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煒6月27日上海報道 從明天起,上海消費者將能通過網上或電話預約,輕松地查詢個人信用報告。此舉意味著上海建立個人信用體系進入一個新階段,從行業化服務走向社會化服務。
1999年7月,經中國人民銀行核準,上海成立了國內首家開展個人信用聯合征信的專業資信機構,由上海資信有限公司承擔全市個人信用檔案信息數據中心的建設和管理。個人信用被稱為"經濟身份證",建立健全個人信用制度,是發展個人金融業務不可缺少的一環。去年7月,上海個人信用聯合征信一期工程即信用報告查詢功能建成,向全市15家商業銀行提供服務。目前,該系統已采集120多萬人的個人信用信息,近200萬條信用記錄。入庫的個人信用信息主要包括三類,即客戶的個人基本資料、客戶的銀行信用、客戶的社會信用和特別紀錄。其中,客戶的銀行信用包括商業銀行提供的信貸記錄、信用卡使用情況等。上海的個人信用聯合征信系統現已不單向金融機構開放,上月,上海移動通訊公司、中國聯通[微博]上海分公司等也加入了該體系。在上海個人信用數據庫中,不僅包括單一來自銀行的信息,還新增來自上海聯通和上海移動的200余萬“先打后付”式手機用戶的繳款與欠費的信息。這標志著個人征信業務從銀行同業征信的聯合征信轉變,開始由行業服務擴展到社會服務。此次開通個人信用報告自查服務后,消費者只需事前預約就能看到自己信用報告被使用的情況。
據介紹,上海預計將從明年上半年起對個人試行信用評估打分。信用評分將包括還款歷史、欠款數目、信用歷史的長度、新的貸款、正在使用的貸款種類等五個方面的信用信息,風險分越高,個人的信用度也越高。業內人士稱,從建立個人信用報告到個人信用評估,上海的個人信用聯合征信系統逐漸完善后,將有力地促進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