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夏斌:中國須在比較長的時期內堅持金融弱國思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4日 12:06 新浪財經
清華經管學院聯合《中國經營報》舉辦“防范危機 化解新的金融風險——亞洲金融危機10年后的反思”論壇于8月24日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舉行,新浪財經獨家網絡支持,以下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演講: 李稻葵:非常感謝易綱博士,這次實際上我們這個組織者感到非常幸運,易綱博士參加我們這次活動,事實上他最近以來他參與組織了一個專門關于亞洲金融危機十年來經驗的研究項目,但是我們知道他工作非常忙,所以我們從組織這個會議一開始就不敢抱奢望他會來,但是他今天能來我們感到非常幸運,再次感謝! 下一位我們的發言人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是我們國內金融界非常活躍,具有獨體研究和鮮明觀點的一位金融方面的專家,是84年我們人民銀行五道口人民銀行研究生院第一屆畢業生,畢業以后,長期在金融監管部門工作,做過央行金融研究所的副所長,也在我們證監會做過交易部主任,在信息部做過主任,做過深交所的總經理,然后回到央行,在央行政研室負責工作。2002年來到國務院金融研究發展中心,負責金融研究所,現在有請夏斌所長。 夏斌:感謝李教授!今天講這個反思,就是講教訓,講啟示。剛剛沈聯濤主席做了非常精彩的非常豐富的一個報告,也是我們今天的主題報告。 關于亞洲金融危機的反思的文章太多太多了,文獻也太多太多了,概括起來有的就是內因論,通俗話說就是內因,裙帶,官商勾結,有些就是外因,國外索羅斯基金。也有內因外因綜合來進行判斷這個原因。 今年我們來巧了,正好十年。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7年最發達的國家,算不上危機,報紙上有各種各樣的詞,有的是風暴,各種各樣的詞不需要表達。第一次危機我曾經在報上講過,我們是幸運者,我們就是門關著,門開著照樣躲不過去,也是危機。但是可能,有時間我們再探討,可能我們這個危機的性質傳導的一些機制和東南亞國家的危機性質傳導的機制可能又不一樣,就是剛剛易綱先生講的,我們當時的問題和我們現在的問題根本不是一個問題。從那個角度思考可能不一樣。 這次危機我們沒有更多的影響,也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我想說的這次危機沒有發生,不完全是偶然的。不能說有證明,但是起碼可以說中國政府目前的開放政策是清醒謹慎的,如果亞洲金融危機有教訓可以總結的話,那么發達國家的危機對于不同的國家有什么影響,這里面的教訓同樣中國也應該進行反思。這是我個人的一個觀點。剛剛幾位更多的是從反思中間的教訓來談,我想更多直截了當的,因為這些已經講了很多,內因外因,內外因綜合論。我直截了當從中國都講,我們反思中間除了他們的教訓對我們的什么啟示?也就是對我們的政策決策者,我們要考慮哪些問題。我想談幾個觀點: 第一,我認為中國必須在一個比較長的時期內,清醒地堅持金融弱國的思維。我們是弱者,不是強者。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必須清醒地堅持金融弱國的思維。我們經濟已經是第四位了,按照國外有些學者猜很快就會到第三位,但是我們在金融上是弱國,這一點不是我們在說,其實全世界學者都說,中國金融體系很脆弱,他們也都承認。如果從理論上探討,我們搞一些什么實政性的標準也不是不可以,比如匯率問題,比如外資境外機構的比例問題等等設幾個標準,我們也可以證明我們是弱國,我們不是強國,經濟是大國,但是金融上是弱國。 為什么要堅持弱國的思維呢?我個人的觀點其實很簡單。一個弱國和一個強國,如果運用強國制定的同一游戲規則,不講任何策略的進行競爭,弱國永遠是弱國,不可能成為強國,強國制定規則當中我們共同游戲,而且弱國如果不講究一些策略,不講究一些方式,不講究一些策略,你跟他競爭能贏嗎?不可能贏。所以我個人認為,如果要成為強國,這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最后的目標完全同意剛剛易綱先生說的。