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無錫臭水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0日 10:34 《財經》雜志
太湖治理所帶來的些許曙光,總是旋即被經濟增長的壓力所湮沒 □ 本刊記者 于達維/文 “那天早上,我一打開水龍頭,流出來的水像桔子汁一樣。”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無錫居民房劍峰回憶起5月29日清晨的一幕,仍然記憶猶新。從小至今,在無錫生活了二十多年,這樣的事情他還是生平第一次碰到。 從5月28日晚間開始,這個280萬人的江南古城就已經感覺出了異樣。太湖地區大面積爆發的藍藻擁擠到湖區北部的梅梁湖、貢湖地區,藻類死亡腐爛后又導致水體產生臭味;而這里恰恰是無錫市現有的三個水源廠中的兩個的取水地,這意味著占這個城市七成的供水,幾乎在一夜之間變成了臭水。 一直到6月4日,經過水利部門盡最大努力從長江調水補充,加上降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太湖水質,無錫市才完全恢復了自來水達標供應。 “我們是把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了。”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長朱威談起這兩天的經歷,無限感慨。 藍藻兇猛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紅菱,水邊蘆葦青,水底魚蝦肥……”地處太湖北岸的無錫,自古就因得天獨厚的位置,享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 然而,5月31日,《財經》記者在這里看到的是另外一幅場景:已經肆虐兩天多的藍藻,把岸邊的石塊染成了綠色。從長江加大調水量以及對藍藻進行人工打撈等,多少沖淡了湖水中的腥臭,但這種味道仍依稀可辨。 目前,無錫總共有小灣里(牽龍口)、貢湖(南泉)和錫東三個水源廠,均來自太湖。自5月16日開始,梅梁湖水質變差,到5月22日,牽龍口水源廠已經停止供水;無錫不得不對城區供水進行調整,除了將錫東水廠平時承擔的份額從20%提高到30%,其余70%則全由南泉水源地提供。 但到了5月28日,隨著南泉水源地水質也嚴重惡化,湖水開始變黑并散發出惡臭。一場“水荒”終于無法避免。 當天,湖水中的溶解氧下降到0毫克/升,氨氮指標則上升到5毫克/升。這意味著,藍藻爆發后已經將水面全部覆蓋,并在太陽照射下死亡,直至耗盡水下所有的氧氣。 在貢湖水廠值班的周師傅告訴《財經》記者,從他個人經驗來看,一般溶解氧下降到1.0以下,就會出現“河翻”,即水下的魚蝦都因缺氧窒息而死并隨后漂浮上來。在正常情況下,溶解氧水平應該在5.0到7.0之間。 “往年到特別熱的時候才會出現,也就持續一兩天,沒想到這次這么嚴重。”他說。 造成這場災難的直接罪魁禍首,是地球上也許最原始、最簡單的一種生物——藍藻。藍藻又叫藍綠藻,屬于原核生物,早在35億年到33億年前就已經出現。目前已知的藍藻約有2000種,其中中國已有記錄的就有約900種。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長朱威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太湖中肆虐的藍藻,主要包括銅綠微囊藻和魚腥藻兩種。這兩種藍藻所產生的藻毒素除了直接對魚類、人畜產生毒害,也是引發肝癌的重要誘因之一。 貢湖水廠的周廠長告訴《財經》記者,一旦藍藻泛濫,只能用大量的高錳酸鉀和漂白粉消毒;對于藍藻死亡所產生的腥臭味道,自來水廠還缺乏有效的消除手段。 因而,無錫城區自來水自5月28日晚就出現濃重的腥臭,不僅無法直接飲用,燒飯、洗手、洗澡都不堪忍受。 河流湖泊中,藍藻含量過高是否會對人體有影響,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說法。從現有的實驗結果來看,藍藻分泌的藻毒素對肝、脾都有一定的影響,其與消毒劑漂白粉的反應生成物三鹵甲烷(THMs)更是公認的致肝癌物質。在這次應急處理過程中所添加的高錳酸鉀也屬于強氧化劑,如果不能在后續處理中將其清除,有導致皮膚燒傷、內臟水腫衰竭的危險。 太湖老去 此次藍藻大爆發,直接原因,正如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張力軍6月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的發布會上所言,的確有天災的成分在。今年以來,太湖的水位比往年偏低,加上4月以來氣溫明顯偏高,這些都為藍藻滋生提供了良好的“溫床”。 拋開這些,這一事件實際上在給我們傳遞著一個更為清晰的信號,那就是太湖正在漸漸老去。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劉樹坤對《財經》記者表示,任何一個湖泊都要經歷從少年到中年、老年的過程,富營養化是其最顯著的特性;伴隨這一進程的就是藍藻的增加,仿佛不斷擴張的“老年斑”一樣侵蝕湖面。 在自然界中,這一“衰老”過程通常十分漫長,一般都有成千上萬年;而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這一過程往往被大大加速,甚至縮短到幾十年、十幾年。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隨著大量的污染物進入,太湖就開始出現了富營養化(即衰老)的征兆,到80年代末已經非常明顯。“太湖成了太湖周圍人的洗腳水。”劉樹坤打了個形象的比喻。 這些氮、磷等營養物質,主要來源于農田施肥、農業廢棄物、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太湖流域的人口密度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倍,城市化率高達50%以上,流域內有37個大中城市及縣級市,大小企業6 萬多家在流域內星羅棋布。 以0.4%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十分之一的GDP,在經濟奇跡的背后,是不堪重負的“環境負擔”。這個巨人產生的大量的工農業和城市生活廢水,很多未經處理就被排入水域面積5551平方公里、河道總長約12萬公里的太湖水系中。 據太湖流域管理局的監測,近幾年,太湖流域每年直接排入河湖的工業和生活廢污水量,都在50億噸左右;而太湖本身在正常水位下的庫容也只有44億噸,也就是說,每年排入太湖的污水能夠填滿整個太湖還有富余。 日積月累,原本再健康的“腎臟”,也注定難以承擔。