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華商的歷史和現狀:中國“商幫”北大圓桌論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9日 16:08 新浪財經

  北京大學、韓國全南大學于2007年6月9—10日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共同舉辦首屆世界華商、韓商發展論壇暨創東北亞繁榮合作國際大會。新浪財經圖文直播本次會議。以下為分論壇“華商的歷史和現狀:中國‘商幫’北大圓桌論壇”實錄。

  主持人 黃文夫: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

  在本次論壇開始之前,我先介紹一下臺上的各位嘉賓。晉商代表北京金海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毅女士,浙商代表德士風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水榮,渝商代表重慶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我們的專家學者是陜西省政協副主席、晉商研究專家張正明,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秘書長、粵商專家王理宗、葉麗真,北京大學吉利大學校長羅曉明,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周建波。

  大家知道,隨著新一輪的區域經濟的發展,目前中國存在著可以從地域來區分商人群體,有山東商幫、浙江商幫、閩南商幫、珠江三角洲商幫等被稱為中國新五大商幫。與此形成對比是興起的追過十大商幫只能是那個時代的光榮。現在涌現出的中國新商幫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折射出中國經濟發展的脈絡和走向,所以接下來我首先請各位嘉賓就這個問題先簡要的發表一下各自的觀點,首先請晉商代表劉毅女士。

  劉毅:在中國市場經濟開放的這么一個大環境下,所有商幫經商的精髓實際融入了一個共同的東西。談到晉商我覺得最主要的是做人,做人是我們晉商的一個根本,所以山西晉商從它的經濟條件、交通等等優勢都沒有,但是晉商能夠從中國幾千年歷史長河中站住腳,我想可能是晉商讓大家感覺到非常堅強,也可以用頑強兩個字說,它不具有沿海城市的便利條件,比如水陸兩通的交通便利條件。首先從資本的流量上,近幾年不是晉商的優勢,但是可以說它是一種非常勇敢沉淀在里面,誠信是晉商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

  有時候外邊來的大的金融集團給我們中國商人對立時,我們往往感覺到信息不是對等的,可能經濟實力也不是對等的,但是有一種東西是我們的優勢,就是我們以不變應萬變,就兩個字誠信,我就說這兩個字,我不信占用大家太多的時間,謝謝大家!

  主持人 黃文夫:謝謝劉總,請浙商代表。

  董水榮:我同意劉總的觀點,我們也經常討論幾大商幫,其實商幫構成并不是因為地域的特點,它是精神層面的東西。浙商從精神層面上講它及時就是一個浙江精神,而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浙江范圍內的商人,而不是全球浙江商人的思維模式,而是浙商代表精神的一種體現,謝謝!

  主持人 黃文夫:請葉總。

  葉麗真:粵商代表應該是董明珠代表,因為他不能來,我作為粵商代表非常榮幸有這個機會。對于粵商它的文化很多東西非常接近,我本身也是浙江人,十幾年前來到廣東地區,廣東地區商業具有一個很大的代表,第一是以潮汕人為主的文化,第二是以客家人為群體的一種文化,第三種是大量新興時代的年輕人到深圳創業的這一支隊伍,這三支隊伍構成了粵商代表,他們代表了不同的文化,新興粵商代表他們的價值觀、精神層面是不同的。

  主持人 黃文夫:請尹總。

  尹明善:這次大會讓我來做發言,我簡單先說幾句話,改革開放以來首先形成中華商人,但是因為地域環境不同、富裕的程度不同,每個地區確實有每個地區的特色,就像重慶的棒棒軍,他們屬于最苦的一群人了,而渝商也一樣,在那里是窮山惡水,所以決定了渝商要有創新的精神,要有勇敢的精神,否則都活不過來,這是環境造成的,謝謝!

