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浙江地下金融怪圈難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9日 02:37 第一財經日報
一家中小企業的高利貸“輪回” 鐘聞 “我現在有家都不敢回,只能四處躲藏。”在杭州郊區一個破落的賓館里,50多歲的鄧中(化名)郁郁地對《第一財經日報》說。采訪的幾個小時里,他的電話不斷響起,全是要債的。 鄧中曾經是杭州余杭區一位經濟界能人。十多年前,他以300多萬元的價格接手當地一家幾近破產的工廠,后來在一次資金鏈緊張時,他偶然接觸了高利貸,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以致現在自己都“搞不清楚究竟欠了多少錢”,清償債務更無從談起。 “民間借貸曾經是浙江中小企業融資形式的一個有益的補充,但現在,這種融資方式正在大量吞噬著中小企業的利潤,甚至使一批中小企業墜落至破產的邊緣。其原因便是,民間借貸正向著追求高利而罔顧法律的危險方向發展。”對浙江民間金融頗有研究的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律師錢梁對本報記者說。 小企業主陷入高利貸怪圈 鄧中做過老師,當過會計,也曾“在村里管過工業”。上世紀90年代,他雄心再起,以300多萬元價格盤下了當地一個印花廠,主要搞印染。 “應付款不能少,應收款收不進,一下子資金就跟不上來。”鄧中回憶說,接手后他就陷入了被動。由于當時工廠里的業務員在走馬燈似的更換,流動性比較大,企業在外面有一大批貨款收不進來,“這個時候,我們依靠銀行貸一點,親戚朋友處借一點,也能維持下去”。 上世紀90年代后期,印染業迎來春天,2000年開始進入新一輪的高速增長期。鄧中堅信,印染行業是有發展前景的,因此到2003年的時候,盡管企業已經虧損近1000萬元,他還是籌資600萬元新建了一個車間,進行窗簾加工,“都是正常的民間借貸,利息很少”。 2004年新車間建設完工,翌年開始生產。當年的2月28日,是讓鄧中一生難忘的日子。“工廠欠下20多萬元的電費,供電局要求立即付清,否則將拉閘。”鄧中說,當時他能借的朋友都借了,可大家都表示沒錢,頓時他陷入了絕望。 鄧中對記者苦笑說,那個時候終于明白了什么叫“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情急之下他四處尋找門路,此時有個“朋友”給他介紹了一個借款人,對方的條件是月息5分。這可是比銀行利息高出多少倍的高息啊,不過想想3月份的應收款馬上就能到手,鄧中一咬牙邁出了借高利貸的第一步。 但3月份的應收款并沒能如期收到,不得已,鄧中只能再去借錢,由此陷入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到了2005年冬天,他借的高利貸本金已經接近400萬元,“月息都在5分以上,7分、9分、一毛五的都有,最高的為兩毛一。利息一個月就要好幾十萬。” 無法償還的5000萬債務 2006年3月,鄧中工廠在交通銀行的300萬貸款到期,鄧中決定,再向“朋友”大借一筆,好把銀行的貸款和近400萬元的高利貸補上。 由于此時鄧中的土地和廠房都已大幅升值,其一個“朋友”沈先生慫恿他以此為抵押,向另一銀行的余杭支行申請貸款500萬元。不過,由于超過500萬元的貸款需要上一級銀行審批,銀行只答應借款470萬元,前提是要先存進300萬。 在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數據面前,鄧中“腦子又開始發熱”。于是,他先借了300萬高利貸把交通銀行的貸款還上;接著又借了一筆300萬元的高利貸,存進了上述答應貸款的銀行。這其中,就包括向沈先生借的高利貸,月息是5分到1毛。 誰知,在隨后的審查中,銀行以廠房產權證上的面積與土地證上的面積相差2.3平方米為由,拒絕了貸款。在沈先生的指引下,鄧中又轉向另一家銀行,這次如愿貸到了350萬元,但這筆錢只是一轉眼的工夫,又進了高利貸者的腰包——其中300萬元用于支付高利貸本金,另50萬元支付利息。 到了2006年5月,鄧中欠下的高利貸已經超過700萬,每天的利息就有4萬~5萬元,“我感到恐懼了。”從那之后,企業經營狀況未見起色,又背上了沉重的利息負擔,債主時常上門。作為保證人,鄧中親戚的企業也受到騷擾,兩人的人身安全也遭受威脅。 2006年6月至11月,為了償還利息,鄧中不斷借高利貸,最終,本金越來越多,利息也越付越多。到當年11月15日,鄧中欠下的高利貸本金已超過1600萬,每月利息達144萬元。在借了3個月的高利貸還利息后,他再也不敢借了,利息也無法償還了。 “到了今年初,我盤算了一下,幾年中付出的高利貸利息就超過了2000萬元,但還是欠著超過2000萬的本金。我打算把廠子賣掉,但一時沒人要,沒辦法,我只能躲,過一天算一天。”說完,鄧中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鄧中最后告訴記者,目前其總債務已超過5000萬元,如果廠子不倒,不用付利息,再過10年,他是能夠還清債務的。可現在,他根本無法在廠里進行管理,整天得應付一堆債主的“盯梢”。 金融掮客孳生土壤 類似鄧中的故事在當地并不罕見。此前頗受關注的吳英案和杜益敏案,正是民間借貸資金鏈斷裂的極端個案。 余杭區一位深知鄧中情況的人士向本報記者介紹說,由于民間借貸需求的高漲,一大批中間人借此發家。他們中的一些人,在數年間積累起成百上千萬的資產,并搖身變為“投資公司老總”,其投資公司暗地里依然以放貸為生。一名以放貸為主的投資公司老總曾對本報記者說:“500萬元放出去,沒幾個月,幾百萬就到賬了,這個錢好賺得很。”而且這些錢一般都是由熟人引薦的,風險并不是很大。 上述知情人士說,這種借貸資金主要有三種來源:其一是正常的民間資金,是“百姓手中的閑錢”;其二是普通居民用房產等作抵押從銀行獲取的貸款,每筆金額一般在40萬元以下;其三是企業從銀行獲得的貸款,即一些本身資金并不短缺的企業,利用其在銀行的信譽及固定資產等,貸出資金用于放高利貸,以賺取利息差。 鄧中也默認這種說法,不過他表示,自從他這個事情出來以后,很多企業收斂了不少。同時,有著嚴格財務制度的大企業也“不屑于做這個”,目前主要是一些利潤比較微薄、手中又有點閑錢的中小企業在做。 “浙江的民間借貸大部分依靠人際關系,一般只打個借條,借條上甚至連資金借出方的姓名都沒有,利率更是只有口頭協商或隨行就市。有時,借100萬元的高利貸,收款方實際只能拿到70萬甚至更少,但借條上卻依然寫著100萬。”錢梁律師說,這種“信用”符合個體私營經濟資金需求短、小、頻、急的特征,對它們的發展曾起到積極作用。 央行杭州市中心支行此前曾有一個測算,認為浙江的民間資本在7000億~8000億元。這部分資金,除了所謂的炒房團、炒煤團的傳統投資外,都需要新的投資渠道。在借給陌生人“不放心”的情況下,金融掮客因為關系熟、信用好,就成了這部分資金的最佳出口渠道。 但這種借貸形式注定是缺乏法律和經濟保障的,如任由其發展下去,“將可能沖擊浙江省好不容易形成的比較良好的金融生態,不利于中小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錢梁律師認為,有關部門應引起足夠重視。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