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七屆全國企業文化年會 > 正文
解決企業研究開發力量不足的出路,也有多種渠道,例如,加強企業自身的技術中心建設,走產業研究短期或長期相結合的道路,社會上應用性的研究院所拼入企業或廠所合資成立技術開發機構,以及利用社會上虛擬研究院所等等。在這一方面世界著名跨國公司以及頗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都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其次,關于技術創新動力問題。
激發企業自身的積極性是辦好企業的關鍵,盡管我們年年要求企業扭虧,而年年又成效不大,其原因何在,國有企業虧損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還是企業拿不出對用戶有吸引力的產品。在這一問題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問題。為什么,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那么拼命的推進技術創新,而我們的國有企業卻不那樣起勁?這就涉及技術創新的動力問題。正因為這樣,所以國有企業的改革,首先從解決動力、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入手。在此方面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也獲得一定的前進,但其中對企業經營者的激勵問題一直是采取了回避的態度,長期把企業家視為政府的公務員,經過任命上崗,干到60歲下崗,經營好的企業和長期虧損扭不虧的企業,其廠長經理的工資收入相差無幾,至多靠非定期一次性獎金來鼓勵業績突出的優秀企業家。安徽省一廠長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在同行業絕大多數企業虧損的情況下,一個二、三千人的廠,卻多年創造上千萬元的盈利,成為全國同行的高效企業,也是省里“明星”企業,正因如此,省政府決定發給該廠廠長 20萬獎金,后經黨組織討論,認為減半合適,又經幾層機關的研究,層層打折,最后廠長領到的僅僅是一張獎狀。像這些廠長年薪不過一萬多元。賞罰不分明是對企業家缺乏激勵的一種表現。企業家比一般員工對企業的發展起著更大的作用,他們的責任大,貢獻大,風險也大,可是他們的獲得往往比企業內計件工人的工資還低很多。許許多多的企業家往往是靠自身素質,靠覺悟和靠黨性來承擔這一重任。
應該明白,企業家的經營水平,推出具有競爭力的好產品,占據和擴大市場份額的能力等等都是創造財富的重要資產,是名符其實的生產要素,沒有這些以無形資產表現的生產要素,國有企業怎么會有財富的增值,國家哪來的稅收?因此企業家的這些無形資產完全有資格參與企業剩余的分配。
在我們不承認企業家的這種特殊的作用時,視他們為一般公務員,怎么會產生更大的經營積極性呢!目前發生的消極現象,例如“五八現象”、“在職消費”和“國有資產流失”等等不能說與此無關。從已揭發的“五八現象”看,都是在國有企業大多數不景氣的條件下,他們創造了輝煌的業績,而自身卻無權合法占有其中一小部分,處于這種不平衡的心態有些人鋌而走險,走上犯罪道路。其后果不僅給國家造成經濟損失,而且影響了企業家隊伍的成長。至于說到國有企業領導人的“在職消費”,這不論是盈利企業還是虧損企業,往往這個數字是驚人的,由這種“浪費經濟”花掉的錢,可能是經營者合法收入的百、千倍甚至更大的倍數。我們的激勵制度應使這種浪費經濟變成節約經濟,使經營者花錢,就像花自己工資一樣的節約,這才能促進節約經濟的產生。另外,從各方面揭發的數據看,國有資產流失,有人估計,在80年代,每年平均500億元,9 0年代至少有800~1000億元在流失,這個“漏洞”是由于國有企業代理人不到位,對經營者監督不力造成的。除上述損失之外,決策失誤乃至不負責人的決策以及人選不當導致的領導無能,也比比皆是。這些問題的根本解決,都與建立企業家的激勵機制有關。
關于企業家的激勵問題,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進行了長期的探討,至今雖不能說已經有了盡美盡善的制度,但是已為企業家的激勵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其中如年薪制,經營者股權和股票期權等短、長期相結合的激勵形式等等。但是在進行這些嘗試時,必須創造相應的條件,例如,建立企業家的市場,由市場選擇企業家而取代現今的行政任命制度,徹底實行政企分開的管理體制,以及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以監督經營者包括以政府官員化身的國有企業委托人的違法亂紀行為等。如果這些必要條件不具備,則進行相應的改革,很可能在人家那里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國有企業中都可能達不到預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