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中國崛起與臺浙鄂豫商之競爭力比較與機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 23:20 新浪財經

  發表人:  劉德明博士

  臺灣中山大學 財務管理系教授

  2007/05/26

  大綱

  壹、中國之經濟發展現況分析

  一、中國之GDP與人均GDP

  二、20來多年中國利用外資現狀與影響

  貳、臺灣與浙、鄂與豫發展狀況比較

  一、臺灣發展狀況

  二、中國主要各省市發展概況

  三、小結

  參、當前兩岸投資與經貿概況分析

  一、臺商赴大陸投資之金額估計

  二、臺商大陸投資的產業結構

  三、臺商對大陸投資之特色

  四、近年臺商大陸投資策略之調整

  五、臺資大陸企業上市情形

  六、兩岸貿易情勢分析

  肆、結論與問題

  壹、中國之經濟發展現況分析

  什么是GDP 與 GNP?

  GDP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亦稱國內生產毛額或本地生產總值),是一個領土面積內的經濟情況的度量。它被定義為所有在一個國家內一段特定時間(一般為一年)里所有生產產品和貨物的總值。

  GDP 與 GNP 之差別

  GDP與國民生產總值(GNP)不同之處在于,GDP是以生產所在地的國境界定范圍,依照GDP的定義,外籍勞工在本國從事生產所創造出來的價值包括在本國GDP中,但是本國國民僑居在海外者,其生產價值不包括在本國GDP中,所以國內生產總值不將國與國之間的收入轉移計算在內。也就是說,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是一個地區內生產的產品價值,而國民生產總值則計算一個地區的國民實際獲得的收入。

  一、中國之GDP與人均GDP

  (一)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縱向變化與內涵分析

  中國GDP全球第四

  2006年年末中國總人口為13.1448億人。200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209407億元人民幣,約為26263億美元,排名全球第四。2006年中國人均GDP達到15930.79元人民幣,約為2042美元,排名全球第100名。

  中國的GDP 28年增長了57倍

  現代中國的經濟改革開放可以說由1978年開始, 1978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人均所得分別是人民幣3624億元和379元,到了2006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總共增長了57倍,人均所得總共增長了42倍。中國的經濟發展獲得了驚人的成就,中國的GDP雖然排名全球第四,但以購買力評價調整的GDP已經是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

  表1: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和指數 單位:人民幣

  年份國內生產總值(億元)國內生產總值指數(1978=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元/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指數(1978=1)

  200620940757.81593142.0

  200518232150.3 14025 37.0

  200415980044.1 12292 32.4

  2003116741.232.2 911124.0

  2002103935.328.7 821421.7

  200195727.926.4 765120.2

  20008825424.4 708618.7

  199980579.422.2 655117.3

  199876967.221.2 630816.6

  199773142.720.2 605416.0

  199666850.518.4 557614.7

  199557494.915.9 485412.8

  19944667012.9 392310.4

  199334560.59.5 29397.8

  199226651.97.4 22876.0

  199121662.56.0 18795.0

  199018598.45.1 16344.3

  198916917.84.7 15124.0

  198814922.34.1 13553.6

  198711954.53.3 11042.9

  198610201.42.8 9562.5

  19858989.12.5 8532.3

  19847206.72.0 6921.8

  19835957.41.6 5801.5

  19825301.81.5 5251.4

  19814860.31.3 4891.3

  19804517.81.2 4601.2

  19794038.21.1 4171.1

  19783624.11.0 3791.0

  中國的問題

  中國的國力以驚人的速度在崛起,但仍沒有脫離開發中國家數組:

  1)人均GDP2042美元,仍排在世界第100位之后,還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2)中國還有近2億農村貧困人口,城市還有2000多萬需要政府給予最低保障補貼的人口。城鄉加起來,中國還有2.2億生活困難人口。

  從這些情況來看,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中國仍然需要經濟增長。

  中國之經濟快速往中等已開發國家邁進

  根據2005年GDP之比率,中國農業的比例占13.1%,工業比例占46.2%,服務業比例上升到40.7%。

  中國服務業產值從1978年的860.5億人民幣,成長到2005年4兆7700億人民幣,27年內翻了53倍以上。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可以反映該國的經濟發展程度。已開發國家服務業產值占整體 GDP約是6~8成,中等已開發國家則是5~6成,由中國服務業快速崛起的速度,不難窺見中國之經濟快速往中等已開發國家邁進。

  中國之產業分類與結構變化

  照中國國家統計局之產業分類之定義,第一產業包括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包括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第三產業包括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它行業,具體包括:交通運輸、倉儲、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

  1970年前,中國的三次產業占GDP的比重次序為"一二三"。隨著第二產業迅速發展,1984年第二產業產值比重超過第一產業,變為"二一三"。1985至今,第三產業得到較大發展,中國轉變為"二三一"的產業結構。

  中國崛起之特色

  中國崛起對世界其它國家的影響比過去日本的影響大,不僅是因為中國經濟體的規模,更因為兩個獨特的特征:

