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國民協成立二十周年慶典18日下午實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8日 18:21 新浪財經
8月18日,全國各地的著名民營科技企業家聚集北京,慶祝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成立二十周年。新浪財經獨家報道本次盛會。以下為本次會議18日下午實錄。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來到會場,馬上我們開始激蕩心志的論壇部分,在我們的論壇部分首先將有請中國民協的長期顧問,知名的經濟學家,也是我們民營企業的老朋友,中國經濟健康運行的守護者之一,我們尊敬的吳敬璉先生為我們作報告,下面我們有請吳老! (鼓掌) 吳敬璉:各位下午好!非常高興能夠受邀在這個論壇上講一講我們現在經濟創新的狀況,和我們將要采取什么步驟,使我們建設創新型國家這個工作走得更好。借這個機會向建設我們創新型國家起了主力軍作用的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的會員企業表示敬意。 我今天主要集中在一個問題上,就是為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構建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講這個問題。一個方面,就是講一講我所觀察到的現在我們企業的技術創新情況;另一方面,想提出一點我們今后應該做些什么工作,使得我們創建創新型國家這個大工程進行得更好。 先講第一個方面,我最近一段時間得到兩方面信息,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有好的消息,也有不好的消息。從好的消息來說,最近西方報刊都在議論或者有人說叫“炒作”,中國在技術創新上的一個表現,就是OECD在富人俱樂部,它對于OECD創新國家做研究的時候,發現中國最近幾年創新的投入有非常快的增長,OECD的分析報告說在06年,就是去年這一年中國的研發投入增加了20%,已經連續幾年高速度增長,去年增長的幅度特別大,所以06年中國的研發投入已經超過了日本,是世界第二位。OECD的這個觀察發現是有爭議的,就是有些人說他很夸大了中國的投入,因為它把外國跨國企業在中國的研發投資都算中國的投資,當然這個概念對還是不對也是有爭議的。甚至也有人說這是有政治意圖的,上綱上線到了中國威脅論的什么等等,雖然是有爭議的,但是從我們的切身體會來說我們走到各個地方看到的情況,OECD這個報告所說的趨勢我認為是存在的,也就是說科技大會和十一五所規定的,創建一個創新型國家這個目標正在落實,十一五的規定把十一五的工作重點放在技術創新,放在第一個工作重點就是這個,它已經在起作用,走到各地,不管是遠海地區還是內地,這種創新投入,創新熱情確實正在高漲起來。所以這個數字,OECD是個數字,中國是不是真的比日本高?可以有爭議,但是他所說的這個趨勢我認為確實是存在的,這是一個很好的消息。從五十年代中期向科技進軍以來,可以說還沒有像現在這樣,各地的政府部門,我們的企業,我們的科研人員,我們的經理人員有這么大的創新熱情,這當然有各種因素,除了黨和政府的號召之外,跟我們環境的變化也是有關系的。比如說一個小的事情,從05年開始我們外匯管理政策發生了一點小的變化,作為人民幣的升值,這給了我們的企業一個信號,甚至是現實的壓力,不做技術創新,不做產品的升級,這個日子將要過不下去,大家還有其他方面的各種因素,就形成了現在這么一個好的趨勢。 但是也有不是太好的消息,比如說十一五的第一年所規定的,要依靠資源和資本投入來驅動增長轉向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的經濟增長,這個任務完成得不好。投資仍然是我們現在增長的主要動力,而另外一方面,減少資源的消耗,減少增長對于環境的負面影響,這方面任務也完成得不好。06年兩個約束性指標,一個是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另外一個是單位GDP能源消耗,這兩個約束性指標都沒有完成,這說明著力于技術創新,著力于提高效率,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這個任務在十一五第一年就完成了。 還有一項,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這就包含著一個我們的信息產業,信息產業本來就是一個服務業,但是我們一直以來信息產業它發生了扭曲,就是以硬件為主、軟件服務倒置,而依靠硬件到轉向軟件和服務為主,這個良性的發展趨勢沒有顯現出來,這只是一個例子,看從我們高新技術產業來看,物質生產部分和服務部分,它發展的趨勢是和十一五的要求不相符合的。本來我們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比印度還低十個百分點,要求在十一五里面把服務業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信息產業,和滲透到各個產業中的信息產業和服務業能夠把它很快地發展起來,但是這一年半的情況不好。那也就是說雖然我們創新的積極性很高,研發的投入也增加了很多,但是它的效果沒有顯現出來,這里面是什么問題是急待我們研究的。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各方面對這個問題有一個反映,如果說我剛才講的好的消息,就有一個OECD關于全球創新的研究報告。關于我們的創新型企業它為什么不能夠發展得很快?我看前天的倫敦金融時報的中文網上面有一個是歐美同學會,商會的會長叫王輝耀先生寫了一篇文章,他的標題就是《中國急需提高海歸創業的成活率》。他說每年都有相當一批留學人員創業企業,因為種種困難難以生存下去,出局。所以他呼吁采取措施來提高海歸創業企業的成活率。為什么成活率不高?他提出了四大難題,分別是這么四個,第一個就是創業園,辦了很多海歸創業園,這些創業園存在結構性的缺陷。第二,是中國留學生回國創業融資的困難。第三,有關政策重創新、輕創業,就是各種政策的扶持,政策的優惠都把目標放在技術發明和創新上,而沒有把重點放在讓這些技術創新變成企業的發展,而對于創業上的各種困難,幫助他們解決做了什么。最后一點,就是創新和創業的資金過于分散,撒胡椒面似的,沒有一個模式來幫助他們創新和創業的活動。可見我們現在創新,要建設一個創新型的國家還面臨很多障礙需要我們去克服,這樣才能真正最終實現這個目標。 下面一個部分,我講從我的觀察來看我們應該做什么,有兩個方面。 第一個,就是我們企業家自己,我們的企業家,我們的技術專家以及企業的全體職工應當堅持科技大會和十一五提出的方向,為什么現在要說堅持呢?最近這一、兩年經濟整個顯得很繁榮,但是對于我們創新型的企業來說,對創新人員來說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危險,就是現在賺熱錢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于是就面臨很多誘惑。我記得當年香港要建立信息港的時候,香港有一位管理學院的教授寫過一篇文章,他說香港這個地方很難做像硅谷那樣的技術創新,因為他們那兒有一個亞洲很重要的證券市場,而證券市場這種地方雖然風險很大,但是是來快錢的,所以在比較利益上就會把需要專心致志,需要長期地潛心努力做科學研究,做技術發明的人吸引到這種短期的快錢上面去。這兩年,一方面我剛才說了,我們在國家的號召之下,在經濟環境的變化所形成的壓力和動力之下,我們創新的熱情有所高漲,但是另外一方面,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因為貨幣基金過量,嚴重性過多,所以在資產市場上賺快錢的機會很多。現在據我所知有一些企業就放棄了創新,而且要冒相當大的風險的事業,而跑去賺快錢,這樣就會喪失我們在九十年代,我們可以從九十年代初期所出現的情況吸收一些教訓,九十年代初期也迎來了一個增長創新,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一個新的高潮,但是同時當時發生了一個房地產熱、股票熱等等,最后資源大量的流到了能夠得快錢的部門去了。這個不需要我多說,我想我們企業家心里都會有一桿秤。 還有另外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當然政府應該負主要責任,就是要為企業的創新和創業構建一個好的環境。但是這也不光是政府單方面額能夠做的,他需要企業家的配合,也需要企業家給政府以壓力,給政府以督促,讓政府提出問題,在哪些方面需要政府做,再督促政府去做。我想對于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政府怎么來實現黨中央的號召,創建創新型國家,這個上面有一個誤區,就是常常把自己工作的重點放到了直接的對于創新活動和創業活動進行干預。當然因為創新活動和創業活動它具有一定的風險,它需要投資,而且它對于社會有它外部性的貢獻,所以是需要政府加以幫助,加以扶植的。但是政府的主要功能并不在于這個方面,當然現在我們有大量的從政府來的對科學和技術的投入,這個錢應該怎么用現在還是需要研究和改進,政府支持,這是需要改進的,有很多事情我們還需要做。 但是更重要的事,我認為是政府要在創新型國家的建設上,要起作用的話最重要是要為企業提供一個好的創業環境。在這個方面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我們現在到各處去看,不管是沿海地區還是內地地區,不但有創新的熱情,而且你可以看到很多很好的優秀的創新成果。開始我以為是在我們發達地區,就是沿海地區,這些技術人員密集,創新成果很多,后來在過去的兩年里面我到了一些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幾乎每一個地區都有很好的創新成果。這些創新成果如果在一個創業環境比較好的國家,這些成果很快就能發展起一個很大的企業來。 但是我們往往不行,發展得非常慢,而現在這個技術創新又是飛速進步,你追我趕,一種新的技術成果很快它就會落后了,被別人超越了。剛才我跟柳傳志同志討論,他說了一句話我覺得很對,常常是把很好的技術成果,因為各種原因應用發展得很慢,結果黃花菜都涼了,時間都過去了。所以這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但是要建設一個好的創業環境它不是單單哪一個口號,或者哪一個措施就能解決的,這是整個的經濟系統,所以我們希望,我也跟我們陳秘書長建議,我們可以做一些課題,把這個問題排排隊,要建設一個好的創業環境我們需要哪些問題,其中的每一個問題都有許多環節需要一個一個環節去解決。 根據我的觀察,我覺得大概有這么幾個問題現在是急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基本的市場規則和秩序的建立。現代市場經濟是建立在規則基礎之上的,是按照一定的規則運行的,跟這個傳統的經濟,包括早期的市場經濟都有很大不同,但是我們這個市場的規則,市場的秩序到現在為止仍然是相當混亂的。比如說它最基本的一個規則就是產權規則,今年3月“兩會”討論了物權法,我記得那個時候胡總書記在“兩會”召集人的會議上講話上就說了,這次會議上一定要通過物權法,要討論通過物權法,因為這個作為一個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搞了多少年了?13年了,這是一個最基礎的法律了,其他更細的法律現在也還有待于完善,有待于建立,比如說反壟斷法也討論了多年,到現在還沒有。 至于說在實際的監管中我看做得就顯得更差了,比如說對于我們的電信資費老百姓是非常有意見的,資費很高,我看是一個基本的問題沒有解決,這是這個市場的無序,它基本上是一個壟斷的市場,還不是一個寡頭壟斷的,幾乎是每一個領域都有一家就占了大部分份額,現在政府有一個責任,他一定要消除這個市場壟斷的狀態,在壟斷的狀態下這個價格一定是個壟斷價格,壟斷價格它就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使它大大壓縮了所謂經濟學上講的消費者剩余。但是政府在保證起碼的比如說電信市場的公平競爭上,你怎么作為,延續了很多年了,我估計只要放開競爭電信服務的質量很快就能夠得到很大的提高,這個技術上完全沒有問題,資費會很快降低。這是一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所謂市場準入。這個事情有點蹊蹺,我現在也看不懂,這個市場準入這個東西本來是一個國際貿易中的東西,因為國際貿易是各個主權國家之間的貿易,所以在主權國家之間確實有一個對于外國人,對于外國的企業是否準入的問題,但是這個詞本身并沒有中文詞的含義,就是好像有一個權威機關在那里批準,批準你能夠進入還是批準你不能進入。尤其奇怪的就是把國際貿易這個概念,就是主權國家之間的貿易概念放到國內來,我認為就變成了對于各行各業都要由政府準許你入才能入,這是違反了市場經濟和法制的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所謂非進即入。只要沒有法律明文規定的,每一個公民都有權做他愿意做的事情,這是一個基本的原則。但是我們這里除了中關村基本法,這個中關村基本法有一條是很好的,是符合市場經濟的理念,符合法制理念的,我記得有兩處提到公民可以從事法律沒有明文禁止的一切事情,這種只有政府批準你做什么才能做什么,這是違反市場經濟和法制的基本理念的。