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五屆中國經濟增長與經濟安全戰略論壇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11月15日,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長城偉業期貨有限公司、深圳市東方華爾街教育服務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第五屆中國經濟增長與經濟安全戰略論壇”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陽光大廳舉行,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論壇。圖為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研究員王建在“第五屆中國經濟增長與經濟安全戰略論壇”論壇上。
以下為王建演講實錄:
王建:
我演講的題目是次債危機的前景與中國的國家利益。我講四個問題。
一、次債危機的由來。
現在講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的,雖然說去年7月份次債危機爆發以后,各種各樣的分析的理由都有。我對這個問題怎樣看?我認為這個今天行程的這樣一場史無前例的全球金融風暴是起源于冷戰結束之后,冷戰結束之后開始了新全球化的時代,這個時代主要的特征就是南北經濟融合,既然是全球化,過去我們知道世界是兩個分層次,一個是發達國家的叫水平,還有一個是發展中國家。這兩個體系還是融合。因為在網站之前長達50年的時間里面,南北方的發展差距非常大,發達國家完成工業化,但是南方國家只是在供應工業原料,供應的速度很慢。由于這個差距實際上發展中國家的各種生產要素的價格低廉。當新全球化時代開啟以后,冷戰結束之后開啟了這個大門。兩種生產體系,也包括兩種價格體系開始迅速融合,融合的過程當中,使得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所能生產的產品里喪失了優勢,引起了發達國家的產業向發展中國家的全面轉移。這種轉移到現在已經持續了10多年了,到目前為止發達國家的使臣是發展中占領,特別是對我們中國占領。因為產業外移就是發達國家出現了國家的供給,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這樣的情況,就開始轉向了不斷地拉達貿易利差。靠什么來補?生產金融產品。
在新文化時代,資本主義一個新的轉型期,是從傳統的物質主義,轉向一種新的形態,或者叫傳統的物質主義轉為經濟主義,傳統主義轉向虛擬主義。這是完全不同的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發達國家資本的主體開始從產業資本當中外移,外移到了金融領域,它的生產主要不是物質產品,生產的主要是金融產品。比如說在90年的時候,美國的制造業還在基地當中占有30%的比重,05年只占了13%,生產的國內消費的實物物品,其中消費的消費品當中有40%。
在這個時代,實際上它也出現了一種新的危機的變化,這種危機變化也是和資本的外移,資本的主體進入到了非生產領域是緊密相關的。如果說過去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征是物質產品的資產過剩,今天的本質特征就是金融產品的生產過程,第一階段是在90年代,美國用新經濟,物質產品外移之后,國內資產滿足需求,行程了貿易差,這個來源就是靠生產金融產品和發展中國家和物質產品的交換。怎樣去生產金融產品?在90年代,新經濟所行程的股市泡沫太大了,金融產品供不應求,導致了2000年美國先是崩潰了,美國沒有健全他們的機制,而是采取了更大規模的制造泡沫的辦法。從6.5%,降下去以后,房地產因為巨大的泡沫,在12億房貸的基礎之上,開始衍生這個產品,搭起了CDO、CDS,比如說CDS大家都知道信用違約調期,全國金融的語言,到年末已經到了62億美元,在短短的六七年膨脹了60多億。
到了今天這個泡沫,因為他們由房地產泡沫一級相關的延伸產品所制造的供給,又達到了全面過剩的程度,所以就出現了這次泡沫的過硬。這是我對為什么出現這次金融危機的分析,資本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的爆發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