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世行行長之爭的背后 導火索暗藏歐美分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9日 17:20 解放日報
本報記者 孟群舒 現實往往充滿了戲劇效果。一向以“反腐斗士”自居的世界銀行行長保羅·沃爾福威茨不遺余力地將世界銀行打造成全球“廉政公署”,當這一樣板工程初見眉目時,沃爾福威茨本人卻被職工協會抓住了小辮子,爆出了“女友門”的腐敗丑聞。2個月后,沃氏黯然下臺。 雖然《紐約時報》把世界銀行稱之為“一條行將沉沒的破船”,但作為全球三大最重要的經濟機構之一,世界銀行依然是世界金融體系的關鍵一環、貧困國家扶貧和發展的關鍵機構。上周,美國總統布什提名美國前副國務卿佐利克出任新行長。新任行長緣何花落佐利克,新“船長”到來,世界銀行這條巨輪將向何處去? 反腐風暴反到自己頭上 從走馬上任到黯然離去,沃爾福威茨的行長之旅只有短短2年,還不到五年任期的一半,但他卻在世行掀起了沃氏風暴,為世行打下了深深地烙印。這一切,始于2005年那個春暖花開的4月。當時,第10任世行行長正等待美國總統布什推舉。 作為世界銀行最大的股東,行長人選向來是美國“欽點”。布什總統沒有看中多位經濟、金融界的重量級候選人,反倒對伊拉克戰爭的總設計師沃爾福威茨青眼有加。布什懷著不容置疑的自信,溫情地告訴歐洲盟友和世界各國:“沃爾福威茨是一個富有同情心、令人尊敬的人,這是我推薦他擔任世界銀行行長的原因。”雖然歐洲各國對這一推舉心存疑惑,然而,作為美國的親密盟友,為了與美國一道忘卻2003年伊拉克戰爭時的巨大分歧,他們選擇了沉默,眼睜睜地看著沃爾福威茨這位鷹派“黑鷹”飛入世界最大的慈善機構———世界銀行。 當這位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帶著6位貼身保鏢趾高氣揚地走進世界銀行,那些立志慈善事業的世行員工已經覺察出不協調的氣息。很快,一浪高過一浪的沃氏風暴就席卷而來。 沃爾福威茨上任之后,在世行理事會高調宣稱“要徹底解決這家機構內部嚴重的腐敗問題。”從這時起,沃氏從擱置已久的387件內部調查開刀,逐一徹查世行內部案件,并且設立了多個專職反腐的機構。 沃氏痛下決心,對世界銀行進行改革,加強反腐力度、制定規章制度,這些并無不妥,而且意義深遠。不過,沃氏本人卻在女友問題的處理上“一念之差”,埋下了禍根。 在沃爾福威茨入主世行之前,女友麗扎已經在世行工作了7年。沃氏主動向世行提出:取消他本人在所有涉及其女友的人事問題上的決定權。通常,這樣避嫌已經足夠。然而,世行道德委員會裁定,在沃氏5年任期內,麗扎必須徹底離開世行,外派到美國國務院。不過,工資仍由世行支付,而且可以給予一定的補償。 這次的借調無先例可循,工資補償的幅度需要由行長來定奪。人心都是肉長的,誰不心疼自家人,沃爾福威茨大筆一揮,給麗扎加了4萬美元。而根據世行規定,最多只能加2萬美元。于是,這多加的2萬美元,就是一枚隨時可能引爆的地雷。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躊躇滿志的沃爾福威茨在世行呼風喚雨,一意孤行。在人員提拔和任用上,行長大人不喜歡世行工作人員擔任助手,而是選擇了兩個與伊拉克戰爭緊密相連的美國政治家做助手:羅賓·克利夫蘭和凱文·凱勒姆斯。不可避免地,這個核心決策層與世行官員們摩擦不斷。 此外,對伊拉克援助的問題上,沃氏也盡顯鷹派本色。或許是心靈深處揮之不去的伊拉克情結,或許是給布什總統投桃報李,沃氏決定援助伊拉克,與身陷伊戰泥潭的布什政府并肩戰斗。沃氏命令世行在雞犬不寧的巴格達設立永久辦公室,還撤掉了世行在中東的最高官員,換上了自己信賴的得力干將。 