但是我看市場準入這個概念要做點程序,所以這個審批制,特別是我們行政許可法現在是一個現行生效的法律,行政許可法規定得非常清楚,除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國務院和省級人民代表大會,不能夠設立行政許可,國務院在實施的時候,行政許可法實施的時候國務院發了專門文件,就是過去的行政許可,只保留兩百多項,除了那兩百多項以外的都已經作廢了。但是從行政許可法實施到現在需要審批的項目不是減少了,而是比以前增加了,這個創業它就變得障礙重重,要過很多的關口。 第三個問題是融資環境的問題,我們這次論壇要著重談這個,我只是簡單地說一下。我們技術創新不能夠轉化為實業,技術創新不能夠變成創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融資,融資的困難。對于創業型的企業,一般說來是年輕的,規模小一些企業,特別重要的就是廣義的風險投資,包括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因為VC和PE他都是帶著經營的經驗,經營的本領進入企業的,所以他能夠幫助一般是以技術人員為主的這些創業企業很快地成長壯大,非常的重要。 但是大概有將近10年以前了,成思危副委員長倡議要發改風險投資,政府做的更早一點,86年就建立了賽特,但是沒有做起來。成思危副委員長提出的風險投資最后變成了咱們說的申購,實際上沒有出現風險投資,為什么出現這種結果呢?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環境。這幾年我們研究過為什么我們的風險投資不能發展起來,特別是世紀之交全世界出現了一個新的現象,風險投資紛紛進入中國,而且許多金融界的重要人物,從大的投資銀行、證券公司辭了職,下來辦私募基金到中國。但是我們中國的發展不起來,我們做了一些研究,后來發現世界銀行他們做的研究比我們更多形式,他是把風險投資這個流程做了解剖,發現有將近十個環節上有障礙。然后我們針對這些問題大家共同努力來解決。 現在經過兩、三年的努力有一些進步,但是還是有不足,比如說第一個問題,最好的是有限合伙制,但是我們沒有法律依據,經過很多努力,去年修改合伙法,今年已經生效了,有限合伙,給解決了。第二個問題,沒有推出通道,推出通道一個是通過場外交易,柜臺交易,通過談判,轉讓,還有通過所謂創業板,前些年經過各方面呼吁開了二板,但是二板不是創業板,它只是一個主板稍微降低了一點要求,它不是針對風險投資推出的,比如說它跟主板一樣要求三年以內,這兩年證監會和各方面協商做了很多研究,也在積極地籌備,這個問題原則上解決了,但是還有待于付諸實施。 第三個問題,風險投資作為一個合伙制的企業,它現在是按照公司的企業征法人稅的,所以出現了雙重征稅的問題。這個問題財政部和稅務總局都已經解決了,政府領導方面我們跟他們談的時候,他們總是說這個問題應該是解決了,但是從風險投資家有的人告訴我還是有些問題沒有解決,就是在認定你是一個風險投資,避免雙重收稅,這個認定上有一些問題還沒有解決。諸如此類吧,大概有將近十個方面的問題需要在制度安排上和政策上加以解決,那么我們這個風險投資才能夠有效地運作起來,這樣對于我們的創新型企業,真正能夠創出他的事業來就會起很好的作用。現在我們有一些風險投資的企業,不管是風險投資還是私募股權基金,是做得不錯的,但是他們中間的大多數都有一條腿在外面,我覺得他很難做。 第四個問題,這個問題好像考慮得比較少,我想在這里提出來,就是關于技術標準的認定。技術標準的認定在世界范圍內它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由企業在競爭中取得優勢以后他這個企業的標準變成了一個公認的行業標準,或者叫做事實標準,事實上的標準,就是說它在實際的經濟運作中形成了一種公認的標準,然后經過一定的認定。另外一種情況是預設,特別是在一些政府起了重要作用的國家,你比如日本、過去的德國這樣的國家他是由政府來預設一個標準,然后要求企業按照這個標準來進行生產。 中國大致上是后一種,但是在改革開放以后他又是往往依托于一些企業,于是就變成了由政府來支持某些企業所編寫的事實標準,這種方式很缺乏效率,而且因為他背后都有政府,在中國的條件下政府跟企業又靠得很緊,不像有些市場經濟國家那樣,政府跟企業之間是保持距離的,于是這個標準的設定往往背后就變成了政府不同部門之間的利益博弈,結果一個是當事,另外一個就是他算定這個標準不一定是一個大家所公認的最好的一個標準。看來這種建立標準的方式要進行改革,我們現在都痛切地感到在標準的競爭上,中國的企業是吃了大虧,因為我們是跟隨別人的標準,所以只能吃一些殘羹剩飯。 在2002年國家提出來要有我們自己的標準戰略,因為標準的競爭中取勝的才是叫做“標準為王”,才是能夠取得最大的主動。但是到現在為止在這方面似乎進展得不太大,幾次嘗試效果都不是太好。比如說數字電視的標準問題,還有什么DVD、EVD標準的問題都處理得不好,有一種說法,說我們中國人長于模仿,是跟隨別人的標準,而不長于創新。我最近在國家信息化國家資訊委員會任職,接觸了很多情況,我發現不是這樣,中國人的創新能力不比別人差,而且現在我們作為一個加工制造的大國,物質生產基礎是擺在那兒的,完全有條件在某些領域里在標準戰上取得成功,在改進、提升現行的國際標準上做出我們的貢獻,這是完全能夠做到的,但是我們現在這一套,建立標準這一套制度存在很大問題,當然像這樣的問題還可以舉出很多,總之我痛切地感覺到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要為我們的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業提供一個好的條件,提供好的環境,這是政府的責任,也是我們企業家的責任。 所以我想我們在座的諸位和我們這些做研究工作的人,還有做技術工作的人,還有政府的官員,需要共同地努力,使得我們建設一個創新型國家的目標能夠早日實現。謝謝! (鼓掌) 主持人:各位看看有沒有什么需要向吳老師提問的,有三分鐘的答問時間。 提問:老師對美國的次級債風波怎么看? 吳敬璉:次級債的風波它的后續影響如何,在全世界范圍內現在我覺得還是看不清楚,現在各國的中央銀行注入流動性,能不能夠阻止它這個問題的蔓延,現在說法不一,我覺得看不出。但是能夠肯定一點,就是我們現在的金融體系很脆弱,應該要趕快設法補救,這才是一個真正能夠保證長治久安的方法。因為即使這一次到現在沒有對中國發生直接的影響,即使各國的宏觀經濟當局采取了措施阻止了它的蔓延,但是它不能夠保證下次不會沖擊到中國。因為全世界的金融體系,流動性過剩這個問題,流動性過剩和資產泡沫這個問題是已經存在很久了,次級債這個問題無非是這個問題的一種后果,就是因為房地產的泡沫,它不是急劇的爆破,美國這個房地產市場,而是緩慢地下降,這個下降的過程中就發生了次級債的問題。因為世界金融體系上存在著缺陷,所以類似的問題它還會不斷地發生,這一波如果過去了,不要多久它又會以別的形式出現,那么我們要自求多福,最重要就是趕快把我們自己的這個金融體系的漏洞補起來,否則的話這一次過去了,說不定下一次就是防不勝防了。如果說全世界流動性過剩是一個全世界金融體系出現的問題的話,在我看來在中國這個問題比別的國家顯得更加嚴重,因為一個是我們的增長方式,用投資拉動這種增長方式所造成的,另外一個,就是出口導向政策成功地執行了一、二十年以后,匯率,因為外匯存儲的增加,因為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增加,使得我們的貨幣供應大量增加。從1998年到現在,貨幣供應量每年增加率總是在16%到22%的這個幅度,最近期間并沒有多少好轉,只有短期的好轉,比如說6月最近的風暴,上個月底的貨幣供應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十八點幾,就是說流動性過剩的問題雖然有的中央銀行官員說,經過中央銀行的對沖已經基本上收回了,但是我看實際數據不能證實這一點。 像這樣的問題不能夠采取一個很簡單的措施要求他立竿見影地解決,現在用了一些措施,比如說因為上個月的CPI到了五點幾,企業出廠價的指數上漲了6.1%,所以就采取了好多圍觀性的措施,就是限價的措施,這種措施在我看來無意義,所以萬全之策要從長遠來考慮,修補我們自己的漏洞,這樣才能保證我們金融系統的安全。 提問:我想請教一下,最近物價明顯上漲它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以及下一步的發展趨勢? 吳敬璉:現在好像討論上有一些誤區,在我看來是這樣,現在物價上漲很快,而且是農產品、副產品領漲,它的原因是兩個,一個,是一個宏觀經濟問題,就是剛才講到的貨幣的過量供應,這樣就造成了總需求大大超過了總供應,所以造成物價整個水平的上漲,這是一個因素。對于這個問題的解決要用宏觀經濟的手段去解決,微觀經濟就是說用限價的方式解決。 另外一個因素,領漲的這些價格不是核心價格,比如說這次我們領漲的是像豬肉的一些農產品,農產品從我們經濟學上說,它是很明顯的有這種叫做“蛛網定理”所決定的短期性波動,就是一年肉多了,賣不掉,過兩年它又變成短缺,買不著,這個問題它需要從一些經濟安排上加以解決。比如說對于長期的經濟預測和一些經濟政策來燙平這種活動。但是在廣西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實際上應該采取一些,由于短期波動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這種人群給他一種特殊的幫助,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想辦法燙平這個波動,比如說發展庫存,一些基本食品的庫存,還有一些買賣標準合同的農產品應該由期貨市場來燙平,比如飼料,飼料就是期貨市場在起作用,另外一方面,在波動發生的時候對于受損的人群做一些特殊的補救。 我剛從甘肅回來,甘肅為了一碗牛肉面漲價都鬧得沸沸揚揚,他們就采取了一個限價的措施,采取限價措施以后經營牛肉面的企業主就提出來,糧食也漲價,牛肉也漲價,如果你要證明你這個決定的合理性就要首先對糧食和牛肉限價。另外一個就是突然人們發現一碗牛肉面里面數量少了,牛肉少了,像這種問題,你有什么辦法政府能夠管住他一碗牛肉面里面是幾兩,幾錢,是多少牛肉?有些城市很愿意采用這種方法來處理價格問題,但是我看這樣可能是事倍功半。 (鼓掌) 主持人:我相信大家跟我的感受是一樣的,每次我們見吳老師都是長聽長欣,吳老師比我們年紀稍微輕一點的人用功多了,如同OECD的數據,其實我們身邊的好多企業都不斷加大了研發投入,但是這種研發投入如何產生效果,吳老師從企業和效果兩個角度給出了很多創意,啟迪了我們大家的思考。因此讓我們再次對吳老師辛勤的勞動表示感謝! (鼓掌) 下面我們將請出另外一位知名的經濟學家,他就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校長,斯坦福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的前主任,亞太研究中心的前主任劉遵義先生,下面我們有請劉校長為我們做演講! (鼓掌) 劉遵義:各位嘉賓,我是劉遵義,首先很榮幸今天跟大家討論關于民營企業在國家創新的角色問題。我首先要講講創新的重要性,第二是講講創新的過程,第三是講政府的角色,第四是講民營企業的角色,最后是做一些結論。 為什么創新重要?創新重要在什么地方?就是它能夠生產,用同樣的投入能夠增加生產。因為你增加投入,增加產出其實沒有什么了不起,但是你可能不增加投入也能增加產出,這是創新的意義,最主要的就在這個地方。以前每畝產生的糧食是很低的,最近一直都有增加,當然中國人口也在增加,這也是創新的一部分。就是因為創新,生產力才會增加,生產力增加的話才會令人均所得增加,我想這個是一個創新的主要意義。 當然創新還有其他方面,比如說不一定完全是從獲利方面來考慮,同時在環保方面也有創新,在公共衛生方面也有創新。 最后我想加一句,創新其實在很多社會里面是一個很重要的流動性源頭,你看美國現在成功的人很多都是白手起家的,他為什么能夠白手起家?就是因為他創新的機制,很多都是第一代起來的企業家。 創新怎么來的?創新并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最主要的創新都是投入的結果,都是投資的結果,當然投資也分好多種不同的投資,比如說人力資本的投資,比如說研發的投資,比如說知識系統的投資,還有種種無形的投資,比如說商譽,買廣告也是一種投資,新的經營方式、經營模式都是一種需要投資的地方。就是因為它是一個投資,所以創新就跟他的報酬有關系,沒有報酬的時候創新的意愿就會低很多。 報酬率是根據經濟的氣候,根據經濟的環境,有沒有基礎,另外就是稅務上面怎么處理,剛才敬老提過了創新的機制,另外還有財產權,能夠可靠安全的保護。因為你轉到創新的話就一定不能離開財產權的保護。大家看這個圖,創新在工業國家之中,創新的貢獻率是50%,但是在新興工業國家,包括香港、新加坡、臺灣是25%,但是到了發展中國家就幾乎沒有創新,創新基本沒有很大的貢獻。這個意思就是說創新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為什么一些工業化國家能夠繼續成長,因為你說他們其實需要的有形資本已經夠了,廠房、機器什么都有,他們勞動力并不昂貴,憑什么跟我們競爭,他比的就是在創新上面的投入,所以是要從這個方向考慮的。 美國其實是全世界創新方面的領袖,這個大家都可以公認的,同時它也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在人力資源和在研發資本里面投資是最多的。