弱國要成為強國,我個人認為一定要遵循國際組織的相關公約,IMF也好,或者WTO世貿組織的有關規定,我們要遵守這些規定,同時,在不違背這些公約的前提下,我們要講究競爭策略。這樣才能逐步擺脫永遠是弱國的地位,逐漸的強大起來。我無非講的是這樣游戲規則是他們定的,共同定的。我們是弱國,在這個規則下你打不贏的。那么我們必須在遵守規則前提下講一點策略而已,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開放不遵守國際規則。 我忘了是魯斌講的還是克魯德曼講的,他們都很清醒地認識到,有句話說迄今為止,任何新興的國家,在金融開放問題上,在金融開放的過程中,沒有不發生危機的。這句話更加提醒我們應該提高警惕,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中國是一個人均收入貧困的大國。我們受折騰的教訓太多了,經不起折騰,而且我們很多體制沒有理順,在這樣情況下,希望中國經濟穩定高速的繼續增長。在這個背景下,我們經不起折騰。因為我也知道,有一些學者也說,東南亞危機發生就發生了,過來就過來,現在就好了。咱們細想一下中國也來一次行不行?想一下中國這么大國家和人口,社會問題,分配問題,不穩定因素,我們可以不可以?這個不是從經濟學角度,這個是從社會學,政治學角度考慮行不行。所以我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經不起折騰,我們要保持金融弱國思維謹慎從事,這樣更有利于中國經濟穩定的發展。 第二,中國在今后五年、十年內,乃至于更長時間內,要堅持以我為主的金融開放戰略。什么是以我為主?就是首先要考慮到確保我們中國經濟穩定健康持續發展,在這個前提下開放。而不是簡單的按照華盛頓共識說的應該怎么辦。我認為不是。以我為主,我不是不開放,是以我為主,保證我們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的前提下我開放,如果不能確保,有些政策就要放慢,當然這也是一個原則。而不是簡單按照華盛頓共識,要學習其他國家金融開放經驗,秩序,節奏,也不是簡單模仿其他國家開放的做法。 為什么要以我為主?首先前面講的,我們是弱國。而且我們又是經濟總體實力這么大的大國,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很多學者也在算,說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度有多大,這方面分量越來越重,剛剛易綱先生從很多方面做了證明。而當今中國的金融開放對世界經濟影響不是小國開放所能比擬的。不是新加坡,不是臺灣,他們的金融開放所能簡單比較的。如果開放過程當中,發生重大挫折或者產生金融危機,靠其他國際援助可能是不可想象的。特別是在三大因素之下:第一金融經濟充分的全球化,第二,世界流動性,第三比較多,中國又是金融弱國,三者因素綜合起來思考,金融開放必須考慮本國的金融安全和本國的利益,翠本國利益出發,就是堅持以我為主。怎樣堅持以我為主?談幾個想法。 第一,要看好中國的金融國門,這個國門不是意味著我不開放,無非就是說要結合中國經濟發展可以接受的程度,在確保經濟穩定健康前提下,對外有節奏的,有秩序的開放。而實際上,我們也是這么做的,所謂國門的內容我曾經講過,第一資本向下,資本賬戶,第二匯率,第三外資進入中資金融機構的比例。我認為包括第四條外資進入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比例,市場的程度。這個就是我們把好金融國門的內容,不是不開放,是根據能夠接受的程度逐步開放。實際上我們現行的政策都是這么做的。堅持以我為主,就是要有思想準備,包括學者,包括從理論上要有思想準備,我們從一個弱國轉化為強國,又要堅持和平發展,中國的崛起必然是走出一條和其他國家國家崛起過程中的不同道路,和英國、美國肯定不一樣,我個人很自信,肯定不一樣。從弱為強,必然要走出和人家不一樣的道路,走出一條和華盛頓共識也不一樣的道路。 在這個方面我們不要自己小看自己,我們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不僅僅是今天金融滯后的經濟發展,老說金融滯后,實際上我們這二十年過程當中見多了,80年代也有,90年代也有,不僅僅是今天金融滯后了經濟的發展,30年的中間多個歷史階段都曾經出現過金融滯后的經濟發展,但是,經濟在不斷的發展,經濟在高速的發展,為什么?