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康榮平:華人跨國公司的發展趨勢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4日 10:37 新浪財經
第七屆中國經濟論壇于2007年6月22日在北京召開。新浪財經圖文直播本次會議。以下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華商研究中心主任康榮平演講。 康榮平:謝謝大會給我一個機會跟各地華人做一個交流。 首先我可能從胡司長服務業走回來了,我研究的是制造業。我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歷史,大家可能一談到跨國公司,就是日本、歐美的跨國公司,我們華人的跨國公司,比如說我們的規模還比較小。假設你在總部以外另一個國家有一個生產性的實體,就算作一個跨國公司的話。我想首先給大家提一個問題,你們知道由華人所建立起來的這種小型的跨國公司,第一個是誰?有沒有人知道?大概在什么時候?看來我們對我們自己的歷史都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給大家先介紹一下我們的研究。 我這里華人的定義是一個廣義的定義,世界各地具有中華民族血統的人,不論其國籍。 華商我這里用的是由中國主辦的第六屆世界華商大會給的一個定義,全球包括大陸在內的所有的有華人血統的商人。 跨國公司我用的是聯合國的一個定義,其實也是很簡單,就是兩個以上國家的實體所形成的企業。 華人跨國公司,就是由華人通過股權或者管理實現控制的企業。它的生產經營活動已經超越本國的范圍,并且在國外擁有和控制生產性機構或研究設計機構。這是我對華人跨國公司的一個定義。 現在給大家展現的這個表,是聯合國從1993年開始,它每年發布一個發展中經濟,當中最大的50家跨國公司,這個表每年發布一個。其中符合我前面定義的我統計了一下。 最下邊是1993年,1993年發布的時候只有17家符合我上面那個定義。大家可以看一下,香港的有3個,臺灣的有7個,那時候大陸還沒有,新加坡有3個,馬來西亞有2個。去年公布的數字是2004年的,已經達到28個。大家可以看到,為什么我把這個表展現給大家呢?因為我最新的研究等于是從2000年開始的。大家看到2000年以后華人跨國公司發展非常迅速,2003年已經達到28家。我估計2006年這個數字肯定是超過30家。 剛才給大家提了一個問題,就是說我們華人創辦的跨國公司,最早是哪些家? 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在整個20世紀里面,它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萌發期,1900年到1945年,代表性有四家: 1、黃仲涵公司,現在在印尼,它實際上是189幾年這個企業就開始存在了,它等于是世界上第一代糖王,它從甘蔗開始榨湯,存儲、運輸,在全世界設立了貿易公司,基本上30年代已經形成一個跨國公司的雛形。標志性就是1936年,它在中國建立了一個酒精廠投產。30年代,它在亞洲比較大的城市都建了倉庫和貿易公司。 2、華昌公司,最開始做鎢的,大家知道鎢,中國是儲藏量第一的,鎢的冶煉方法是由中國人發明的,就是華昌公司。它在后來主要是冶煉設備都在美國,在40年代初也形成了跨國公司。 3、永安集團,這是華僑在澳大利亞的悉尼建了永安果園,做水果的買賣。后來他們到香港設了永安百貨,這個現在還在。也是一個上市公司,叫永安國際。他們在1920年前后已經在上海建了永安百貨。到上個世紀20年代中期,已經在中國建立了兩家紡織廠。所以按我前面的定義,我覺得應該是把永安集團算作華人所創辦的第一家跨國公司。 4、永安堂虎豹兄弟公司,是把中藥現代化的鼻祖。我不展開講了。 這個期間華人跨國公司雛形的產生和發展,有這么幾個特點: 1、幾乎全都是由華僑創辦的企業。 