因為時間不夠,有些地方我就不多講了,中國的經濟從78年開始到現在差不多有30年了,如果你認真分析的話,其實創新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非常少的,主要是有形資本,是中國在這個過程中成長占了80%,剩下的就是勞動力的成長和創新,總的來說整體宏觀經濟來說是看不見有什么創新的結果。 這個圖是中國研發資本的研發投資,我這個數據只到2003年,我知道最近這幾年還一直有增加,這個圖是中國和其他國家在研發投資里面,跟其他國家的比較,最下邊的橫線是中國,所以你看中國也是增長得很快,剛才敬老說COCD已經超過了日本,我看還沒有到,但是這個很難說清,大家用什么來算,用所謂購買力評價來算,真正來算的話,中國現在在研發,在開支應該還沒到GDP的2%,所以照道理來說不會超過日本,不過要看是從什么角度來算了。 你看這個圖可以看出來,每一年在所有的國家,這是在美國申請專利,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在美國申請的專利,中國也是八十年代中期開始上去,這幾年高了很多,但是你看淺綠色的和淺藍色的開始很低,淺藍色的是南韓,淺綠色的是臺灣,你看它們以前都沒有的,它們在四小龍的時候發展得很快,就是到八十年代中期才開始上升,現在已經相當高了,黃色的是日本,所以你可以看出來專利其實,我覺得這個圖紙說明這邊是每年拿到的專利,這邊是研發的資本,它是怎么算出來的?這個很簡單,你把它每年的研發投加起來,然后每年折舊10%,就是你十年前做的研究已經沒用了,通通加起來,所以研發不是說你今年投了就有東西出來,這個還是有一個累積的過程。但是像這個圖形很清楚,大致來說投入得越多,拿到的專利就越多。所以中國現在是開始轉型,開始要加快,但是因為它以前并不多,所以還是要經過我想再過五年、十年,它自然應該就會出現這個,但是這個只是其中一部分,怎么樣讓專利賺到真正的利潤還需要一個過程,這個就是你投入研發,拿到專利了,有很多國家科學技術都不錯,但是就是做不出來大家要用的東西,前蘇聯就是這樣,他做好的冰箱做不出來,人造衛星什么東西都做不出來,這個里邊它有一個過程,但是開始還是要有研發的投入。 我想講一講創新有什么特點,第一點很簡單,創新其實有一個固定的成本,就是說我要發明什么東西,但是我一到了這個固定成本之后,我一發明什么東西之后我再應用的話,這個編輯成本就少了,但是一定要有大的固定成本,這個有什么好處呢?就是說假如中國的話,先把我們自己的市場構造好,比如中國跟韓國來比,南韓有四千萬人口,他們發明一個新的產品,他們市場就是四千萬,我們發明一個新產品,我們的市場原則上有十三億,所以這樣一來的話就變成我們賺錢的機會大得多,發明這個東西的固定成本是一樣的,所以這里面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第二個,創新給我們一個壟斷性,沒有壟斷性的話就不一定會有創新,這是大家要了解的,就是為什么專利也很重要,當然這有兩方面的利益,一個方面是從社會上,我們不愿意一個專利權永遠下去,所以像美國有限定時限的,比如一個專利過了多少年之后大家就可以公用了。但是假如你沒有這個時間給他的話這個積極性可能就干不出來了,比如我做一樣東西做了很長時間,一做出來別人就抄去了,所以很不值得。所以這是一個兩面性,創新一定有壟斷性的存在,但是這個是有期限的壟斷性,這個壟斷性我們要給他保護的,不然沒有人研發新的專利。 中國我覺得有很大的前途,在創新方面,有幾個原因,第一,中國國內市場非常大,敬老提到一個大的國內市場,其實我們中國在發展和制訂技術標準上會有很大影響力,不一定中國說了就算數,但是中國會有很大的發言權,所以就能發揮這方面的作用。 第三個,我剛才提過了,大的國內市場會增加對于研發投入的報酬,因為你有了固定資本,但是你這個市場夠大所以你就能發展起來。這也是一個原因,為什么在美國風險投資特別成功,為什么在歐洲沒有成功,種種原因,歐洲市場不夠大,美國市場還是一個比較大的市場,這也是很重要的。 第四個,其實落后有落后的好處,落后就表示很多東西你跳過就完了,很多東西是可以躍過的。講一句話,在美國常常說我們要有創造性的破壞,一定要把舊的東西破壞掉才能有新的東西,中國是只有創造,就沒有破壞了,所以這是一個優勢。 下面我講講研發的幾種過程,一個是基本的研究,基本的研究對全世界來說都是要政府或者資金支持的,沒有企業支持,企業也不應當支持,因為基本研究本來就是不準備賺錢的,它是一個基礎,所以非常重要。美國今天能夠這樣成功,其實跟它整個很強的基本的研究基礎是很重要的。 第二就是應用研究,應用研究有些是在大企業的實驗室里邊做的,有些也是在學校大學里邊做,可能有政府支持,也可能有企業支持,當然這個也不是馬上可以賺錢的,但是因為做這種研究的人大部分還是學者,科學家,所以他會在實驗室發展。 后邊的兩個就是比較重頭了,發展和商業化,發展和商業化大部分都是在企業里邊做的,企業其實有兩種,一種是一直在進行的企業,一種是新的企業,兩種不太一樣,在現有的企業里邊它主要都是用自己企業內部的資源來支持,但是在新的企業里面大部分是風險投資,很不一樣,這個意義不一樣。但是他的目標也是相同的,大家都想發現一個新的產品或者新的生產方式,或者是新的服務,能夠拿到版權的,一定是準備賺錢的。但是這種研發其實成功率不高,尤其是在風險投資方面,我常常說風險投資其實我們在美國的企業,投入十個項目,真正能成功的只有一個,八個大概是不行的,一個可能是還可以的,不是很賺錢,但是還可以勉強收回成本,這個基本上是這樣子的。但是你想Google這么成功,從Google開始它就一個成功,但是一個成功也夠了,他有錢可以賺了。 風險高的時候特別應該是民營企業去做的時候,什么道理呢?我常常想假如我是科技部部長,我跟總理說,我說今年我投入十個項目,八個泡了湯,一個還半死不活,還有一個有點希望要看明天,我這個部長能這么做嗎?絕對不能,風險投資就是不能保守,你要不怕,十個下去,八個泡了我也不怕,我想只有民營企業有這個魄力去做,虧得起。 第四個是商業化,就是說已經發明的東西,你也知道做得很成功了,但是怎么樣從這個概念真正把它做成大型生產,搞成商業化,這是最困難的問題。這個普遍來說作為企業會牽扯到融資的需要,這是一個問題,但是也不一定會成功,我記得最深刻一個例子是在美國,在30年前有人發明了一個電話,你拿起電話來可以看見這個人講話,當時沒有人喜歡,所以這個技術是有,但是市場不用。這個很難說了。 另外一個不是民營企業家做的事情,但是軍事和國防有關,這個研發投入也還有用,其實在外國很多軍事用的研發成果都變到民營上去了。我覺得采用是相對的創新,中國沒有用過的你拿到外國也算是嘗試,所以這也算是一種創新,不一定重新開始。 我想創新最主要的就是要給這些創新的人機會,讓他真正能夠賺錢,如果他沒有利潤的話就不會再干下去了。所以我覺得在中國來講,保護知識產權很重要,要做創新科技國家就一定要落實知識產權的保護。 另外從政府的角色,第一,基本的研究跟應用的研究,政府應當支持。第二,假如很大的項目,需要很多資本的項目這個也要政府去支持。另外就是要有基礎設施,還要支持國防方面。 我再講講稅收方面,敬老剛才也講過,我講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研發的支出應當當年就從成本扣除,第二個,除了扣除之外,如果你當年投入兩億進去研發,大家都在想我明年、后年用什么產品,大家都在想產品的周期,我不是幾次做一樣的就完了,我下一步怎么做,所有搞科技的人都在想,所以你今天要做研發,不做研發就沒有下面的產品,有一個例子,惠普大家都知道,惠普是真正一個企業,不是惟一的,但是他真正能一直自己在變,自己創造自己,硅谷開始的時候,在1960年的時候是做量頻率的機器,他不算是做的最好的,后來他做手提的計算機,當時它出了一個最小的,現在都已經過時了,后來他就做印機,覺得不行又做筆記本電腦,做得非常好,跟戴爾、跟聯想現在都在競爭,所以說他每一天都在想我們下一步怎么樣,我今天賺錢了,但是我明天要賣什么東西,所以研發是很重要的。韓國的三星他們大概每年25%的營業額要再回頭做研發,臺積電據我了解他們投了15%,所以是非常非常大的數字,因為他們都在想要跟人家競爭,要跑在前面一定要有研發投入。 我覺得中國應該做一個綜合所得稅,就能夠鼓勵大家都投風險投資。另外在推出機制上很重要,我現在時間不多了,我就不多談了。我想說民營企業有很多角色可以做,民營企業和政府有一個分工,政府應該做一些民營企業沒有能力做的事情,我想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我剛才已經說過了,民營企業它比政府好,是因為它虧得起,第二個,你在虧損的時候做了風險投資不成功,很快就知道了,成功要過幾年才知道,所以也是要有一些耐心的,另外一點也很重要,民營企業有個好處,他第一虧得起,第二,我覺得他們做得不好的時候也會馬上切斷,不會繼續虧下去,政府的問題在什么地方,一方面虧不起,第二,他們也做不起來,所以這個也是資源的浪費,所以我個人很贊成民營企業家做這個風險投資的。我是不贊成開放風險投資讓一般的投資者去投,因為風險太大。 最后我想講一講現有的企業,現有的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做研發,研發其實在企業里面做,我們大家都清楚,我總結在美國的經驗,第一,不要太分散,一定要選項,你準備研發投入多少,一定要選項。第二,每一項都要說多長時間有里程碑,你不到的話就把你砍掉,一定要過的。第三,只要你有這個里程碑,他們是會讓你做到底,因為有時候從開始到成果可能要三到四年的時間,只要你一直跟著里程做的話應該會看到成果,我就說這么多,謝謝大家! (鼓掌) 主持人:非常感謝劉校長,企業的經營本質上就是追求不同程度的壟斷,正像劉校長講的創新也是締造一種合法的壟斷性。剛才劉校長為我們做了很多富有創建的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們再次感謝劉校長! (鼓掌) 下面我們將請出民協的元老顧問,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聯想投資的柳傳志主席為我們做演講,有請! (鼓掌) 柳傳志:最近這些年私募直接投資基金在我們國家的經濟生活中非常活躍,聯想控股,就是我現在所在的公司在2001年也進入了直接投資這個業務的行列,到現在已經有5、6年歷史了,我想在這里談一點關于對私募直投的自己認識和體會。 前面是關于私募基金的定義,這個因為說法不同,根據我的需要我摘錄了一下,大概是這樣,私募基金的特性這里邊分有三種,一個是股權投資不是債券投資,第二個,是金融資本而非產業資本,金融資本的意思我想在我這兒的理解就是投資了這個東西以后我得的回報就是錢,要不就是財務回報,而這個產業資本的含義,比如像微軟,他投了軟件產業以后,他占據了這個市場,他不是直接從財務回報上得到回報的,這個我們把它定義為財務資本。第三個就是私有資本不是公共資本,不是在股市上募集的錢。私募資本分成兩類,一類就是證券投資基金,一類就是以投資沒上市公司股權為主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這里面私募直投分三類,今天本來的會議是講風險投資,一類叫成長性投資,一類叫并購投資,其實這三類也沒有一個嚴格的區分,我在這兒從三個角度來說,第一個角度就是投資企業的階段,風險投資都是投資于初創,也有投資于中長期的。第二個角度,就是投資的量與投資的錢在股份里面占多大比例,像風險投資和成長型投資,它們基本上投資的比例都是占了少數股權,而并購投資這個投資的規模大,經常是控股的,這點非常重要,就是到底你是屬于哪種,因為少數股權投資的含義就是原來的企業該誰管誰管,我們只是占了百分之二十、三十,敲邊鼓,而并購投資拿的就是51%以上,然后進行大規模調整,從機制角度,從組織架構,甚至要更換人,這是并購投資,這個我覺得區別比較大。 還有一個就是關于回報實際上是沒有固定數目的,并不見得風險投資基金就一定高回報,而并購投資基金就是穩定回報,在咱們國家真不是這樣,具體的道理我想可能是這個。在美國很多行業,他們都認為是夕陽行業,太成熟了,像鋼鐵、食品,都沒有什么太大做頭了,投的全都是高科技,這時候投下去風險很大,網絡這樣的公司,風險很高,可是在中國他們的朝陽行業恰恰是我們發展非常快的行業,所以你投了以后發展會非常高。 私募股權投資投了以后,企業的業務確實是能得到有效提升的,我為了說明這個案例,引經據典搬來數據了,在2000年到2004年的時候,歐洲有私募股權投資的公司銷售平均增長26%,沒有私募股權的投資大概有4%,西班牙一個是26%,其他一般公司只有3%,英國是20%,其他公司是8%,大概是這樣的數字。 另外私募股權基金推動就業增長,那是當然了,有私募股權投資的企業他發展得快,他員工的增長速度就會快。這里邊舉了一個英國的例子和歐盟的例子,再往下舉的是一個德國的例子和美國的例子,這是有了這個投資會增長得更快。我覺得這點可能在美國的并購投資,我們最近跟他們接觸得挺多,就是KPI,TPG,我覺得他們在一個關鍵的時候起了很關鍵的作用,這不是這個片子里講的,就是在六十年代前后的時候美國的大企業逐漸股權分散,就是一個企業,比如說像惠普,在這個企業里邊大股東占的比例很少,管理層為主說話,而那個時候管理層突然變成了,管理層的利益指導就是把這個企業做特別大,工資激勵待遇特別高,完全忽略了股東的利潤,這個時候企業就往那個方向走,實際上就進入到對企業發展最高的誤區。到這個時候進來了這些KPI的人,這時候對企業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再往下說,私募股權投資的企業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回報,納斯達克的回報指數十年是7.3%,占全美的25%的并購基金,十年回報率是28.7%,風險投資基金是89.5%,這個十年我估計大概沒有包括網絡泡沫,就是2005年的十年,那時候我想風險投資基金效果不會很好。 