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兩岸EMBA高峰論壇 三地商人唇槍舌劍話崛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 23:03 新浪財經
“臺商猛,溫商狠,寧波商人穩,紹興商人猾,豫商好像有點猶豫,鄂商仿佛還不夠餓……”,來自臺灣中山大學的EMBA學員,主持人王日昇用這句話拉開了論壇的序幕…… 談到臺商的商業名片,我們會想到王永慶、臺積電、郭臺明……,談到浙商的名片,我們會想到娃哈哈、南存輝、魯冠球……當談到“鄂商”和“豫商”的商業名片,你是不是也會有那么一刻的猶豫?甚至,你會懷疑他們是否能夠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商幫,因為,不少人也許是在今天才第一次看到“鄂商”“豫商”這樣的字眼。 的確,相對名聲遠揚的浙商、溫商和臺商,鄂商和豫商的稱謂著實有些尷尬。鄂商該以何種姿態在商界崛起?鄂商和豫商該如何在中部崛起中發揮作用?如何借鑒浙商、臺商的成功經驗?此次“2007兩岸三地EMBA高峰論壇——助推鄂商崛起,把脈中部商機”成功聚集了來自臺灣、沿海、中部等地的企業家,試圖在這樣的一個高端對話中,找出這些問題的些許答案。 林一中:我就是帶著“溫州人”這張名片在做事的 來自溫州泰珠集團有限公司的林一中董事長顯然對自己“溫州人”這張商業名片相當滿意。主持人王日昇問到他如何看待溫商時,林董事長帶著溫州人一貫的爽氣說到:“在我看啊,溫州商人就四句話:追求金錢,四海創新;觀念創新,白手起家;頭腦靈活,精打細算;最后應該就是團結合作了。”在談到溫州人創業之初的艱辛時,林一中說到:“溫州是三面環山,一面對海,不是山洪爆發就是臺風襲擊,好在我們溫州人夠頑強,房子被臺風吹倒了,馬上建,絕不猶豫的。而且,想想我們真的不像內陸,人均不足三分地的窘境我們是經歷過的,政府不到6個億的資助逼著我們不得不走出去賺錢。” 的確,溫州的經濟是溫州人的經濟。溫州人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勇闖市場,敢為天下先,敢闖敢做,創造并形成了自己的經商特色。 溫州人是天生的生意人。 職建中:河南人給中國人的感覺,就像中國給世界的感覺 河南南陽淅減汽車減振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職建中,有著河南人特有的質樸也有著不太像河南人的精明。他用“河南人給中國人的感覺,就像中國給世界的感覺”來形容河南人給人的印象。他說:“首先看人口,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而河南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再說農業,中國是世界農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河南是中國農業最發達的省;再看看人才,中國的人才都到外國去了,河南的人才都到外省去了!”職建中這番話一出口,會場頓時爆出掌聲,他對河南精辟而深刻的見解讓大家著實驚嘆了一番。 其間,來自臺灣中山大學的主持人王日昇說到:“我覺得河南的名片就是少林寺。”由此,職建中又談起了令他分外自豪的河南的文化和歷史。2007年的中國依然沒有出現杰克•韋爾奇這樣的商業天才,但聰明的河南商人正試圖從范蠡、計然、白圭、桑弘羊等古代豫商那里找回他們的自信。既然日本人能把《孫子兵法》視為企業成功的法寶,河南商人為什么不能從先祖那里得到啟示呢? 斯麗娟:杭州政府,不管商人 白色碎花的連衣裙,黑色小坎肩,細跟高跟鞋,咖啡色卷發,漂亮大方的斯麗娟坐在臺上很有幾分江南女子的嫵媚,身為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處長的她還有著女強人慣有的雷厲風行。直率的她,說起話來,又有了幾分北方女子的豪氣:“我的性格好直的,我認為,事情沒有做好,自己是不應該給自己找理由的。” 而在說起自己的工作時,她仿佛打開了話匣子:“我是來自政府的,在這里,我可以說杭州的政府真的是不管商人的,我們只想給企業一片好的土壤,其他的,就看他們自己能不能健康成長了。今年的五一,我們政府決定西湖周圍的公園一律不收門票,結果今年五一結束之后我們發現旅游業的收入是往年的兩倍。用我們政府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要用開闊的胸懷去擁抱世界,而不要總是對世界抱怨說,你怎么不來擁抱我。” 誠然,對于大批浙商涌入外地投資創業的舉動,浙江省一直以開明開放的態度對待,這也是浙商群體的藤蔓得以快速向全國各地延伸的有力保障。