  第一、中國對于貿易及投資采取高度開放態度

  過去5年,中國進出口額年均增長率為24.6%,其中出口年均增長25%,進口年均增長24%。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排名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2006年年中國貨品及服務的進出口總額達到1.7萬億美元,占中國國民生產毛額的75%,比重比其它世界大國—美國、日本、印度及巴西等國來得高,這些國家的數據至多只有30%,甚至更少。日本在顛峰時期,貿易占其GDP的32%。

  類似的情形,外國企業在中國的整體投資相當于中國GDP的36%,相較之下,日本僅2%。

  第二、中國的制造商擁有一個幾近源源不絕的便宜勞工。

  根據估計,中國的農村   有將近二億的失業勞工,這些都可能成為生產力。這樣的勞動力過剩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時間來消化,并且將繼續壓制低技術勞力的薪資。雖然中國制造業在過去十年間的實際平均工資快速增加,主要的受益者是具備技術的勞工。

  外資是中國現代經濟發展重要推手

  中國是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2007年1月數據,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中最大的FDI接受國,僅次于美國、英國、法國,位居全球第四

  1)截至2005年底,中國實際使用外國資金額為6224.05億美元,2006年中國FDI為700億美元

  2)外資已經開業投產有28萬家投資企業,占中國企業數僅僅占3%,但產值占整個工業比重27.8%,出口57%,占全國的稅收20%,就業在城市人口就業的10%。

  3)目前外國直接投資(FDI)占中國GDP的比重已經達到36%,是美國的3倍、日本的18倍。

  4) 商務部數據顯示,港澳臺地區的投資是中國實際利用外資的主要資金來源,占中國實際利用外資直接投資的51%,而美國、日本、英國和德國在中國直接投資的比重為20.8%。

  中國內部發展差異在外資

  從利用外資的地區差異看,1985~1999年間,東部發達地區與西部落后地區之間GDP增長率的差異,約有90%由外商投資引起。

  目前東部地區依然是外商直接投資的重點地區,但從2004年始,西部地區吸引  外資的比重逐步上升,外商投資逐漸向西部轉移。2005年,外國投資人購買外商投資企業中方股份呈高速增長,第二產業尤為迅猛,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兩省。

  截至2005年底,外商在制造業有優勢,尤其是新興產業,外資企業已占據絕對優勢。目前轎車行業中三資企業占68%的份額;電梯行業中三資企業占70%;彩色顯像管行業中三資企業占65%;機床行業中62%的份額為外商占有。

  外國直接投資對中國經濟貢獻巨大

  從1990年到2005年,中國GDP年均增長9.8%,其中約1.9%的增長源于利用外資。與中國GDP高速增長同步,外國直接投資也迅速增長,由1984年的14.19億美元增至2006年的700億美元,其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率平均超過10%。

  近6年來,外商投資企業對中國解決就業呈現正效應。FDI存量每增加1%,則帶來0.002%和0.062%的就業效應,外資的引入解決了約2300萬人的就業問題。

  外商投資經濟還是中國不可缺少的稅收來源, "三資企業"上繳稅收已占中國財政收入的17%,外商投資經濟工商稅收占工商稅收總額的20.5%,成為國內工商稅收中增長最快的稅源。

  1998年~2005年,中國平均每100元工業總產值中就有28.96元是三資企業創造的。外商投資對中國對外貿易貢獻巨大。2005年,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總額8317.26億美元,出口4442.1億美元,進口3875.16億美元,順差566.94億美元,占全國的比重分別為58.48%、58.3%、58.7%和55.65%。

  外資企業是中國技術引進的主體

  外資企業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商品的出口結構。目前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中,90%以上由外資企業出口,2005年外商獨資企業出口占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67.4%。

  2000年外資企業引進技術占全國引進技術總額的比例已高達40%。2003年FDI在進口設備、自動化生產線和計算機方面是內資企業的5.87倍、1.42倍和1.95倍。由于外資進入中國汽車行業,該產業與國際技術的差距縮短了10年。隨著FDI進入機械產業,國內相關企業大部分自1970年代直接進入90年代初水平,而技術升級效應最明顯的是電子產業。由于跨國公司的研發能力和效率都大大高于我國企業,外資企業的技術擴散,減少了國內自主研發的費用。同時,幾乎所有較大規模的跨國公司在華投資企業,對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都采取送往公司總部或全球性培訓中心培訓,實際上開發了中國的人力資本。

  外資企業之產業結構

  20多年來,外商投資主要集中于第二產業,1990年代后至今逐漸多地投向第三產業。截至2004年底,FDI在中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分別為1.94%、68.27%和29.79%。

  20年前,中國的大多數外資投資于自然資源和制造業領域。如今,服務業已超過制造業成為中國FDI最重要的領域。1988年服務業吸引FDI的存量占FDI總量44%,1997年這一比例升至48.5%,到2000年該比例達51%,而制造業和第一產業該數據則分別為40%和低于10%。

  外資對中國工業總產值的貢獻甚大。1998年外資企業占中國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24.74%,2005年這一數字增至31.74%。

  中國GNP與GDP存在重大差異

  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發展中國家的外商直接投資所獲得的年平均利潤率高達16%~18%,由此估算,2005年外商就從中國賺走了1000多億美元的利潤。