根據太湖流域管理局2007年2月發布的統計數字,太湖流域省界河流水質94.4%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整個太湖水域,有超過八成的面積為中度富營養水平,即總磷水平處于0.2到0.6毫克/升,總氮水平處于2到6毫克/升之間。 一般認為,當湖水中的氮含量是磷含量的15至20倍時,是藍藻大量繁殖的最佳條件。 從藍藻爆發頻率和強度的統計數字也可以看出,太湖在過去二三十年間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老的。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藍藻水華首先在無錫的五里湖出現,但其爆發成為一種現象,卻是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80年代中后期,每年都會爆發兩到三次,分布范圍也逐步擴大到太湖梅梁灣等區域;及至90年代中后期,每年爆發的次數則增加到了四到五次,爆發區域也逐漸向整個大太湖擴展;到了2000年,進一步的監測結果顯示,連太湖的湖心區域都開始出現嚴重的水華。 治污“長征” 鑒于太湖水質日趨惡化的趨勢,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國務院有關部委就會同蘇浙滬兩省一市,發動了多次聲勢浩大的水污染治理運動。 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1998年12月的“聚焦太湖零點達標”行動——1999年1月1日零點前,太湖地區1035家重點污染企業必須全部實現達標排放。不過,到了1999年年底,太湖中主要污染物的濃度,與一年前相比,反而呈現出一定程度的上升態勢。 根據國務院1998年正式批復的《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計劃及2010 年規劃》,提出2000年太湖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和出入湖主要河道水質,要達到地面水III 類水質標準,實現太湖水體變清。 在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長朱威看來,最初的規劃顯然都過于樂觀,“沒有預料到治理太湖的長期性和復雜性。” 專家透露,當時在規劃“太湖水變清”時,估算每年進入河道和湖泊的工業廢水只有5.4億立方米,生活污水的年排放量也只有3.2億立方米左右。 但在《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計劃》中對于“九五”計劃得失的總結中稱,在要求“變清”的2000年,太湖流域僅點源污水排放量已經達到15億立方米,這尚不包括農業養殖業造成的面源污染。這部分污染源的貢獻,要占到污染物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現在的問題是,“即便所有排污口都達標排放,”朱威對《財經》記者強調,其排放量也已經遠遠超越太湖的納污能力。按照目前的排污標準,氨氮含量的最嚴格標準是10毫克/升,這在國家地表水標準中仍然是劣于五類的2毫克/升的5倍;而且只要達到這樣的標準,對其排放總量實際上難以控制。 2004年,在慶祝太湖流域管理局成立20周年舉行的太湖高級論壇上,水利部原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徐乾清就直言不諱地表示,“按現在的城鄉排污量和達標排放的標準治理太湖,太湖流域的水永遠達不到清潔地面水的要求。” 該中心主任馬軍博士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就指出,雖然多年來政府在治理太湖中做了很多工作,但不能忽視的是企業的發展速度比較快,長三角更有超越珠三角成為世界工廠的趨勢。“不能說努力是白費的,但是這些努力確實被經濟的發展、城市的發展所帶來的更大規模的排放抵消了。” 不無諷刺意味的是,目前農業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已經超越工業污染,成為太湖富營養化的“最大貢獻者”。 “鳳凰涅炏乭? 此次藍藻襲城事件,會成為一個新的轉折點么? 在6月2日召開的無錫市委常委會議上,無錫市確定不久將正式啟動治理太湖、保護水源的“6699行動”,其中包括六大應急對策、六大工作機制、九大清源工程、九大治污措施。 以其中“九大治污措施”為例,包括提前關閉規模以下化工生產企業;沿湖地區排污口封堵、截污和水域功能區斷面達標;所有鄉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和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禁止新建排放氮磷污染物的項目和限制氮磷污染物排放總量等。 會議要求,大家必須以“鳳凰涅炏”的決心,義無反顧地進行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 然而,正如朱威所提醒的那樣,治理太湖不是無錫一個城市或者江蘇一個省的事,也不是哪個部門或哪個單項措施可以解決的。即使1984年12月成立的太湖流域管理局,目前只有水利調度的職能而沒有環境污染的監督權,作為空間也都相當有限。 一些專家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業內早已有這樣的說法,“環保不下水,水利不上岸”,即環保和水利部門互不過問。這么多年的經驗或者說教訓表明,部門之間缺乏協作,也是太湖治理多年來事倍功半的原因。 要理順的,絕對不僅僅是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要真正實現引清、截污、生態修復等綜合處理措施,就需要太湖周邊的江、浙、皖、滬三省一市的上下游共治,“以整個流域為單元進行治理”。 但是由于利害不盡相同,這些協調起來難度無疑更大。無錫市政府一位退休干部就對《財經》記者抱怨說,在治理太湖上,無錫一直以來可謂是不遺余力,因為太湖關乎無錫的切身利益。但是對于上海、浙江來說,雖然也在搞,但是力度一直不太大,“所以,無錫的努力往往也只能是杯水車薪。”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劉樹坤對《財經》記者表示,上世紀80年代末,他們曾經和日本專家共同制訂了太湖治理方案。 當時估算,如果要把太湖的水質水平恢復到80年代初的水平,要花費2500億元,這包括了對湖體本身和整個流域的治理以及污染源的搬遷;現在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的話,大概需要5000億元。 “要十年解決問題,大概一年要投入500個億,所以政府必須要下大決心。拖得時間越久,后果越嚴重。也許到了五六年后,無錫就真的沒水喝了。”他說。-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