  主持人 黃文夫:像尹總代表的渝商,盡管在西部地區也是一個新興的力量,對起著決定作用,請專家學者對這個特點發表一下意見。

  張正明:明清時候才出現了商幫,過去不是沒有商幫,也有商幫,但是明清時候出現的商幫,商幫是現代人給起的名字,但是有個根據,叫做幫是一定要有所表現,幫意味著當時中國的社會發生了變化,以前商人是散的,沒有形成幫,為什么形成幫呢?有幾個標志,一個是以匯款決定,地域性質決定,大家在哪里就在哪里匯款,盡管是松散的。第二個標志是形成了子母公司,大商管小商。當時出現了票號,意味著中國的資本走向金融資本。西方也是這樣,金融家就是需要有金融資本家出現,需要銀行家出現,我們早期的銀行家就是票號,因為有了這些不同的地方,反映了社會的變化。

  商幫創造了許多值得我們后代學習的地方,他的精神是進取精神、敬業精神,進取是不怕困難,經營的理念第一是講究信,第二講究利。對于衰敗的問題,衰敗的原因有很多,一句話說不清,我覺得一個是受時代的局限,當時時代造成了局限性,第二是沒有改革的機遇。當年發展也是抓住了機遇,失敗也是沒有抓住機遇。我希望大家看一下《立秋》話劇。比如票號應該改組為現代的銀行家,但是沒有,根據這個經驗給我們的啟示,我們現在的企業家、現在的各個幫,我的看法是和上午幾位嘉賓講的差不多,東北亞、中韓如何聯合,現在我還看到一篇文章《中日應該結盟》,但是現在做不到。我們東北亞的經濟要發展,我們企業家如何能適應時代,能跟著時代步伐前進,我們的企業才能發展下去,如果不能跟著時代發展,那么和明清的晉商一樣,可能會走向失敗。

  主持人 黃文夫:下面請周教授發表意見。

  周建波:張老師是明清商幫的專家,中國古人一句話:風水輪流轉,明天到我家。假如從商幫的角度來講,從明清到現在,我們從歷史、時間來劃分,可以分鴉片戰爭前、鴉片戰爭后,從地域分可以分為沿海商幫、內地商幫。在鴉片戰爭前是內地商幫崛起,沿海商幫發展力度遠不如內地商幫,內地商幫包括徽商,包括四川等,是什么造成了這種情況呢?根本原因還是市場,在交通、通信不發達時,內地是聯系亞歐的橋梁,內地商起著大陸橋的作用,而沿海商幫肯定受到限制,因為大量資本到了內地。

  鴉片戰爭后,海上運輸成了聯系亞歐大陸,起著大陸橋的作用,它的市場更大,所以它起來了,但是隨著沿海商人的發展,沿海農業、輕工業的發展一定會把原材料、能源的需求帶動起來,黨中央提出開發西部、東北振興、東北崛起都與這趨勢聯系在一起,我的看法是為了給沿海商人大發展,重點是國際化、海外市場大發展,另外內地要在交通方面大發展,對于沿海和內地商幫,我感覺今后前途都很好,21世紀是太平洋的世界、中國人的世界,這很有道理。

  主持人 黃文夫:周先生的觀點是:風水輪流轉,下面聽聽王秘書長的觀點。

  王理宗:我非常贊同幾位專家的論述,但是我有不同的觀點,我們更多的討論古代商幫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討論今天的商會,實際今天的商會就是古代的商幫,從這種意義上說,我是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秘書長,下面有六千家科技企業,這是非常巨大的商業群體,我覺得更重要是討論主流商幫,就是目前主流商業精神是什么,什么叫主流?主流一定是代表社會發展的方向、社會發展的走勢,在國際社會進程當中有極強的競爭力的企業家。

  剛才周教授說了,沿海文化、內陸文化現在分化,古代是以黃河為界,現在從某種意義上說,新的五大商幫或者商群的崛起,意味著已經適應著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今天下午是不是重點討論一下,就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在這種環境下,我們主流商幫的商業本領、商業價值、商業模式、商業的代表人士和主要的商業文化以及它的商業精神,可能會對我們以后的發展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 黃文夫:謝謝王秘書長,王秘書長代表著新商幫,因為他屬于商會,他說古代的商幫就是今天的商會。下面聽聽北京吉利大學羅曉明校長的意見。