  這使得中國GNP與GDP存在重大差異。1981-2002年,中國GNP(國民生產總值)累計比GDP(國內生產總值)少10213.5億元,平均每年少464.3億元,兩者差額在波動中逐步擴大。中國的GDP雖然比較高,但是有很大比例的GDP是由外資企業的投資帶來的,使得中國最終的GDP和真正中國國民的所得有很大差距。1993年至今,中國每年GNP平均要比GDP低1.65%左右,年均GNP要低于GDP大約114億美元,但實際的GNP與GDP差額可能遠高于此。

  (二)中國資本市場現況

  中國的資本市場蓬勃發展

  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GDP達到2000到3000美元左右之時,社會經濟要進一步發展就需要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

  截至2007年4月底止,上海證券交易所之上市公司有850家,上市證券: 1123 只 ,上市股票:894 只, 總股本:11038 億,總流通股本:2517 億 ,總市值:12,4450 億 ,總流通市值: 3,4364 億,滬市的平均市盈率是48倍。

  深圳證券交易所知上市公司家數為612,上市證券數804,股票總股本2492億,股票流通股本1277億,股票總市值3,6478億,股票流通市值1,7770億。平均股票價格14.63元,股票平均市盈率47.62。已上市股票總市值來看,中國目前已上市股票總市值約為16兆人民幣,約為GDP的78%,流通總市值約為5.1兆人民幣,約為GDP的20%。而以開發國家上市股票流通總市值均超過該國的GDP,例如美國資本市場股票總市值卻占GDP的180%,因此中國的資本市場發展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股市近兩年漲勢世界第一

  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在2006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分別收在2675.47點和6647.14點。上證綜指2006年上漲了130.43%,深證成指全年上漲132.12%,到了2007年4月30日,上證綜指收在3841,深證成指則收在10,865,漲幅分別高達43.5%與63.5%,舉世第一。

  到2007年5月下旬,滬深兩地證券交易所開戶人數突破一億戶,平均市盈率超過50,平均市凈率超過5.4倍。也是世界第一。

  中國股市有泡沫危機

  2007/04/09上海和深圳合并市值達到1.8兆美元,首次超過香港,當天港股市值為1.772兆美元。

  以市值來說,香港股市是世界第六大交易市場,大陸股市(上海及深圳)目前已是亞洲第二大股票交易市場,僅次于日本。

  中國股市在2007年5月9日滬深兩市成交金額高達人民幣3769億元,創紀錄地超過亞洲其余股市(包括日本)成交額總和,并推動基準的上證綜合指數首次突破4000點大關。當日中國股市成交金額相等于490億美元,較日本股市成交金額269億美元多一倍,更是澳洲、香港、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印度、臺灣、印度尼西亞、紐西蘭和越南股市總成交金額165億美元的三倍。雖然較5月8日美國股市成交金額的1200億美元還少一半有多,但卻較倫敦股市成交金額294億美元高出許多。

  中國股市明顯過熱

  1)中國滬深股市一天的成交值達到流通總值的7%,平均一支股票一年可以換手17次

  2)散戶投資者占成交量的70%

  3)股指在不到2年的時間里已經上漲近3倍

  4)開戶人數突破一億戶,一天新開戶數超過36萬

  中國股票市值明顯高估!

  1) 中國股市市盈率世界第一

  目前平均市盈率超過50,平均市凈率超過5.4倍,而香港市場總體市盈率是16倍,藍籌股的估值約為17倍,H股的估值則約為19倍,而創歷史新高的美國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之市盈率還不到18倍。

  2) A股對H股平均溢價已超過1倍

  同一家上市公司A股40倍的市盈率,H股只有19倍的市盈率。H股公司雖然數量不多僅39家,但其凈利潤超過2000億元,占A股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一半以上,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3)金融股占權值過高

  12家金融類上市公司對A股增量市值的貢獻超過50%。以最大權重股工行為例,其實際流通A股僅占滬市流通A股2%左右,卻由于按全部總股本計算的市值記入指數而擁有逾20%的權重,由此大大放大了其股價波動對股指的影響。中國工商銀行市值超過花旗銀行,為全世界總市值最高的銀行,金融股的虛胖是中國股市泡沫的元兇。

  (三)中國的外匯存底與匯率管制

  中國大陸的外匯存底自1996年的700億美元,10年間快速成長至去年底高達1兆零663億美元。自2006年2月起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外匯存底最多的國家,一般認為外匯存底與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不應超過 15 %,中國2006年GDP接近2兆6千億美元,超過1兆的外匯存底早已超過 GDP 35%的水平,大陸的外匯存底顯然太多。臺灣2006年GDP 3556億美元,目前270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也是偏多。

  目前市場預估2007年中國全年的貿易順差將超過2,000億美元,高于2006年的1,775億美元。貿易順差是中國外匯存底累積的最主要來源。

  貳、臺灣與浙、鄂與豫發展狀況比較

  一、臺灣發展狀況

  臺灣一覽

  臺灣面積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人口2300萬。相較下,是湖北省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的五分之一,人口是湖北的三分之一。

