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鄂商背景資料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 23:14 新浪財經
一、鄂商的歷史和文化淵源 鄂商 鄂,最早是楚國的屬地。在明清時期,對湖北有了鄂省這一稱呼,辛亥革命之后湖北的簡稱正式定為鄂。鄂商,也就是湖北商人。從明清至今,晉商、徽商、粵商、閩商、浙商,在不同的時期,各自成為聲名顯赫的商幫。他們都有著強烈的群體歸屬感、有著突出的商業地位。 在先秦時代,楚國的商人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在近代史上,漢口是萬商云集的商業重鎮;如今,在湖北省內外,鄂商也正在崛起。一個地區若沒有大規模的商人群體涌現,這個地區的經濟是難以持續發展的。而鄂商這一群體的壯大,必將直接推動湖北經濟的快速發展。 楚人重商:商為“四民之首” 湖北的先人是楚人。鄂商的歷史,要從兩千多年前的楚國說起。先秦時期的楚國,有著繁華的都市,都市里面店鋪林立,楚國的富裕程度、商業發達程度超過吳越,而且商人在楚國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一般的歷史記載中,“四民”為“士、農、工、商”。而在楚國,“四民”為“商、農、工、賈”。楚人以商為“四民”之首,反映了楚國對商業的重視,以及商賈在楚國有著特殊的地位。 大量文獻資料表明:楚國政府非常重視商人,大商人可以一次出境250艘大輪、2500匹馬,楚國還扶持民間商人。楚國也有著全國知名的大商人。鄂君啟就是這樣的知名巨賈,他是楚國的封君,他組織龐大的水陸商隊,在楚境內以及鄰國長途販運商品。被后人尊為“商祖”、“商圣”的范蠡,也是楚國人,只不過他后來在越國為官,在齊國為商。從“楚人重商”可見,鄂商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 從明清起,直至1949年,漢口逐漸發展成為一大商埠,成為包括湖北商人在內的各地商人活動的大舞臺。明清時,得江漢航運之利,兼居華夏腹地,漢口為中國四大名鎮之一,號稱“九省通衢”。 明朝中葉起,漢口的貿易逐漸發展起來,糧、鹽在漢口轉運,漢口作為內陸貿易型城市、傳統工商業城市,一直持續到漢口開埠。1861年漢口開埠,辟為對外通商口岸,設立了十五國領事館,在漢通商的有二十幾個國家。漢口成為一個繁華的商埠。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刊行的《漢口竹枝詞》中有一句:“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清末,張之洞督鄂十七年,在漢大興洋務運動,創辦了漢冶萍公司、漢陽兵工廠及布、麻、絲、紗四局,為武漢打下了現代重輕工業的基礎,并開通了京漢鐵路。漢口號稱“東方芝加哥”,與滬、津、穗并稱近代中國四大商埠。明清直至整個民國時期,漢口成為各地商人活動的大舞臺。 研究表明:漢口是徽商、晉商,以及后來的浙江寧波商幫重要的發展地。荊州商人米糧轉運、咸寧商人的竹木轉運……湖北商人在漢口經營著傳統工商業。而外地商人則在漢口經營著眾多新的商業行業。 明清以來,漢口乃至湖北在華中和全國的經濟地位是舉足輕重的,使得鄂商也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在經營管理之道、地域商業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徐榮廷、劉歆生就是那個時代鄂商的代表人物。徐榮廷(1857年-1949年),幼年隨父打魚,后到漢口藥材行當學徒。1919年,徐榮廷投資210萬兩銀元自辦工廠。他還購機2萬錠設石家莊大興紗廠,就地取棉,以節約鐵路運輸費用。同時,他還與他人集資156萬兩銀元,在武昌興建裕華紗廠,購紗錠3萬錠、布機500臺,徐任董事長。1927年冬徐榮廷退休。抗日戰爭期間,裕華紗廠內遷,并發展成為西安大華、大興二廠、廣元大華、成都裕華和重慶裕華等廠,形成裕大華集團,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徐榮廷占有裕大華集團資金總額5000萬銀元的10%左右的股金。通過裕大華再投資,徐榮廷還在黃石利華煤礦公司、永利銀行、華年進出口公司、山東棗莊中興煤礦、四川川康毛紡織廠、重慶慶華染料廠、上海慶華染料廠以及四川民生輪船公司等企業擁有股份。 “明清及至近代以來,鄂商群體的存在是無疑的,但作為一個商幫,鄂商的自我認知、群體意識、社會形象相較晉商、徽商,還比較弱。” 此外,湖北雖有黃岡、天門、黃陂、咸寧等地商人在漢口市場打拼,但沒有形成地域性集團性優勢。湖北商人也有向外拓展的精神,行商于四方,“無陂不成鎮”,但沒有形成類似“徽商”“晉商”之類的強勢流派。但,還是有一些湖北商人走出湖北,拓展自己的事業。徐榮廷在山東、四川、重慶、上海等地均有實業投資。 二、重塑鄂商:助推中部崛起 “發掘鄂商的歷史經驗,將有助于培育當代湖北的商業文化,增強湖北商人的合作意識,共助中部崛起戰略的實現。” “歷史上有晉商、徽商的輝煌,近代有粵商、閩商的顯赫,當代有浙商的實力。