  羅曉明:這次大會把我叫到這里與大家見面,我現在吉利大學也在設立一個學院,叫浙商研究院,在這個研究院里可能會對新浙商的興起進行研究,在今天的討論上我想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浙商作為一種新興的,實際上會前也說了,其實浙商兼容了老、新商幫,以前說寧波去上海創造了上海的文明,寧波人到臺灣區創造了臺灣的文明,整體來說因為寧波更靠近沿海,我覺得寧波走的更快,現在新浙商不僅僅是寧波這樣一個群體,實際溫州商人、臺州商人一樣,走的很快,在北京我們有48萬浙江人在北京經商,我們統計,有7200個浙江企業在北京注冊,注冊資金超過2500個億,浙商興起是與浙江歷史文化的形成有很大關系,因為浙江一直是山地多、耕地少的省份,地域條件逼得他走兩條路,一條是讀書,一條是經商。從統計來看,兩院院士總量在600人,沒有擴大之前,有50%的人是浙江人,現在兩院院士擴大后,浙江人還占了三分之一,所以它就是一個讀書的地方。第二,建國這么多年來,浙江很少有國家的投資,因為在臺灣邊上,本身就是準備戰爭的地帶,有人統計,溫州市在27年時間里,國家對溫州總的投資,所有加起來不超過50億人民幣,所以溫州人沒有辦法只好走出去了,是逼出來讓浙江人去做生意的。

  由于這幾年的努力,就形成了浙商精神,以前歸納的是千言萬語、千辛萬苦,千山萬水,而現在歸納為一種不怕困難的精神,我們認為困難是在這客觀存在著,如果現在只考慮著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今天討論新商幫跟老商幫的關系,討論沿海商幫跟內陸商幫的關系,可能對中國新經濟的發展產生非常好的影響,謝謝大家!

  主持人 黃文夫:謝謝羅校長。毫無疑問,商幫的崛起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或者說帶動了區域經濟的崛起,新商幫在經濟上的成功應當歸功于他們創造性的發展了當地的商業模式,就像剛才尹總講到的,渝商就從棒棒軍開始的。下面想聽聽尹總的觀點。

  尹明善:剛才專家們的評論對我們多一些,我在思考,到底重慶商人有沒有特色,前面幾位評論家講的商業精神、商業理念、商業道理一下子我還做不到哪里去,但是我想給大家講講重慶商人確實有它的特色。重慶直轄雖然只有十年,但是解放前、解放初期都直轄過,自古以來,重慶有其特色獨立于四川,實為巴蜀。過去重慶山和水都不是藍的,一百年前隔山難隔水更難,在這種條件下只有窮則思變,只有出新招,渝商必須要有新招,否則活不下來。第二,中國多數城市,成都也好、北京也好,都是地處平原,農耕作為發展,而重慶大江大河,無地可耕,靠貿易、碼頭為主,所以重慶開始就以商業文明,而不是農耕文明,商業文明更重視創新。重慶沒有辦法重農,只有重商。

  我們看看渝商創新的成功,第一個例子是菜肴,改革開放短短20多年,重慶餐飲創造了許多新鮮菜,什么酸菜魚、啤酒鴨等等,這些都是在改革開放之前沒有的,都是新菜,尤其名聞海外的是重慶火鍋。從菜肴上就可以看出重慶人的創新。另外在技術創新上,我這里有個表,是全國工商聯2006年發布的中國民營經濟報告上,得出中國4萬多家民營企業專利申請的排名,第一名是重慶,第三名是重慶,第八名是重慶,這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無形中形成的把第一、三、八名都被抓住了,什么原因?是逼的,沒有辦法,如果不搞點新技術、新特點怎么跟沿海拼呢?所以是這些原因造成了重慶的餐飲業、制造業涌現出了那么多技術創新。其實重慶除了技術創新、品種創新外,在用人上的創新、營銷上的創新、管理上的創新也可以講上一天一夜。

  渝商第二個特點是重社會責任,是這樣的嗎?農耕文明是可以自給自足,可以跟任何人不發生往來,但是商業文明首先要交往,無論船工也罷、碼頭工也罷,都需要依靠社會,所以重慶的商人出生第一天開始就知道必須要與社會緊密的聯系起來,當他對社會回報時也就顯得不奇怪了。

  下面我給大家舉一些可能大家沒有聽過的例子,第一個例子,白公館埋葬著十多位重慶商人,第二個例子,解放后重慶汪云松先生辦了一個留法培訓班,解放后毛主席專門設宴感謝了他,陳毅說是培養了三位副總理。

  再說說重慶市的胡子昂,11月30日解放,解放前兩個多月,49年9月在北京召開政治協商會議,他出席了第一次政治協商會議,選擇了中國第一屆領導人,因為那時候重慶沒有解放,被反動當局發現,查封了他開辦的銀行,宣布他為通敵罪犯。