而這個期間,我們也經歷過一些挫折,但沒有發生過幾乎崩潰性的嚴重的金融危機。剛剛講到93年的問題,我們都知道93年的時候我們經濟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沒有發生幾乎崩潰式的金融危機,這個里面還談不上我們有什么經驗,但是確實有許多做法、思維、經驗可以總結,其中當然也有教訓可以總結,從1949年開始的第一個30年中國落后了,從79年開始的第二個30年,我們是結合了中國的國情搞開放,搞改革,我們總體經濟進入了世界前列。當然人均收入也可以說擺脫了貧困,今后的第三個30年,中國經濟如果能夠真正崛起,肯定不是取決于當今世界強國給我們指明的發展秩序,發展道路,如果我們真正崛起,今后的30年或者更多時間,我們真正的崛起肯定不是取決于當今世界強國給我們指行的發展程序和發展道路。我本來是想講的肯定不是書本教科書上講的這些道理。而是取決于第二個30年發展中間初步的認識基礎上,我們真正能夠認清我們現在的問題是什么。我們是知道我們的問題在哪里,包括政治社會方面的問題,只有真正看清了,按照中國的道路走,才能走成功。 第三,在當前中國要重視金融對外開放,更要重視金融對內開放。上個世紀80年代、90年代,我們金融是對外開放的,我們想盡辦法吸引外資進來,但是由于我們的國內薄弱,我們金融體制的這些狀況,我們自己本身的注意力放在對內金融開放,受方方面面因素影響,90年代初,當然80年代末也有,90年代初開始,金融秩序比較混亂,金融機構資產質量普遍不高,經過幾年整頓,又遇上中國和世界這一輪周期處于上升階段,國家發展了,實力提高了,隨后才伴隨著海外對我們開放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實際金融運行中,我們對外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快,并不慢。相對而言在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作為整頓對象的對內開放,大家可能不太理會,就是當時企業投資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混業經營,金融機構跨地區經營等等,那個時候,我們開放得很快,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這個是作為我們整頓對象進行整頓的,所以后來慢慢秩序健全了。整頓以后,我們對內開放的步伐緩慢了,金融滯后了,出現的現象,就是大家說的一邊是資金大量富余,一邊是金融配置效率不高,而外面進來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內部對外開放反而受慣性的影響,或者說受有些法律法規在90年代初定的法律法規還沒有改的影響,我們很多事還不能做,包括有些監管部門在操作中間,我個人認為可能在對內開放上動作又不太大的影響。 與此同時,國際經濟社會對中國金融開放的壓力日益激增。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我們目前全面適應市場化要求的金融制度,供需產品,人才準備的都不充分。在這個背景下,我個人贊成引進一點外部力量對我們的一些體系上的問題,進行推動,推動我們更加快的提高金融效率,但是更需要通過對內開放,激烈的競爭,制度形成,人才培養來進行提高。東南亞危機教訓之一就是大家都認識到東南亞國家內部金融治理結構不行,內部金融體系比較脆弱,都公認這是他們的一個原因,我們需要抓緊時間搞我們自己的事。 當前要怎樣搞好對內開放?事情很多,關鍵兩條,第一條對內資和對外資一視同仁,凡是對外開放金融機構,金融工具和金融操作技術方面對內也要開放,不能以試點各種名義拒絕內資,特別是民營資本參與金融的開放,盡管在過去民營資本的參與我們發生了一些教訓,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有教訓,不能因為過去曾經有過損失,而把他們拒絕在門外。 