2、企業以家族所有和經營方式為主。 3、如果按企業形成國際競爭優勢的主要因素,可以歸納出四個基本類型。 規模經濟型,以黃仲涵公司為代表,全球一體化,從甘蔗的種植開始,這個產業鏈幾乎全都包了,一直到最后的銷售,到全球各地的銷售和倉儲、運輸都有。 技術主導型,以華昌公司為代表,創辦人叫李國欽,是鎢冶煉方法的掌握者。 銷售網絡型,以永安集團為代表,它先建立了跨國的公司,這是華人所創辦的服務貿易型跨國公司,它是在悉尼、香港和上海建立了一個網絡。它在這個網絡的基礎上又投資生產性的機構。最多的時候它在上海附近有五家紡織企業。 傳統文化資源利用型,以虎豹公司為代表。 第二個階段,緩慢生長期,1946到1979年。經過二戰炮火摧殘,生存下來的華人企業,在這個時期陸續開始海外直接投資,向跨國公司形成邁出頭幾步。 這個時期大概有這么幾個特點: 1、在中國30、40年代發展起來的民族資本,主要是上海一代的紡織工業,這些勞工密集型的加工業,他們在40年代末遷移到香港、臺灣以后繼續發展。一部分企業在50、60年代開始向海外擴展,例如南洋紡織,永泰集團,友寧紡織等等都是這樣,還有太平洋電纜,這個是臺灣的。 2、70年代起,東南亞各國中戰后新興起的華人企業集團開始向海外發展,如馬來西亞的郭氏集團,就是郭鶴年的,就是中國香格里拉酒店都是他的企業。另外像豐隆,馬來西亞集團,泰國的CP,菲律賓的亞世集團都在向海外投資。 3、這些企業的海外發展為80年代華人跨國公司的蓬勃興起,起了示范帶頭作用。 第三個階段,高速發展期,1980到1999年。80年代初開始,華人跨國公司進入了一個蓬勃興起的時期,無論是東南亞,以及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無論是北美,還是東南亞,都有許多華人跨國公司在興起。這個期間代表性的企業是美國的王安電腦,王安電腦在全球華人高技術企業發展當中,是一個非常具有楷模性的企業,雖然它最后等于是失敗了,但是它確實讓很多的后來者,很多的年輕人,他們建立了信心,覺得華人在高技術行業同樣可以建立起全球性的行業領先跨國公司,是完全可以的。還有冠群電腦,就是CA。泰國的正大,在這個時期真正發展成一個跨國公司,臺灣的臺塑,宏基,還有香港的和記黃埔,日本的日清食品,大家知道方便面的發明人是嗎?就是日清食品,是一個臺灣人到日本發展起來的。 1997年開始的亞洲金融危機,是這個地區的華人跨國公司成長歷程中的重大事件,它在相當的程度上減緩了華人跨國公司成長的速度,也由此使第一個高速發展的結束。 第四階段,從亞洲金融危機結束以后的2000年起,華人跨國公司進入一個新的成長期,實際上就是第四個階段。大家看到我前面列的表,就是在2003年發展中國家最大的跨國公司排名榜上,華人跨國公司已經占了一半,28個,超過25。 這個階段的特點有以下幾個: 1、中國大陸和臺灣的跨國公司迅速成長,由于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加入WTO的影響,中國大陸和臺灣跨國公司發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大陸,97年是中國經濟從短缺型向過剩型的轉折點,由此催生了一批常規型的跨國公司。也就是說它是從中國的本土自然而然的成長起來,到國內的競爭比較激烈以后,才開始自然而然向海外發展。 加入WTO以后,全球化巨大的壓力,像助推器一般加快了中國企業跨國化發展步伐,因此使中國跨國公司的數量迅速增長,像海爾、中石油,中海油、聯想、TCL等等,都是新時期形成的跨國公司。 另外在中國歷史上產生大批華僑的沿海地區,又出現新的國際化的商幫,就是以溫州人為代表的浙商,他們登上世界工商業的舞臺,他們像潮水一樣漫向全球,逐漸產生新的跨,像萬向集團,哈杉公司,飛躍集團,康奈集團都是他們的代表。 我稍微介紹一下康奈,康奈是跟服務貿易相關的,也是中國大陸的企業和海外的華商相結合的一個新典型。