  這些年來,重慶商人捐款方面,中央撥款1400多萬,重慶商人高達1800多萬。另外當代渝商參政議政也走在前面,全球七個工商聯會長四個副主席是重慶商人,我也有幸選為重慶政協副主席。

  最后我也講講渝商的不足,渝商喜歡單打獨斗,每個人都了不得,喜歡個人干,不愿意打“群架”,這可能是渝商的不足。

  我的結束語:莫道巴渝商路遙,山城無處不飛花。

  主持人 黃文夫:謝謝尹總精采的闡述,引入到下面一個話題,比較一下新的商幫它們之間不同的特點或者說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特別是我們商幫的代表,有的兼有雙重身份,比如劉毅女士,她是晉商的代表,實際她在北京投資,先請劉毅女士談談晉商和京商各是什么特點?

  劉毅:剛才聽了尹主席的闡述,其實每個商幫都有它的特色,都有它突出的優秀品質。我經商多年的一點感受是,作為現代的企業家,尤其像我們以民營為主體的公司,倡導的精神應該是博采眾長。另外是我們國家經濟體制的問題,我們現在倡導著要完善市場經濟運營機制,與國際接軌,但是我們市場經濟發展的底子比較薄,大量的人才聚集到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這個平臺是不對等的,首先是人才的匱乏,其次是經濟實力的弱勢,包括信息,包括企業建設,比如說制度方面、運行機制、市場占有份額,這些都是非常復雜的,比如剛才尹主席講了,像四川面對這樣一個惡劣環境,企業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我覺得我們中國五千年文化肯定沉積了很多東西在里面,現在講的管理模式,我認為這些管理模式更主要是借鑒,更主要是要創新的運作。

  晉商在與國外接軌過程中,國外有很多的企業發展得非常成功,但是是否適合我們的企業,這不一定,我們要照搬會誤事,我們照辦有可能是“夾生飯”,我還是贊賞臺灣曾志強老師講的“中國式管理”,我們晉商在我們原有的基礎上怎么來把我們的優勢集中起來,結合中外的優勢,這對我們民營企業家來說是最重要的。

  還有一點是民營企業家與國有企業家在這樣一個整體的環境下共同競爭市場,怎么發揮各自企業的優勢,把這一塊與外面的資源優勢、資金優勢結合起來,這不是一句話兩句話的問題,現在的企業家也要承擔很多的社會責任,一個企業推到了社會,承擔的社會責任肯定要比自然人要多,作為企業首先要考慮它的社會責任。如果一個公司運作起來,還要考慮它的客戶利益、員工利益、股東利益,把這些凝聚到一起就是一種社會責任。

  我們企業家能夠達到這樣一種境界,就是肩負起社會責任,這可能對我們各大商幫都是一個新的問題,企業要找到發展思路的話,再回頭看看中國涌現出的傳奇人物,比如胡雪巖,國家到了危難時挺身而出,這舉不勝舉。

  我想說的是各大商幫都有它的特色,都有它的文化精髓。前兩年在杭州有個十大商幫論劍論壇,各自講各自的優勢,講完又能怎么樣呢?所以我們今天論壇的意義是讓我們從這找到一種理念。我經商這么多年,我的想法是公司要制度化的管理,但是經營需要創新去經營,萬變不離其宗,離不開我們中國最優秀的東西,我還是要說誠信最可貴,當然還需要更可貴的品質在里面。我就說這些。

  主持人 黃文夫:我們來自深圳的葉總,雖然代表著粵商,據我了解她是從浙江到深圳去投資的,我們聽聽她的意見。

  葉麗真:劉大姐他們都是比較成功的企業家,我作為新代的企業家,我想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我在深圳創業的體會,新一代企業家與老一代企業家是不一樣的,他們的目標也不同,在深圳這個范圍內,粵商最大特點是開放、包容,另外它們有個很大的信息量,國際化信息有很多,在內地讓我們感覺到,很多信息他們不知道,我們卻知道了。另外人才,在深圳創業人才不需要擔心,不像在溫州感覺到人才匱乏,在那里不需要擔心,只要你公司有很好的理念,有很好的價值體現,大量的人才愿意聚集到你這里來。另外深圳是一個很好的創業環境,與溫州創業不一樣,而且政府干預也不多。剛才劉大姐講到社會責任,因為我們企業比較年輕,還沒有到這個階段,可能開始為了解決生存問題,而企業到了一定程度后他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會慢慢承擔起來。

