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08品牌中國年度人物 > 正文
第一個階段:品牌啟蒙期,從改革開放開始到上世紀90年代初。改革開放初期,品牌作為市場經濟的產物,進入到中國人的視線中,那時的中國企業界和消費者對品牌還一知半解,有些人甚至把品牌同知名度劃等號。由于當時中國的市場競爭并不很激烈,所以誰有先知出錢做廣告,誰就能脫穎而出,比如香港明星汪明荃代言的一句電視廣告語“容聲容聲質量的保證”,就使容聲冰箱當年的銷售量就從幾千萬猛增到2億多。
第二階段:品牌發展期,覆蓋上世紀90年代。這一時期企業界和消費者的品牌意識逐漸增強,許多企業對品牌塑造的專業性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認知,CI成為許多企業品牌導入采用的方式。90年代是中國品牌發展日益蓬勃的年代,外商和洋品牌蜂擁而至,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中國大多數企業的品牌塑造基本上還是以生產和推銷為主導,價格戰、終端戰、廣告戰此起彼伏。在市場的洗禮中,海爾、聯想等許多知名品牌不斷成長壯大,然而秦池、愛多、三株等一大批中國名牌也曇花一現,成為匆匆過客。
第三階段:品牌國際化發展期,從2000年開始持續至今。隨著中國加入WTO,“制造大國,品牌小國”的困境使我們深受其苦,中國政府和企業界已經深刻認識到創建自主品牌以及品牌國際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海爾、聯想、TCL、華為等企業已經邁出了國際化的步伐,勇敢地走向海外。然而,目前中國品牌國際化還處在初級階段,真正能參與國際化競爭的中國品牌還鳳毛麟角。
相比國外許多百年金字招牌,絕大多數中國品牌都處于成長期,中國品牌還任重道遠。
30年來,中國品牌跌跌撞撞,走過了一條艱難坎坷的道路,雖然其中也不乏精彩的片斷,但更多的悲壯不能不引發我們反思。
中國目前還是名副其實的“制造大國,品牌小國”,美國《商業周刊》“世界最有價值品牌100強”排行榜中,中國品牌至今依然榜上無名。
據統計,中國品牌的平均壽命只有7.5年,從品牌塑造周期來看,7.5年還剛剛是一個品牌的成長期,然而卻過早“壯志未酬身先死”。許多行業的知名品牌如秦池、愛多、春都、太陽神、霞飛、威力、孔雀、三株、旭日升、健力寶等“各領風騷兩三年”,最終卻都曇花一現,成為過眼云煙。
為什么中國品牌生命力非常脆弱?剖析中國品牌,我們認為中國品牌存在一下六方面問題`:
第一,品牌意識淡漠,“短視”現象嚴重。賽迪顧問調查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品牌貢獻率只有22%,大大低于國際企業87%的平均水平,“價格”成為中國企業最主要的動力指標。這一數據反映了中國企業品牌力不足的處境。
中國企業最大的敵人不是競爭對手,而是企業自身貪圖眼前利益的“短視”。
目前,中國大多數企業老板及營銷團隊都一直矢志不渝地把產品銷售當成品牌經營。認為產品銷售量上去了,品牌也就做好了。所以企業更關心的是搞定經銷商、進店、促銷、降價。有些企業雖然也認識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但當碰到銷量提升和品牌建設相矛盾的時候,它們往往去抓銷量,企業生存的壓力導致它們很難持之以恒地堅持對品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