再下一頁,私募性直接投資的作用是什么呢,我自己認識是兩點,一個就是把資金和其他的重要資源,和人才,就是你被投企業的人,我們中心選的人進行了高效有機的結合。第二種就是通過控股的方式對企業大規模進行改組,產權機制、治理結構、管理層組成等方面,進行根本性變革,使企業得到新生。 下面我談談體會,這個就是聯想控股我們所在的位置,和為什么我有條件來談這個體會,就是2001年的時候我把聯想集團拆分成兩個,一個是神州數碼,一個是聯想集團,這時候我們作為股東的位置,就會想我只有這兩件高科技公司的話風險還是很大的,比如說聯想要并購IBM,如果我支持的話風險就會非常大,不支持的話就妨礙發展,所以2000年、2001年的時候我們決定把公司的性質變了,我這兒變成了一個投資公司,我自己本身聯想控股公司實際是個投資公司,它下面投了五間公司,每間公司都是獨立管理的。我要說的意思我這個多元化的組織形式絕不是一間用事業部的方式形成的,這是五間獨立的公司,而每間公司做起來的時候都是非常專一的,都是各做各的事,我們只是投資而已。現在我想介紹兩間我們投資公司的情況,特別是介紹并購投資弘毅投資的具體情況。 聯想投資就是我們所做的一個風險投資,這是01年辦的,現在管理了三期基金,第一期基金是2001年組織的,3500萬美元,這3500萬美元全部來自于聯想控股的錢,我們沒有用外面的錢原因是那時候我不知道會不會做,自己要研究,怕萬一做壞了毀了人家的錢,沒了名聲,后來做得很好了,現在06年就是三期基金,是1700萬美元,這個聯想控股在這1700萬美元里面就占了大概50%左右,其他的就是從其他地方募集的投資了。 效果怎么樣呢?我們投的效果還是不錯的,第一,三期基金一共完成了57個項目,在北京中關村北京地區大概有25個,第一期基金已經全部收回本金,而且開始有一半以上得到回報,大概現在的回報在2.5倍以上,就是目前拿到手的有2.5倍了,這個后邊還會有。而二、三期基金回報水平明顯會高于一期。有九個項目已經成功推出了,舉幾個比較好的企業,一個是卓越網,是網上賣書和VCD這樣東西的一個網,這個我們把它2003年的時候賣給了亞馬遜,我們大概的回報是13倍,這個投的少,200多萬美元。 下面一個就很好,就是中訊軟件集團,專做日本軟件外包的,04年在香港上市的,是外包的第一個上市公司,現在業務情況非常好,我們也得到了很高的回報,沒有全退出,我們還舍不得全退完。 第三個是文思,它目前還沒上市,專門是做歐美的軟件外包,評價非常高,今年馬上在美國上市,應該沒問題。 還有一個是展訊,是做手機芯片的,07年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現在已經在美國上市,回報也非常好。 06年的時候又回到清科評比,是最具投資價值的50強企業,這50個里面有我們9家被投企業,其中有5家進入了前十名,剛才說的展訊排在第一位,這是06年的情況。07年我們有6家上榜,其中高德軟件在第一名。這里邊還是得到了不少榮譽,我們的隊伍組織得很好,這邊戴眼鏡的小伙子叫朱立男,今年44歲,他是領軍人物,做得非常出色。這個就是剛才我講的聯想投資,主要做的是風險投資,現在我重點講講關于并購投資。 并購投資我們起名叫弘毅投資,是03年3億人民幣起步,完全是我們自己的錢,到現在發展到第三期,第三期的時候是五億八千萬美元,由于做得好第三期基金實際上愿意投資的人,我們去做募集錢的時候,實際上募集到有16億美元,但是我們堅決不敢做,就是沒有這么大的能力,研究了以后只做了五億八千萬美元。為什么會有16億美元呢?我們后面的投資人都是很有經驗,而且是很有名望的一些投資人,他們主要是看你的表現,業績的情況,由于前面的投資情況比較好,拿得出來,所以后面很容易募集到錢。這里面一共投資了10個企業,這10個企業有6個國企,4個民企,其中有建筑材料、醫藥、機械設備和能源的。在一期投資的回報倍數肯定超過3.87倍,后邊還有一些沒回報回來的,那些都沒算在內,二期是在5.54倍,三期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能夠能夠算得出來的,意思就是說它上市了,市值有多大,比如這二期里邊有五個,二期里邊有三個上市了,上市以后沒退出,但是它值這么多錢,那兩個沒上市,所以沒做,是這么一個情況。 其中舉幾個,一個叫林洋,是新能源的,做太陽能的,這個投的時候是06年,06年12月上市的,2.6的回報。還有一個叫中國剝離,這也是我們花了大的力氣的,現在投資回報4.8倍,后面還應該有持續增長,所以并沒有退出。第三個叫先聲藥業,在05年投資,07年在紐約上市,這是民企,做藥的,回報是7.5倍。還有一個是中聯重科,投資回報達到9.8倍。 為什么會相當好呢?弘毅到底做了哪些工作?我通過幾個例子說明一下。弘毅投資的兩點,就是怎么看項目,怎么看人。他有一個說法,叫做事為先,人為重。事為先的意思就是拿到這個投資以后先看項目,人為重就是著重看這個班子的情況,對人怎么考察。我覺得聯想做這個有點優勢,因為我們是一個從小做到大的公司,所以對什么樣的人,是哪個層次的管理者,還是有著比較好的經驗,所以對這些考察看得比較重。這個數據里說從上面看起的話,我們最后能看成功的有三個企業能夠被選中,選中以后做投資的是四件事,第一個是募,第二是選,第三個是管或者叫幫,第四個就是推出,所以融選幫退,所以對小規模投資來說選非常重要,因為選完了以后你只能好好幫助,真不行你不能夠有大的動作。而對并購企業來說,有時候選的時候是可以采取大動作的,美國的大的PE私募基金經常采取大動作,我們沒有,我們所謂改,主要還是改機制,并沒有說把這個企業整個人權化,沒這么做。 那我們怎么幫呢?有四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調整機制,當然首先對產權機制進行幫助和調整,激勵,角色機制,董事會的治理架構。第二件是戰略制定不完全,應該說是戰略制定和執行,執行才是我們具體幫助的內容,這里面一會兒講到例子就會說明做了什么。再一個就是提升管理還有金融服務這四項。往上來就是案例了,叫做中國玻璃的情況,這個中國玻璃是03年的時候我們投資的一間在宿遷的一家玻璃公司,叫江蘇玻璃集團,這個玻璃集團大概六幾年就成立了,一直虧損,但是我們看到了他的新的領導人,原來宿遷的一個副秘書長,很有能力的人進入到這個企業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我們詳細跟蹤以后認為這個企業大有希望,開始進行投資,投資實際上他的股權在債轉股的銀行手里,我們把它百分之百全買過來了。當時他的兩條生產線,生產玻璃日產900噸,年產值3億元人民幣,現在的狀況它總部在北京了,它已經是香港上市公司了,生產線變成了16條,日產能5530噸,年產值已經是22億人民幣了,在這個里面弘毅投資把我們投資已經出讓一部分給皮爾金頓了,皮爾金頓是世界上早玻璃最大的公司,他們帶來了技術。另外管理團隊帶來了10%的股份。 我們幫他做了什么事情?第一個,債轉股以后他們就沒有債了,完全是一個新的狀況,關鍵就是有一個規范的董事會治理,這個新的董事會本身對管理團隊的支持完全不一樣,更重要的一點是管理團隊的持股,我們認為他們是真老虎,真有本事的人,讓他們持股,然后自己真的產生了一種自己是主人的感覺,這個是完全不一樣了。我們的能力是把國有企業里邊很多做得不錯的企業,一些老總實際表現出的是個銅,但他實際上是個金子,你到我們這兒就會銅變成金子,所以怎么選這些人?首先選的不能真的是老虎,第二個,不能是病老虎或者死老虎,就是怎么選擇,然后這個措施實際上是把籠子打開,讓老虎出來,再一個就是給老虎插上翅膀,格外注意的就是戰略制定,第一點就是發展海外業務,這是什么意思呢?在玻璃行業這個行業是一年高一年低,有周期性,或者兩年高兩年低,高的時候建筑業大發展,需要玻璃很多,跟著就是上大量的玻璃生產線,跟著這個情況就下來,所以業務周期非常明顯,我們幫助江蘇玻璃在海外更大建了營銷渠道以后,使得它的銷售不這么顯著的變成一個波浪型了,這個對它的財務報表上市以后的交代有很大好處,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就是當波浪到低谷的時候我們并購別人,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是引入皮爾金頓,我們這間公司有了新的高檔玻璃生產線,立刻提高了價值,另外跟著就是并購,通過自己做還不夠,大量的并購了其他的玻璃廠家。在這里還有執行的問題,因為并購老實說,在學者們看來就是花錢買的,實際上并不同,比如在并購的公司里面藍星玻璃是一家生產能力非常強,而且老總是一個能力很強的人,并購他的話就是預先要叫這兩家公司的老總做朋友,先雙方他們看好,是不是真有很大的信任,真正一做,將來你們倆誰當董事長,誰當總經理把這個工分好,所以我們可以幫他們解決,幫他們做引導。應該講我們能幫他們的就是戰略的制定和執行。 后面的提升管理像他們原來公司整個管理人比較粗糙,應該怎么樣建立公司預算制度等等給了很多具體的幫助。弘毅通過并購的增長戰略和自己的增長和并購的戰略,確實中國玻璃已經是中國最大的生產玻璃廠家,大過了洛陽的洛玻。這個錢怎么弄的,這個里面,第一是資金性質,第二是用途,第三是誰提供的,這個用途建三線的意思是建第三條生產線,直接融資是跟上市融資拿到的錢,還有并購了南明其他的公司,并購以后吸收資金單位還是中國玻璃。 為了說明我們做的不光是弘毅一家,也再說兩家別的情況,一家是中聯重科,這是湖南的一家國企,這家過去是研究院,研究院的院長改回來做企業家,本身有很強的管理能力,把這個技術帶進來確實發展前景無量。通過我們進去以后幫他有管理層持股,有董事會的治理結構,做好了以后中聯重科股價一路上漲,業務一路上漲,它的情況是這樣,05年的時候營業收入增長率是3%,進去以后06年是41.4%,凈利潤漲了54.9%。 先聲藥業是民企,他的增長倍數也是非常高的,我們這個好像是在04年進的,他營業額的增長率在30%幾,利潤率的增長率更快了。再下面,一家是林洋,一家是巨石,這兩家都是非常有效果的公司,具體情況就在這兒,不多說了。 弘毅所投的項目在04年到06年的變化,04年的時候是86億,到06年是133億,營業的收入增長率06年是31.6%,利潤的增長是44.6%,我現在想說明投了他們以后,不是光我們作為投資公司得到了好的回報,確實被投企業無論在營業額,在利潤,在持續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所以這個結論就是大概這么幾點,第一,弘毅投入國企一般先控股,便于進行機制改造和把老虎放出來。然后無論是國企還是民在諸多方面進行幫助實現資源和人才的結合,第三,這是對生產力的推動,謝謝大家! (鼓掌) 主持人:今天從昨天晚上到會開始我就已經發現,我們民協十個會場有四個在做私募投資,加柳總是第五個,現在是一個潮流。剛才柳總也提到從國外的例子中看到,引進了私募股權投資的企業無論在銷售額,在就業,包括在股東回報方面增長都是非常快的,尤其像柳總旗下聯想投資、弘毅投資表現更加出色,這不是百分之多少了,是三倍、五倍還是七倍的問題,所以非常好。但是柳總剛才的案例生動地提到之所以有這么高的增長,并不完全在于融資和選項的問題,更重要的在于投資之后對企業的持續優化管理提升,為所投資的企業創造了價值,創造價值之后這個企業才實現了飛躍。所以我想在這兒我們是不是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柳總無私的分享。 (鼓掌) 下面我們有請北京市原來的老的科委主任,也是我們國家科技部特聘專家鄒祖燁先生給我們做演講,有請! (鼓掌) 鄒祖燁:各位企業家,各位來賓,我非常榮幸到這次論壇上向各位報告一下近年來我們在跟蹤觀察我國科技企業競爭力的態勢當中一點心得和建議。我今天講的題目是關于掌握三大知識體系,增強企業競爭實力的話題。 為什么講這個問題呢?因為我覺得我國的企業目前面臨著三大挑戰,一個就是自主創新能力,最重要的標注就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尤其是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已經在去年的科技大會當中被提到國家這個戰略高度上來進行強調,第二個是項目投資效益,我們現在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和這個問題有很大關系。第三個就是企業的信譽建設,我們企業在市場中的表現以及跟各種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問題,都出現了若干引起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有些共同的特點,第一就是現實的緊迫性,我們深深感到這些問題當前就在我們身邊,每天都在對我們有困擾。第二是長期伴隨性,就是這三個問題,自主創新能力問題,還有一個項目管理問題,還有信息建設問題,將會隨著企業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長期相隨。第三個,我們現在要融入經濟全球化,在一體化的過程中我們要走向國際化,你必然要面臨這三個問題的挑戰和交錯。 解決這三個問題我覺得我們觀察到國際上現在已有的三大知識體系正在興起,并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關注,對于我們應對這樣的挑戰,應該說是一個有力的武器。一個指示體系叫創新方法指示體系,第二是卓越項目管理指示體系,第三是信譽管理指示體系。 我想分別做一點簡要的介紹。我們知道現在科技大會以后,科技投入普遍增強,剛才吳老也說了這個態勢,當然我們都知道,我們以前經常講沒有錢萬萬不能,但是有錢也不一定就能夠實現我們預期的目的,所以現在怎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怎么提高創新投入的效率和效益,怎么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大家反復研究得出一個研究,叫自主創新,方法先行。 