  2005 年臺灣GDP 為3461.41億美元,全球排名第21名,人均GDP每人15,120美元,全球排名第38名。2006臺灣的GDP為3556億美元,臺灣仍是世界前21 大經濟體,是湖北的3.6倍,人均GDP每人15,500美元,全球排名第38名,是湖北省的8倍。

  在對外投資方面,臺灣是世界前二十大,對外貿易方面是全球第 15 大。

  臺灣經濟結構型態已逐漸轉型為已開發經濟體

  臺灣經濟發展型態系從早年的農業、加工出口工業及代工生產(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發展到今天譽滿全球的半導體產業、機械產業、信息硬件產業及各類產業的設計代工制造(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

  臺灣經濟成長率在1970與1980年代時達到高峰,平均年成長率接近10%,自1989年匯率大幅升值后,經濟年成長率一直在4%左右。

  自 2000 年后臺灣的農業產值占GDP 已不到 2% ,工業產值占 GDP 比重也逐年下降,至 2005 年首度低于 25% ;服務業產值占臺灣 GDP 比重則逐年揚升至 73% ,顯示臺灣之經濟結構型態已逐漸轉型為已開發經濟體之結構模式。

  2005年全球GDP 25強

  排名國家/地區GDP/百萬美元

  —全球

  44,433,002

  —歐盟

  13,446,050

  1美國

  12,485,725

  2日本

  4,571,314

  3德國

  2,797,343

  4中國2,224,811

  5英國

  2,201,473

  6法國

  2,105,864

  7意大利

  1,766,160

  8加拿大

  1,130,208

  9西班牙

  1,126,565

  10韓國

  793,070

  11巴西

  792,683

  12印度

  775,410

  13墨西哥

  768,437

  14俄羅斯

  766,180

  15澳大利亞

  707,992

  16荷蘭

  625,271

  17比利時

  372,091

  18瑞士

  367,513

  19土耳其

  362,461

  20瑞典

  358,819

  21臺灣346,141

  22沙地阿拉伯

  307,770

  23奧地利

  307,036

  24波蘭

  300,533

  25挪威

  296,017

  臺灣靠外貿經濟成長

  在1991年之前,臺灣外貿總額超過整個中國大陸的對外貿易量(臺灣當年為1390億美元),充分顯示了臺灣外貿的發展成就。

  進入21世紀以來,臺灣外貿規模持續擴大,2005年達到3800億美元,2006年突破4000億美元,是當年GDP的110%,而且出口與進口分別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貿易量在全球范圍內居前15位。

  臺灣外貿易的表現顯然較總體經濟表現為好,這與兩岸經貿關系密切相關。

  二、中國主要各省市發展概況

  東部

  東部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該地區以占全國36%的人口,創造了全國56%的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23697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7倍,居四大板塊之首。

  東部沿海經濟區以長三角為引擎,實力最強。其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是全國的2倍。北部沿海經濟區以京津冀和山東半島城市群為引擎,經濟總量較大。南部沿海經濟區以珠三角為引擎,經濟總量上不及北部沿海,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22003元,是全國的1.57倍,高于北部沿海的20983元,是北部沿海的1.49倍。

  從地方財力看,東部的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人占全國的60%,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地位。其中,由滬蘇浙組成的東部沿海一般預算財政收人占到全國的1/4。從居民收入看,上海、北京的城鄉居民收人分別居于全國各省、直轄市的第一、二位。

  浙江省綱要

  2006年浙江省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980萬人,2006年,全省生產總值為15649億元,約為2006億美元,照2005年全球GDP可排入第30名,在希臘之后但超越愛爾蘭;在中國則名列第四在廣東、山東與江蘇之后。

  2006年浙江省人均GDP為31684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3975美元,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排第4位。浙江的民富主要是靠發展民營經濟,目前個體私營經濟創造的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浙江已達六成,而廣東只有三成。

  2006浙江實現進出口總額1391.5億美元,增長29.6%;其中出口1009億美元,進口382.5億美元,分別增長31.4%和25.1%。2006年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浙江為88.9億元,增長15.1%。

  浙江上市公司多

  截至2007年3月31日,浙江共有上市公司134家,其中A、B股上市公司105家,浙江上市公司中,有97家為民營企業,占全部上市公司的73.5%,境外上市公司27家。A、B股上市公司總家數居全國第三位。2003年至2006年,浙江IPO的家數連續4年占到全國IPO總數的10%以上。

  近幾年,浙江新設股份公司平均每年以超過90家的速度在增加。浙江正成為中國大陸上市公司的最大搖籃。到2007年4月17日收盤,全省A、B股上市公司市值為4531億元,占全省2006年GDP28.95%,上市公司在浙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部地區崛起

  2006年4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出臺了36條政策措施,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以及綜合交通運輸樞紐。中部崛起成為繼東部沿海開放、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之后的又一重要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

  國務院還下發了《關于中部六省比照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范圍的通知》,根據這一政策,中部六省將享受歷史欠稅豁免、稅收優惠等多項優惠政策。