  主持人 黃文夫:謝謝葉總,請浙商代表發言。

  董水榮:我說三個問題,一是浙商精神的個性內涵,另外浙商群體面臨著困境,第三浙商群體最新的投資動向。這只代表我個人一間,不代表浙江商會的集體意見。首先匯報這三個問題前簡要勾勒一下商會的狀況。

  浙商在全國范圍內總共有25個商會,已經明顯體現出了浙商文化的特點,浙江無論還是到商人個體,都非常重視。在全國有400萬浙商,在省境內有40萬的私營企業,180多萬戶個體戶,到06年達到1.2萬億GDP,占財政收入50%以上。海外浙商100多萬人,總投資額6400億人民幣。

  浙商這個群體針對其他商幫而言,它的個性以及精神內涵,浙商已經超越了它這個地域,我們把兩類人稱為浙商,一類是在浙江出身的,特別是在浙江有童年背景的,我們研究的商幫文化不是指后續培養的文化,每個人經過教育、磨煉都會有后續的修養,但是內心深處本能的與生俱來的。

  據不完全統計,跟浙商有關的雜志、報紙大概有十多種,省一級的浙江商會都有比較完善的機構、網站、媒體,我總結我們身邊的實際情況,結合理論界的說法,是個人之言。

  我覺得浙江商人個性內涵有五個方面,第一是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創業精神。為什么浙商小老板多,超級大老板少,這跟這很有關系。第二是以越王勾踐作為榜樣的臥薪嘗膽的精神,我們企業家有句話是不看誰現在有多風光,而注重誰小的久、笑的健康、笑到最后,講究中長期的投資回報,就是臥薪嘗膽的忍耐精神。第三是敢為人先的創業精神和吃飯七分飽的意識和諧性。第四是浙江商人對內有序競爭和聯手對外。浙江商人之間也有很厲害的競爭,但是他們想著要超越你,而不是有些地區說要打死你,我不行你也不行。第五是浙商善于學習、獨立思考的政治經濟學意識,我們北京商會就有黨支部,定期有組織生活,比一般機關不會落后的學習黨的最新文件和動向,我們會請很高層次的專家學者到我們商會來講學。

  對政府關系采取若即若離的依靠和不依賴的態度,我們認為政企關系的良好處理非常重要,對于各方面的政策是:用好政策,有機會絕對用好用足,沒有機會創造機會,做好準備,有紅線繞道走,繞不過去打轉轉,堅決不過紅線,但不停步。

  下面說說浙商發展的幾點困惑,主要四方面。第一,為什么浙商缺少大巨人,幾億、幾十億有,上百億為什么沒有?這可能缺少更高層次的胸懷、機制,從商幫文化角度,浙江丘陵地帶,大山大海少。第二,目前面臨著接班人斷層問題,浙商是改革開放起步早的問題,第一代企業家都面臨著交權,但是面臨著交不上權的問題。第三是如何提升素質,從感性到理性,從體力多腦力,從跟風到獨創,體現企業家整體素質的問題。第四是成長方面的煩惱,是客觀存在著但不可怕的煩惱,包括土地資源的緊缺,水、電、煤的緊缺,還有環境的破壞,從又快又好要達到又好又快。

  下面向大家匯報一下投資的新動向,第一是產業升級,從產業上,從普通制造商向營銷商過渡。從貿易方面,從小打小鬧的炒房、炒電、炒煤、炒油到現在炒商業街等。另外從傳統的制造業比較看好的三大領域,第一是金融領域,包括擔保、典當、銀行,另外是文化層面行業,第三是知識產權投資方面。

  謝謝大家!

  主持人 黃文夫:剛才幾位企業家都談到各自商幫的不同特點以及商幫的性質與商業精神,下面請這幾位專家對這個話題做點評,首先請王秘書長。

  王理宗:不能說點評,我只說關于粵商的觀點,我們今天是對話,不是報告,對話肯定有沖突,而且要在簡短時間內把精華的觀點帶給大家,然后進行辯論,首先我闡述一下關于粵商。第一是它的冒險精神,第二是它的創新能力,第三是它的國際化,第四是知識,第五是它的規模,第六是現在從事的行業。現在廣東企業總的資本任務是全國的七分之一,這是新粵商的創富能力,還有我們現在更多行業是高科技、服務業。現在是我們要做什么行業,我們要什么樣的創富模式和心態以及什么樣的道德心態,我覺得廣東企業家在回報社會上是做的最好的,我們非常希望廣東企業家能夠與重慶、安徽、浙江這些商會進行全面的交流與合作,這樣才能使中國經濟引領世界經濟,這是所有商幫的共同心愿和使命。