最近有幾位資深的院士給中央領導寫信,強調在我們戰略方針定位以后一定要重視科學方法論的問題。另外現在我們還有一種想法,就是引進,我們繼續引進先進的技術。但是我想引進技術還不如引進科學的創新方法,這樣可能會從根本上增強我們的能力會有更大好處。我們知道傳統的創新方法有很多種,我們在各自崗位上都經歷過,你比如測繪、紡織、憑經驗設計,還有折衷、頭腦風暴法等等,但是總的來講他們對所涉及的創新領域有不同的功效,而且共同的東西都是效率比較低,國際上有個統計表明這個市場上獲得成功的產品,是從300種創業計劃中才能出現一個真正在市場上能夠成功的。 有一個俄羅斯的發明家說這么一句話,他說人類在試錯法中損失的時間和精力遠比在災害中遭受的損失要慘重的多。我們現在的科學發展觀這個問題表明,就是我們現在創新活動是具有風險性的,一個經濟性的,所以你僅僅靠增加科研投入并不一定能夠保證你提高創新的產出。要提高創新的產出一定要遵循創新的規律,研究創新的方法,突破創新效率的瓶頸,才能夠增強企業創新的能力,使我們企業實現快速發展。 科技界認為發明的創新有五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這時候遇到的問題,由專業內為人熟知的常識方法就可以來解決常規設計問題,這個問題就等于說行業內很熟的本行的專家用原來的知識和經驗和經驗就能解決,這占32%。還有一個就是出了問題就按照過去的經驗和能力就能處理掉,這個占32%,行業內出現問題用本專業的技術進行解決,通過對矛盾的妥協,設計,就可以讓這個系統功能帶來一定提高,這個比例比較大,占到45%。還有一部分,本行業的知識不夠,需要借助其他行業的,就是跨行業的知識整合來解決這個矛盾,使得現有的系統它的功能從根本上得以提升,這個大概占了18%。還有一類就是要有全新的原理執行系統的主要功能,讓系統全面升級,這個占了4%。這個就是我們現在接近原始創新的層面了,有些東西要通過原始創新才能解決的。 還有一些問題,就是重大科學發現導致的發明,催生了全新的系統,推動了全球的科技進步,約占1%。我們現在95%的技術創新問題依靠已有知識是可以解決的,就是你怎么去組合整理,這是一個國際的統計表明的,這就給我們指明了一個方向。 現在我覺得當然創新方法很多,我推薦的創新方法是目前在國際上非常受到重視,大家都在積極引入這個辦法,用于產品和技術系統的創新,這個方法在俄文的翻譯意思叫做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翻成拉丁文叫(萃智理論),前蘇聯一個發明家他覺得這些專利有很多原理都是重復在先,所以他提出來要研究,結果他們形成了這套理論,現在這種分析方法仍然在專利分析中應用,經過這樣的搜集研究整理歸納提煉,它就建立了一套理論方法體系,這就是萃智理論。前蘇聯解體以后他們當時有70多位大師,有一批人紛紛流向歐美和韓國,被韓國請去好幾位,三星公司請去好幾位大師,在三星公司工作了幾年,這樣的話這套理論方法就在世界傳播了,而且很多跨國公司開始應用這個。近年來我們國內也有些大學和國防科研機構,還有我們民營科技企業也開始傳播應用,這一套理論體系應該說它是一個來源于知識提煉和重組的理論,有95%的問題是可以用以前已經知道的知識解決的,阿奇舒勒指出,解決發明問題過程中所尋求的科學原理和法則是客觀存在的。核心技術的發展都有客觀規律,都具有客觀的規律和模式。第二,各種技術難題沖突和矛盾的不斷解決,是推動這種進化過程的動力。第三個,這個系統要盡量少的資源實現盡量多的功能,用簡單的話講,就是面對問題不要把問題復雜化,而要用簡單的方法解決復雜的問題,這是他的一個想法。 這一套理論體系現在已經被構成一個理論大廈,在這個理論大廈里我們看到,它的理論基礎是按照系統論,辯證法,認識論的指導,同時產生出問題的分析工具,發明問題的求解工具,形成解題的流程,這中間的一些小方塊就是他們發明的各種各樣的技術建構,是一個系統的操作。同時也包括了我們看到右邊這個創新思維的培養,所以這套理論現在在俄羅斯已經進入到教育系統,從大學到中學,以至于小學都在研究,從小怎么來培育創新思維問題,利用他的這套思維現在在俄羅斯的教育系統進入,我們國家現在也開始在大學里邊研究這個問題,對大學生的教育中如何用這樣的辦法解決創新思維的教育。 這個理論有這么一些主要的架構,一個是創新思維方法和問題分析方法,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遇到一個問題你一定要把這個問題吃透,一層一層分解,分解的越多你最后要攻的矛盾點就選的越準。另外技術系統進行法則有八條,另外他總結了歸納了40個創新原理作為解決技術矛盾的重要支撐,又發明了創新問題的標準解法,發明問題的解決算法,另外有一個很大的知識庫,這個知識庫就是在現在的物理、化學等上面構建的,它主要的應用領域就是在泛制造業,我們國家現在正處在工業化中期,我們大量企業是制造業企業,這是最大量的企業,這個方法有廣泛的適用性。 技術系統進化法則可以預測產品或技術的發展趨勢,根據這個法則,你對這個產品它的進化階段要知道,它首先這個產品能工作,然后能夠正確工作,能夠提高最大性能,怎么實現最大效率,最后要提高可操縱性,降低最低成本,這個產品就基本上完成了一個周期。什么時候開始下一代呢?有一個第二個曲線,這個法則就是得到進化法則的啟示。 第二個,40個創新原理,這個我不念了,大家材料上都有,40個創新原理它運用的時候選擇了39個基本的性能參數,橫向就是向惡化的方面前進,縱向的就是向改善的方向進行,你遇到問題的時候,比如說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要解決惡化的第9個和改善的第1個,你解決問題了他就建議你要重視選2、8、15、38,這樣對照就能把這個原理和要解決問題的工具結合起來。所以八大進化法則,40個創新原理,39個通用技術特征形成了一個模型,所以這套辦法就是很成熟,它有五個不同的等級,初步的等級第一級到第五級就是大師級,大師級是阿奇舒勒是他自己本人培養,在俄羅斯也算創新技術專家,這樣一套東西我覺得對現在已經受到了廣泛關注。 在這些技術自從進入美國以后,跟美國的信息技術相結合,最后發明了計算機輔助創新技術,CAI,這里頭應用了創新理論,創新技術,構成這一套,我們現在這個創造性是由億維訊集團,我們中國人在那里主持開發的,開發了新的CAI解決方案,最后解決了幾個基礎方案,這個計算公式現在在北京,億維訊科技公司也是中關村的科技企業,注冊在朝陽,這一套技術現在正在北京作為核心已經引入進來。 這套理論應該說對我們今天是相當有意義的,它是基于知識的創新方法學,尤其適合于泛制造業的技術創新,是知識競爭力和創新競爭力的重要支撐。第一,對技術創新的意義,高效解決產品研發問題,不再無限制地試錯,不再無奈地折衷,不再沒有研發與改進方向,不再僅僅靠主觀因素來做出重大研發決策。我在這兒不是給他吹捧,我們在研究的過程當中有大量的案例可以證明,包括我也見過俄羅斯的大師做過這種交流。第二個就是技術評估的意義,通過分析當前產品的核心技術在技術進化過程中的狀態,評估產品的技術水平。第三個,對技術預測的意義,通過分析產品今后可能的進化方向和可能進化的新狀態,形成產品創新設想,開發下一代產品,預測產品未來的發展方向。第四個,對專利解密的意義,通過分析已有專利,把握發明家的創新思路,發現其不足,提出你自己再創新的課題。所以這個課題對我們也很有意義。 我在杭州開會的時候介紹這個東西,上海的風險投資公司老總他馬上就影射出來,他說如果我要投資這個企業的風險投資我還要增加一個考核因素,你們這個科技企業里頭有多少人懂這個TRIZ,有沒有人懂這個創新方法,如果懂的話等于風險又降了一級,因為你知道怎么樣用簡單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現在這個TRIZ和CAI在國外也得到很好的應用,我們國內現在也有一些企業在開始應用,都在引入這個辦法來充實自己創新的能力。在大學里邊也注意到,我們前不久剛開過一次大學論壇,研究TRIZ如何在教育創新的培養當中發揮作用,現在已經有將近20多所大學做這個事情。 現在我們企業推廣應用也有有利條件,第一個,科技部已經正式啟動創新方法研究推廣計劃,去年底我給科技日報首先介紹這個事情,科技日報研究以后在今年“兩會”期間用整版篇幅介紹TRIZ理論,然后科技部領導發現非常重要,所以決定科技部要啟動創新推廣計劃,這里包括創新思維的問題,創新工具的問題,創新方法的問題,TRIZ這個理論是這次創新計劃當中一個推廣重點,現在正在大力編寫有關的培訓教材,現在有幾個省市都已經開始對了。 第二個,我們現在北京有推廣TRIZ的核心骨干機構,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和億維訊集團承擔國家推廣任務。另外,有國際MA TRIZ協會和國際級專家群體的合作,經過科學的組織和培訓,已有一批科研機構、大學和科技企業協會創新理論和技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就是關于項目,我們國家項目管理問題是一個突出問題,我們國家發改委,中國投資協會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還是覺得在中國這個問題沒有得到高度的重視,我們現在國家可以說是充斥著巨量項目的國家,發展抓項目已成為企業、地區和國家發展的熱點,項目管理與運作水平的高低決定著一個企業、地區和國家的競爭力與創新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科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進步與發展是項目實施之功。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和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壓力則是項目實施不當之過,關鍵在于決策者和經理人對項目的管理理念、知識、經驗與能力的素養。 由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A主導發展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包括三個部分,相關的內容里面包括這些內容,我不念了,大家材料上都有,其中最重要的是九個領域,這九個領域是美國項目管理協會總結出來的,得到國際公認的,另外后面有28個核心要素和14個附加要素,這42個主要的要素是國際項目管理協會根據經驗和實踐,和把的認識提煉出來的,是做一個評價的重要要素,這些內容現在都成為項目管理指示體系的一個重要內容。像這樣的模型,后面這一套是我們中國提出來的附加條件,按照這個模型來進行評價,這個內容在你們的材料上都有。 這里頭特別要注意,利益相關方結果,后面結果當中,利益相關方概念現在在各個方面領域都在應用,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共性特點。現在這個項目管理在中國已經得到很好推動,我們全國有3萬多人接受了這個培訓,其中有1萬多人得到了ABCD四級證書,現在國內有100所高校開始培養項目管理碩士生,從2005年到2007年,已組織申報國際項目管理大獎,先后有7個項目獎項。我們現在北京和國內也有一批這種管理機構和協會進行推動,我覺得這個也是很成熟的。 最后簡單說一下,就是去年開始進入中國的,關于現代信譽管理指示體系,這個指示體系是在十年前推出的,現在在二十多個國家,去年進入中國,明年的信譽論壇要搬到中國來辦,被認為是商界的一個奧斯卡,所以這個東西引起了很大的關注。這里頭他們強調了一個規律,就是我們今天的企業信譽建設的重要性,因為在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當中他所著眼的核心不一樣,最后取得成功的標準不同,最后的成功應該是贏得利益相關者的用戶,所以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所以信譽管理在今天已經成為企業界很重要的一點。在它的信譽管理體系里又包括幾個部分,這些部分將來每個在信譽管理當中也是按照這樣科學的體現來進行的。 現在講這三大知識體系有一個共性,一個就是理論研究、模型方法和實踐經驗都是緊密結合的,第二,運作方式都體現為項目管理,第三,學科建設處于前沿,并發展活躍。第四,三大國際聯盟組織都重視在中國的知識傳播和應用,我們國內也和這樣的組織機構對接。但是三大指示體系的有效應用關鍵是企業領導和決策者的認識,所以歸結為企業家精神的樹立與發揚。謝謝各位! (鼓掌) 主持人:感謝鄒主任,創新體系對我們創新的具體實施有借鑒的價值,下面我們有請中國民協的滾燙火熱的副理事長,我們非常成功的網絡英雄百度網絡有限公司的總裁李彥宏先生為我們演講,歡迎! (鼓掌) 李彥宏: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來這里跟大家進行交流,我剛才坐在臺下的時候看到正好對的是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20周年的LOGO,1987到2007,我才突然發現1987年是我上大學的那一年,從1987年開始我進入了中關村地區,所以看到整個中國的變化,由于一代一代的民營企業家為我們做出的這些努力和貢獻,自己覺得非常高興也很榮幸,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 我因為現在在做一個具體的公司,所以我想今天這個話題我主要談一談前半部分,就是企業自主創新這方面的一些體會。