如今,浙商已是全國人數最多,比例最高,分布最廣,影響最大的投資者及經營者群體。 白志勇:中部商機——“大” 這也是一個溫文儒雅的浙商,白志勇,浙江致中和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說到中部商機,在我看來就是一個字:‘大’!大的長江,大的東湖,大碼頭,大政府,大學校。將來,肯定會有大企業家!” “有時候把事情想得無限大,你的機會就來了。企業家的成功與否有時候就是看你是把事情做到無限大,還是足夠大。”白志勇帶著浙江人的浪漫給出了他自己“無限大”的概念。而浙商天馬行空,敢想敢干的氣質也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我覺得,東湖的開發就不要再去招商引資了,那樣太慢,你直接將它40%的股權給納斯達克,給高盛去上市,看它的發展快不快,那個時候,湖北在商界的崛起簡直就是肯定的。” 那個時候,大家都不得不承認,浙商的奇跡也許就是這樣創造出來的。當別人還在猶豫,他們已經在行動,這就是浙商,一步領先,步步領先。 張文舉:鄂商,還不夠“餓” 武漢和康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張文舉,如同一位社會學家,帶領著現場的各位從湖北的興衰談到了武漢的文化。在這個過程中,他還幽默的用自己的四句話為湖北的現狀做了總結:“面臨中部崛起,鄂商比較欣喜。歷史成就輝煌,現在比較迷茫。” 在說到武漢的文化時,他再次提到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九頭鳥”:“我每次出去只要一說我是武漢人時,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說到,‘哦,九頭鳥啊!’也許九頭鳥文化并不能拿到臺面上來說,但是存在了這么久就一定有它的價值。九頭鳥的九個頭,多聰明啊,多有生命力,但它就只有一個胃,這就像極了武漢人,他們窩里斗。” 而張文舉最精辟的言論,莫過于說到鄂商還不夠“餓”了。的確,魚米之鄉的湖北,衣食都有了保障,真的很難再想去賺大錢。“而武漢特有的碼頭文化又使武漢的商人產生了過客心理——賺一筆是一筆。武漢的品牌大都不能持久。他們重商貿,輕工業,他們看重現金。” 是的,不東不西的武漢既趕不上東南沿岸的政策,西部大開發也掛不上鉤,長期滯后的體制,導致武漢人觀念落后。隨著中部崛起號角的吹響,武漢人開始意識到:天時,地利俱全的他們,缺少的是創新的精神,缺少的是“舍我其誰”的風險精神,缺少的是釘子般的堅韌精神。武漢經濟發展滯后是被自己打敗的,是被思想和觀念打敗的。 耿翊順:臺灣一直在隔岸觀火 白色襯衣,金黃色領帶,茶色眼睛,被精心梳理的咖啡色頭發。來自臺灣太睿國際開發股份公司的耿翊順董事長更有點像臺灣的明星,精致的服飾讓他儒雅的氣質中多了一絲風流。在說起自己的態度時,耿翊順笑稱臺灣人一直在隔岸觀火,在海峽對岸看中部局勢的變化。“不過,看這些年臺商來大陸投資的趨勢就知道,大陸還是有著非常巨大的商機的。都說人往高處走嘛,大陸就是我們眼中的高處了。” 說到武漢,耿翊順說到了“九省通衢”:“‘九省通衢’這點真的是非常大的優勢,但是,就怕他會變成‘九省通道’,中心區位處理好了就是高地,但是一旦處理不好,會很快變成洼地。” “中部要崛起,就先要承認現在的落后。我們既然已經發現了問題,就要來定義問題。不過,我覺得中部的發展很像當年臺南地區的發展,也許,臺灣經濟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成為大陸經濟發展的鏡子,希望大家可以看到對你們有用的東西。” 耿翊順言語犀利,批評起來不講情面,但我們仍能從中感受到他對中部發展的關注,對祖國大陸的濃濃深情。 后記:由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臺灣中山大學、經濟觀察報聯合主辦的“2007兩岸三地EMBA高峰論壇——助推鄂商崛起,把脈中部商機”5月26日下午5點半在華中科技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準時結束,也許三個小時的對話并不能解決什么實質性問題,但這樣的對話,無疑是給我們EMBA學員提供了許多有用的思路。 面對中部崛起這個機遇,中部地區能否好好把握呢?而鄂商、豫商,是否也能在若干年后如同浙商、臺商一般揚名世界舞臺?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找到答案。 (管理學院新聞信息中心 于小雅 記者團 陳永倩)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