  中部擁有中國十分之一國土和近三分之一人口,是著名“糧倉”、“魚米之鄉”,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產和輸出基地。但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本是富庶之地的中原卻因為開放不夠漸次滑落,面臨“塌陷”。這才有了繼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之后,中國的又一次區域發展大戰略——“中部崛起”。

  2006年前三季度,投資增加速度東部為26%中部為40%大西部為33%,投資開始向中部傾斜。

  河南省概要

  河南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截至2006年底止,全省人口約為一億,人口平均壽命達到72.8歲。

  2005年,全省生產總值達到10535.20億元,成為繼廣東、山東、江蘇、浙江之后全國第五個經濟總量超萬億元的省份;人均生產總值突破萬元,達到11236元,排第16位。

  河南省目前有23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22只,河南已有11家企業成功走向海外資本市場。中小企業有15萬余家,但99%以上為民營企業。2006年全省進出口總額突破100億美元,達到104.80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達到18.45億美元。

  鄭州與武漢都在爭中部的領頭羊

  1954年河南省會由開封遷到鄭州,因為有兩大鐵路在鄭州交會,因此被訂為新型工業城市,目前鄭州人口達700多萬人,市區面積達一千多平方公里。

  現在講中部崛起,鄭州與武漢都在爭中部的領頭羊,雖然目前武漢領先,但鄭州在急起直追中,現在鄭州有中國的第一家期貨交易所,三千多家外資企業,2004 年鄭州市的GDP達1375億元,在26個省會中排12名,財政收入114.8億元,排第六名,2006年鄭州人均GDP突破3500美元,均超過武漢。

  湖北省概要

  2006年湖北省戶籍總人口為6050萬人,全省完成生產總值7497.17億元,GDP總量在全國排第12位,人均生產總值13169.10元,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排第17位。

  2006年實際利用外資達到22億美元,2006年出口值達44.3億美元,固定資產投資267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64億元。表現創新能力的R&D經費支出為75億元。

  至2001年底,湖北省共有上市公司18家占1.54%和1.63%,與湖北省GDP占2.24%的水平相差0.6—0.7個百分點。上市公司中只有3家是非工業類公司(其中能源、農業和交通類公司各一家),一些權具發展前景的行業如旅游業等類上市公司缺位,行業或產業結構不合理。從所有制結構看,湖北省所有上市公司都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則沒有一家。

  湖北省政府:“對投資者來說,湖北是一個投資成本較低、投資周期較短、投資回報率較高的黃金機遇期;對湖北而言,則是將自身打造為促進中部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推進期!”

  武漢概況

  武漢行政區面積為8494.41平方公里,市區面積為1615.14平方公里。在中部城市中,武漢的市區面積是最大的。

  武漢的經濟發展水平,目前在中部六省省會城市中是最高的。武漢市2005年的GDP為2238億元,武漢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3000美元,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6位。

  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超大規模的城市,決定了武漢的房價水平也相對較高。2006年底武漢樓市成交均價已達到3812元/平方米,應該是在九城市中最高的。

  2006年,武漢城市圈以占全省31.2%的國土面積和51%的人口,提供了全省62%的生產總值和63.47%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成為湖北產業和生產要素最為密集和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

  三、小結

  (一)浙江省就經濟發展階段、GDP或人均GDP都領先中部各省,浙江省的領先有兩個因素

  1)成功吸引外資開發,尤其是臺商大量投入開發。

  2)企業家精神,浙商有創業精神并善于利用資本市場。

  (二)河南與湖北經濟發展的競賽在伯仲之間,河南人力資源豐富,歷史悠久但湖北是魚米之鄉,接觸外來思想早。目前兩省在吸引外資與利用資本市場發展都嚴重落后沿海各省。

  (三)河南的省會鄭州與湖北的省會武漢目前都在爭當中部崛起的領頭羊,兩市發展狀況類似,同樣交通便利、腹地廣闊,將來發展的差異同樣取決于兩項關鍵因素:

  1)誰能吸引更多的外資,尤其是臺商來本地投資開發?

  2)誰能孕育更多的本地企業家并充分利用資本市場?

  參、當前兩岸投資與經貿概況分析

  一、臺灣對外投資源由

  1980年代初臺灣企業掀起海外投資熱潮,主要是因經濟環境中“推力”及“拉力”所造成的。

  從“推力”面來看,主要是在傳統的國際市場上受到新興工業化國家產品競爭威脅日增,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又相當盛行,不利于臺灣制造業產品擴大出口;另一方面,臺灣地區投資環境改變,勞力短缺、勞工成本及地價大幅上漲、勞工運動迭起、環保意識高漲、新臺幣升值等問題先后發生,不利于傳統的勞力密集加工產業在臺灣的發展。

  從“拉力”面來看,主要就是包括大陸、東南亞等地開發中國家積極招徠外商投資發展經濟,特別是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創造很多商機,更提供各種優惠措施,吸引許多臺商前往投資。

  一、臺商赴大陸投資之金額與營收估計

  (一)臺商赴大陸投資之金額

  臺商赴大陸投資額到底是多少?各方統計數據不一,根據美國國務院統計,約有2800億美元,折合新臺幣高達8.4兆元,若是屬實則臺商投資中國大陸之資金占中國外人直接投資的40%以上。