沃氏風頭正健,可世行官員已經不堪忍受,24名各國代表組成的董事會也對沃氏十分不滿。就在這時,沃氏開展的廉政風暴把自己的丑聞挖了出來。一時間,各界的反對和指責如潮水般涌來,歐洲國家揪住不放,堅決要求沃氏辭職。 終于,沃爾福威茨成為第一個被迫辭職的世界銀行行長。在這背后,“女友門”不過是導火索,更深層的原因是美國與歐盟之間的分歧。 導火索暗藏歐美分歧 在沃爾福威茨丑聞曝光之后,歐洲國家不依不饒地要求沃氏辭職。盡管美國對盟友的表現強烈不滿,布什總統多次力挺沃氏,強調“依然信任他”。但在5月15日七大工業國集團官員的會議上,只有日本站在美國一邊。 事實上,“女友門”只是美歐分歧的總爆發。上海財經大學人文素質和藝術教育中心主任劉新分析說:面對第三世界的貧困國家,扶貧和反腐敗,哪個更重要?歐洲選擇了前者,而沃爾福威茨選擇了后者。 沃爾福威茨在上任之初就宣布,自己的工作重點不僅僅包括減貧、特別是減少非洲貧困,而且包括與接受世行援助的政府的腐敗行為作斗爭。 客觀而言,沃氏的理論有其合理性。一個真實的案例就是剛果(金)。自1975年至1997年,剛果(金)共接受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數十億美元捐贈,然而最具諷刺的是,該國人口中生活改善最大的是總統閣下:前總統博托·塞科每天喝的是粉色香檳酒,經常租協和式飛機送家人到紐約購物,并且花錢讓他的朋友都當上了高官。當這位統治者被推翻時,非洲這個最有潛力富裕的國家已經被拖垮了。可想而知,在這樣腐敗的總統之下,貧困的百姓究竟能享受到多少援助?因此,沃氏放言:“過去的42年中,非洲接受了5680億美元援助,但是那兒的生活水平卻沒有明顯改善。盲目援助一個國家是沒有意義的,必須堅決打擊這些受捐國的腐敗問題。” 于是,在沃氏倡導下,消除腐敗第一次成為世界銀行活動的核心。此前,世界銀行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任務:那就是減少貧困。這成為美歐最大的分歧。歐洲的愿望是多做好事,廣結善緣。他們一直認為,不能因為存在腐敗就停止對貧困國家的援助,這會讓苦難的百姓陷入絕境,造成更大的人道主義災難。 在歐洲國家的一片驚訝中,沃氏領導世界銀行停止向肯尼亞和乍得等國的項目提供貸款,去年上半年又暫停了對印度、哥倫比亞的援助項目。盡管尼日利亞抗艾滋病任務十分艱巨,但它也痛失5000萬美元的抗艾援助。沃爾福威茨對各國政府強硬地表示:如果你從援助項目中偷竊,那么除非你能證明管理得到了改善,否則就再也拿不到1分錢。 沃氏的言論引來了世行官員、世行各出資國的質疑聲浪。一些國家批評說:“沒人知道世行在決定暫停援助時采取了什么標準。世行憲章禁止干預政治,如今,借助反腐,世行的援助打上了山姆大叔的印記。沃爾福威茨把布什政府的工作日程帶到了世界銀行。” 2006年9月,世行年會召開前,英國發展事務大臣希拉里·本宣布英國暫停繳納會費,以抗議世行附加在援助項目上的條件。瑞典駐坦桑尼亞大使托瓦爾德·奧克松說:“我認為,就目前而言,像坦桑尼亞這樣的國家要在沒有援助的情況下生存下去是不現實的。” 世界銀行的職能究竟是什么———到底是全球的“廉政公署”,還是第三世界國家的“慈善機構”?美歐分道揚鑣,做出了不同的判斷。歐洲國家本以為要忍受5年,可沃爾福威茨卻鬧出了“女友門”的丑聞。此時,歐洲各國再也按捺不住,一致聲討,借機把他趕下了臺。 佐利克的堅定與靈活 在沃氏辭職后,各國發出了不同的聲音。許多歐洲領導人公開表示,應該在國際范圍挑選行長,并且希望美國考慮其他國家的人選。澳大利亞和巴西更是指出,希望遴選世行新行長的過程“公開透明”,任命不要受限于國籍。 