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賓答記者提問實錄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9日 17:17 新浪財經
2008年7月9日,“《中國改革30年》新書發布暨2008經濟問題點評會”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隆重召開。上圖為嘉賓回答記者提問。(來源:新浪財經 陳鑫攝)。 新浪財經訊 2008年7月9日,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主辦,中國民生銀行、北京世紀文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改革30年》新書發布暨2008經濟問題點評會”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隆重召開。以下為嘉賓回答記者提問實錄。 主持人:非常感謝周其仁教授。接下來我們進入本次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嘉賓和在座的各位互動。 提問:我想問一下陳志武教授,剛才我聽您說來說去,您有兩個字沒說,但是我聽出來了,分紅或者叫分股,就是國家已經擁有3/4那么多的錢,如果想要從投資性消費拉動社會改成消費型驅動的社會的話,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每人,假設13億人,每人發一萬塊錢就搞定的一件事。我當然是非常高興,會有這種情況,這就意味著全國人民無條件的徹底享受了一次改革開放30年的一次紅利,能分股那就更好了,但是我的問題馬上就出現了,就是它怎么能夠自動地把政府自己兜里的錢資源地心甘情愿地說,我們為人民服務,把錢送給你們,這件事情怎么改革?我們對岸的美國也確實這么做的,美國不久前還每人發了好像1500美元的支票,但是我們為什么不能這樣做?每人發個,算一算,如果有多少多少億的叫余款,余額,全發給老百姓手里,活著的人登記一下都發,我們怎么才能做到,把自己國家多的錢從與民爭利的立場變成還錢于民。 陳志武:謝謝。我講的意思包括你說的,還有一點,另外一方面,直接分紅,把國有企業的利潤分給老百姓,然后把多余的財政贏余也分給老百姓,通過退稅的形式。今年兩會之前、其間,上海有一個人民代表就提出了這樣的一個想法,我覺得那個是很好的第一步,但是除了這個以外,資本,資產增值也是非常非常關鍵的一點,我們知道財產收入除了紅利的一部分以外,特別是在資產整體增值的時候,更重要的還是資產增值本身也應該掌握在老百姓家庭的手里面。至于如何實行這一塊?我覺得要是能夠有全國人大的體系,全國政協的體系,慢慢地有更多的人去推,然后又有更多的人能夠真正的行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給他們對政府的方方面面的行為進行監督制約的權利,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就像我最近跟一些體制內的朋友交流,有的人從市長、省長等等換到了人大體系,而他們去了以后跟我說,原來沒想到人大還可以有這么大的權力,有一些朋友就得出一個結論,原來這個體制和憲政改革不需要做更多的事,就把已經在書里面,那些憲法還有其他的那些法律規定的東西真正的運作起來就可以,憲政改革如果走一萬里路的話,可以說就走了六七千公里了,就是從書上到實際最簡單的一步。我順便補充一下周教授講到的關于貨幣的問題,我一直覺得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在歷史上,不只是在中國,在其他的國家,紙幣在宋朝的中國就已經發明了,1000年以前,但是在中國本土可能到最近的幾十年之前,中國從來就沒有統一的貨幣,更沒有把貨幣發行權了,集中在皇帝或者國家的手里面,在美國也是近代才開始出現統一的貨幣,歐洲國家也是這樣子,要我看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在現在憲政民主制度能夠對于政府的權利的行使具備真正的可靠的可操作的這個體系之前,這個體系建立之前,每一個社會都自發地演變出了一些應對的機制,就是說貨幣的發行權,匯率權基本上不能夠由一個皇帝或者一個國王來壟斷,他壟斷以后,最后會帶來更多的通貨膨脹的那些問題,所以我覺得這個不是一個巧合,貨幣制度的發展從民間慢慢歸結到政府的手里面,跟憲政制度在全球,在各個不同的國家特別是近代的發展連得非常非常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僅僅通貨膨脹,通貨這個詞翻譯得很好,而且在背后這個通貨的問題,原來恰恰是因為這些貨幣發行權一直掌握在民間,據我的了解,在晚清和民國初期山東的各個縣都有自己的紙幣,還有銀錢和銅錢的比較,其實都不一樣。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