  不過臺灣官方的統計數字較少,臺灣央行總裁彭準南曾在財委會表示,臺商赴大陸投資金額約有1000億美元。

  中國大陸官方統計,截至二○○六年八月為止,臺商投資大陸的案件為七萬零八百七十七件,合同臺資金額接近900億美元。

  自一九五二年累計至二○○六年八月為止,對大陸投資占臺灣整體對外投資比率高達54.17%,但二○○五年一年即高達71.05%6,大陸已成為臺灣對外投資金額最多的地區。

  (二)、大陸臺商營收估計

  臺商對大陸投資已超過其全球投資之七成。根據臺灣工商時報之調查報告,大陸臺商1000 大企業于2006年共創造了9993億元人民幣營收,其中半數(50.1%)由計算機以及其外圍行業創造,其次為電子與光電兩產業,共貢獻了20.2%之營收,前1000大幾乎都是制造業。

  有半數以上的企業營收成長超過17.6%,平均營收成長高達45.5%。有超過8成的企業(816家)有獲利,其稅前平均利潤為5.5%,臺商企業的營運模式要不是薄利多銷就是把利潤留在境外,因為扣掉直接的營業成本,1000大的營收凈值不到1900億,也就是說臺商整體毛利率不到2成,營收的8成都花費在中間原材料上。

  大陸臺商1000 大企業創造的9993億元人民幣營收約換算為臺幣4.3兆,已達臺灣1000大制造業本地營收的38%,若維持目前的成長率,大陸臺商1000大企業營收在10年內會超過臺灣1000大制造業總營收。大陸臺商目前在大陸雇用的員工為153萬人,已超過臺灣1000大雇用員工的82萬人。大陸臺商1000大主要在長江三角區共453家,華中區只有19家。

  二、臺商大陸投資的產業結構

  根據臺灣經濟部投審會公布的資料,累計至目前為止,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其中又以橡、塑料制品、電子及電器制品、食品及飲料制造、基本金屬及金屬制品、精密器械制造等產業占最多。臺商投資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占80%;第三產業投資額合計所占比重為19.8%,而投資在第一產業的比重約只占0.7%。

  大致而言,制造業臺商在1995年之前較集中的產業大多屬于勞力密集型下游加工業,而且產品結構的技術層次并不高。另外,臺商之投資規模,平均而言也都不是很大,近年來臺商在大陸的投資不只大中型企業愈來愈多,同時也不再像過去一樣僅止于加工出口的型態,已逐漸由勞力密集型轉向資本與技術密集,層次較高的零組件及原材料產業,有些甚至投資在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半導體高科技之應用。

  再者,由于大陸開放內銷市場的措施,也導致臺商在大陸的投資更加多元化,當地市場導向的經營也漸增加。

  臺商占大陸出口200強的三分之一.自2002年起臺商赴大陸投資有大者恒大的現象,比較優勢的產業集中在電子相關產業,主要還是做外銷。內銷產品主要集中在食品飲料業及石化業。根據大陸最近公布的出口200強企業中,外資企業有148家占74%,而臺商則占出口200強的三分之一,前20大外貿公司有一半是臺商。

  三、臺商對大陸投資之特色

  首先,臺商對大陸投資受政府政策嚴重干擾,最大的限制是臺灣政府規定臺灣企業投資大陸不能超過凈值四○%、個人不能超過臺幣八千萬的限制,但臺商投資中國仍然絡繹不絕,但金額仍受政策影響。

  一九九二年臺灣通過兩岸條例,赴大陸投資依法有據,因而投資案大幅增加;一九九六年由于飛彈危機,李登輝宣布“戒及用忍”,赴大陸投資案因而萎縮;二○○一年由于臺灣經濟嚴重衰退,臺灣政府宣布“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于是投資案又恢復成長,但由于并無新增開放投資項目,且已開放項目中,該去的已經去了,導致二○○三年以后投資案件略見衰退。

  其次,自二○○三年以來,每年總投資金額減少,過去臺商對大陸的投資金額一直超過南韓,例如自一九七九年至二○○五年,臺灣對大陸投資金額為四百一十七億美元,超過南韓的三百一十一美元,然而,最近數年南韓對大陸的投資卻超過臺灣,例如二○○五年南韓對大陸投資五十二億美元,超過臺灣的二十二億美元。

  第三,近年平均每件投資金額變大,由二○○三年的約二百萬美元成長至

  二○○五年的四百六十三萬美元,二○○六年一至八月每件投資金額更是增加

  為六百七十三萬美元,顯示臺商投資大陸有大型化的趨勢。

  第四,投資多元化,過去臺商對大陸投資著重在制造業,現在朝文化、零售通路、醫療等服務業投資,例如,鴻海集團投資一億美元在山西成立“富士康晉城影視城”、臺灣新光三越百貨公司投資七億五千萬人民幣在北京成立“新光三越華貿中心”、臺塑在廈門建立長庚醫院、旺旺集團在湖南長沙設立醫院、明碁在南京投資設立醫院8等。