  主持人 黃文夫:下面聽聽周教授的意見。

  周建波:剛才王先生把粵商的觀點表達的非常好,粵商在產業方面走在了前面,現在正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這本身就是一種差異,剛才主持人說內地商幫、沿海商幫都有什么差別,我覺得首先都是商人,就是一定要樹立自己最大的競爭優勢,競爭優勢就是壟斷,壟斷才能創造最大的利益,過去科學技術不太發達的時候,我靠著交通運輸的艱苦就可以到處進行壟斷。另外就是規模的巨大,另外是官商結合,不能說官商結合就是不好,結合的不好就是官商勾結,官離不開商。在唐代中期很好的實現了官商結合,從這方面說官商結合是有著歷史進程的。

  現在怎么來制造壟斷呢?尹總講了是創新,創新的表現是科學技術的發展,通過這個方面至少能創造一段時間的壟斷,壟斷一段時間也好,別人學到了,慢慢競爭化了,再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化創造一種新的壟斷,反正要從一個壟斷創造另一個壟斷,無論是粵商、浙商、徽商、渝商,共同點都是一樣,不同點是地域性的差異,一方水土一方人,王先生代表粵商,就是靠近香港近,靠著歐美近,國際化視覺就是高,而內地渝商要做多國際化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地理差異構成了文化差距。渝商與浙商就有很大的差別,浙商更多的強調朋友社會關系的協調,而徽商更多強調夫妻、兄弟、夫子家庭關系的協調。南方的企業一旦往外走成群結隊,現在溫州商人到國外也是成群結隊,也是樹立規模,造成壟斷。浙商沒有這么大的家庭,只能靠地緣優勢造就壟斷。

  另外是管理,徽商更多是強調家庭方式的管理,浙商強調股份制管理,徽商出去往往在外面結婚,晉商絕對不會到外面結婚,因為是股份制方式結婚,如果你到外面結婚怎么控制你。我建議我們工商聯下次組織會議,我建議到平遙看看。

  主持人 黃文夫:中國歷史上十大商幫,晉商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喬治庸,一個是強者精神,一個是誠信,這個誠信不是傳統道德意義上的誠信,而是商業運作的基礎方式和游戲規則,我們現在新晉商是不是也傳承了傳統晉商的商業精神,我們請張正明主席講講。

  張正明:傳統晉商文化精神,我覺得是集成弘揚優秀文化精神,現在晉商是這樣,西方商人也是這樣,主要集成誠信,但是在歷史上晉商有個缺點,誠信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但是沒有企業之間的信任。剛才講了官商結合,有存在著這個問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在這里我有個感覺,我們要集成中國優秀的文化,現在的商幫要有自己的企業文化,要有自己的商業文化,這才能保證商幫不斷發展的動力,這是我的感覺。

  再一個觀點,過去商幫和現在的商幫一個樣,你要有所發展必須要有個前提,前提就是必須有個適應它發展的客觀環境、社會環境,或者有個好的政策,能很好的利用政策和環境。現在來看,中國東部、中部、西部,浙商發展的很快,而其他地方有其他地方的情況,這樣就有了差距,環境對商幫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如何能運用好國家的政策把商業發展起來這就是個關鍵。

  另外能不能適應時代潮流,不斷的創新,這是古今商幫成功的關鍵,古代商幫發展的時候,晉商的發展曾經抓住了四次歷史機遇,所以取得了將近500年的興旺發達,但是失敗也是沒有抓住機遇,沒有抓住改革的機遇,所以最后失敗了。當然失敗也有客觀原因,這就要不斷的適應和創新,后來的失敗就是因為沒有創新,不適應,所以失敗了。

  古代商幫是這樣,現在的商幫也是這樣,必須要不斷的創新,如果光學別人的,沒有自己的東西,那么不會很好的成功。不斷的創新是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謝謝!