我可能是跟很多人剛才講的觀點不太一致,我作為一個CEO很大工作的任務就是不停地會有人跟我講,說我們有一個新的想法,我們有一個新的想法,我們準備嘗試一種新的方法,我把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說服他們,說這不行,我要做這個事情,這個東西不能做,等等,在這方面我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也注意到其實很多的創新者下場都不太好,我最近跟我們的首席科學家,他是今年1月份我們從美國硅谷請來的,實際上是我原來在美國公司的老板,應該說是在全球數得上的搜索引擎的專家,請他過來,也為我們技術人才做了很多工作。最近我們在談論一個問題,百度要不要搞一個研究院,因為我們已經看到很多的全球頂級的IT企業都有非常象樣,非常有規模的研究院,我們百度要不要做一個這樣的東西?因為很簡單的理論,你要想有創新,你要想在競爭當中長期立于不敗之地,一定要進行投入。 我的觀點是我們不能建研究院,實際上去建研究院,用研究院的方法做創新的這些IT相關的企業,我見到的下場都不好。第一個例子是施樂公司,施樂公司有一個很著名的研究院,這個研究院在計算機領域其實有很多很多創新的,其中有一個是改變整個IT產業的發明,后來這個東西被蘋果公司用去了,蘋果公司后來做得還不錯,但是真正的發明者,就是說施樂公司沒有從中獲得相應的收益。 第二個例子是IBM,IBM應該說做的,就是我在美國那些年代,在IT的研究上投入是很大的,他也有幾個研究院,有很多很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他的PC后來大家知道被微軟英特爾公司獲得更大的收益。 我們有一個公司在美國硅谷也在美國有研究院,這個研究院做了一個跟我們領域相關的事情,就是搜索引擎,這個搜索引擎當時是作為他的一個研究項目,為什么要做這個研究項目呢?因為這個公司是做小型機的,他當時的小型機實際上從技術上講是非常領先的,尤其支持比較大的內存,他為了向世人證明他的小型機在性能上比其他的競爭對手更好更強,他說我就做一個應用,來證明我的性能更強,他做了一個搜索引擎,因為在九十年代中期的時候大家覺得,我想可能一直到現在都有這樣的想法,搜索引擎是一個技術含量非常非常高,要求非常非常高,對于大數據量,大訪問量,而且很多時候要迅速更新甚至時時更新,我原來做在的公司就是搜索引擎做時時的更新。這種要求對計算計的無論軟件也好,硬件也好,要求都是很高的。講了這么多,我覺得為什么從我的角度來講,從搜索引擎這樣一個產業,甚至是互聯網產業在創新上面有這么多的,可以說是暗礁,很多東西在常人想來應該說是他做的最優秀的東西,他在技術上最先進,他應該獲得最好的回報,事實上我剛才舉個例子都是在美國或者在知識產權保護上最完善的一個體系里面的狀況,我覺得有兩點原因,一點,創新要基于市場的需求,很多大公司的研究院,因為我也在研究院里面待過,他們的科學家也好,或者研究人員也好,他的業績的衡量主要是看主要一點就是你申請了多少專利,第二原因,我覺得還是跟需求有關的,很多的公司對于市場的把握或者說對于市場的變化不是那么敏感,所以我在公司里頭不停地在跟大家講,不要天天盯著創新,我們不同的部門,不同的人時不時會跟我講,我們做一個創意大賽吧,我們鼓勵大家給公司提一些新的主意我們可以給他們一些獎勵,總會在某種狀況下或者某種時候提出類似的建議,每次我都否決,我不鼓勵大家做這樣的創意。為什么呢?因為一旦你用一些比如說金錢上的回報,或者說其他什么機制鼓勵大家想這些創新東西的話,他的出發點就變了,他不是依據市場的需求來提這些東西的,而是說為了做一些創新而進行創新。但是盡管這樣,并不是說百度不是一個有創新能力的公司,事實上我認為這個公司是很有創新能力的。 首先從公司文化上講,大家穿著都是很隨便的,上下班時間都是不固定的,我們也沒有打卡的制度,上下級關系也非常不明顯,很多這種公司文化層面的東西實際上是在無形當中鼓勵創新,因為我覺得只有讓這些有創新能力的人呆在一個他比較舒適的環境里他會比較自由,身體的自由才導致了他心理或者說他的頭腦自由,他才能夠真正想事情,去做一些新的東西。但是做這個新的東西的時候不是說閉門造車,不是說關在屋子里自己突發奇想,而是他們不斷研究用戶的需求。所以在百度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的用戶想要什么,你首先要搞清楚這一點,然后再去決定你要做什么。這一點我想是百度過去七年多的歷史一直嚴格遵循的一個原則,也是很多百度產品能夠推出來之后,大家半年、一年的時間就能夠進入產業前兩名,一般來說上了首頁的服務都是推出一年之內業內的第一名,我想都是跟這些有關系的,他們很準確地能夠把握用戶的需求。 說到這兒讓我想起來一年多以前,我參加一個類似的論壇,其中有一個很著名的美國的VC問我,他說中國現在有很多成功的互聯網公司,但是他們的業務都是僅限于中國本土的市場,你能不能告訴我什么時候中國會產生一個全球性的互聯網公司?我告訴他大概需要中國互聯網的人口數目超過美國,變成全世界第一之后是五年的時間。為什么有這樣一個答案呢?我覺得任何創新,或者說你要是能夠在市場上比別人做得好,做得先的話,你首先要有市場的需求,由于中國目前在世界上既不是第一大互聯網市場,又不是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最先進的市場,所以很多的時候這個市場需且不是發生在中國的,是先發生在韓國,先發生在美國,甚至先發生在日本,當人家先知道有需求的時候人家做東西,所以人家就領先于中國,所以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現在到國際市場上去是有問題的,是不能夠產生一個真正世界性的互聯網公司的。那么中國有這么大的人口基數,很快,應該是一、兩年之內,最快可能明年,中國就有可能變成是全世界最大的互聯網市場,就是上網的人數,現在是1.4億多,等我們超過了2億的時候應該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互聯網市場,當你的用戶基數足夠大,以前碰到的問題現在就會碰到了,你又要被迫解決,而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這個時候創新就出來了。這種創新是在別的市場上,在別的國家里頭沒有的,如果我們能夠在這個基礎設施上,比如說上網速度,無線互聯網的發展之類的,能夠做得比現在更好一些,我們也不指望它做得像韓國、日本那么好,能夠更好一些的話,我想中國的互聯網市場有很多很多新的需求會出來,當這些新的需求出來,而我們又能夠比較準確地把握這些需求的時候,我們就會有真正有意義的符合市場的,能夠產生比較大影響的創新出來,也只有這樣我想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才有機會走向世界,在其他的國家,在其他的市場上產生相應的影響。 與此相關的,我想解釋一下為什么我們從去年年底開始提要進入其他的市場,我也覺得要想真正把一個企業做大,我最近看了一個文章,把中國企業家分第幾代,第三代企業家他說還沒有出現,第三代企業家是具備特點呢,要在主流市場,主流的產品,或者主流的產業獲得主流地位的,我想搜索引擎或者說互聯網可以說是一個主流市場,主流的產業,中國現在也還不能太算主流的市場,但如果能加上日本,或者加上一個跟我們類似的比較大的市場的話,那我們也可以叫做主流市場了,獲得主流的地位,獲得主導的地位,這樣的企業家現在中國還沒有,我們也希望隨著中國市場越來越大,國力越來越強盛,我們這一代人有機會能夠在世界上,在中歐以外,當然還是立足中國,在全球范圍內產生我們應該有的影響力,所以我基本的觀點還是說創新是需要根據市場需求的,是市場推動的。我就講這么多,謝謝大家! (鼓掌) 主持人:謝謝李總,今天主要是我的責任,時間沒有控制好,辛苦大家了。下面我們請各位休息十分鐘,十分鐘之后我們回到會場,還有一個互動的環節,謝謝大家! 主持人:這一節內容是互動環節,剛才我們五位嘉賓已經給我們做了很精彩的關于創新的理論,以及創新當中的政府與企業的分工,包括我們國內的企業在私募基金方面的實踐等等,各方面做了非常精彩的演說,下面我想讓我們剛剛新上臺的幾位,五位企業家,就他們的各自企業在企業創新方面的實踐給我們做一些簡單的介紹,每個人用三、五分鐘的時間做一個介紹。 陳永弟:各位老師,各位企業家,我是來自深圳彩虹創業投資集團,我們也是在嘗試,在學習探索風險投資,創業投資這個領域,成功案例沒有柳主席的那么多,我們也是投了七、八個,所以我簡單地,為了今天的主題我談談兩點,作為我們當代企業家的一點建議,兩點認識。 我覺得風險投資,創業投資與自主創新我有一點認識,因為我覺得現在風險投資、創業投資是企業自主創新的著力點,剛才看到我們柳主席所介紹的,這個資金進去我們創業中的企業,它給我們帶來的是很多創新的思路,像管理創新、機制創新、還有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等等,所以在這樣一個平臺,現在企業競爭也是資源整合能力的一個比較,所以我認為在自主創新風險投資這塊,我認為它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在座的都是企業家,我認為可以引進這種機制。 第二點認識,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有不同的層次,像我們最早在做的,第一個層次是經營產品,然后有能力的經營產業,經營資本,最終能夠做大他是在經營他的價值。我認為經營產品的利潤率是競爭非常激烈,所以比較低,我現在發現很多企業,現在在主業做強做大的企業已經開始跟資本經營結合起來,因為他的主業再加上資本經營,產業經營的結合,我認為是我們在座企業家可以探索的一個創新模式。我就簡單說這么多。 王文京:這次論壇學到很多,用友公司我們88年建立,到今年十幾年,我們這十幾年一直從事軟件,沒有做別的產業,關于創新呢,我想談三個看法。 第一個看法,我覺得創新實際上是企業經營的一個常態,就是一個很正常的經營發展的過程。因為對待創新我覺得容易有兩種傾向,一個是把創新說得太高,想像得太神秘。第二個就是對創新太不重視。我個人理解創新實際上就是企業適應客戶和市場需求變化和發展的一個,就是對客戶和市場需求變化的一種適應的過程。 第二個看法,要持續創新,同時企業要均衡發展。我們在軟件這個行業做了將近二十年,在八十年代末當時一批做軟件的公司可能現在很多,有的是不見了,有的也改行了,我們體會下來,一個是要持續創新,同時企業要均衡發展,持續創新就是說一次創新是不夠的,兩次創新也是不夠的,實際上對我們在座各位企業負責人來講,真正的挑戰是要持續不斷地創新,因為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還是產業的結構都在不斷變化,所以我們只有持續創新才能適應這種變化。高科技企業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對創新意識是比較重視的,但是我們容易忽視另外一個情況,就是企業的均衡發展。均衡發展就是指你企業經營的幾個關鍵要素,除了研發,就是你的營銷,你的服務,內部管理,金融的運作,因為有時候我們會看到這樣一個情況,有的企業他有很強的創新意識,也發現了很好的創新機會,他想把握,但是他發現他想去創新的時候,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力量去創新了,為什么?因為他的企業不是均衡發展,這個時候他的綜合能力不允許他去做這次創新,所以我們回過頭來看,所有世界上先進的高科技企業幾乎全部都是全能冠軍模式,很少有說單項冠軍模式的高科技企業能夠長期發展,比如微軟,他不光是某個方面很強,其他方面很差,他是綜合性比較強,就是均衡發展。所以我覺得在提倡創新的同時,一定要提均衡發展,因為它兩者之間是互為支撐的。 第三個看法,跟剛才百度的李總的看法近似,我們感受到今天中國越來越開始擁有世界級的技術和產品創新的土壤,這個對于我們來講是一個巨大的相當難得的發展機會,這個土壤是什么,就是我們越來越擁護世界領先的客戶的需求,我們知道企業管理軟件在上個世紀全球的產業中心,一個在歐洲,一個在北美,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公司,分別以制造業和服務業見長的世界級的管理軟件公司。但是隨著今天制造業向亞洲向中國的轉變,隨之而來的物流業、金融業往這里聚集,我們看到今天在中國已經越來越擁有世界級的客戶需求,而且特別是這幾年,我們很多的特別是在制造業當年學歐美,日韓,在這個基礎上現在結合中國的國情有很多創新,而且現在走在全球同業前面,所以這個我想不光是我們這個領域,在其他很多領域也有這個情況,我們最近做裝備的一些企業,我們發現今天很多做裝備的生產線一些企業,他現在的競爭力已經超過了歐美和日韓的企業,為什么?因為他在這幾年不斷地和各類的制造業企業合作過程中,不斷提升他的產品,所以我覺得我們今天擁有這樣的土壤,這樣對于我們民營高科技企業是一個發展的難得的非常好的機會。謝謝! 主持人:復星集團是上個月在香港整體掛牌上市,它已經成為中國上市民營企業當中市值第一個超過千億的,我想復星集團有很多經驗,大家也愿意分享一下。 梁信軍:我主要談三個方面,第一個對于創新方面,對于民營企業最重要的作為老板來說下定決心投入,我們03年開始下定這個決心,從現在投資的情況來看,醫藥的投資四年了還沒有產生效果,就是對我銷售的利潤沒有影響,利潤反而是有負影響,礦山的話,第二年就產生好的影響了,鋼鐵投入兩年就有正向的現金流的回報了,所以我覺得第一個,還是要下定決心投資。 第二個,投入方向不能都自己用,這是不對的,投資是給下海的專業型的科技人員創辦科技型企業,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他帶動某一項技術下海,在這個基礎上他有持續的研發能力,咱們增資給他。 