  四、近年臺商大陸投資策略之調整

  2002年入世后,大陸產品出口的增長,引發越來越多的國際貿易磨擦,遭遇反傾銷調查案件迅速上升,而且連續十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從而對以外銷為主的臺資企業產生重要影響,被迫進行新的戰略調整,部分向高附加價值產品轉移,或是轉移到成本更低、遭遇反傾銷較少的地區發展。

  (一)是在大陸內部區域投資進行重新布局。在大陸區域經濟發展政策調整與經濟發達地區生產成本相對上升的情況下,臺商投資在不同地區采取不同發展策略,而且開始新的區域投資布局。長三角與珠三角雖然仍是臺商投資最多的地區,但集中度明顯下降。在福建省實施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并獲得中央支持的情況下,臺商對福建省投資出現快速回升趨勢,投資金額大幅增長。華北、中部地區、西部地區與東北等新的政策支持或熱點經濟區域,臺商投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

  (二)是臺商加快向越南等東南亞轉移。

  越南已經成為繼大陸之后臺商投資增長最快的地區,到2006年,臺商對越南累計投資超過100億美元,居越南境外投資第一位。

  (三)是臺商在大陸的經營策略重新調整

  臺商在大陸發展長期以來主要是從事以加工或代工為主的制造業,在大陸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后開始尋求跨行業發展,特別是向第三產業發展,使得大陸臺資企業的投資領域迅速擴大。較典型的企業包括以電子業為主的富士康(EMS,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明基(電子)與滬士(楠梓電子)等轉向開發房地產,裕元(制鞋)與臺達電(電源供應器)等轉向飯店與餐飲業,頂新(食品)投資倉儲與超市,鴻海與藍天電腦等發展3C商場。目前,經多年在大陸的投資與發展,臺資企業更重視內銷市場,更重視企業的多元化發展,更重視向服務業領域滲透與擴張。

  (四)臺商投資領域越來越廣,服務業領域投資熱點增多。在經歷了制造業領域的投資浪潮后,臺商開始向商業、物流、醫藥醫療、房地產、基礎設施、教育、文化等領域發展。其中,臺商進入大陸醫療市場取得新進展,臺塑集團經多年努力終于獲準在廈門建立長庚醫院,標志著臺商在大陸經營醫院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五)由于中國規定金融、保險、汽車制造與電信關鍵行業外資只能以合資形式進入,外資利用合資企業學習如何在中國做生意同時借機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人則是藉助合資企業學習生意之道,由于雙方立場不同,臺商的合資企業案例較少而且糾紛也較多。

  五、臺資大陸企業上市情形

  臺商在大陸的投資規模快速膨脹,對于資金需求日益增加。依據臺灣經濟部投審會的統計數據,1991年平均每件投資核準金額為70萬美元,至2006年平均每件核準金額已達700萬美元。

  過去,大陸子公司扮演的角色是生產加工,如今,大陸經濟發展成為“世界工廠”與“世界市場”,臺商的營運重心也逐漸傾向大陸。大陸子公司規模不斷擴大,資金需求遽增,然而,在臺灣的法令限制下,在臺母公司已無法完全滿足大陸子公司的資金需求,因此大陸子公司轉向外部融資,以因應營運所需資金。但是,臺資企業在大陸進行銀行融資多所限制,因此掛牌上市便成為獲利良好公司的最佳融資管道。

  大陸證交法規規定較其它地方嚴革,目前在大陸資本市場成功掛牌的臺資企業僅六家,包括深圳中小企業板:海鷗衛浴、成霖國際、信隆實業;上海A股:國祥制冷、晉億實業;深圳B股:廈門燦坤。

  大陸臺商到海外上市

  不少臺商選擇分拆子公司至其它第三地市場上市融資:香港、新加坡、NASDAQ或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為臺商分拆上市的新選擇。

  香港市場與大陸市場的緊密經貿關系是香港資本市場最大優勢。2005年臺資企業在香港初次掛牌上市的家數〈8家〉,而香港掛牌的臺資企業募資金額達8.7億美金。2005年鴻海集團分拆中國業務的子公司─富士康至香港掛牌,集資金額高達33.7億港幣,其招股價格〈承銷價〉3.88港元,至2006年12月底股價達25.26港元,上漲達6.5倍,激勵臺商企業有意效仿。

  另一個臺商上市集資的主要市場為新加坡交易所。目前約有17家臺資企業于新加坡掛牌。最早掛牌的旺旺集團(1996年上市),即以新加坡為籌資基地,支應在中國內陸的發展。近年,新加坡交易所也積極的爭取華人企業至新加坡掛牌,中國企業至新加坡掛牌者至2006年10月已超過100家,籌資金額亦達4,200萬星幣(合新臺幣約8.4億)。

  六、兩岸貿易情勢分析

  (一)兩岸貿易往來密切

  依中國商務部統計,2005年兩岸貿易總額達900億美元左右,較上年同期增長15.8%。依臺灣方面統計,兩岸貿易總額為70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1%。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秘書處公布的“中國貿易政策檢討”報告中指出,臺灣2005年對中國大陸貿易順差達580億美元,居全球首位,是大陸貿易逆差最大來源,且臺海兩岸“產業間(intra-industry)”貿易額超過中國大陸與全球產業間貿易的一半。