第二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跟有關監管部門要顧中國崛起的大局,國際壓力很大,我們要盡快提高監管協調效率,透明監管制度,要充分運用輿論工具,監督有關部門依法行政,行政部門要盡快的提高監管協調效益,這不是你的工作好壞的問題,而是面對金融全球化,是中華民族的壓力問題,不是你的工作好壞的問題。 堅持以我為主,怎么以我為主,我們又是大國家開放,重要不是簡單學習新加坡、香港、臺灣的金融開放經驗,我個人認為要重點研究英國、美國、日本、德國在不同時期金融開放的經驗,特別是上世紀末美國崛起過程當中一些經驗,當時正處于第一次全球化的浪潮中間,現在同樣也處于和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很多有相似的經濟背景和制度背景中間,所以我個人認為中國要認真總結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但是絕對不能就亞洲談亞洲,一定要從當今世界經濟格局變化中間,大趨勢中間分析我們應該吸取一些什么經驗,吸取什么教訓。堅持以我為主,做大中國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重要的不是簡單的模仿、引進國際成熟市場上一些交易的工具,一些交易的品種,而是恰恰應該著眼于中國這樣一個大經濟體,它的自身發展中間我們的金融瓶頸是什么,有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來進行創新,來不斷擴大市場規模,這個我認為世界上大國規模剛剛形成之初,發展趕超型國際金融市場正確路徑。所以不要在乎外國的商業機構對上海國際金融市場的評頭評足,恰恰這方面我們可以關注日本,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在對沖基金市場不如新加坡,絲毫不影響日本在世界經濟中間處于持大權的地位。所以我們不要簡單學習單純學習技術。 第四,我們金融開放中間,要密切關注開放中的沖擊。仔細想想,剛剛沈教授給我們講的一大堆亞洲各國危機情況,開放的程序背后背景不完全一樣,危機內部原因也不完全一樣,最后受到危機的沖擊在表現過程當中不完全一樣。在中國金融問題開放方面,在匯率,資本賬戶,在外資進入中國中資金融機構這個問題上,這些核心問題上我們都是漸進過程,加上現在世界經濟環境,環境很簡單,格林斯潘2001年低利率政策,中國經濟這么好,都想往中國涌,這么多對沖基金,想想在全世界找還是找中國,這樣背景下,人民幣升值壓力,可能會存在很長時期而國內連續幾次高投資帶來的產能過剩或者商品富余這種局面也將持續下去。又加上我們房地產市場剛剛起步不久,股票市場稍微長一些,和國外比也不長,但是這兩個市場價格都在上升過程當中,漲得很快,所以我認為我們開放中間的沖擊在中國必然表現為是資產價格的上漲壓力,特別是在許多市場人士,不是從反面,而是從正面反復論證,論證什么?臺灣、日本本幣升值的時候,股市都是大漲的,我聽了以后確實有一些擔心。 我想講的很多不是從反面而是正面在論證,股市為什么大漲?本幣升值必然大漲,這有客觀因素,更多簡單從日本、臺灣兩個曲線來看,宏觀調控應當更加保持警惕。當前怎么辦?這兩年是寬松的貨幣政策,流動性很多。今年GDP增長能夠壓住11就不錯,很多海內外一些機構都在預測11點以上,資產價格還在快速上漲,環保資源的一些問題難以得到解決,所以我們要預防開放中間的沖擊,我們必須認識到開放過程當中,本身對貨幣政策傳導的一些正面影響,認識到價格調控和數量調控并重的意義,以及價格調控對數量調控的正面效應,我是個人認為,現在難以控制,央行是非常努力進行控制,但是流動性還是很多。我認為從目標上,毫不猶豫降低央行貨幣調控預期目標,16、17太高了,圍繞14、15的目標進行調控。只有這樣,才能防止犯下歷史性的錯誤。 當然,按照14、15的調控可能會產生一些困難,沒有問題,目標就是要調,任其下去,剛剛都講了,中國經濟壓力越來越大,我們浮動機制還在做,資本向下工作也在做,與此同時流動性還在抽,抽的原因沒有抽好,是因為目標定的太高了,所以過程當中,如果很難調控到這個目標那也好,這是真正把問題的矛盾暴露,問題更加看到我們央行在國外經濟失衡的背景下,內需的問題,剛剛易綱先生講了好多內需問題,結構調整的問題,不是人民銀行一家能夠承擔的,所以我就是說,目標明確,按照這個調控。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