這番表態,讓外國媒體迸發出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從英國首相布萊爾到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里里外外一片熱鬧。然而,布什總統決定,把美國前副國務卿、高盛集團國際副總裁佐利克推到前臺,提名他出任第11任行長。很快,之前還“七嘴八舌”的歐洲各國馬上統一口徑,公開支持。歐盟“給臺階就下”,暗藏了世行內部的博弈。 歐洲、澳大利亞等國對行長人選“指手畫腳”,意不在爭奪行長的位子。畢竟,美國對世行的捐款最多,股份也最多,歐洲國家犯不著與美國鬧別扭。歐洲各國作為世行的二當家,可以少出錢不說,還可以監督大股東,何樂而不為?因此,他們鼓吹行長不必是美國人,只是表達一種呼聲,告誡美國不要一意孤行,不要再選派強硬人選擔任世行行長。當布什選擇了溫文爾雅的佐利克,歐洲人馬上就收起冷面孔,報以熱烈的歡迎。 世界銀行作為全球扶貧與開發的重要機構,其意義絕非扶貧那么簡單。雖然世行冠以“銀行”的名稱,但銀行的色彩非常淡,更準確地說,它是一個聯合國下屬的政治組織。地球上等待援助的國家很多,可世行每年只能對外援助200億美元。僧多粥少,那么援助誰不援助誰,就大有講究。美國當然希望世行把援助重點對準親美的國家。 早在2年前,佐利克也曾希望擔任世行行長,結果布什權衡再三,選擇了沒有任何經濟、金融背景并且缺乏管理經驗的沃爾福威茨。其目的就是“想找一個對執行、實施美國的外交政策和目標有著高度熱情的人來擔任世界銀行行長。” 遭遇9·11之后,布什政府的外交理論基于沃氏等人提出的失敗國家論(Failed State)。該理論把內部秩序極其混亂,根本無法實現有效治理的國家稱為失敗國家。小布什說:“貧窮并不產生恐怖主義,但持久的貧窮和壓迫會產生絕望,當一個政府不能滿足其人民的最低生活要求時,這樣的失敗國家就成了恐怖主義的避難所。”因此,通過扶貧來消減恐怖主義成為世界銀行的重要職能,這將使得世界各國長期受益。 沃爾福威茨真心希望貧困國家的百姓受益,因此才掀起了反腐風暴。遺憾的是,沃爾福威茨強硬有余,柔性不足,反而搞砸了反腐扶貧的大業。眼下,新任行長即將上臺,他是否會繼續沃氏的反腐之路呢? 從佐利克的履歷來看,他不僅有外交和經濟領域的長期歷練和不凡成績,更有管理大型組織的經驗和能力。在上世紀80年代,他因促成德國統一而獲得德國“騎士十字勛章”;上世紀末,他出任美國第13任貿易代表,先后出任與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入世談判,為美國立下大功,多次獲得政府嘉獎。在沃氏成為眾矢之的的節骨眼上,佐利克的耀眼經歷讓他成為最能平息紛爭的行長人選。 佐利克接到提名后,謙虛地表示要向世行員工學習。但隨即表示,他會繼續沃氏的反腐敗改革,確保每年230億美元的扶貧款更有效率。 接過沃氏大旗,不代表佐利克會遇到同樣的麻煩。沃氏只是理論家,而佐利克是得力的實干家。佐利克的最大優勢是:愿意傾聽對方意見,目標堅定但手法靈活。 這一點,在去年佐利克訪華就可以看出。嚴肅的佐利克在四川一反常態,手抱熊貓晶晶,滿臉甜蜜,留下了極富人情味而且又充滿象征意義的一幕,讓外界領略了佐利克的精明和親和力。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拉米曾評價說:“佐利克擁有戰略家的眼光,善于協調、促成妥協。”正是這一點,讓他一出場就贏得了歐洲國家的支持,相信他也會在任期內兼顧歐洲的愿望。 《紐約時報》說,世界銀行是一條行將沉沒的破船,這顯然是極端的說法。但可以肯定,一位精明而又靈活的船長,將撫平分歧、縫合裂痕,讓巨輪駛出全新的航程。在亞洲、非洲、美洲的地平線上,貧困的人民凝神望著遠方,苦苦期盼著世界銀行的援助。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