  根據WTO秘書處報告,臺灣是中國大陸進口的第三大來源,占11.3%,第一是日本的15.2%,其次是韓國的11.6%,但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達580億美元,高于世界各國,韓國則以420億美元居次,日本為165億美元居第三。

  根據臺灣經濟部之統計,2006年臺灣對大陸貿易總額為881.2億美元,;對大陸貿易順差為385.5億美元。2006年,臺灣對大陸貿易總額占臺灣對外貿易總額超過20%;臺灣對大陸出口額為633.3億美元占臺灣出口總額28.3%;進口額為247.9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23.3%,占臺灣進口總額12.2%。

  臺灣對中國及香港出口依存度突破四成。中國大陸自二○○一年底起已經成為臺灣出口最大市場,且其成長態勢持續。若加計香港,則2006年臺灣對中國及香港出口占出口總額比率并已突破四成,達41.0%,超過對美國之30%。中國已成臺灣第一大出口國。

  (二)兩岸經貿往來之特色

  第一,大陸已成為臺灣產業供應煉之一環:

  在對大陸出口的產品中,主要貨品項目為電機設備及其零件、光學產品及零附件、機器用具及其零件、塑料及其制品、鋼鐵、有機化學產品、人造纖維絲、銅及其制品、工業用紡織物、人造纖維棉等,這些產品合計占我輸出中國大陸的比重超過80%16以上,臺灣出口上游原料、零組件及機器設備至大陸,大陸進行生產加工的制造過程再輸往歐、美主要消費市場,臺灣與大陸這樣的生產合作型態,已成為臺灣產業供應鏈的一個重要環節。

  2005年臺灣對大陸與香港農產品出口額為超過8億美元,占臺灣農產品出口總額的24.6%,內地與香港已是臺灣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市場,其中大陸對

臺灣水果進口額達到約5000萬新臺幣。

  第二,兩岸貿易為臺灣帶來巨額的貿易順差,成為臺灣經濟成長主要動力:

  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2006年達385億美元。而,2006年臺灣對全世界的貿易順差為200億美元。自一九八五年至二○○六年八月的二十多年間,臺灣對大陸累計的貿易順差約有三千二百億美元,超過臺灣同期累積之二千六百一十億的外匯存底。

  而大陸官方的貿易統計數字與臺灣官方的貿易統計數字有若干差異,以二○○五年為例,大陸官方統計兩岸間的貿易總額約為九百一十二億美元,臺灣對大陸的出口金額約為七百四十七億美元,進口金額約為一百六十五億美元,臺灣享有順差五百八十一億美元,近年來大陸官方統計的數字均大于臺灣官方所統計的數字。

  (三)兩岸經貿發展面對的問題與挑戰

  自二○○五年起大陸為臺灣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伙伴及第三大進口伙伴;臺灣為大陸的第七大貿易伙伴、第四大進口來源地及第七大出口市場。內地與香港已是臺灣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市場。

  兩岸貿易大幅成長與臺商投資大陸對兩岸經濟發展均貢獻良多。對臺灣而言,促進對大陸的出口,替臺灣創造了為數可觀的外匯順差,且大陸成為臺商的生產基地之后,臺商利用大陸廉價與充沛的勞工、土地及自然資源,大幅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升國際

競爭力。對大陸而言,臺商投資為大陸經濟成長注入了成長的動力。除對大陸出口有相當大的貢獻之外,同時會有帶動其它投資的效果,并增加大陸的就業機會。兩岸經貿關系互補互利,理應加強經貿合作,以提升兩岸人民的福祉。

  肆、結論與問題

  一、結論

  1)中國的快速崛起,除了體制正確與領導人有方外,最大原因取決于外資大量的投入開發,其中臺商占有關鍵的角色。外資投入的多寡也決定了東部沿海各省與中西部各省經濟發展的差異。

  2)隨著匯率升值、物資上漲、沿海各區經營成本逐漸增加,中國的經濟開發將由沿海往內陸發展,由外銷導向變為內需導向,由制造業主導,變成制造服務業并進,目前中部地區工資與土地經營成本比沿海各省少一半,中部崛起有機會但要善用外資,尤其是臺商,并積極參與資本市場

  二、問題

  一、臺商、浙商、鄂商與豫商有無競爭力之差異?若有表現在哪方面?

  二、臺商、浙商、鄂商與豫商有無組織、管理與文化之差異?若有,其特色何在?

  三、在企業家精神、創新能力、國際化程度、技術水平、資本募集與組織管理上臺商、浙商、鄂商與豫商之差異在哪里?

  四、中部崛起對臺商、浙商、鄂商與豫商誰的機會最大?在法令與天時地利人和上誰的優勢最大?外商應與什么形式進入中部最有機會?獨資、合資、合作?什么行業與什么特色的商人最有機會?內需產業或外銷產業?通路業?制造業?高科技業?傳統產業?民生工業?流通業?觀光旅館業?房地產業?醫療產業?精致農業?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