  主持人 黃文夫:下面聽聽羅校長的意見。

  羅曉明:剛才幾位講得非常好,我現在關注的一個問題,剛剛我們教授說到了官商勾結的問題,現在中國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發展,最近二三十年來的發展,開始有一定的資本后,我感覺是不是商人的政治化傾向很明顯,這種政治化傾向明顯到底對整個中國商業文化的建設,對中國整個社會文化的建設有沒有好處的問題,如果單一的從商業的機遇、商業的利益來看,官商勾結肯定是很好的問題,但是從國家大的經濟來說是束縛。

  另外我注意到,現在大家都在張揚著自己商幫幫會的文化,實實在在說,商幫與商幫之間的學習、交流現在非常短缺,沒有能夠形成共同的商業文化,前兩天我剛剛考察了墨西哥和美國,我在墨西哥時,他們說到你是浙江人,你也是猶太人,我說我怎么也是猶太人呢?他們說到猶太人意思就是他們整個民族就是統一的文化,但是中國在世界上還沒有形成中國商人的那一種文化,我覺得有沒有必要我們討論商幫文化時怎么來共同推進中國商人文化這個問題。因為今天的會議提的是華商,中國新商幫也好老商幫也好,特點是刻苦、創新、誠信,要敢為天下先,其實這些東西都是一樣的,在商幫的發展里可能與現在的政策有關系,但是能不能形成中國商人共同的文化。我提出這個課題交給專家來討論。

  主持人 黃文夫:謝謝羅校長,本單元論壇即將結束,幾位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就中國的商幫現象,特別是新商幫現象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大家從不同角度討論了這個現象,大家共同的意見是:一,中國商幫的發展,或者是中國新商幫的崛起是中國發展的必然產物。二,中國新商幫的崛起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三,中國新商幫的創業和奮斗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是新一代的中國商業精神。謝謝大家,謝謝各位嘉賓。

  李長燮:下面進行研討,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中韓建交十五年期間韓商、華商之間有有什么樣的活動。

  首先來看一下韓中經濟交流和網絡的一般情況,然后由韓商和華商企業人士進行研討。從韓中兩國之間的人員交流來看,以2006年為準,韓國到中國來訪問的人達到392萬,中國到韓國訪問的人達到90萬。

  從貿易情況來看,從建交初期到2005年貿易額增長25倍以上。在韓國進出口中,以中國為對象所進行的進出口分別從建交初期的3.3%增加到22.3%。以92年為例,中國出口最多的是鋼材,進口最多的是農產品。韓國出口主要產品是

半導體

  貿易情況是從92年到現在一直處于上升趨勢,從韓國對中投資來看,2005年增加到26億3千萬美元,在華韓國企業目前達到4萬多家,2005年投資項目4262項,投資金額達到38億9千萬美元。在中國十三個地區韓國都有投資,投資總額達到125億。中國對韓投資也有所增加,1992年只169萬美元,2004年達到11億6400萬美元。中國對韓投資從貿易到航空、到金融領域很多,投資累計達到8億9千萬美元,今后中國對韓投資將逐步增加。從華商企業交流情況來看,華僑資本為11億5000萬美元,華僑人口6700萬人,80%集中在東南亞地區。

  從韓商企業交流情況來看,4700萬海外同胞和韓國企業已經開展了合作,韓國企業與韓商企業之間交流主要是通過網上交流與網下交流來進行。對于韓商來說,將學習華商網絡的先進經驗進行重點超越,來進一步活躍韓商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全南大學世界韓商研究文化團受到了韓國學術振興財團的資金贊助,將要構建韓商網絡,下面看一下韓商企業與華商企業之間交流合作的前景。

  1992年韓中建交以后,在這十五年期間,中韓兩國通過互通有無,進行分工協作,進行了很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但是現在好像進入了一種競爭狀態,今后兩國之間可以通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來促進兩國產業的互補和分工合作,兩國也可以共同投資來進行技術開發,將來的促進方向可以是一種資金的相互籌措和橫向的分工合作,兩國企業也可以進行戰略協作。

  從世界華商網絡情況來看,在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華商的數據庫,這個數據庫是用英語和中文來構建的。中國企業和世界華商企業之間也可以通過網上和網下的網絡建立來進行信息和資料交流。對韓商來說也有必要建立世界700萬在外同胞與韓國企業之間的網絡。像剛才提到的通過學習華商的先進經驗來構建韓商網絡,由于時間關系今天就簡單的講到這,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