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城市建設與融資新思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9日 18:06 21世紀經濟報道
文/黃奇帆 一講到投資融資,大家往往眼睛向外,四方外出,尋找資金。事實上,搞好投資融資的關鍵是眼睛向內,抓好自己的內部,創造良好的融資條件,建立誠信的融資平臺,策劃并形成一大批投入產出高、市場前景好的工商產業項目庫。這個世界不管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總體上是貨幣流動性過剩。只要你有好項目、好信用、好條件,各類資金會自動涌入你的地區或企業。世界上可以利用的資金很多,招商引資不要局限于狹義的投資商投資,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考慮資金的配置和使用。 現實經濟活動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銀行貸款、資本市場融資、各類基金投資三大渠道,各類投資者的資金除企業自身資本金以外的大部分資金,也是從這三種渠道得來的。如果我們把握了向銀行融資、資本市場融資、各類基金融資的基本條件,又善于尋找各類投資商的直接投資,我們的資金條件就會很寬松,經濟發展就會很有活力。 “欲取之,必先予之” 投融資本身并不復雜,原理性的東西只有那么幾條。但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誠信經濟,講求特定的規則和秩序。我們要進入這些渠道融資,就必須遵循這些原理、規則和秩序,查找和解決自己存在的問題。即所謂“欲取之,必先予之”。這里的“予”,就是查漏補缺,創造條件。當今世界,不管是國內還是美元區、歐元區,都存在資金流動性過剩的問題,資金本身供應是比較充裕的,關鍵就是要遵循資本運作規律,拓寬資金融通渠道,把更多的資金引流到具體的項目中來。2000年,重慶全市貸款余額1800億元左右,其中不良貸款就有500多億元,不良貸款率高達30%以上。當年,全市在證券市場融資22.63億元,保費收入27億元,商品房每平方米均價才1300元,整個金融、資本等要素市場都處于較低水平。在這種情況下,重慶的銀行機構放貸條件都比較苛刻,貸款余額增長緩慢。由于沒有銀行資金的支持,重慶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弱,工商企業現金流不通暢,要改善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做大做強企業集團,搞活地區經濟,當然就很困難。 近幾年,重慶市政府創新思路,下大力氣改革完善投融資體制機制。主要采取了構建基礎設施和公益設施建設融資平臺、構建工商產業和企業融資平臺、組建培育地方金融機構、推動企業集團整體上市和用好現代融資渠道與工具的五大措施。 八大投資集團思路 對于基礎設施、公益設施建設,必須培植和壯大相應的建設性投融資主體,將由政府出面舉債為主的投資方式轉變為以建設性投資集團作為企業向社會融資為主的方式,從根本上改變我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融資體制,最終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投資格局。為此,我們陸續組建了八大建設性投資集團,并通過采取三大保障性措施,增強投資集團的資本實力和投融資能力。 第一,“五大注入”充實資本金。 一是國債注入。把分散到各區縣200多億元的幾百個國債項目的資金所有權,統一收上來,按項目性質歸口注入相應的投資集團。二是規費注入。將路橋費、養路費、部分城維費等作為財政專項分別歸口注入投資集團。三是土地儲備收益權注入。賦予部分投資集團土地儲備職能,將土地增值部分作為對投資集團的資本金注入。四是存量資產注入。將過去幾十年形成的上百億元存量資產,比如路橋、隧道、水廠等等,劃撥給各有關投資集團,成為投資集團的固定資產。五是稅收返還。通過對基礎設施、公共設施投資實施施工營業稅等方面的優惠或稅收,作為資本金返還給投資集團。 “五大注入”總體上給八大投資集團帶來了700多億元的資本金。如果沒有這“五大注入”,八大投資集團的資本實力就不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壯大,就不可能獲得銀行2500多億元授信額度和1000多億元實際貸款,也不可能實現近四年每年投資300多億元搞基礎設施建設的局面。 