它是以康奈皮鞋專賣店作為全球網絡開始建設,而且都是在發達國家大城市建的。它充分利用了海外華人的資源,它基本找的浙江籍海外華人,雙方建立一個合同,按一定的標準,這邊提供統一的店面設計各個方面的服務,雙方達成一定的協議,利用海外華人的這部分資源來建立它的專賣店的網絡,而且打的都是康奈品牌。以我個人對中國企業走出去充分利用海外華人的資源,到目前為止,我認為康奈是一個最成功的典型。另外康奈在意大利也建了它的研發中心。它從去年開始在俄國的遠東地區也開始建立企業。 臺灣企業由于島內市場很小,國際化傾向一直非常強。其中一部分企業得益于大陸經濟的發展而迅速成長,像鴻海,廣達電腦,明基、寶成等等。 2、新行業的發展。 由于趕上全球IT產業發展的浪潮,誕生了一批IT產業的華人跨國公司,比如說聯想、華為、趨勢科技,UT斯達康、優派、新浪、盛大網絡、臺積電,新加坡的科技創新。在技術密集的制藥化工行業也產生了新人的華人跨國公司,如美國華升值藥,萬全科技,萬全科技注冊在一個英屬的群島,所以應該算哪兒呢,我也搞不清了,像中國的藍星。 3、新的生產方式。 以并購的來成長為跨國公司,已經在這個時期頻頻出現。比如像2003年TCL并購法國的湯姆遜電視。04年聯想集團并購美國的IBMPC,05年和記黃埔并購法國英國最大化妝品連鎖店。這種方式越來越多。 4、進入世界級行列。 聯合國每年發布一個世界最大的100家跨國公司,從90年開始發布,它是以海外資產作為衡量指標,有的人把世界100大直接等同于100強是不對的,我前面介紹的50家發展中經濟最大的跨國公司,是權威數字,世界投資報告。香港的和記黃埔在1999年首次進入世界100大跨國公司行業。第二個華人跨國公司是新加坡電信,是2001年進入榜單,2004年第三家華人跨國公司中信集團,也登上100大的榜。2004年發展中國家企業進入世界100大跨國公司的榜只有5家,另外兩家是第59位的馬來西亞石油公司,和第56位的韓國三星公司。 5、產生無母國型跨國公司。 跨國公司誕生一百多年,最基本的就是單母國型跨國公司發展出雙母國行跨國公司,典型像聯合利華和殼牌。后來又產生出多母國型跨國公司,典型如宜家。經濟全球化催生出無母國跨國公司,典型代表是米塔爾鋼鐵公司,這是一個印度人創辦的。他實際上在印度沒有產業,他注冊在一個荷蘭島上,私人行政總部設在英國倫敦,他的企業是遍布美國、俄國、歐洲,去年因為并購原來的世界第一阿塞羅,名聲大噪,他是世界最大的鋼鐵公司。這個趨勢從跨國公司發展來說是一種進步。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趨勢科技,1988年是臺灣人張明正在美國創辦的,是網絡防毒軟件全球第一公司,財務總部設在日本東京,營銷總部在美國硅谷,研發中心在中國的臺北和南京,全球客戶服務中心在菲律賓的馬尼拉,行政總部在愛爾蘭,它1998年在日本東京證交所上市,日本獨棟只占25%。他的最高決策機構是由來自六個國家的13位高管組成,它是一個很典型的跨國公司。萬全科技也可以歸為這個類型。 小結一下,跨國公司幾種成長模式。 分成兩類,先優勢后跨國,先跨國后優勢。后一類是經濟全球化下一個新特點,你可以通過跨國形成你的優勢。 成長模式有六種:技術主導型,規模經濟低成本優勢型,范圍經濟和綜合集團型,獲取技術資源,獲取銷售資源,獲取原料資源。后面都有相應的案例。 最后談一點,我對華人跨國公司的發展的幾點預測,是到2010年。 1、在發展中國家最大50家跨國公司排名榜中,華人跨國公司公司將達到70%左右。這個排名榜一直排到2003年,都是50家,2004年它把規模擴大了,排到100家了。但是我們比較只比較前50家,在前50家里頭能達到35家左右。 2、世界最大的100家跨國公司中,中國兩岸三地的跨國公司將達到5家。 3、華人跨國公司將完成100億美元的并購項目。 4、華人跨國公司在全球電信行業中將占有一流地位。 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