斌:2015年中國經濟會不會迎來硬著陸
  • 梅新育:鐵道部謝幕與鐵路票價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