第二,“三個不”構筑防火墻。 一是財政決不為投資集團作擔保。雖然政府及各有關部門都要支持投資集團發展,但政企之間必須保持嚴格的界限,防止財政債務危機。二是投資集團之間不能相互擔保,避免出現連環災難,造成大面積金融風險。三是各投資集團的專項資金不能交叉使用。財政撥付的專項資金雖然放在投資集團,但使用范圍受財政掌控,必須專款專用,不準交叉使用、互相挪用。 第三,“三大平衡”防范經營風險。 “三大平衡”是投資集團必須牢牢把握和嚴格遵守的最基本的經營原則。 一是凈資產與負債的平衡,即把資產負債率控制在50%左右。我們始終把貸款額度保持在授信額度的1/3左右,隨著資本逐步增加再相應擴大債務規模,始終維持凈資產與負債1∶1的水平。二是集團現金流的平衡。搞好現金調度,保證現金需求和供給的基本平衡,實現現金流的良性周轉,保證企業正常運轉。三是投入與產出或資金投入與來源要平衡。各投資集團在接受政府部門下達的具體投資建設任務時,也要堅持經濟規律、價值規律和市場原則,接受能夠勝任的任務,必須要有相應的資金注入或者通過特定的贏利模式回收投資,否則就可能出現巨大的融資困難或信用危機。 我們組建八大建設性投資集團,并通過這三大保障性措施規范運作,既避免了政府直接與銀行發生信貸關系,又提高了企業資本金規模,降低了企業債務風險,投資集團融資能力大幅度提升。目前八大投資集團資產規模達到2000多億元,資產負債率已下降到55%,承擔了全市70%以上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任務,成為我市基礎設施、公益設施建設的中堅力量。 改善融資環境 企業是市場主體,當然也就是投融資主體。提高工商企業的融資能力是提高一個地區融資水平的根本。要提高工商企業融資能力,必須從工商企業自身下手,重點是降低工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降低工商企業的不良債務率,提高工商企業資本運作能力。2000年時,市屬國有重點企業資產負債率高達80%甚至90%以上,全市工商企業不良貸款率高達30%以上,企業自身融資能力不強導致每年的貸款余額增長不超過10%。從2003年起,我們著力降低工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降低工商企業的不良債務率,提高工商企業資本運作能力,取得了重大成效。近4年全市累計處置了各類不良債務450多億元,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到60%以內,工商企業不良債務率由2000年時的30%以上降到了6%左右。 為什么能夠取得這么明顯的成效呢?我們主要采取了三條措施。一是實施破產關閉劣勢企業,大體上消除50~60億元的壞賬;二是處置各個資產管理公司的不良債務100億元左右;三是打包打折集中處置包括國有和民營在內的工商企業在過去10多年向各大商業銀行融資形成的300多億元不良債務。 在處置工商企業不良債務方面,比較成功的典型案例就是打包打折處置工商銀行不良貸款。2004年初,市政府與國家工商銀行形成一個合作方案,即市政府以18%的受償率回購工商銀行在重慶的不良債務,打包打折整體承接處置工商銀行157億元的不良資產,再逐步向一千多個企業收取27億元本金及利息。在此基礎上,又與其他商業銀行合作,累計處理300多億元的不良資產。這些債務處置后,機電、化醫、輕紡三大國有集團負債率分別下降了30個百分點、17個百分點和19個百分點,全市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當年下降了十幾個百分點(下降到19%左右),目前已下降到6%,重慶已成為中西部地區金融資產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這幾年,我們根據支持國有企業發展的需要組建渝富資產經營管理公司,按照一戶一策的方針改革重組其他地方金融機構。渝富公司迅速發展,作用巨大;包袱沉重、發展困難、瀕臨倒閉邊緣的地方金融機構起死回生,煥發生機,健康發展。地方金融機構成為市委、市政府駕馭市場經濟、調控經濟社會事務的有力工具,在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重組市商業銀行。 市商業銀行重組前凈資產只有2億多元,有100億元貸款,其中33億元不良貸款,不良資產率33%左右,沒有達到巴塞爾協議規定的資本充盈率標準。我們用“龍蝦三吃”戰略推進市商業銀行重組。 