第三個方面,直接用歐美一樣的薪水聘研發的領頭人,用在歐美的華人,本身他就是行業研發的領袖,領導著本土的團隊,這樣的方式效率非常高,這是創新方面。 第二個投資方面,我想談三個內容,我覺得投資最重要的首先是選好行業,在中國我們首先應該選擇能夠長期受益于中國動力的行業,什么是中國動力呢?有很多理論上的看法,我歸納是四條,第一條,跟中國人口的消費不斷增長的市場有關的行業,它持續看好,第二個,跟未來中國人收入不斷提高之后,他的投資需求不斷增長的有關行業他是看好的,第三個,中國持續的城市化,第四個,中國由于全球的制造業轉移,為服務于全球制造的中國制造業的這樣一些行業都是非常看好的。 投資的第二點就是要選人,我們把他細化一下,要選有企業家精神的人,企業家精神我覺得歸納成四點,第一個,就是能夠不斷提出卓越目標,并且完成它。第二點,經歷過企業和行業的低潮,并且成功走出。第三個,他得有自己團隊的培育和復制能力,不是永遠來來去去都是一個老板跟你談,第四個,能夠捕捉住機遇,并且管理變革。這四點我覺得都能夠擁有是非常理想的。 投資的第三點,就是怎么實現低成本投資,低成本投資我覺得基本兩點,簡單就是通過行業研究,在行業低潮的時候投入,現在搞私募基金的領導他們認為他們經常要選7倍或者8倍的PE投資,這是一種常態,往往在行業低潮的時候你投資就是17、18倍,這個時候恰恰是你應該投資的時候,你的總體成本是低的。第二個更重要,還是要通過你能給被投資企業帶來價值,如果我去投資跟別的所有企業投資都是一樣的價格,那你就沒有附加值了,你要通過提供附加值降低投資成本,這個附加值包括,比如說你對創業者來說,你可以提供成熟的管理經驗,提供上市的服務,通過你的加入提高他融資的價格,包括你作為一個善意投資者可以協助他整合人才等等,包括對政府而言你提供給他一個穩定的預期,包括持續的產業鏈成長,包括像其他多項投入,包括塑造品牌企業等等,所以一個PE如果你不能比別的PE提供更高的附加值的話,我覺得你永遠達不到低成本。 融資方面我提三個建議,第一個,我覺得你要融到錢,要賣好價格,最重要的是告訴投資者有增長,你有持續的成長能力,你要證明給他看,你未來三年、四年是有成長的。第二點,一定要證明給他看你是可以被預測的,中國的機會好,很多外國企業抓不住,因為他覺得中國企業看不清。第三點,要配置多渠道的融資通道,比如說現在國內的A股價格非常高,香港的股票比較低,但是A股跟香港的股票價值是不一樣的,在香港如果是紅籌的話,它的股價就是財富,如果你今天的價格是一千億,如果你明天缺60億的話,你現在可以做決策,明天下午就能拿到錢了,就是拿到60個億,你只要稀釋5%,在中國是做不到的,你今天做一個決策你無法預料是半年還是一年才能拿到60億,所以是有差異的。我就談這三點,謝謝大家。 (鼓掌) 主持人:新浪作為國內最大的門戶網站,國偉先生也是從新浪一步一步干到這個位置,我跟他很早以前就認識,你談談咱們新浪的創新和風險投資在新浪發展中的作用吧。 曹國偉:我想今天兩個主題,一個創新,一個投資,投資這個東西其實我想作為創業投資來說不太合適,因為我八年前加入新浪的時候,新浪已經是早過了創業期了,我加入新浪的時候主要是運作新浪在美國上市這樣一個項目,當然我在新浪這八年過程當中也經歷了很多事情,這方面有一定的體會,但是從新浪本身來說我是沒有經歷這樣一個階段,能夠跟大家分享這樣一段經歷,但是從創新方面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體會,因為我加入的公司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公司,但是我們這幾年,雖然大家都知道新浪是一個門戶網站,是一個網絡媒體,甚至于說新浪做新聞很出名,但是其實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在做創新。 剛才我進來的時候聽到柳云龍在講他對搜索引擎公司對創新的理解,其實在這方面我們有很多共同的想法和理解,一方面我也很同意他的一個觀點,就是說創新必須是按照市場需求,這個我覺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當然這個從企業的角度來講我覺得這是尤其重要的,因為如果你是一個學校,一個研究機構的話創新是非常廣泛的,各種各樣創新都沒有問題,不一定要產業化,不一定要產品化,但是作為企業來說做了很多創新,必須是符合市場的需要,另外還要加一點,除了市場的需求以外還要能夠符合企業的戰略發展的需要,我覺得這兩點同樣重要。如果說我們新浪今天是一個門戶網站的話,如果我們的研發人員花很多時間在一些軟件的應用方面,和新浪的媒體戰略也好,門戶戰略也好,沒有一個長期的關系的話,當然這個東西從一個間接的方面來講可能會對新浪的長期發展有一定幫助,但直接來說它的相關性就會小很多。 另外一方面,我想講的是創新除了我們講的IT企業,我們很多人講創新的時候往往會狹義地理解這是一個技術的創新,或者是某一個產品的創新,其實作為IT企業來說創新是多方面的,我們更多的創新是放在營業模式上的創新。大家也許對中國的互聯網一些比較有名的企業比較熟悉,百度、新浪、騰訊,還有很多網絡游戲公司,像網易、盛大等等,但是有一個共同點大家有沒有發現?就是這些企業在起步的時候往往是看到了美國這樣一個互聯網比較成熟的市場的一個比較成功公司的模式,我們一般看到這樣的模式之后去學習這個模式,應該說新浪當時學習的是雅虎,百度學習的是Google,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但是真正成功的公司我覺得往往有兩個要素,一個就是說他能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發展出一個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這樣一個模式。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這些公司其實很多人把我們跟美國的很多公司相比,但是我們本質上我們的模式是很不一樣的。比如說我們跟雅虎的對比,我們都叫門戶網站,但是新浪是一個以網絡媒體為主要支撐的門戶網站,所以我們大量的流量是來自于我們所說的內容這樣一些產品,我們70%的內容來自于內部,但是反過來雅虎是靠很多產品,靠很多延性的產品,像郵件,像即時聊天等等很多方式來吸引用戶。反過來,我想百度也是一樣,他們雖然都是做搜索引擎,但百度的那種運營方式,包括他的銷售渠道,銷售方式跟Google又是截然不同的。 這里面我們抓住的其實是中國市場的一個需求和它現階段發展的一個階段性市場的條件,作為這樣一個基礎。比如說新浪為什么會以網絡媒體作為營業模式?而且取得了成功?事實上毫不夸張地說,新浪可能現在是世界上最最領先的網絡媒體,而不僅僅在中國,為什么會形成這樣一個成功的模式?其實某種意義上跟中國整個媒體環境有關系。新浪發展起來的時候其實也是中國整個媒體產業真正開始商業化的一個進程的時候,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新浪是跟整個傳統媒體的商業化共同成長的網絡公司,所以它表現出來的機會,它表現出來發展的形式跟美國的公司很不一樣。當雅虎起來的時候,其實在美國的傳統媒體已經是非常非常強大的時候,如果一個互聯網公司以媒體作為切入點的話它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因為傳統媒體非常成熟,它的商業化也非常成熟,它也非常強大。 但在中國,其實我們發展起來采用的模式是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是共同成長的這樣一個模式,這是我們的一個經驗,所以我想在很多互聯網公司在中國成功都有這樣一個特質,真正成功的公司往往是抓住中國市場的一個特點進行營業模式上的一個創新才能取得成功。所以我想創新這個東西沒有一個對與錯的問題,關鍵是你能不能抓住市場,能不能抓住一個好的時機,另外一點,能不能在一個好的時機里面找出一個創新的東西,能夠真正符合企業發展的這樣一個本企業戰略發展的需求,我覺得這些要素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偏于其中之一,謝謝大家! (鼓掌) 主持人:嚴望佳女士是啟明星辰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她也是咱們今天演講嘉賓和咱們企業家當中唯一的女性代表,你能不能給我們從你們企業的角度,因為啟明星辰也是中國名列前茅的,應該講在新產品里面第一名的企業,能不能從你的企業角度談一談創新的一些感受? 嚴望佳:謝謝,我想從創新的角度主要有這么幾方面的思考,應該講我覺得創新不完完全全是技術的創新,這么多年來我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技術創新?或者說技術創新能不能產業化?能不能商業化?核心技術和通用技術有什么區別?我相信這些思考貫穿在我們整個企業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是1996年創建的公司,到2002年,我們已經有了一個產品在全國的市場上占第一名,在那個時候我們都不知道怎么樣研究市場的需求,這也就是剛才幾位老總強調的,市場的需求非常重要,因為大家都在強調創新,當然這個創新不能亂創新,必須要圍繞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做。 那么什么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呢?我們從2002年第一個產品達到全國市場占有第一以后,我們就開始不斷地,如果說我們塑造一種能力的話,就是我們把自己的技術和市場需求能夠逐漸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些原創型的產品來的一些能力,我們覺得我們現在做得還不是很好,但是至今我們已經開始有自己的,適合于我們國內真正的,包括我們電信行業,金融行業的一些產品出來,我覺得在這方面可能得益于這種思考。 我們從組織結構上來講,從2002年以來我們開了多個產品線,這些產品線的定位導致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和資源分配發生了一些沖突,早些年因為所有資源都圍繞一個產品線來做配置,現在我們會考慮多個事業部,多個營銷體系,多個營銷平臺,再加上我們不同的產品平臺和服務,怎么樣來對這些資源更好地最佳地進行組合呢?這時我們發現組織結構的創新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其實也不一定是創新,實際上我們研究在其他的一些公司有什么樣的經驗我們可以借鑒,哪些東西比較適合我們,哪些東西能夠解決我們現階段碰到的問題。從2002年到現在,我覺得我們在這方面的工作一直是比較超前的,可能為我們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其次一個最重要的,也就是能把研發和生產需求結合在一起的一個工作,就是建立一個強大的產品管理部門,這兩項,一個財務分析體系加產品管理部門,實際上主導了整個公司的資源配置,當然資源配置僅僅圍繞我們企業戰略執行。關于產品部門的塑造也是有很多的經驗和體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產品經理的培養,我們覺得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為對產品經理的要求非常嚴格,到至今為止我們公司可能未來發展公司的,從研發到營銷,到售前,各個部門最優秀的人才會集中在產品管理,未來公司后備的領導干部的培養來源也可能是圍繞產品管理來做的,其實它就是打通前產中產和后產的一個比較關鍵的組織結構的事情。這是我想我對創新的一點思考,就是說圍繞創新不一定說技術創新就能夠產業化和商業化,我們可能要進行各種資源配置的設想,然后讓企業真正有一種能夠抓住市場的能力,再把我們的技術結合進去。 第二點,就是關于核心技術的思考,我們認為企業不是研發的投入越大越好,我們可能會傾斜,我們逐漸開始分離什么是通用技術,一般技術和核心技術,也許我們將來的研發資源會緊緊圍繞我們核心技術來做,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就是關于產品的思考,我們認為一個產品的創新其實有很多環節,技術創新的改善只是其中之一,其實產品有很多外援,比如說怎么樣降低我們產品的交付成本,怎么樣使得我們的產品售后維護對客戶更加友好,方方面面其實都是可能創新的點。這個層次局限在技術和產品層面。 第二個層次,我想在營業模式方面我們也有一些考慮,或者說正在做一些努力,啟明星辰目前是一個網絡安全的產品供應商,也是一個服務供應商,我想我們利潤模式未來會逐漸成為我們的一個支撐。我最后想講一點,我覺得在文化和團隊上面也要有新意,為什么呢?在應對復雜變化的市場上面,如果一個管理團隊沒有進步的話那簡直是不可以的。所以我覺得不單要融合技術還要融合人才,怎么樣打造一個良好的管理團隊,塑造一種能夠引領這個公司繼續進一步走向另外一個新臺階,我覺得這樣的文化氛圍也是非常需要的,謝謝! (鼓掌) 主持人:剛才在嘉賓演講的時候,柳總在投資方面做了非常精彩的介紹,當時我在下面聽著就有一些問題,我想可能在座的很多代表們也有這樣類似的問題,就是其實在投資方面聯想投資他也是做了很多創新,因為聯想的投資我看到是跟國外的風險基金投資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是不控股的,第二個,他很少去,尤其是并購國企,所以我對于柳總說的事為先人為重的這樣一個理念,我很想再詳細聽一聽,特別是洛陽玻璃,你們跟洛陽玻璃競爭,你們怎么能夠確立你的這個宿遷玻璃廠它將來就能夠跟洛陽玻璃有足夠的競爭力,來戰勝它? 