而鄂商則一直以來沒有成為一個強勢的經濟群體。”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在中央電視臺《對話》節目接受采訪時坦陳:“從全省看民營經濟占的比重依然偏低,怎么樣鼓勵民營企業的發展,恐怕仍然是我們當前一個大的課題。” 今天,與一些沿海地區相比,湖北的大商人從數量上看,從實力上看,都還比較薄弱。但,不可否認的是,一批批新時代的新鄂商已經開始崛起,無論是他們的事業在省外還是在省內。鄂商形象的塑造,則會推動湖北商人群體的影響力。 三、商業重鎮,緣何未形成“漢幫” 歷史上有聞名全國的晉商、徽商,近代又有寧波幫、廣州幫等獨立的商業流派產生。湖北人雖然熱衷于商業,漢口商業也很發達,但卻沒有“漢幫”。湖北黃州幫、咸寧幫也有一定的名氣,但武漢的本地商人卻沒有形成聞名全國的“漢幫”,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明清以來,晉商以票號聞名全國,徽商以徽鹽、典當稱雄大江南北,寧波幫、廣東幫經營有優勢的是近代五金機電產品,以及有地域特色的海味、廣洋雜貨等。漢口主要是移民城市,商業主要被外地人把持。 清代漢口商業的“八大行”中,徽商在鹽、當、米、木、棉花、藥材六大行業中占有極重要地位。晉商、寧波、廣東商幫等也先后占領漢口市場,本地勢力很薄弱。德國人利希霍芬對湖北人有個評價:“湖北的居民主要是農民,其商業委之于山西人和江西人,運輸業讓給了浙江人和湖南人。”湖北雖有黃岡、天門、黃陂、咸寧等地商人在漢口市場打拼,但沒有形成地域性集團性優勢。湖北商人也有向外拓展的精神,行商于四方,天門商人甚至僑居到海外,但沒有形成類似“徽商”“晉商”之類的“漢商”流派。 這其中的原因很復雜,主要是湖北武漢商人經營商品的業務沒有形成規模優勢。徽商、晉商聞名,很大程度上是他們在一些比較固定的行業形成較大規模的優勢。如山西太谷縣的曹家,到道光、咸豐時期,已成為在全國開設商號640余座、資產高達1200萬白銀、雇員37000人的商業巨族。清道光年間,山西平遙縣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專營存放款和金銀匯兌業務的票號——日升昌,到咸豐年間,日升昌在全國各省城市設分莊多達75個。從日升昌,山西平遙、祁縣、太谷三大票號幫先后在北京、天津、武漢等全國70多個城市設立了400多個分號,甚至在日本東京、大阪、神戶、俄國的莫斯科、南亞的新加坡都設有分號,吸納了上至稅收、軍餉等公款,下至官吏、紳富的私款等全國大部分的財富,基本上壟斷了全國的匯兌業務。 而諸如黃州幫、咸寧幫都只在省內有名,不能再全國叫響。雖然有“無陂不成鎮”的說法、但漢陽府黃陂人主要從事小手工業,小工匠多,黃陂商人沒有形成獨立的商幫。天門人闖到南洋搞一些什么三棒鼓、挑牙蟲之類的營生。武昌府咸寧幫主要經營竹木、茶葉,但經營規模趕不上湖南幫。黃州幫主要是由黃州府麻城縣的商人經營湖北的棉花貿易。棉花貿易是湖北商人居支配地位的極少數貿易項目之一,但在全國沒有達到行業壟斷優勢地位。 武漢商人總的來說還有經營方式的差異。晉商實行股份制、連鎖制。這種較為先進的商業經營模式,不僅擴大了晉商自身的經營模式,也增強了晉幫商人在同業中的競爭地位。武漢商人基本上是個體單干,分散經營,不僅缺乏地域性、全國性的商業網絡,即使在同一個地方的武漢商人,也大都是老死不相往來,有時遇到利益紛爭時甚至“窩里斗”。 當然,武漢商人也沒有一致的商業理念。徽商的儒商色彩很濃,“取禮好義”,“以義取利”。晉商講誠信,山西人特別崇尚關公的誠信義氣。廣州、寧波商人勇于承擔風險,熱衷于投資產業。湖北包括武漢商人多半喜歡做些諸如“賺過手錢”之類的投機買賣,商界對其有“精明滑巧”的評價。 武漢人背靠長江,面對漢水,可以說是兩江水養育了武漢人,武漢人過去一直靠碼頭為生,因此外地人稱武漢經濟為碼頭經濟或碼頭文化。在碼頭文化的熏陶下,武漢人大多有一種漂泊感,因此在做生意中產生了一種投機行為,什么都想干,什么都干不長,往往成不了最后的勝利者。這幾年武漢出來的品牌特別多,但是這些品牌,屬于流星的比較多。 武漢人缺少不安于現狀、執著、具有創新精神、能承受風險等基因,而這些基因恰恰是當今中國富人具有的共同特點。 不東不西的武漢既趕不上東南沿岸的優惠政策,西部大開發又掛不上鉤,長期滯后的體制,導致武漢人觀念的落后。隨著中部崛起的號角吹想,武漢人開始意識到:武漢什么都不缺,天時、地利俱全,唯獨缺少人和缺少的是改革開放的創新精神,缺少的是“舍我其誰”的風險精神。武漢經濟發展滯后是被自己打敗的,是被思想打敗的。武漢人思想比較保守,觀念比較陳舊,缺少敢闖敢干的風險精神。這是長期身居內陸的環境造成的,是競爭機制滯后造成的,武漢商人是否該覺醒呢? 四、河南商人和湖北商人共同處 其主要表現為: 河南人湖北人在做生意,總是以保本為前提,小富即安,做生意的人多,但難有大作為。這主要是儒家道家精神和農耕文化形成的小農意識塞滿了河南、湖北人的腦袋瓜子。 經營態勢極為保守,不做虧本生意,保本心態強烈。 怕風險,缺乏風險意識。在生意場上,河南人怕擔風險的念頭比想做生意的念頭還強烈。因此,多不會賺大錢。 沒有長遠的經營戰略。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