一是實施增資擴股,資本金先由2.7億元擴大到16億元,再擴大到20億元,按資本充足率的標準,放貸能力就提高到200多億元。二是剝離不良貸款。33億元不良貸款中,除能夠清收的9億元外,其余24億元不良貸款,由渝富公司用現金收購,不良資產率一下就降到2%以內。三是引入戰略投資者并上市。去年底,市商行與香港大新銀行簽署了投資合作協議,大新銀行以戰略投資者身份,以近7億元的價格從渝富公司手中收購市商行3.4億股股權,每股價格2.02元,遠高于國內同類城市商業銀行股權交易價格水平。目前,市商業銀行綜合實力在全國70多個地方商業銀行中排名前5名,在全國所有銀行中排第25位,已進入“全球銀行1000強”的第830位。 第三,重組西南證券。 從2000年到2005年底時,西南證券16億元資本金中,經營虧損15億元,只剩1億元凈資本,原大股東又抽逃5億元資本金,資本金事實是負4億元,隨時面臨關閉。我們采取“三個關鍵”措施,推動西南證券重組。 一是追討抽逃資金,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把大股東抽逃的5億元資金收回來。二是做實資本金,改善法人治理結構。將原來的16億元股本縮水為8億元股本,渝富公司注入3億元資本金,取代原大股東的地位。同時借7億元給原來的股東,將虧空的7億元資本金做實,在資本收入和溢價還清這7億元債務本息之前,股權押在渝富公司。三是爭取中央支持。引進中建銀注資11億元作為資本金,并提供9億元低息貸款,相當于中央企業有20億元現金注入西南證券。 西南證券已于去年底重組完畢,成為有30億元以上資產規模、綜合排名西部第一的證券公司,綜合實力在全國130多個證券公司中名列前茅。目前正在積極準備上市。 推動企業集團整體上市 一般市場經濟國家,直接融資、間接融資的規模大體上是1:1。前幾年,全國銀行貸款余額20多萬億元,但股票市場市值僅有三四萬億元,銀行間接融資高達90%,比例嚴重失調。目前形勢有所好轉,到今年3月底,全國股票市場市值已達到10多萬億元,與貸款余額形成是1∶2的關系。 重慶過去十五六年共有30多個企業上市,去年底全部市值僅有500億元左右,僅相當于全國證券市場市值的1/200。重慶的人口相當于全國的1/40,土地相當于全國的1/100,GDP相當于全國的1/60,但股票市值僅有全國的1/200,比例明顯偏低,必須加大力度。如果我們忽略了資本市場巨大的融資空間,就沒有把握住當前的發展潮流,舍近求遠,結果事倍功半,我們就會喪失機遇。 目前十大集團中,除了重鋼從H股回歸A股外,西南證券、市商業銀行、水務集團、重慶商社等5個集團已完成重組方案制定工作,開始進入報批過程,有望年內整體上市。渝國投、能源集團、機電集團、四聯儀表、建工集團等,爭取明年內整體上市。如果這十大集團都發行成功,那么將獲得300億元左右的資本金,全市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年底可望達到1000億元,明年底達到2000億元,到2010年達到4000億元左右。 運用好現代融資渠道和金融工具 一是學會運用各類基金融資。隨著國際金融市場日益成熟,國際性的融資渠道也日益多樣化,私募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各類基金融資渠道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比如私募基金融資,越來越引起國外企業的高度重視。 二是學習掌握運用現代金融工具。古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重慶民間也有句老話叫“磨刀不誤砍柴工”。過去,在招商引資工作中,我們由于欠缺知識,不會使用工具,錯過機會,造成損失,教訓不少。 以上五大措施實施幾年來,重慶的投融資體制機制不斷完善,規模不斷擴大,投融資的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十五”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695億元,是“九五”的2.78倍。2006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52億元,是1996年的7.64倍,是2000年的3.74倍。因為有了投融資的有力支撐,全市經濟社會進入又好又快發展的軌道。 (作者系重慶市常委、常務副市長)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