柳傳志:有一個概念我得說清楚,在我的投資里面有兩類,一類叫風險投資,那個是絕對不控股的,那個是專投高科技企業,高科技企業基本上全是民企,最多30%的股份。然后在弘毅投資,這種大規模投資里面有兩類,一類是控股的,一類是不控股的,對國企的投入我們基本全是控股,我們不投、不控股的,因為以前吃過虧,投入以后那個國企,有的國企比如像投中石油、中石化,比如大家現在買中國銀行的股票,那就屬于不控股的,在壟斷性的企業他自然賺錢。但是我們曾經投過一些地區的國企,他里邊是好幾個國家的部門在里邊占大股,投進去以后生死完全由人家主宰,他一點不著急,你一點沒辦法,所以我們堅決不投國企。投入國企就要改,就是看這個行業本身還可以的話,就投那個團隊。就像顧雛軍和郎咸平,這個確實吃了很多虧,所以我覺得剛才說的這個概念,投國企就要在積極進行改革。 在大規模投資上也投了一些名企,名企你要占大股人家就感覺不動了,所以我們當然只能投小股,我們在當初參加有機會投李彥宏的時候,我們當時的企業實力不夠,你這個事我們當時內部是反復檢討的,因為當時確實是企業實力不夠,確實還投不起,后來慢慢慢慢就起來了,他們就學會怎么樣去看人,去投民企,大概就是這些。 主持人:實際上多元化的投資,除了聯想做了以外,我看咱們這里彩虹創業集團也是在房地產、環保、制造業方面都做了一些投資,我想問問陳總,你們在多元化的投資方面是怎么進行管理的?怎么規避多元化的經營風險的? 陳永弟:其實我也不是多元化的投資,我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我是95年底從國有企業下海自己出來創業的,我最早在我們深圳最大的房地產集團工作過大概6年,當老板秘書出身的,對房地產那時候有一點認識。到了我們深圳的投資管理公司做管理,做5年,到96年我下海。我覺得房地產很有前景,因為它的機制跟它的做法,我這個人不太適應,因為里邊的發展,各種制度、行為我不太適應這些方面,所以我下海第一件事還是做實業。但實業也是逐步發展起來以后,賺了一點錢,開始做一些比較規范的地產項目,我們在資金積累的時候,在2000年的時候我們中國準備推出創業,我們在深圳因為發展優先,所以我就成為深圳的第一家創業投資公司注冊。那時候規模化不夠,沒有退出的通道,所以我們投的項目變成控股,越投越大,變成自己的,所以現在逐步也不錯,也逐步安排進入資本市場,上市的階段,已經上了一定規模了,因為去年大家知道股權分置,證券法修改,我們現在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撿回來規劃再重新進入創業投資的色彩,今年也投入了五次,因為現在還沒有業績,還沒有什么跟我們柳總講的有多少倍數會公開,所以我是逼著這樣走出來,現在慢慢在調整思路的過程當中。 主持人:謝謝陳總,用友上市的時候我記得創造了國內IPO的PE典范,就是最高PE是60多位,也募集不少資金,但是我看用友這幾年一直還是在做軟件,但是我也看到你做這個軟件園,這方面您是怎么考慮的?在產業方面怎么考慮的? 王文京:我們做軟件已經十九年了,所以我們主業還聚焦在這個領域,我們原來一直確定一個思想,就是圍繞自己的主業去做,之所以開始堅持在這個主業方向做,我們覺得在管理軟件,本身這個領域還是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機會的,我們希望把這個領域比較專注地做好。軟件園是配合產業發展做的一個產業基地建設,我們現在做軟件跟當年的軟件公司不一樣了,現在的軟件公司都是要規模,我們現在是五千多人的規模,我相信可能過些年也會有更大的規模發展,所以我們也需要一個規模的產業基地,正是因為這樣的考慮,在幾年前我們在北京建立一個軟件園,這個園就是支撐產業發展的。 其實這里面我們在軟件這個主業以外,惟一涉足的投資項目,你也是股東之一了,當時我們因為一個客戶項目,北京商業銀行,因為我們要做上系統,他要求我們做投資,那時候他們在募股,我們不經意做了這么一個投資,這個應該講預期的回報是不錯的,屬于私募的股權投資,我們這個是不經意做的,惟一的這么一個。謝謝! 主持人:謝謝王總,今天的幾位嘉賓和我們的企業家代表在自己關于自主創新,包括政府和企業之間的關系,在投資的創新,包括企業內部自己如何避免過渡創新,剛才李彥宏也談到了,知道自己要創新什么東西,知道自己不要創新什么東西,我想各位代表一定有很多需要提問的問題,看哪位有什么問題? 提問:首先感謝今天的各位嘉賓的精彩發言,我是來自上海瑞奇工具有限公司的王雪,我認為中國電動工具行業的發展比較能夠代表中國這么一個制造業的發展縮影,電動工具行業從七十年代整個中國都是依賴進口,到八十年代國家投資開始電動工具制造,九十年代開始以江浙企業為代表的電動企業,我剛才發現我們這次來的獲獎企業中,比較多的實際上是中國民營制造企業比較多,所以我想請臺上的嘉賓,特別是柳總,談談對中國民營制造企業下一步的發展路徑,想聽聽您的高見,謝謝! 柳傳志:中國的制造業我覺得甭管說什么是工廠,是制造還是什么創造,我覺得是極其重要的,是因為中國需要解決就業的問題,所以其他的行業,假定說營業額跟制造業一樣的話,這個利潤也是一樣高,但是用的人少,那還是得優先發展,我覺得從國家的角度是要優先發展制造業的。企業角度當然我撿效益越高的越好,咱們先站在國家角度說一把話。第二把話就是這個企業本事,這個制造業確實從中國企業來說,我自己覺得最好的路子是以本國先站穩基地,打出牌子,然后到海外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給人做OEM,一種就是在中國有牌子的基礎上再形成牌子,但是第二種路子利潤會相當高,但是這個路徑的困難點就是,我今天覺得特別難的就是中國的企業在國外打出牌子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制造業,這個牌子的價值很重要,如果這個要不行那就是先把中國的大本營,這個牌子做穩了,然后在國外做OEM也是好的,反正中國制造業大規模的制造業高水平企業家我想可能還要出去的。 提問:我來自河南焦作,是多福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我今天聽了吳老師講的,其中有一點我受到了非常大的啟發,就是政府要給企業創造創新的條件,而企業家也要給政府以壓力,我覺得這個題目非常好,我想請吳老師再給我們講解一下政府和企業的定位,尤其是現在以企業為創新的主體當中企業會遇到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怎么解決?向聽吳老師講一講。 吳敬璉:科技大會提出創新的基本方針,一個很重要的提法就是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但是這個口號實際上落實起來相當困難,我們的許多官員習慣于計劃經濟這一套,認為自己比起市場,比起企業都要看得遠,看得全面,所以常常是去指導企業創新。在現在市場經濟中政府應該跟企業,跟市場保持比較遠的距離,其實我們的企業也應該跟政府保持比較遠的距離,但是這個很難做到,因為關鍵的問題就是現在各級政府掌握了太多的資源配置權利,所以需要解決這個問題,否則的話很難實現持久的有效的增長。現在有些我們的增長是有假象的,比如說因為我們的藥素價格太低,很多藥素的價格都是行政定價,而行政定價他是按照計劃經濟的原則,偏離了它實際的價值,加上一個外匯,人民幣的低估,這兩個因素使得我們現在有一些表現是有假象的。比如說因為我們的資源價值太低,成本表現得很低,但是我們祖宗留下來的這些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速度那是驚人的,它很快就會表現出來。因為對于環境惡化的成本沒有能夠進入我們企業的成本里,所以我們的增長率確實是有假象的,有不同的估計,最低的估計,每年資源的藥素的損耗和環境的損害大概是兩到三個百分點,高的話就到八、九個百分點,就是說我們的增長如果是九點多的增長的話,把這個刨掉了以后就沒有了,當然它今天不會有了。 為了維持人民幣低估,看起來我們出口的競爭力很強,為了維持人人民幣的低估,每年我們補貼發達國家最低的估計300億美元,我就不詳細講這個賬了,為了維持現在這種用低估的人民幣維持的競爭力,其實我們的國民財富在損害,在補貼那些發達國家。所以歸根到底一句話,我們市場化的改革大關沒有過,還必須要推進改革,要建立起一個真正的現代市場經濟支柱,政府的行為要規范,要按照現代市場經濟制度去規范它。 現在因為出現了一些問題,我覺得這個爭論進行得不好,受到了某些干擾,結果對這些問題做出的答案也許是正好相反的,解決我們現在社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我看來是因為改革沒有到位的問題,但是因為這個爭論中出現了問題,這個我不大懂了,像我們網絡傳媒你們能懂,為什么這個爭論跑到這個方面去了,結果出現了市場相反的方向,這是非常要命的事情。所以我們作為公民,我們作為企業家公民,不只是為了我們的企業謀求一個好的環境,而且是為這個社會的進步,是為了國家的繁榮,應該要提出我們的意見。因為我們在這個市場里面經營,它的毛病在什么地方其實我們認識得很深刻,我們應該提出來,而且幫助政府、支持政府、督促政府去推進這個改革。 提問:各位嘉賓你們好!我做的這個系列中華博弈游戲的發明,它在廣東組織過運動會,而且可以開發出手機軟件,另外它可以對國際規范的七種國際思維方式進行訓練,因為它必須成為規模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如果我只是局部的,你比如說在研發,在市場推廣模式這個方面,因為我過去二十多年是一個軍人,在軍校里面,而且它凝聚了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很多核心要素,我想這種和文化,和咱們科技,和訓練教育都有關的方面,我怎么走出風險投資這么一條路它才是可行的?因為我現在的發展遇到了這么一個瓶頸,想主要請柳總給于指導,謝謝! 柳傳志:您的項目就符合我們說的叫事為先,人為重,我如果是投資經理的話,現在對這個項目本身是不是能夠發展得起來,可能對這個得有深刻了解。因為您剛才簡單幾句話我不是特別明白這個項目是一個什么東西,它會不會受到歡迎,能不能賺錢,首先得把這個東西弄透。今天中午的時候在座的有一位企業家是做“背輕松”眼鏡的那個東西的,確實效果很好的話,它怎么考慮市場方面的東西,您那個就是這個東西到底能不能賣得出去,這點我拿不準。如果這點要能拿準了以后就該研究下面怎么把市場做大,您這里缺的是錢還是管理人才,現在您的問題在我看來還是屬于事為先,我沒弄明白,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提問:我想問吳老,吳老上午做的報告非常精彩,關于經濟這方面的,目前中國的流動性過剩的問題,而且每年的發行量在16%到22%之間,我想問中國為什么現在進入了一種加息通道,這個時間要有多長時間,這涉及到我們的投資,到底用多大的融資成本,謝謝! 主持人:他就是覺得在這種加息的狀況下,他的投資或者融資的策略是什么,加息時間會多久。 吳敬璉:這個事是很難預料的,也許你需要去問中央銀行的負責人,而且據我所知,因為中國這個決策,宏觀經濟決策它是非常集中,而且集中在政府,你們看最近白宮發言人關于最近美國次級債這個問題,白宮發言人有一個講話,他說我們對于聯邦儲備委員會處理宏觀經濟的能力抱有信心,同時白宮尊重聯邦儲備委員會作為貨幣政策的當局。我們中國不是這樣,中國也有貨幣政策委員會,中央銀行,但是加息不加息等等,這個是由國務院總理決定的。我大概在2000年到2001年做過兩年的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我們只是提供一些咨詢性意見,最后由總理拍板。 據我所知在提息的問題上和匯率形成機制的問題上,貨幣政策委員會他們大概從2004年以來一直認為應該采取主動的行動,但是這個事情一直到了05年年末才付諸實施,到去年在政治局會議,胡錦濤總書記講話以后,中央銀行在匯率問題和三大貨幣政策手段問題上,他的動作就稍微大了一點。因為現在開始采取提息的措施比較頻繁,所以他的今后力度如何,這個是說不清楚的。首先是對于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這個差別就很大,大家可以看到最近在這個季度統計結果沒有出來以前統計局長的說法,是中央開始反復播的,他的判斷是這樣,現在還不能說過熱,是偏快,現在要做的是防止過熱。如果這個估計是對的話,那今后就不會有什么大的加息,因為它還沒有過熱。但是統計公報出來以后好像整個氣氛又變了,所以到底對宏觀經濟形勢是怎么估計的也不清楚。 在我看來,我認為從03年第四季度開始,經濟已經過熱了,所謂經濟過熱就是總需求大大超過了總供給,所以你很難,作為一個學者你很難判斷政府會做什么決策。但是我看一定要小心,現在不是能夠很輕易地拿到快錢的時候。 (鼓掌) 主持人:因為時間關系,我們今天下午就不能夠再提問了,但是我想今天下午嘉賓的演講,我們的互動論壇,都給了大家很多的啟發,不管是從宏觀的創新的東西,還是從微觀的,包括企業內部的運作,包括從企業正面的,如何去創新,到他們李彥宏總裁談到的,就是企業如何去避免一些過度的或者不必要的創新,就是你企業要知道自己做什么,特別要知道自己不做什么。我覺得這個對大家都有很多啟發,再次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嘉賓和企業家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鼓掌) 今天下午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